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說得清楚,就忽然所有人都被嚇到了,回想起來,沒聽見什麽,也沒看見什麽,心裏卻一下子慌急了,覺得天都塌下來了。"
我反覆問了幾次,卻依然隻得到極其抽象的感覺,怪不得楊鐵也搞不清楚,簡直連當事人都不知道是怎麽被嚇的。一般人被嚇到,總是看到什麽或聽到什麽,有一個原因,然後再產生恐懼的感覺,而當年那條街上的所有人,卻是直接被恐懼擊中,巨大的恐懼在心裏就那麽一下子產生了。
這真是一麵幽靈旗,詭異得無跡可尋,就算找到了當事人,卻完全無助於破解當年之謎。
我搖了搖頭,深有無處下手之感。我從包裏拿出楊鐵畫著鬼旗的紙,遞給傅惜娣。
"就是這麵旗吧。"
"誰說的,不是這樣子的。"卻不料老太太大搖其頭。
"咦,這是楊老畫給我的啊,他還拍胸脯說肯定沒有錯的呢。"
"切,他老糊塗了我可沒糊塗,雖然我隻看了一眼,但那樣子到死我都忘不了。"傅惜娣說著,把紙翻過來,拿起筆畫了麵旗。
旗上是一個螺旋型,很容易讓人看花眼的圖案。
"從裏到外有好多圈呢,到底有幾圈不知道,我隻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但一定是這個形狀的。"傅惜娣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
看著正反兩麵完全不同的圖案,我無語地把紙放進了包裏。照理楊鐵看了旗許多次,印象會比較深,但從圖案的規律性上來說,卻又是傅惜娣所畫更像是真的。
看來,等鍾書同從巴黎回來,得讓他來辨認辨認。
下午回到報社的時候,迎麵就碰上了最不想看見的藍頭。
"這兩天收穫怎麽樣,稿子什麽時候能出來?"他笑咪咪地對我說。
見鬼,不是才對我說什麽"不用管時間",怎麽見麵又問。不過這倒是在我的意料之中,所以真是不願意碰見他。
這回該怎麽說來著?說有一麵不管中國人還是日本人一律生人勿近的幽靈旗?
"採訪還算順利。"我底氣有點不足,希望就此先混過去再說。
"是嗎,四幢樓是怎麽保存下來的搞清楚了嗎,那幾位老人怎麽說的?"
他就不忙嗎?我心裏抱怨著。
"說了一些關於這四幢樓建造者的事,不過……"我猶豫了一下,該說的還得說:"當時日軍飛機轟炸的時候,這兩位老人都不在,所以對具體原因也不太清楚。"
"哦……"他拉長著語音,眼前這位的臉色開始沉下來。
"還有一位沒採訪,就是鍾書同,著名的歷史學家也是三層樓的老住戶,前幾天打電話說去巴黎還沒回來。"
搬出的金字招牌果然轉移了視線,藍頭眉毛一揚說:"鍾書同?真沒想到,你待會兒快打電話,他一回來就趕緊去採訪。讓他從歷史學家的角度多談談。"
我嘴裏答應著,心裏卻暗罵。用歷史學家的角度多談談?談什麽呢,用歷史學家的角度來看那次轟炸,還是看那四幢樓?說出來似乎很有水準,細想想根本就是無所謂。
不過領導既然發了話,我回到坐位的第一件事就拿起電話,撥到鍾書同家。
居然他今天早上已經回來了。
雖然心裏想,這麽一位老人家總該給幾天倒時差的休養時間吧,可嘴裏還是問了出來:"明天您有空嗎?"
