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長樂驛,官道赫然分出兩條,一麵往南,青山疊嶂,一麵往北,墨藍蒼原,錦繡平原就這樣被一座紅漆綠簷的門樓隔開,行人紛紛在此處歡笑別離。


    蘇安夜裏想去酒肆聽曲,顧越贊同,於是換好常服,邀請王、郭二人,由驛丞陪同,在門樓肆點了幾罈子郎官清品嚐,順便分髮帶來的烏米飯。


    「這烏飯法,取南燭莖葉搗碎,漬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曬,米粒緊小,黑如瑿珠,用這個袋子盛裝,吃起來方便又美味,適合遠方……」


    顧越正說著,但見鄰桌無名氏,一邊題壁作詩,一邊在嘟囔著狂語:「一客難尋春朝路,驊騮不識南北塵。」郭弋道:「好詩!」


    無名氏回過頭,行個禮,笑道:「如今太平盛世,人生契闊何其多?無論往南還是往北,征伐還是屯田,冬去春來,終歸有緣能再見,兄台,可願共詩一首?」


    郭弋捲起袖子,眸中放出光:「求之不得,哦,明月……」王庭甫的神色微微一尬。蘇安嗆了大口酒,抓起琵琶要搶救,顧越拉住他,應聲對完下句。


    一客難尋春朝路,


    驊騮不識南北塵。


    但說飛雪如楊花,


    依有醉遊曲水人。


    無名氏謝過顧越,說自己南下任職,馬到長樂驛卻怎麽都不肯走,似乎不甘心為功名而奔波。顧越笑了笑:「懶馬認驛,趕緊換一匹得了。」驛丞照辦。


    如此,一處關驛,一處風流,蘇安隨著使團走走停停,記住了長樂驛的別離之味,潼關的天塹之險,冀州的上州之政,先禹之德,嚐遍地方風味,聽遍民間小曲,終於在一月之後,抵達了範陽道的首站——滄州。


    滄州印象,一條永濟渠。


    經過先前的一番「牽絲線」,顧越多方打聽,初定了此次宣政的兩處突破口,一是滄州永濟渠的糧草轉運,二是幽州薊縣的銅鐵冶煉,必先順著其中關係,切斷地方官員和薛家之間的利益瓜葛,才能為朝廷後續的和平撤藩鋪平道路。


    當日,天晴,使團入州城,宣撫副使周全咳疾纏身,自行休息去,顧越幾人留在公堂,先和別駕、長史、司馬傳達朝廷的禮章,再和錄事參軍、司功參軍這兩班子直接與禮部對接的官員聊天,而後,聽長史匯報各郡縣的風土人情。


    「滄州六郡,百七十縣,河海之地占其中三一,漕運便利,鹽業發達,商販交易往來,能通東夷;而在平原之處,土地肥沃,水文適宜,麥穀、棉花等作物的產糧高,年年有餘,是故,滄州亦能產物,亦能運物,有『遼東糧倉』美稱。」


    長史在當地德高望重,說起話來滔滔不絕。顧越一邊翻閱卷宗,一邊問道:「阿蘇,要不要先去休息?」蘇安打了個嗬欠:「我隻想去永濟渠,親眼看看前朝開鑿的運河。」顧越道:「好,聽你的。」長史愣了一下。


    顧越拿起羊皮地圖,沿著永濟渠挑選,指出一個東光縣:「就這地方如何?據載,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王庭甫和郭弋對視一眼:「甚好甚好。」


    長史頗有些意外,往年禮部使臣宣政,都是以結交當地的刺史為目的,還沒有急著要去郡縣巡視的,況且眼下正值多事之秋,軍器監、都水監、工部、戶部的官員例行督查,也大多避開是非之地,潦草過場,唯顧越,偏往火坑裏跳。


    「顧郎,夜裏滄海樓設宴,有滄州特色炭火雞和羊腸子,別駕和司馬好行對字令,待和刺史一起賞了地方曲《臥牛城》,再去東光縣巡視如何?」


    顧越擺了擺手:「不必,我要認識一個人,張仲臣。」長史略一思忖,答道:「顧郎的狀元策——邊防輪戰十策,開篇說的就是交通樞紐之地的用人,這東光令張仲臣,以孝廉授官爵,一向有愛民之美名,明白了,這就安排同去。」


    這是永濟渠上的一處重要港口,南引沁水通黃河,北通幽州範陽郡,寬闊的河道中,千帆萬舸穿行而過,官漕商賈各自忙碌,擠滿十裏堤岸,望不見盡頭。


    縣令張仲臣迎麵作揖,一襲洗白的官袍,一雙退色的布鞋,麵色是常年受河風磨礪而成的紫紅,聲音更不像文官,反而像南來北往的船夫:「顧郎,今日咱們濕一濕鞋!」


    顧越回禮道:「張縣令,我們還沒吃飯,蘇公子想聽曲子。」蘇安一笑:「對,就是我。」張仲臣一直往前走,揮袖相請:「少不得,來,旗亭裏坐。」


    旗亭就在河邊,外有歇馬打酒的旅客,內設座位,之間用絲布隔開。這種半透光的絲布,名臥牛,是滄州特貢絲綢,輕薄卻能抵禦寒風,備受時人的喜愛。


    幾人坐定後,店家用石鍋燉煮羊雜和羊骨,放大塊羊尾油,滾沸再加蔥、蒜、胡椒,請他們品嚐了滄州的特色佳肴——羊腸子。而後,待熱菜暖過脾胃,又上了一道糖蟹和一盤鱧鮬,同樣也是土貢,一時間鮮香四溢。


    觥籌之際,又進來一雙嬉笑打鬧的姑娘,一位撫琴,一位作舞,天然淳樸無粉飾,張仲臣介紹說是漁家女,天天在河邊等候夫郎歸來時,便作《臥牛城》。


    相傳,永濟渠開鑿之後,因其交通便利,舊臥牛城的百姓一個接著一個把家搬到渠邊的新襆頭城,那邊拆,這邊壘,隻用半年功夫,一座滄州城就壘起來了。


    蘇安放下筷,研究起那造型獨特的琴——十三弦,似箏,小異而大同。曲調而言,既有《摸魚子》小石調的旖旎嫵媚,又夾雜東夷婉鬱風格。兩姐妹回答蘇安道,琴名伽倻,是高麗國樂匠仿古箏而做,因滄州港漕運發達,故有幸得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在盛唐種牡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生並收藏他在盛唐種牡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