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右 派國家:美國為什麽獨一無二 作者:[英]米克爾思韋特/[英]伍爾德裏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布希的信念也以一種異乎尋常的程度集中在右派美國身上。大多數總統候選人先是穩固自己的基礎,然後往中間靠攏。小布希的首席戰略家卡爾·羅夫信奉的是完全相反的原則——對保守派基礎加大競選的壓力比籠絡遊離選民更重要。由於總統具有殺傷力的個性,這種戰略或許是不可避免的,2004年競選真正開始的時候,小布希得到91%的共和黨人的支持,而隻有17%的民主黨人支持他。這是蓋洛普民意調查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差距。但是小布希似乎更喜歡說,2004年的選舉是一代人中最明顯地由意識形態選擇來決定的一次選舉。
它既避開了裏根使事情模糊的戰略(他的“早安美國”),又避開了柯林頓將政策拆解為非意識形態的做法(如他對學校製服和會篩選節目裝置的熱情支持)。有人建議給政策裹以糖衣從而吸引溫和派,小布希無視這一建議,相反,在所有引起強烈情感的問題上——從憲法禁止同性戀婚姻到禁止攻擊性武器,從長期投身伊拉克問題到限製聯邦政府資助幹細胞研究——他都支持那些多數選民明顯拒絕的政策。如果把小布希假定為中庸的共和黨人或秘密的自由派而投票支持他,那一定是愚蠢透頂了。羅夫的戰略則集中關注兩件事情:一是動員保守派大軍的各種分支——槍枝愛好者、財產權活動分子、福音派基督徒;二是打賭,賭的是那些使保守派感到興奮的問題同樣足以誘使遊離選民投票使小布希獲勝。由於保守主義的美國遠比自由主義的美國要大得多,因此這一戰略奏效了。美國有線新聞網的選後民意調查顯示,84%的保守派投票選擇小布希,隻比投票選擇克裏的自由派少1個百分點。但保守派占選民的人數是34%,而自認為自由派的人隻有21%。這就意味著,在餘下54%的“溫和派”選民中,即使小布希以45%比54%輸給對手,也將贏得選舉的勝利。
恐怖、價值觀和樂觀主義
這種激勵自己的基本支持者同時吸引足夠遊離選民的戰略,在小布希競選的三大主題中得到了反映:反恐戰、價值觀和樂觀主義。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恐戰。國家安全問題分裂了民主黨,卻使得共和黨團結一致。考慮到克裏率領的政黨是由反戰活動分子和好鬥的藍領工人組成,他對伊拉克問題的曲解就更容易理解了。在“9·11”事件發生約3年後於紐約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各種共和黨派別的代表,包括阿諾德·施瓦辛格和喬治·帕塔基這樣的自由派共和黨州長,紛紛提及美國在小布希的領導下更加安全了。
反恐戰也吸引了部分民主黨人。具有重要意義的是,在民主黨大會上對克裏發起最嚴厲攻擊的是一個南方的民主黨人:澤爾·米勒。評估了克裏反對軍費開支的投票慣例後,他拖長腔調說:“這就是要做我們美國武裝力量總司令的那個人。可美國的武裝力量靠什麽武裝起來呢?靠唾沫球嗎?”“安全媽媽”(security moms)(2)取代帶著孩子參加體育運動的媽媽,成為2004年選舉中典型的遊離選民,這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1970年以來,民主黨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歸功於婦女。但是,2004年共和黨利用安全問題減少了民主黨在女性選民中的優勢。共和黨在女性選民中與民主黨的差距從1996年落後16個百分點縮小到了2004年的3個百分點。