記者的本性就是逼死人不償命,不是這樣的就不算是好記者。
老人家答應了。
上海的交通一天比一天差,鍾書同的住所在市區,從地圖上看比楊傅兩人都近不少,可去那兩位的家裏都可以做地鐵,到鍾書同的住所我換了兩輛公交,一個個路口堵過去,花在路上的時間竟然是最長的。
他家的保姆把我引到客廳,見到鍾老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包裏那張紙拿出來,擺在他的麵前。
"這上麵畫的旗,您認識嗎。"
鍾書同戴起眼鏡,仔細地看了看,搖頭。
我把紙翻過來,給他看另一幅。看起來傅惜娣畫的是正確的。
"這……沒見過這樣的旗,這是什麽旗?"鍾書同居然反問起我來。
我一時張口結舌。原本想來個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沒想到鍾書同竟然不認識楊鐵和傅惜娣畫的旗,接下來準備好的話自然就悶在了肚子裏。
腦子裏轉著無數個問號,但還是隻好按部就班向這位歷史大家說明來意。
"沒想到嗬,過了這麽多年,又重新提起這麵旗啊。"鍾書同嘆息著。
北海二中紅花會幽靈旗(一*轉載)——回首頁2005年索引——幽靈旗(三*轉載)
幽靈旗(二*轉載)——
"不過,那麵旗可不是這樣的,在我的印象裏……"
鍾書同拿來一張新的白紙,畫了一麵旗。
第三麵旗,於是我這裏有了三麵各不相同的旗的圖案。
可他們明明該是同一麵旗!
"這旗子圖案我記得很清楚,可為什麽楊鐵和傅惜娣畫給你的卻是那樣?"鍾書同皺著眉頭不解地問。
"可楊老和傅老兩位也很肯定地說,他們記得很清楚,這旗子就是他們畫的那個樣子,我本來以為,到了您這裏就知道誰的記憶是正確的,沒想到……"我苦笑。
"不會是那麵旗子每個人看都會不一樣吧。"我心裏轉過這樣的念頭,嘴裏也不由說了出來。
"喲,不好意思,看我扯的。"意識到麵前是位學術宗師,我連忙為剛才脫口而出的奇思怪想道歉。
"不,或許你說的也有可能,那旗子本來就夠不可思議的了,再多些奇怪的地方也不是沒可能。"沒想到鍾書同竟然會這樣說。
"哎,要是我能親眼看看那旗就好了。不瞞您老,我原本想以三層樓在日軍轟炸下完好保存的奇蹟入手寫一篇報導,卻沒想到牽扯出這樣一麵旗來,可不管這旗是不是真有那般神奇之處,我都不能往報紙上寫啊。"
鍾書同微微點頭:"是啊,拿一麵旗在樓頂上揮幾下,就嚇跑了日寇的飛機,要不是我親眼所見,哪能相信。"
"親眼所見?"我猛地抬起頭看著鍾書同:"您剛才說,您親眼看見了?"
從楊鐵傅惜娣那裏知道,拿著地契的原居民,直到一九三九年才搬進"三層樓"裏住,可鍾書同剛才的意思,分明是他在一九三七年的那場轟炸時,就在"三層樓"裏。
鍾書同也是一愣:"我還以為你知道了呢,我是三層樓裏幾個最早的住客之一,不像楊鐵他們三九年才搬進來。我從它們剛造好那會兒,就搬進了中間那幢樓裏住,所以轟炸的時候我就在樓裏。"
"我在蘇老和張老那裏什麽都沒問到,而和楊老傅老聊的時候沒提要來採訪您,所以您不說我還真不知道。"
"哦,老蘇也不肯說當年的事嗎?那老張和錢六是更不肯說了,這兩個的脾氣一個比一個怪……這麽說來,或許我也……"
怎麽又多出個錢六,我聽出鍾書同話裏的猶豫,忙打斷他問:"錢六是誰?"
