於是我自告奮勇把林翠架上計程車送她回家,車子開起來司機問我去哪兒我才想起來不知道林翠家住哪兒,看來我也喝得有點暈了,隻好硬著頭皮打電話給俞建國問。計程車上林翠一隻手摟著我的脖子,腦袋靠在我的肩膀上。車停的時候我心裏開始抱怨,都江堰怎麽這麽小,開這麽一會就到了。


    第二天6∶30,手機鬧鈴就把我叫醒,不知是因為常年做記者不習慣起這麽早,還是昨晚我喝得也有點過,太陽穴隱隱作痛,左眼皮也一跳一跳。「俗話說」裏這種情況是預示著招災還是進財,我已經記不得了,不過事後想想,若把這也當成一種徵兆,則有些太小看這次碰到事情的奇異了。


    當天我來到現場,遇到的第一個人就是俞老,看他的氣色昨晚也沒睡好,但今天是搜尋鐵牛的重大日子,俞老身負重責,麵色嚴峻多於憔悴,整個人像一根彈簧似的繃得緊緊的。正因為此,本來我並不想去打攪他,但現場一整圈轉下來,卻並不見林翠的身影,看看時間已近七時半……我決定提前開始對俞老的採訪。結果開頭第一句是這樣的:


    「俞老,您今天看到林翠了嗎」


    「哦,她呀,今天一大早打電話來說昨天酒喝多了,頭痛,今天不來了。」


    聽他這麽說我略有些後悔,昨天是不是勸酒太勤了?這一分鍾,下麵的話就有些沒聽清。


    「……既然來了,就一塊兒上船吧。」


    「哎。」我忙應著,稍後才反應過來俞老讓我上的是裝備精密聲納喝金屬探測儀,以便尋找鐵牛的搜索船。這樣一旦發現鐵牛,我就可以第一時間報導。我不禁對俞老心存感激。一麵抓緊上船前的時間再檢查一遍手機電池和信號。筆記本昨天忘了充電,但之前用得不多,對付一個多小時當無問題。


    船是當地研究局所有,看起來下水沒幾年,新得很,排水量大概七八百噸,但我那是按黃浦江上的拖輪衡量的,可能偏差會不小。由於在進行搜索工作,船航行得極慢,人站在甲板幾乎感覺不到移動。


    這次採用的截流方法是古法截流,即使用榪槎、竹籠這些古老的斷水工具。


    榪槎是由三根大木樁用竹索綁成的三角架,中設平台,平台上用竹籠裝卵石穩壓。把適當數量的榪槎橫列在江中,迎水麵加係橫、豎木頭,圍上竹蓆,外麵再培上黏土,就可以擋住流水,不致滲漏。


    榪槎紮成後,最關鍵的是如何投入水中,每個榪槎都重達2噸以上,要把它們投放到江心,並且保證每個榪槎都按照原來的位置,每個榪槎的榪腳都必須再水底緊靠在一起,才能保證截流效果,整個工序的關鍵,就是要有老練的指揮者,憑經驗用肉眼穿透拿深不見底的江水給榪槎準確定位。


    而之所以不採用現代化機械,而是採用兩千多年前的古法截流作業,是因為都江堰既是重要的水利樞紐,也是著名的風景點。如果動用大量的機械在此施工,不僅耗時長,影響自然景觀風貌,而且現代化機械作業後留下的泥石結構的攔水壩在截流後不易拆除,容易造成環境汙染。而古法留下的榪槎,竹籠等臨時的攔水設施,數以易拆除的木石結構。而且耗費低廉,據估計隻需要一百多萬人民幣,而用大型機械操作少說也要500萬元。


    我上船的這天,榪槎已經下到了河裏,隻見岸邊的船工搬運著3米寬、4米高的竹籬笆,還有裝滿黃泥的塑料編織袋。隻等10點45分一聲令下,就先將竹籬笆插到榪槎之前,再從兩側把黃泥口袋投入江中實施斷流。


    所有的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岸邊還準備了慶祝的氣球,看樣子是要搞個工程慶典。一旁的車輛也不少,想來來了不少領導。我在船上,免去了那些個瑣碎事情倒也樂得輕閑。


    我如此無所事事地坐了近一個小時,原本隨時準備發稿的戰備心情也鬆懈了下來。就胡亂想了一下鐵牛的事情。我記得資料記載鐵牛有六萬斤重,如此龐然重物,當初又是作為分水魚嘴沉入水中的,即使遭遇萬年洪水也不至於被沖走太遠,按照正確位置探索,當不難找到。於是我就對俞老提起了這個問題。


    俞老回答我說:「鐵牛的卻不可能被沖走太遠,但是元代記載裏對放置位置描述得不是很準確,到了今天,附近地貌也已經有了很大改變,要搜索的範圍也因此會擴大,加之歷年泥沙、雜物的掩埋,恐怕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找到。」


    莫非是我想得太簡單了?這一找恐怕就要十天半月才出得了結果。


    「泥急著發新聞我知道,」俞老繼續說,「我們也都希望今天就開張大吉,但也充分估計到了困難,是準備找上個三五天的。」


    還好是三五天,比我估計的十天半月好多了,也許我還趕得及回去討一張大師杯賽的票。


    我正暗自慶幸,突然感到一陣奇怪的眩暈感。雖然這隻是以後多次類似感覺中的第一次,但當時這種感覺真的很古怪:這是眩暈沒錯,但又好像不完全來自我自己的頭部,雖然沒有觀察清楚,但隱隱覺得周圍的人在這一瞬間,似乎與我又一樣的感覺。當然,誰都沒有向我證實這一點,我也不會特意去問。於是這在當時就被我作為一種普通的短暫暈船來處理了,見鬼問我小時候天天坐擺渡,在黃浦江上可是從來不暈船的。