價值觀方麵的情況與此基本相同。在大選後那個上午的民意調查中,選後民意調查中認為“道德價值”為最重要問題的選民人數最多,達22%。沒有什麽比這一數字更富戲劇性了,社會保守派幾乎掩飾不住自己的快樂。鮑勃·瓊斯大學的校長、鮑勃·瓊斯三世牧師(bob jones 3),在寫給小布希的一封辭藻華麗的信中這樣解釋他取勝的原因:“上帝已經保證美國——雖然她並不值得這種褒獎——從異教信仰的日程上暫緩執行。您已經得到指令……把您的議程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上並使之沸騰吧。您什麽也不欠自由派的,他們蔑視您是因為他們蔑視您的上帝。”
這是過分誇張的做法。2004年的選舉中,如果將因伊拉克安全問題(15%)和反恐戰問題(19%)而支持小布希的人數加在一起,“衛道士”的人數要少於國家安全問題上的民眾。但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是,“衛道士”中的絕大多數(4/5)都投票支持小布希。這些“衛道士”中包括大量的福音派基督徒,他們被試圖進行禁止同性戀婚姻的全民公決引誘到投票站投票,但福音派白人基督徒隻占選民的23%。更多的人是在懵懂不清的情況下投票給小布希的,因為他們認為他代表了全美國的價值觀——對家庭和國家的忠誠。他最受歡迎的方針之一是譏諷克裏,因為克裏說好萊塢代表了美國的心靈和靈魂。
價值觀是小布希的又一個既激勵自己的基本支持者,又吸引遊離選民的議題。羅夫說2000年的選舉之所以如此接近,是因為有400萬福音派基督徒待在家裏沒去投票。但是無論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如何,2004年小布希顯然已經使社會保守派信服,自己是他們中的一員。2004年,俄亥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阿米什人(amish)(3)一改其傳統中立的立場,投票支持小布希。此外,同性戀婚姻和墮胎這樣的問題,也在整個民主黨人中間產生了吸引力。例如,與其他地方的11%相比,小布希在俄亥俄州贏得了16%的黑人選票。這一結果的原因之一是,共和黨奮力“教育”黑人牧師說民主黨支持同性戀婚姻。而許多有宗教信仰的黑人對此持強硬的觀點——就在選舉之後,小馬丁·路德·金的女兒領導了一次集會譴責同性戀婚姻。類似的,墮胎問題有助於小布希贏得天主教選民的支持。各種各樣的主教譴責克裏,說他一方麵宣稱自己是個虔誠的教徒,另一方麵卻支持墮胎權,甚至有人說要將他從聖公會中開除出去。小布希之所以在天主教徒的選票上領先5個百分點,是因為在那些每周都上教堂的選民中,他領先對手17個百分點。
它既避開了裏根使事情模糊的戰略(他的“早安美國”),又避開了柯林頓將政策拆解為非意識形態的做法(如他對學校製服和會篩選節目裝置的熱情支持)。有人建議給政策裹以糖衣從而吸引溫和派,小布希無視這一建議,相反,在所有引起強烈情感的問題上——從憲法禁止同性戀婚姻到禁止攻擊性武器,從長期投身伊拉克問題到限製聯邦政府資助幹細胞研究——他都支持那些多數選民明顯拒絕的政策。如果把小布希假定為中庸的共和黨人或秘密的自由派而投票支持他,那一定是愚蠢透頂了。羅夫的戰略則集中關注兩件事情:一是動員保守派大軍的各種分支——槍枝愛好者、財產權活動分子、福音派基督徒;二是打賭,賭的是那些使保守派感到興奮的問題同樣足以誘使遊離選民投票使小布希獲勝。由於保守主義的美國遠比自由主義的美國要大得多,因此這一戰略奏效了。美國有線新聞網的選後民意調查顯示,84%的保守派投票選擇小布希,隻比投票選擇克裏的自由派少1個百分點。但保守派占選民的人數是34%,而自認為自由派的人隻有21%。這就意味著,在餘下54%的“溫和派”選民中,即使小布希以45%比54%輸給對手,也將贏得選舉的勝利。
恐怖、價值觀和樂觀主義
這種激勵自己的基本支持者同時吸引足夠遊離選民的戰略,在小布希競選的三大主題中得到了反映:反恐戰、價值觀和樂觀主義。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恐戰。國家安全問題分裂了民主黨,卻使得共和黨團結一致。考慮到克裏率領的政黨是由反戰活動分子和好鬥的藍領工人組成,他對伊拉克問題的曲解就更容易理解了。在“9·11”事件發生約3年後於紐約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各種共和黨派別的代表,包括阿諾德·施瓦辛格和喬治·帕塔基這樣的自由派共和黨州長,紛紛提及美國在小布希的領導下更加安全了。