"中央三層樓裏的三個老住客,錢六張輕蘇逸才,你拜訪過張輕和蘇逸才,怎麽會不知道錢六?"鍾書同反問我。
"我是從居委會那裏了解情況的,可他們隻向我介紹了張老和蘇老,沒說錢……錢老的事啊。"
"哦,我知道了,錢六的性子太過古怪,總是不見他出來,一個人住在地下室裏,許多人都覺得他是個半瘋子,怪不得居委會的人不向你介紹他了。連蘇老都沒告訴你什麽,你又怎麽會從錢六那裏問到什麽東西呢。"
"您說您是最老的住客之一,那其他還有誰?"
"有煙嗎,兒子都不讓我抽呢。"鍾書同說。
我從懷裏摸出中華。
煙忽明忽暗,鍾書同抽了幾口,把長長的菸灰抖落在煙缸裏。
我就靜靜地坐在旁邊,等著他開口。
"這件事,連兒子我都沒和他們說過,過去這麽多年了,我至今也沒想明白,他們要做什麽。你既問起,我就把我所知道的告訴你,可我所知道,隻是冰山一角,你要想弄清楚真相,隻怕……這事在當時已經這樣神秘,隔了這許多年再來追查,恐怕是難上加難了。嗬嗬,我人老了,好奇心卻越來越強,倒真希望你能好好查一查,如果查出些什麽,記得要告訴我,也不知在我老頭子入土以前,能不能解了當年之謎。"
"我如有什麽發現,一定第一個告訴您。"我立刻保證。
"三層樓的第一批住客,除了造這四幢樓的孫家四兄弟,就是我,張輕和蘇逸才了。"
我嘴一動,欲言又止。我覺得還是先多聽,少發問,別打斷他。
注意到我的神情,鍾書同說:"哦,你是想問錢六吧,他是孫家四兄弟的家僕,而我們三個,是被四兄弟請了來的。"
煙一根根地點起,青煙裊裊中,鍾書同講述起"三層樓"、孫家四兄弟,和那麵幽靈旗。
一九三七年,鍾書同二十七歲。那是一個群星閃耀的時代,西方學術思潮的洪流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省同時碰撞在一起,動盪的年代和噴礴的思想激盪出無數英才,二十七歲的年紀,對於一個有才華的年青人來說,已經足夠成名了。
我反覆問了幾次,卻依然隻得到極其抽象的感覺,怪不得楊鐵也搞不清楚,簡直連當事人都不知道是怎麽被嚇的。一般人被嚇到,總是看到什麽或聽到什麽,有一個原因,然後再產生恐懼的感覺,而當年那條街上的所有人,卻是直接被恐懼擊中,巨大的恐懼在心裏就那麽一下子產生了。
這真是一麵幽靈旗,詭異得無跡可尋,就算找到了當事人,卻完全無助於破解當年之謎。
我搖了搖頭,深有無處下手之感。我從包裏拿出楊鐵畫著鬼旗的紙,遞給傅惜娣。
"就是這麵旗吧。"
"誰說的,不是這樣子的。"卻不料老太太大搖其頭。
"咦,這是楊老畫給我的啊,他還拍胸脯說肯定沒有錯的呢。"
"切,他老糊塗了我可沒糊塗,雖然我隻看了一眼,但那樣子到死我都忘不了。"傅惜娣說著,把紙翻過來,拿起筆畫了麵旗。
旗上是一個螺旋型,很容易讓人看花眼的圖案。
"從裏到外有好多圈呢,到底有幾圈不知道,我隻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但一定是這個形狀的。"傅惜娣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
看著正反兩麵完全不同的圖案,我無語地把紙放進了包裏。照理楊鐵看了旗許多次,印象會比較深,但從圖案的規律性上來說,卻又是傅惜娣所畫更像是真的。
看來,等鍾書同從巴黎回來,得讓他來辨認辨認。
下午回到報社的時候,迎麵就碰上了最不想看見的藍頭。
"這兩天收穫怎麽樣,稿子什麽時候能出來?"他笑咪咪地對我說。
見鬼,不是才對我說什麽"不用管時間",怎麽見麵又問。不過這倒是在我的意料之中,所以真是不願意碰見他。
這回該怎麽說來著?說有一麵不管中國人還是日本人一律生人勿近的幽靈旗?
