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打開燈,掃了一眼鏡子,對牆角的方山說:「看,什麽都沒有啊。」


    方山看到劉向緩緩轉來的頭,就象吸入一口腐屍毒氣般猛然窒息,嘴裏呻吟了一聲。


    那是一張青色的臉。眉和眼擰在一起跳動著,鼻子和嘴和耳朵也已不在它們原先的位置上,散落在臉的各個部位。整個頭就象沒有了骨頭,蠕蟲般地蠕動著。


    劉向見到方山驚駭欲絕的表情,渾然不知原由,問:「你怎麽了?」


    方山耳中聽見無數慘叫聲,先是若有若無地從無比遙遠的地方傳來,很快變得震耳欲聾,眼前的一切事物都扭曲變形,數不清的魅影在麵前閃回,狹小的衛生間,成了修羅地獄。


    方山發出一聲悽厲的叫聲,身體順著牆角緩緩滑落。


    說到這裏,舒星妤停了下來,似乎故事已經結束。


    「他死了?」有人問。


    「哦,當然沒有,如果方山死了,我這個故事沒辦法說得那麽完整。」舒星妤說。


    方山並沒有死,但是他瘋了。他住進精神病院後劉向去看過他很多次,想知道他到底看見了什麽。但是方山說的話顛三倒四,離奇不堪,時常說著說著,就口吐白沫倒下去,發展到後來,看見劉向就驚叫甚至嘔吐。他的醫生說,絕對不能讓方山看見鏡子,他會發狂然後把所有的鏡子都打碎。有一次他看見玻璃窗上的自己倒影,用頭猛砸玻璃,搞得自己一臉的血。


    根據方山那晚的表現和他後來陸陸續續真偽難辯的回憶,劉向相信他一定看到了一些令他十分恐懼的幻象。


    「這個故事,當然就是劉向告訴我的,出事之後,他很快就搬離了那個小區。」舒星妤說。


    「但是劉向一直沒有放棄調查,他想知道是什麽讓他的朋友變成了瘋子。在那晚之前,方山是個很正常的人,沒有一點會發瘋病的徵兆。後來,還真的讓他給查出了點東西。」


    說到這兒,她掃視了一眼,發現每個人都緊緊盯著她,包括那個瘦女人。


    「他打聽出來,那個小區建造時,打地基挖出很多白骨。」


    幾聲低呼同時響起。


    「白骨?」胖子臉色發白地問。


    「是的,因為那個地方,是一個死人坑,南京大屠殺時的一個刑場,在那裏死的人,都是用各種極殘忍的方法處死的。」


    「所以有鬼?」胖子說。


    「鬼嗎?也許是鬼吧。劉向的想法更接近科學一點,他猜測,可能是因為死的過於痛苦和恐懼,而使意誌長久凝聚不散,所以住在那裏的人都變得很陰鬱。」


    「但這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麽方山會變成那樣。」


    「下麵我說的,是劉向最後的結論。他認為,一切的根源不能簡單地歸到鬼身上,而可能是恐懼。」


    說到這裏,舒星妤忽然問我:「那多,你知道共振嗎?」


    「啊,好像是外力的振動頻率如果和固體相同的話,會引起兩者的共鳴,通常會對固體產生有害的影響。可是,這和恐懼有什麽關係?」


    「方山把自己關進衛生間,對著鏡子說了三句『出來吧』。那時他內心的恐懼感極其強烈,這種強烈的恐懼可能使他的腦電波與幾十年前痛苦死去人們的殘存腦電波產生共振,而人的視覺、聽覺又都是由大腦控製的,所以,就產生了幻覺。也許他看見的幻覺,真是小區下那累累白骨死時的慘狀。」


    「所以是他的恐懼害死了自己?」我問。


    「劉向認為是的。」


    「那你認為呢?」


    「可能對,也可能不對。畢竟,這個世界,我們了解得還太少。不是嗎?」她的笑容複雜,有說不出的意味。


    她這句反問,讓大家咀嚼了好一會兒。坐在我斜對麵的,是個大學生模樣的男孩,留著稀疏的鬍鬚,每聽到緊張時刻,就會下意識地撚下巴上的鬍鬚,已經拽下好幾根來。此時他開口說:「其實舒姐剛開始說的時候,我還覺得這故事普普通通,太老套了。這種把戲,我們大學裏玩過許多,都是嚇女孩子的玩意兒。但結局可真是沒想到。舒姐,這小區在南京哪裏,要不我們下次去那兒聚會得了。」


    舒星妤笑而不答。


    這個故事,虛構的成份依然不少。既然是劉向把這個故事告訴了舒星妤,那麽他不在的那段時間,方山到底做了些什麽,就隻能通過方山的習慣,以及事後方山的瘋話來推斷。不論怎麽推,都不足以形成舒星妤所說的那麽完整的故事。尤其是方山看見了什麽,聽見了什麽,都是沒什麽依據的推測吧。


    眼鏡男瞥了瘦女人一眼,說:「你倒說說,這個故事怎麽樣?」


    「編的地方不少,但比你那個有意思。」


    眼鏡男笑著搖搖頭。


    「那麽,下一個是誰?」舒星妤問。


    「我。」大學生說。


    「能抽菸嗎?」他問,然後向服務生討來一個菸灰缸。


    煙霧噴出來,一點火星在其中明滅不定。


    很多人相信,人的一生,冥冥中是有著一種叫作「命運」的東西在主宰的,可是往往很多時候,命運是由一些極偶然的舉動觸發並串連起來。我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連濱的人。他出差到了嶽陽,洞庭湖邊。


