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右 派國家:美國為什麽獨一無二 作者:[英]米克爾思韋特/[英]伍爾德裏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此,價值觀問題的辯論並不像瓊斯牧師之類的人想讓我們相信的那樣簡單。大多數美國人仍然支持合法墮胎權,並反對以聯邦憲法修正案來禁止同性戀婚姻。而小布希本人也小心翼翼地宣揚在這兩個問題上要寬容。然而,小布希代表的是阻擋肆無忌憚的潮流的堤壩,對他的這種看法無疑將搖擺不定的選民帶到了共和黨的事業一邊。
第三股力量是樂觀主義。大選之後,民主黨的辯護士們企圖向人們宣揚,小布希是通過恐嚇這個國家來使人們投票支持他的。共和黨當然利用了人們的恐懼心理,尤其是在安全問題上。迪克·切尼差點說投票支持克裏將使恐怖攻擊更可能發生,共和黨還做了一個散布謠言式的gg,畫麵上一群狼在窺伺著,並伴以這樣的gg詞:“約翰·克裏及其自由派投票削減美國的情報活動經費……美國的軟弱吸引那些伺機傷害美國的人。”但是這一點卻要從兩件事情上平衡地來看待。其一,民主黨所耍的恐懼把戲並不比共和黨遜色,選民被警告說,投票支持小布希將使受到孤立的美國被掌握在一個瘋子的手中。其二,小布希反覆扮演一個樂觀主義者的角色,一個代表未來而不是過去的候選人。
對伊拉克問題和經濟問題的樂觀主義是不可或缺的修辭手法,其實他沒有什麽其他的東西可以拿出來。但是就像他心目中的偶像羅納德·裏根一樣,他將這種對世界的樂觀看法與真正的激進主義結合到了一起。在國內,他集中關注“所有權社會”的思想,共和黨大會上,他在這個問題上所花的時間幾乎同國家安全問題一樣多。他要同時對社會保障和稅收製度進行改革,使工商業從討厭的條條框框中獲得自由,並通過改革教育來挽回美國向上流動的傳統承諾。在國外,他甚至試圖對恐怖主義問題發出樂觀的聲音,承諾要把民主帶到中東地區從而對恐怖主義釜底抽薪。相反,克裏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害怕未來的人。他毫不留情地集中關注所有美國有問題的事情——從收入縮減到保健費用猛增——但卻提不出清楚的解決辦法。至於改革方麵,他樂於扮演現狀捍衛者的角色——甚至是捍衛存在了70年之久的社會保障製度。
這種激進主義有利於小布希既激勵自己的基本支持者,又拉住遊離選民。許多有自由意誌論想法的共和黨人完全有理由懷疑小布希的大政府保守主義。然而與克裏相比,小布希顯然是一個要對大額救濟金項目更有作為的人。與此同時,他那樂觀的語調似乎同美國新近發展的那些部分更協調。總統那“不顧槍林彈雨勇往直前”(damn the torpedoes)的方法可能會使“外交關係委員會”以及被阿諾德·施瓦辛格(又一位長期樂觀主義的人)蔑稱為“娘娘腔”的經濟學家大皺其眉,但卻打動了遠郊地區和街邊小店的人們,那裏是右派美國生活和購物的地方。小布希在美國增長最快的100個縣裏麵贏得了97個縣的勝利,且往往優勢巨大。小布希在大菲尼克斯地區、大休斯敦地區和大亞特蘭大地區的勝利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他在藍色州增長最快的地區也贏得了勝利,如加利福尼亞州的大內陸地區——它是目前該州增長的大塊頭地區。
他的樂觀信念再次有利於他拉住民主黨的另一股選民:移民。小布希贏得了40%拉丁裔選民的支持,並在新墨西哥州獲勝,從而在西部內陸地區大獲全勝。一位惱怒不已的當地民主黨州長注意到,“我們竭盡全力在促使大部分拉丁裔出去投票的時候,卻沒有意識到由我們吸引到投票站的這些人中間,有如此多的人會投票支持那個不該支持的人”。
重組?
