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右 派國家:美國為什麽獨一無二 作者:[英]米克爾思韋特/[英]伍爾德裏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cannon,governor reagan:his rise to power,p.120.
[19]oakeshott,rationalism in politics,p.409.
[20]引自e.j.dionne,they only look dead:why progressives will dominate the next political era(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6),p.271。
[21]george will,the new season:a spectators guide to the 1988 election(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88),p.61.
[22]kristol,neo-conservatism,p.377.
[23]喬治·w.布希,《特點鮮明的美國國際主義》(a distinctly american internationalism),1999年11月19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西米穀(simi valley)羅納德·裏根圖書館的講話。
[24]“the perils of recycling,”economist,august 30,2003.
[25]from angus roxburgh,preachers of hate:the rise of the far right(london:gibson square books,2002).
[26]“retirement center having sexual issues,”dayton daily news,june 3,2003.
[27]engels to sorge,february 8,1890,in selected correspondence,p.467.引自seymour martin lipset and gary marks,eds.,it didnt happen here:why socialism fa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w.w.norton,2000),p.21。
(1)eat-your-spinach指對人有益,但卻不太好看、好吃、好聽、好玩的事物。——譯者注
(2)y2k,即year 2000 problem,計算機識別危機。——譯者注
第十五章
自由主義退潮時憂傷而經久不息的轟鳴
馬修·阿諾德(mathew arnold)在他那首偉大的詩歌《多佛海灘》(dover beach)中感嘆,盡管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到處是對基督教信仰信誓旦旦的人,但是宗教本身卻在退潮:
信仰之海,
也曾潮汐滿滿,環繞海岸,
展開猶如一條閃亮的束帶,
而如今我隻聽見,
它退潮時憂傷而經久不息的轟鳴。
過去30年,美國政治生活背景的曲調就是自由主義退潮時憂傷而經久不息的轟鳴。為了避免混淆,我們所指的自由主義並非本書中所談論的古典自由主義,而是在美國支持大政府的各類觀點。毫無疑問,這樣左傾的自由派雖然存在於現代美國,但卻在全國迷失了方向。事實上,正是因為缺乏強有力的左派運動,才使得美國成為如此例外的一個地方。一旦關注一下在左派身上發生的事情,就會發現右派的勝利是多麽明顯、多麽徹底。
美國的左傾派還足夠多。1984年,就連虛弱不堪的沃爾特·蒙代爾都贏得了41%的選票。此外,美國許多最重要的領域還是受到自由派的控製,其中包括大學、媒體以及吸引大多數外國參觀者的沿海城市。甚至許多保守派都承認,從西洛杉磯布倫特伍德(brentwood)到紐約曼哈頓布利克街(bleecker street),這些城市中的較好地段,以及從舊金山金門橋北麵的索薩利托市(sausalito)到美國東海岸的科德角(cape cod),大量令人神往的度假勝地,以及身材火辣之人的聚集地,都由自由派掌控(盡管右派反對許多東西,但從身材上看,他們顯然無法拒絕“再來一份”的誘惑)。自由派力挺麥可·穆爾衝上暢銷排行榜的榜首,並在2004年的總統競選中把霍華德·迪安推到了民主黨候選人的前排位置。
在一個重要的政治領域中,民主黨變得更自由了。就像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會共和黨人變得更保守了一樣,國會民主黨人向另外一個方向傾斜了。1972年,美國保守派聯盟給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打的平均分是32分,到2002年則隻有13分(見附錄)。1972年,喬治亞州、維吉尼亞州和密西西比州的迪克西民主黨人的平均得分分別是83分、84分和90分,比大部分東北部共和黨人的得分都高。現在,隻有肯塔基一州的民主黨人平均得分高過41分,而那還是因為該州唯一的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肯·盧卡斯(ken lucas),除了頭銜是民主黨人外,其他一切都是共和黨人——他贊成持有槍枝,反對墮胎,贊成菸草使用——因而得了84分。(他豁達地匆匆離開了2000年的洛杉磯民主黨全國大會,因為不希望成為破壞“黨的團結”的人。)[1]
遲至20世紀80年代,南方保守派依憑藉資歷占據著民主黨統治集團中許多最有權勢的位置。如今,他們已被美國大陸東西兩岸典型的自由派所取代,如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南希·佩羅西(nancy pelosi)——我們將在本書的結束語部分關注她所在的舊金山選區。在參議院,自由主義的雄獅泰德·甘迺迪可能是最有權勢的民主黨參議員。他於1962年首度當選為參議員,如今,他在參議院的資歷僅次於另一位老資格的民主黨人羅伯特·伯德(robert byrd)。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加裏·雅各布森(gary jacobson)分析2002年結束的美國第106屆國會的投票行為,認為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以來在意識形態上最為分裂的一次選舉。[2]
國會中不斷加劇的黨派色彩充分反映了美國不斷加劇的分裂狀況。右派有自己所仇視的希拉蕊·柯林頓之類的人物,左派也同樣有自己所仇視的人物。許多現代民主黨人不僅僅與小布希道不同,他們還厭惡與小布希有關的一切——從他那尼安德特人式的觀點,到他那自鳴得意的傻笑。根據截至2003年9月的111次民意調查,小布希在民主黨人中得到的平均贊成率是51.7%,共和黨人對他的平均支持率是94%,但這種數據是受“9·11”事件的影響而產生的結果。2001年9月11日之前,他在民主黨人中的平均得分隻有微不足道的30%,而共和黨人對他的平均支持度也隻有89%。[3]“9·11”事件的光環一消失,鴻溝又回來了,並且急劇加深。2003年夏,小布希一如既往地得到90%的共和黨人的支持,可民主黨人對他的支持卻跌落到16%,這兩個數字間的黨派鴻溝比柯林頓當年的差距還大。[4]
[19]oakeshott,rationalism in politics,p.409.