    連濱是個生活很有規律的人,以往在夜裏十一點多,他早就躺到床上,進入香甜的夢鄉,但那一夜,他卻破了例。故事發生的兩個多小時前,他散步散到洞庭湖邊,看見了一支畫舫,一時間心血來潮,想試試夜遊洞庭的滋味,便不顧出差幾天的辛苦,打算在明天回公司前盡情的享受一下。


    就在這一念之間,一個人的一生忽然偏離了他預設的軌跡,向著另一個方向滑去。這個人,並不是連濱。


    "請你自殺好嗎番外篇(2)


    大學生用低沉的嗓音說著,從語調到語氣到遣詞造句,都比他的實際年齡老成許多。


    那個瘦女人會不會覺得他太裝腔作勢?我心裏想。


    連濱在的這支畫舫,雖然是仿古製成,但為了經濟利益,實際大小比古時的畫舫大了十倍不止,足可容納百多人。每晚九點到十點之間,一載滿客人,就起錨往洞庭湖深處放去。船上有唐服女子唱歌起舞,還彈奏著古箏琵琶等古樂器,在仿古上做足了功夫,隻是人數實在過多,變得喧鬧不堪,根本沒有古時畫舫的意韻。連濱起初還饒有興致地看表演,兩小時下來便覺不過如此,好奇心一去,就厭倦了起來,於是就走到船邊,把著欄杆向湖麵上眺望。


    這是一個無月的深夜,由於遠離陸地,岸上的燈火已經看不見,湖麵上黑乎乎一片,與畫舫的燈火通明有著強烈的反差,不過,連濱極目遠眺時,卻看見了一點亮光。


    茫茫湖麵一片黑,黑裏卻有一點亮光,很自然地,人的視線會被這點亮光吸引過去,因為並沒有其它可以著眼的地方。連濱就盯著那點亮光看,亮光正朝這裏移動著,越來越近,終於,連浜看出,那似乎也是一艘畫舫。


    連濱不禁搖了搖頭,他清楚地記得,在自己還在猶豫要不要買票上船的時候,穿著紅旗袍站在畫舫旁招覓客人的小姐,煞有介事地聲稱說,整個洞庭湖就這麽一艘畫舫。沒想到這麽快就穿幫了,gg真是不能相信啊。


    不過那麽大一片洞庭糊裏,到底有一艘畫舫還是兩艘畫舫,對連濱來說並沒什麽分別。他也就是發發牢騷而已,他開始心疼付出去的那兩百塊錢了。


    對麵的那一艘畫舫,好像是直直地向著這裏駛來,越來越近。船的模樣,連濱也看得也越來越清楚。幾分鍾之後,那船的輪廓已經很清晰,和他所乘坐的這艘造型完全一樣,大小也相仿,沒準是同一家公司的呢。再過一會兒,連對麵船上晃動的人影,都可以在輝煌的燈光下看見。


    連濱看著看著,心裏隱隱約約,浮起一絲異樣。


    有哪兒不對勁。


    可是哪裏不對勁呢,為什麽心裏會開始不安?


    好像一切都很正常,沒有什麽特異之處,隻是一艘畫舫慢慢靠過來而已。夜湖孤寂,兩艘畫舫相遇,靠得近一些也算是打個招呼,自己的不安感來自哪兒呢?


    是直覺,連濱的直覺告訴他自己:一定有什麽地方出了問題。


    那畫舫又近了些,以連濱的好眼力,可以看到那裏正翩翩起舞的女子和旁邊抱著琵琶的彈者,周圍有很多人,站著或坐著,喝著茶或酒,談笑著。


    簡直和自己的這艘一樣熱鬧呢。


    啊,熱鬧!就是熱鬧!


    連濱望著那艘同樣熱鬧的畫舫,渾身猛的一抖,瞬間他已明白毛病出在哪裏,一時如同被當頭倒了一盆冷水,渾身冰涼。


    在他身後,畫舫上的歌舞聲喧譁聲不絕於耳,然而在此之外,他卻沒有聽見一絲多餘的聲音。


    許是自己聽錯了,許是湖麵太大太空曠,讓聲音散了。連濱在心裏對自己這樣說,然而不管他怎麽運足耳力去聽,對麵那畫舫,卻還是靜悄悄沒有一絲聲響。


    一樣的歌舞昇平,一樣的人頭攢湧,兩船已離得如此之近,以至於連濱幾乎可以看到對麵船上人的麵容,可是,卻沒有聲音。


    那些起舞的,彈琵琶的,走來走去的人,好像在演一出啞劇一般,隻有動作,沒有聲音,甚至,連船破水的聲音也沒有,原本該是十分熱鬧的氣氛,變得詭異無比。


    連濱側著耳朵,耳中隻有風聲。輕而冷的風,在湖麵上打著旋兒刮過。


    對麵的船緩慢而穩定地靠過來,越來越近。連濱眼看著對麵畫舫上人來人往,歌舞昇平,卻瀰漫著一股死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你的命交給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多並收藏把你的命交給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