小布希的再次當選,在多大程度上意味著美國政治的重組呢?我們在本書中冒險地認為,類似於1895年由羅夫心目中的英雄馬克·漢納(mark hanna)發起的重大變化可能正在進行之中。舉個例子來說,阿利斯泰爾·庫克(alistair cooke)就曾警告我們,在總統選舉6個月前就預測結果是危險的。2004年的選舉結果加強了重組的情況,雖然如本書第十章所說,共和黨可能做得過頭了。
民主黨的辯護士指出了一個事實,即2004年小布希並沒能發起裏根在1980年那樣的大型政治重組(當時的男性白人工人階級——“喝一箱六瓶裝啤酒的喬”——拋棄了民主黨)。他們還將2004年共和黨在眾議院的小幅斬獲——而這還主要得益於德克薩斯州的選區改劃——與1994年的紐特·金裏奇革命進行了對比。然而,小布希和羅夫用不著重複這樣結構性的變化來實現共和黨的多數。他們隻須鞏固現有的成果,並進一步侵蝕民主黨的選民即可。例如,“喝一箱六瓶裝啤酒的喬安娜”(joanna sixpack)(4)就像20年前的喬那樣拋棄了民主黨。克裏在未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白人中落後小布希23個百分點。共和黨在國會中的領先雖部分歸因於選區改劃,但是考慮到在任的價值和共和黨擁有多數席位(30席)的規模,民主黨可能要花多年時間才能夠重新奪得國會的多數地位。至於參議院方麵,民主黨在2006年的選舉中需要保住更多的脆弱議席。
共和黨迅速成為美國的優勢政黨,該黨涵蓋的地理範圍比民主黨更大。人們發現在2004年的選舉中,共和黨既加深了對保守主義南方的控製,又拿下了美國一些最具自由主義色彩的州的州長席位,如紐約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共和黨更善於使自己成為庇護所。一項在兩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調查發現,民主黨有14%的代表是從共和黨轉換立場而來,這一比例在共和黨的代表中是28%。共和黨還將自己的大營安紮在了更肥沃的土壤上。小布希獲勝州的生育率比克裏的獲勝州高12%。在生育率最高的26個州中,小布希贏得了25個,克裏則在生育率最低的16個州中獲勝。
第三股力量是樂觀主義。大選之後,民主黨的辯護士們企圖向人們宣揚,小布希是通過恐嚇這個國家來使人們投票支持他的。共和黨當然利用了人們的恐懼心理,尤其是在安全問題上。迪克·切尼差點說投票支持克裏將使恐怖攻擊更可能發生,共和黨還做了一個散布謠言式的gg,畫麵上一群狼在窺伺著,並伴以這樣的gg詞:“約翰·克裏及其自由派投票削減美國的情報活動經費……美國的軟弱吸引那些伺機傷害美國的人。”但是這一點卻要從兩件事情上平衡地來看待。其一,民主黨所耍的恐懼把戲並不比共和黨遜色,選民被警告說,投票支持小布希將使受到孤立的美國被掌握在一個瘋子的手中。其二,小布希反覆扮演一個樂觀主義者的角色,一個代表未來而不是過去的候選人。
對伊拉克問題和經濟問題的樂觀主義是不可或缺的修辭手法,其實他沒有什麽其他的東西可以拿出來。但是就像他心目中的偶像羅納德·裏根一樣,他將這種對世界的樂觀看法與真正的激進主義結合到了一起。在國內,他集中關注“所有權社會”的思想,共和黨大會上,他在這個問題上所花的時間幾乎同國家安全問題一樣多。他要同時對社會保障和稅收製度進行改革,使工商業從討厭的條條框框中獲得自由,並通過改革教育來挽回美國向上流動的傳統承諾。在國外,他甚至試圖對恐怖主義問題發出樂觀的聲音,承諾要把民主帶到中東地區從而對恐怖主義釜底抽薪。相反,克裏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害怕未來的人。他毫不留情地集中關注所有美國有問題的事情——從收入縮減到保健費用猛增——但卻提不出清楚的解決辦法。至於改革方麵,他樂於扮演現狀捍衛者的角色——甚至是捍衛存在了70年之久的社會保障製度。