"採訪還算順利。"我底氣有點不足,希望就此先混過去再說。
"是嗎,四幢樓是怎麽保存下來的搞清楚了嗎,那幾位老人怎麽說的?"
他就不忙嗎?我心裏抱怨著。
"說了一些關於這四幢樓建造者的事,不過……"我猶豫了一下,該說的還得說:"當時日軍飛機轟炸的時候,這兩位老人都不在,所以對具體原因也不太清楚。"
"哦……"他拉長著語音,眼前這位的臉色開始沉下來。
"還有一位沒採訪,就是鍾書同,著名的歷史學家也是三層樓的老住戶,前幾天打電話說去巴黎還沒回來。"
搬出的金字招牌果然轉移了視線,藍頭眉毛一揚說:"鍾書同?真沒想到,你待會兒快打電話,他一回來就趕緊去採訪。讓他從歷史學家的角度多談談。"
我嘴裏答應著,心裏卻暗罵。用歷史學家的角度多談談?談什麽呢,用歷史學家的角度來看那次轟炸,還是看那四幢樓?說出來似乎很有水準,細想想根本就是無所謂。
不過領導既然發了話,我回到坐位的第一件事就拿起電話,撥到鍾書同家。
居然他今天早上已經回來了。
雖然心裏想,這麽一位老人家總該給幾天倒時差的休養時間吧,可嘴裏還是問了出來:"明天您有空嗎?"
記者的本性就是逼死人不償命,不是這樣的就不算是好記者。
老人家答應了。
上海的交通一天比一天差,鍾書同的住所在市區,從地圖上看比楊傅兩人都近不少,可去那兩位的家裏都可以做地鐵,到鍾書同的住所我換了兩輛公交,一個個路口堵過去,花在路上的時間竟然是最長的。
他家的保姆把我引到客廳,見到鍾老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包裏那張紙拿出來,擺在他的麵前。
"這上麵畫的旗,您認識嗎。"
鍾書同戴起眼鏡,仔細地看了看,搖頭。
我把紙翻過來,給他看另一幅。看起來傅惜娣畫的是正確的。
"這……沒見過這樣的旗,這是什麽旗?"鍾書同居然反問起我來。
我一時張口結舌。原本想來個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沒想到鍾書同竟然不認識楊鐵和傅惜娣畫的旗,接下來準備好的話自然就悶在了肚子裏。
腦子裏轉著無數個問號,但還是隻好按部就班向這位歷史大家說明來意。
"沒想到嗬,過了這麽多年,又重新提起這麵旗啊。"鍾書同嘆息著。
北海二中紅花會幽靈旗(一*轉載)——回首頁2005年索引——幽靈旗(三*轉載)
幽靈旗(二*轉載)——
"不過,那麵旗可不是這樣的,在我的印象裏……"
鍾書同拿來一張新的白紙,畫了一麵旗。
第三麵旗,於是我這裏有了三麵各不相同的旗的圖案。
可他們明明該是同一麵旗!
"這旗子圖案我記得很清楚,可為什麽楊鐵和傅惜娣畫給你的卻是那樣?"鍾書同皺著眉頭不解地問。
"可楊老和傅老兩位也很肯定地說,他們記得很清楚,這旗子就是他們畫的那個樣子,我本來以為,到了您這裏就知道誰的記憶是正確的,沒想到……"我苦笑。
"不會是那麵旗子每個人看都會不一樣吧。"我心裏轉過這樣的念頭,嘴裏也不由說了出來。
"喲,不好意思,看我扯的。"意識到麵前是位學術宗師,我連忙為剛才脫口而出的奇思怪想道歉。
"不,或許你說的也有可能,那旗子本來就夠不可思議的了,再多些奇怪的地方也不是沒可能。"沒想到鍾書同竟然會這樣說。
"哎,要是我能親眼看看那旗就好了。不瞞您老,我原本想以三層樓在日軍轟炸下完好保存的奇蹟入手寫一篇報導,卻沒想到牽扯出這樣一麵旗來,可不管這旗是不是真有那般神奇之處,我都不能往報紙上寫啊。"
鍾書同微微點頭:"是啊,拿一麵旗在樓頂上揮幾下,就嚇跑了日寇的飛機,要不是我親眼所見,哪能相信。"
"親眼所見?"我猛地抬起頭看著鍾書同:"您剛才說,您親眼看見了?"
