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保守主義是如何取得如此大的進展的呢?保守主義回應道,答案很簡單,就像所有成功的產品一樣,保守主義滿足了一種人們還沒完全意識到的需求。回顧過去,歷史和社會學都是站在保守主義的一邊。美國一直是一個保守國家,沉浸於宗教之中,喜歡商業,對國家懷有敵意。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口增長多發生在美國的保守區域——南方和郊區,而不是在民主黨的都市或自由派的東北部。民主黨的突然左轉使得那個沉睡的保守主義巨人甦醒過來。然而,保守主義的成功,顯然不僅是滿足了潛在的需求,這一運動還形成了自己的市場。


    現代保守主義運動有點像黑格爾式的辯證哲學。先是思想家談論市場或宗教重要性,然後出現一大批減稅者和福音派基督徒,賦予那些思想以政治聲音。回望弗雷德裏希·馮·哈耶克和威廉·巴克利,或者更近期的保羅·韋裏奇和埃德溫·福伊爾納,保守派的良好組織和對思想重要性的關注程度令人吃驚。保守派殫精竭慮地建立智庫、壓力集團和媒體明星的反權勢集團,初衷是抗衡自由派的權勢集團,而現在自己卻也變成了權勢集團,並且比對手要鋒利得多。民主黨現在才開始考慮要建立自己版本的傳統基金會。保守主義的美國不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這勾起了人們對比爾·柯林頓所作所為的記憶。但是,就長期而言,這有利於政治的有效性,尤其保守主義運動已加緊了對共和黨的控製。


    從戰略方麵講,變化是壓倒性的。羅素·柯克指出,一度“失聲”的哲學現在卻發出了千種聲音。確實,這種哲學有矛盾和古怪之處。但此刻,右派在市場高低兩端的爭論中雙雙贏得了勝利。過去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是它在精英中營造了知識氛圍。引人注目的是,最優秀的自由派思想家已陷於被動回應保守派觀點的窘境。與此同時,美國右派也掌握了民粹主義的藝術,將一股過去常常受經濟不滿因素和威廉斯·詹寧斯·布賴恩這樣的左派煽動家驅動的力量,重新定義為文化抗議的呼號力量——它表達了美國普通人對喋喋不休的自由派富豪精英的憤怒。


    我們講述的是保守派的成功故事,也是自由派失敗的故事。美國自由主義作為思想主體,一直生活在自己往昔的陰影下。20世紀60年代,自由派表現得仿佛正在重新塑造這個國家一樣。然而,雖然“偉大社會計劃”毫無疑問有種種好處,但這個大實驗卻做得過頭了,結果使得民粹主義高漲。如今,美國自由主義分裂成了兩個部分:一是單一壓力集團(教師工會、墮胎權利活動家等)的集合體;一是尚不成熟的左派抗議運動,它對右派取得的進步怒不可遏。美國自由主義不再是一種充滿自信、有能力超越壓力集團的自我利益或憤怒左派的自我放縱的統治哲學了。這就是為什麽同代人中最有才華的民主黨政治家柯林頓,卻以艾森豪式的統治告終。這也是為什麽他的妻子——如果她有機會的話——也將以這樣的方式告終。


    這種勝利在哈斯泰特地區和佩羅西地區得到了反映。伊利諾州無情的郊區化與共和黨化之間的關係,並不像老大黨宣稱的那樣是自動的。例如,隨著哈斯泰特地區從芝加哥吸引了更多移民和年輕專業人士,這些地區的民主黨人數也隨之增加。裏根孩童時代的故鄉狄克遜擁有一位民主黨市長,不過這位市長投票支持裏根,並將小布希描述為一位“偉人”。然而,哈斯泰特地區同樣反映了全國性的畫麵——民意調查顯示,偏好共和黨政策的郊區居民比民主黨高出大約15個百分點。帶著孩子參加體育運動的媽媽們可能不喜歡哈斯泰特有關墮胎問題的“南方人”觀點,商人可能會強烈抱怨小布希的赤字,但是大多數選民都支持共和黨低稅收、嚴厲判處罪犯、穩固家庭和在國家安全方麵的強硬措施。


    我們再次強調,不要為政黨的標籤所迷惑。哈斯泰特地區將擁抱特立獨行的民主黨人——他們調整信念,以符合那些擁有自己的住所且每周日上教堂的人的首要需求。但是,這些地區很難被引回到舊金山民主黨一翼支持的那種老式“歐洲自由主義”。擁有豪宅、商業街和超級大教堂的平原地帶不會渴望大政府,不會同情法國領事館,也不會容忍四肢健全的乞丐侵入,乞丐在舊金山能做的事情在這裏都不被容忍。


    雖然美國是否會變得更加共和黨化還需拭目以待,但是美國明顯已經更保守,歐洲特性更少了。無論我們喜歡與否,都必須與右派美國相處。問題是如何與之相處呢?


    美國國內的答案


    首先考慮一下美國國內的非保守派。對許多自由派來說,與右派美國相處似乎定難做到。直截了當地說吧,自由派痛恨小布希。他們認為這樣一位憑偶然因素當選的總統,無權將勢均力敵的選舉當作推行激進保守主義政策的發射平台,無權向伊拉克開戰,無權積累巨額的赤字,無權禁止晚期墮胎,無權以徹頭徹尾的德克薩斯作風行事。2003年《新共和》(new republic)的一期封麵上,喬納森·蔡特(jonathan 插it)不僅仇視小布希的政策,而且從走路姿勢(“弓著肩,胳膊肘從身體兩邊張開”)到談話方式(“被偽民粹主義鼻音掩蓋的鬧哄哄的自信”),仇視有關他的一切。這一事實讓他醉心,他寫道:“我甚至仇視他那些似乎人人都喜歡的東西。”[6]仇視布希成了美國增長最快的業務,其中麥可·穆爾、阿爾·弗蘭肯和保羅·克魯格曼是箇中翹楚,該領域中的每位作家都急切地要打入這一市場。有位加拿大人甚至寫了一本布希仇視者手冊,他加入美國國籍隻是為了投票反對這位總統。[7]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右 派國家:美國為什麽獨一無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米克爾思韋特/[英]伍爾德裏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米克爾思韋特/[英]伍爾德裏奇並收藏右 派國家:美國為什麽獨一無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