反恐戰也吸引了部分民主黨人。具有重要意義的是,在民主黨大會上對克裏發起最嚴厲攻擊的是一個南方的民主黨人:澤爾·米勒。評估了克裏反對軍費開支的投票慣例後,他拖長腔調說:“這就是要做我們美國武裝力量總司令的那個人。可美國的武裝力量靠什麽武裝起來呢?靠唾沫球嗎?”“安全媽媽”(security moms)(2)取代帶著孩子參加體育運動的媽媽,成為2004年選舉中典型的遊離選民,這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1970年以來,民主黨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歸功於婦女。但是,2004年共和黨利用安全問題減少了民主黨在女性選民中的優勢。共和黨在女性選民中與民主黨的差距從1996年落後16個百分點縮小到了2004年的3個百分點。
價值觀方麵的情況與此基本相同。在大選後那個上午的民意調查中,選後民意調查中認為“道德價值”為最重要問題的選民人數最多,達22%。沒有什麽比這一數字更富戲劇性了,社會保守派幾乎掩飾不住自己的快樂。鮑勃·瓊斯大學的校長、鮑勃·瓊斯三世牧師(bob jones 3),在寫給小布希的一封辭藻華麗的信中這樣解釋他取勝的原因:“上帝已經保證美國——雖然她並不值得這種褒獎——從異教信仰的日程上暫緩執行。您已經得到指令……把您的議程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上並使之沸騰吧。您什麽也不欠自由派的,他們蔑視您是因為他們蔑視您的上帝。”
這是過分誇張的做法。2004年的選舉中,如果將因伊拉克安全問題(15%)和反恐戰問題(19%)而支持小布希的人數加在一起,“衛道士”的人數要少於國家安全問題上的民眾。但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是,“衛道士”中的絕大多數(4/5)都投票支持小布希。這些“衛道士”中包括大量的福音派基督徒,他們被試圖進行禁止同性戀婚姻的全民公決引誘到投票站投票,但福音派白人基督徒隻占選民的23%。更多的人是在懵懂不清的情況下投票給小布希的,因為他們認為他代表了全美國的價值觀——對家庭和國家的忠誠。他最受歡迎的方針之一是譏諷克裏,因為克裏說好萊塢代表了美國的心靈和靈魂。
價值觀是小布希的又一個既激勵自己的基本支持者,又吸引遊離選民的議題。羅夫說2000年的選舉之所以如此接近,是因為有400萬福音派基督徒待在家裏沒去投票。但是無論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如何,2004年小布希顯然已經使社會保守派信服,自己是他們中的一員。2004年,俄亥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阿米什人(amish)(3)一改其傳統中立的立場,投票支持小布希。此外,同性戀婚姻和墮胎這樣的問題,也在整個民主黨人中間產生了吸引力。例如,與其他地方的11%相比,小布希在俄亥俄州贏得了16%的黑人選票。這一結果的原因之一是,共和黨奮力“教育”黑人牧師說民主黨支持同性戀婚姻。而許多有宗教信仰的黑人對此持強硬的觀點——就在選舉之後,小馬丁·路德·金的女兒領導了一次集會譴責同性戀婚姻。類似的,墮胎問題有助於小布希贏得天主教選民的支持。各種各樣的主教譴責克裏,說他一方麵宣稱自己是個虔誠的教徒,另一方麵卻支持墮胎權,甚至有人說要將他從聖公會中開除出去。小布希之所以在天主教徒的選票上領先5個百分點,是因為在那些每周都上教堂的選民中,他領先對手1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