這種激進主義有利於小布希既激勵自己的基本支持者,又拉住遊離選民。許多有自由意誌論想法的共和黨人完全有理由懷疑小布希的大政府保守主義。然而與克裏相比,小布希顯然是一個要對大額救濟金項目更有作為的人。與此同時,他那樂觀的語調似乎同美國新近發展的那些部分更協調。總統那“不顧槍林彈雨勇往直前”(damn the torpedoes)的方法可能會使“外交關係委員會”以及被阿諾德·施瓦辛格(又一位長期樂觀主義的人)蔑稱為“娘娘腔”的經濟學家大皺其眉,但卻打動了遠郊地區和街邊小店的人們,那裏是右派美國生活和購物的地方。小布希在美國增長最快的100個縣裏麵贏得了97個縣的勝利,且往往優勢巨大。小布希在大菲尼克斯地區、大休斯敦地區和大亞特蘭大地區的勝利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他在藍色州增長最快的地區也贏得了勝利,如加利福尼亞州的大內陸地區——它是目前該州增長的大塊頭地區。
他的樂觀信念再次有利於他拉住民主黨的另一股選民:移民。小布希贏得了40%拉丁裔選民的支持,並在新墨西哥州獲勝,從而在西部內陸地區大獲全勝。一位惱怒不已的當地民主黨州長注意到,“我們竭盡全力在促使大部分拉丁裔出去投票的時候,卻沒有意識到由我們吸引到投票站的這些人中間,有如此多的人會投票支持那個不該支持的人”。
重組?
小布希的再次當選,在多大程度上意味著美國政治的重組呢?我們在本書中冒險地認為,類似於1895年由羅夫心目中的英雄馬克·漢納(mark hanna)發起的重大變化可能正在進行之中。舉個例子來說,阿利斯泰爾·庫克(alistair cooke)就曾警告我們,在總統選舉6個月前就預測結果是危險的。2004年的選舉結果加強了重組的情況,雖然如本書第十章所說,共和黨可能做得過頭了。
民主黨的辯護士指出了一個事實,即2004年小布希並沒能發起裏根在1980年那樣的大型政治重組(當時的男性白人工人階級——“喝一箱六瓶裝啤酒的喬”——拋棄了民主黨)。他們還將2004年共和黨在眾議院的小幅斬獲——而這還主要得益於德克薩斯州的選區改劃——與1994年的紐特·金裏奇革命進行了對比。然而,小布希和羅夫用不著重複這樣結構性的變化來實現共和黨的多數。他們隻須鞏固現有的成果,並進一步侵蝕民主黨的選民即可。例如,“喝一箱六瓶裝啤酒的喬安娜”(joanna sixpack)(4)就像20年前的喬那樣拋棄了民主黨。克裏在未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白人中落後小布希23個百分點。共和黨在國會中的領先雖部分歸因於選區改劃,但是考慮到在任的價值和共和黨擁有多數席位(30席)的規模,民主黨可能要花多年時間才能夠重新奪得國會的多數地位。至於參議院方麵,民主黨在2006年的選舉中需要保住更多的脆弱議席。
共和黨迅速成為美國的優勢政黨,該黨涵蓋的地理範圍比民主黨更大。人們發現在2004年的選舉中,共和黨既加深了對保守主義南方的控製,又拿下了美國一些最具自由主義色彩的州的州長席位,如紐約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共和黨更善於使自己成為庇護所。一項在兩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調查發現,民主黨有14%的代表是從共和黨轉換立場而來,這一比例在共和黨的代表中是28%。共和黨還將自己的大營安紮在了更肥沃的土壤上。小布希獲勝州的生育率比克裏的獲勝州高12%。在生育率最高的26個州中,小布希贏得了25個,克裏則在生育率最低的16個州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