從楊鐵傅惜娣那裏知道,拿著地契的原居民,直到一九三九年才搬進"三層樓"裏住,可鍾書同剛才的意思,分明是他在一九三七年的那場轟炸時,就在"三層樓"裏。
鍾書同也是一愣:"我還以為你知道了呢,我是三層樓裏幾個最早的住客之一,不像楊鐵他們三九年才搬進來。我從它們剛造好那會兒,就搬進了中間那幢樓裏住,所以轟炸的時候我就在樓裏。"
"我在蘇老和張老那裏什麽都沒問到,而和楊老傅老聊的時候沒提要來採訪您,所以您不說我還真不知道。"
"哦,老蘇也不肯說當年的事嗎?那老張和錢六是更不肯說了,這兩個的脾氣一個比一個怪……這麽說來,或許我也……"
怎麽又多出個錢六,我聽出鍾書同話裏的猶豫,忙打斷他問:"錢六是誰?"
"中央三層樓裏的三個老住客,錢六張輕蘇逸才,你拜訪過張輕和蘇逸才,怎麽會不知道錢六?"鍾書同反問我。
"我是從居委會那裏了解情況的,可他們隻向我介紹了張老和蘇老,沒說錢……錢老的事啊。"
"哦,我知道了,錢六的性子太過古怪,總是不見他出來,一個人住在地下室裏,許多人都覺得他是個半瘋子,怪不得居委會的人不向你介紹他了。連蘇老都沒告訴你什麽,你又怎麽會從錢六那裏問到什麽東西呢。"
"您說您是最老的住客之一,那其他還有誰?"
"有煙嗎,兒子都不讓我抽呢。"鍾書同說。
我從懷裏摸出中華。
煙忽明忽暗,鍾書同抽了幾口,把長長的菸灰抖落在煙缸裏。
我就靜靜地坐在旁邊,等著他開口。
"這件事,連兒子我都沒和他們說過,過去這麽多年了,我至今也沒想明白,他們要做什麽。你既問起,我就把我所知道的告訴你,可我所知道,隻是冰山一角,你要想弄清楚真相,隻怕……這事在當時已經這樣神秘,隔了這許多年再來追查,恐怕是難上加難了。嗬嗬,我人老了,好奇心卻越來越強,倒真希望你能好好查一查,如果查出些什麽,記得要告訴我,也不知在我老頭子入土以前,能不能解了當年之謎。"
"我如有什麽發現,一定第一個告訴您。"我立刻保證。
"三層樓的第一批住客,除了造這四幢樓的孫家四兄弟,就是我,張輕和蘇逸才了。"
我嘴一動,欲言又止。我覺得還是先多聽,少發問,別打斷他。
注意到我的神情,鍾書同說:"哦,你是想問錢六吧,他是孫家四兄弟的家僕,而我們三個,是被四兄弟請了來的。"
煙一根根地點起,青煙裊裊中,鍾書同講述起"三層樓"、孫家四兄弟,和那麵幽靈旗。
一九三七年,鍾書同二十七歲。那是一個群星閃耀的時代,西方學術思潮的洪流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省同時碰撞在一起,動盪的年代和噴礴的思想激盪出無數英才,二十七歲的年紀,對於一個有才華的年青人來說,已經足夠成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