    算時間應該就在這次小小眩暈之後兩三分鍾,突然聽到有人用當地話大叫,船上的汽笛也一連響了四聲,接著就聽見船尾傳來「撲通」的落水聲。


    來到後甲板,發現原來是有人落水,船上原本準備參與鐵牛探測打撈的工作人員已經有三個下去救了。


    我正對這裏的人那麽熱心,一人落水三人去救感到讚嘆,琢磨著是否能當弘揚社會新風尚的花絮發,才發現救上來的人是個年輕女子。難怪。


    下水的人有兩個拖著那女子,另一個被甩在後麵根本幫不上忙,船舷上扔下帶繩索的救生圈,這是成了起重工具。他們先把溺水者攔腰套在救生圈裏,讓船上的人拽到接近船舷,再從救生圈中把人取出來抬上甲板。救人者也如法炮製,腳蹬船壁,半靠人拉半靠自己地一一上了船。


    拉上來的女子穿著淺綠襯衣,在這天氣顯得十分單薄,被水浸透以後頗有透視效果,此時若衝上前去發揮我的人工呼吸知識,想來是要被人群毆的。其他人估計也是一樣想法,所以當溺水女子躺在甲板上以後,場麵倒不像方才那樣七手八腳的紛亂,而是誰都站出一定距離,給船上應急的醫護人員很自覺的讓出了一條路。


    當溺水者濕漉漉的頭髮被從臉上捋開以後,我幾乎驚叫出來,那赫然是小翠!


    我當時就覺得很奇怪,林翠不是說喝多了在家休息嗎?怎麽會穿得那麽少到了這裏?而且即使來了也應該馬上就與工作人員聯繫,怎麽會掉進了水裏呢?難道是遇劫?不知道被劫到沒有?


    這時俞老已經跨步過去到了林翠的身邊,低聲問著醫護要不要緊。我看到他的臉色也是滿臉狐疑。


    醫生初步診斷林翠隻是嗆水導致短暫窒息,並無外傷,經過簡單的人工呼吸(我也會呀)以後林翠咳出了幾口水,睜開了眼睛瞧了瞧四周,隨即又昏睡了過去。


    我就站在俞老的身邊,林翠的動靜我都看得清清楚楚,盡管她醒來隻有片刻,時間上僅僅是幾秒鍾,但我有自信可以看出她醒來的幾秒裏,流露出一種驚訝的神色,我從沒有落過水,也從未看見過搶救溺水者的現場,所以無從知道,這種驚訝是不是可以用「落水被救,發現自己仍然活著」來解釋。如果是名偵探在場,也許會把這樁事件定為一件推人落水的謀殺案,而被害人的驚訝眼神是指認兇手的重要線索。但是我幾乎可以肯定,林翠的表情是驚訝而不是憤怒,也沒有針對我們中的任何一人。


    當然這隻是我一瞬間的感覺,隨後的注意力就和其他人一樣,被轉移到工作人員如何讓船靠岸,用備用踏板當擔架把林翠抬下船。


    這一過程中俞老充分體現出鎮定的專家風範。他一方麵指示探察人員中斷現有工作,把各項數據分類保存,以便送走林翠以後能馬上重開工作,一方麵時時留心看林翠的狀況,保障了沒有一分鍾治療時間被人為地耽擱。


    盡管俞老顯得如此冷靜,我還是聽到他在喃喃自語。


    「俞老,您剛才說什麽?」


    「哦,我是說小翠這孩子水性很好啊。還代表局裏參加過係統裏的遊泳比賽,就算失足落水……再加上昨晚有點喝高,可也不至於被衝到江心要人救命啊,難道說……」


    我聽到俞老說到「再加上昨晚喝高」就臉紅了,根本沒心思想他說的是什麽。


    「俞老,昨天是我不好,待會兒我陪她去醫院吧。」


    俞老見我這麽說,隨和地笑了笑,說:「怎麽?有異性就沒黨性了?就把崗位工作給撂下了?」


    「哪兒能呢?」聽他這麽一說我更急了,「我這不是擔心她嗎!林翠要是真有個什麽……我能安心嗎?!」


    「嗬嗬,去吧去吧。那孩子不會有事的,到了醫院多陪她會兒,等她醒了問問她怎麽回事。」


    「嗯。」我心中感謝,俞老不愧是寬厚長者。


    就這樣我得以搭上了研究所的車陪同林翠前往醫院,臨走我當然沒忘記加一句:「俞老,斷流合攏什麽時候成功,第一時間通知我啊。」


    「放心吧,我打你手機。」俞老在船頭應著。


    當時我已確信合攏一定會很成功,而鐵龜鐵牛多半也會找到的,隻是時間早晚問題,但萬萬沒有想到會那麽快,更沒有想到,這個消息我本有機會比俞老先知道……


    醫院離江邊隻有15分鍾的路程,我坐在車上甚至都來不及好好體驗趕時間救人的緊張,也來不及問大體頗為清秀的醫護叫什麽名字,就已經到達了目的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牛重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多並收藏鐵牛重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