[20]引自e.j.dionne,they only look dead:why progressives will dominate the next political era(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6),p.271。
[21]george will,the new season:a spectators guide to the 1988 election(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88),p.61.
[22]kristol,neo-conservatism,p.377.
[23]喬治·w.布希,《特點鮮明的美國國際主義》(a distinctly american internationalism),1999年11月19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西米穀(simi valley)羅納德·裏根圖書館的講話。
[24]“the perils of recycling,”economist,august 30,2003.
[25]from angus roxburgh,preachers of hate:the rise of the far right(london:gibson square books,2002).
[26]“retirement center having sexual issues,”dayton daily news,june 3,2003.
[27]engels to sorge,february 8,1890,in selected correspondence,p.467.引自seymour martin lipset and gary marks,eds.,it didnt happen here:why socialism fa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w.w.norton,2000),p.21。
(1)eat-your-spinach指對人有益,但卻不太好看、好吃、好聽、好玩的事物。——譯者注
(2)y2k,即year 2000 problem,計算機識別危機。——譯者注
第十五章
自由主義退潮時憂傷而經久不息的轟鳴
馬修·阿諾德(mathew arnold)在他那首偉大的詩歌《多佛海灘》(dover beach)中感嘆,盡管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到處是對基督教信仰信誓旦旦的人,但是宗教本身卻在退潮:
信仰之海,
也曾潮汐滿滿,環繞海岸,
展開猶如一條閃亮的束帶,
而如今我隻聽見,
它退潮時憂傷而經久不息的轟鳴。
過去30年,美國政治生活背景的曲調就是自由主義退潮時憂傷而經久不息的轟鳴。為了避免混淆,我們所指的自由主義並非本書中所談論的古典自由主義,而是在美國支持大政府的各類觀點。毫無疑問,這樣左傾的自由派雖然存在於現代美國,但卻在全國迷失了方向。事實上,正是因為缺乏強有力的左派運動,才使得美國成為如此例外的一個地方。一旦關注一下在左派身上發生的事情,就會發現右派的勝利是多麽明顯、多麽徹底。
美國的左傾派還足夠多。1984年,就連虛弱不堪的沃爾特·蒙代爾都贏得了41%的選票。此外,美國許多最重要的領域還是受到自由派的控製,其中包括大學、媒體以及吸引大多數外國參觀者的沿海城市。甚至許多保守派都承認,從西洛杉磯布倫特伍德(brentwood)到紐約曼哈頓布利克街(bleecker street),這些城市中的較好地段,以及從舊金山金門橋北麵的索薩利托市(sausalito)到美國東海岸的科德角(cape cod),大量令人神往的度假勝地,以及身材火辣之人的聚集地,都由自由派掌控(盡管右派反對許多東西,但從身材上看,他們顯然無法拒絕“再來一份”的誘惑)。自由派力挺麥可·穆爾衝上暢銷排行榜的榜首,並在2004年的總統競選中把霍華德·迪安推到了民主黨候選人的前排位置。
在一個重要的政治領域中,民主黨變得更自由了。就像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會共和黨人變得更保守了一樣,國會民主黨人向另外一個方向傾斜了。1972年,美國保守派聯盟給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打的平均分是32分,到2002年則隻有13分(見附錄)。1972年,喬治亞州、維吉尼亞州和密西西比州的迪克西民主黨人的平均得分分別是83分、84分和90分,比大部分東北部共和黨人的得分都高。現在,隻有肯塔基一州的民主黨人平均得分高過41分,而那還是因為該州唯一的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肯·盧卡斯(ken lucas),除了頭銜是民主黨人外,其他一切都是共和黨人——他贊成持有槍枝,反對墮胎,贊成菸草使用——因而得了84分。(他豁達地匆匆離開了2000年的洛杉磯民主黨全國大會,因為不希望成為破壞“黨的團結”的人。)[1]
遲至20世紀80年代,南方保守派依憑藉資歷占據著民主黨統治集團中許多最有權勢的位置。如今,他們已被美國大陸東西兩岸典型的自由派所取代,如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南希·佩羅西(nancy pelosi)——我們將在本書的結束語部分關注她所在的舊金山選區。在參議院,自由主義的雄獅泰德·甘迺迪可能是最有權勢的民主黨參議員。他於1962年首度當選為參議員,如今,他在參議院的資歷僅次於另一位老資格的民主黨人羅伯特·伯德(robert byrd)。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加裏·雅各布森(gary jacobson)分析2002年結束的美國第106屆國會的投票行為,認為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以來在意識形態上最為分裂的一次選舉。[2]
國會中不斷加劇的黨派色彩充分反映了美國不斷加劇的分裂狀況。右派有自己所仇視的希拉蕊·柯林頓之類的人物,左派也同樣有自己所仇視的人物。許多現代民主黨人不僅僅與小布希道不同,他們還厭惡與小布希有關的一切——從他那尼安德特人式的觀點,到他那自鳴得意的傻笑。根據截至2003年9月的111次民意調查,小布希在民主黨人中得到的平均贊成率是51.7%,共和黨人對他的平均支持率是94%,但這種數據是受“9·11”事件的影響而產生的結果。2001年9月11日之前,他在民主黨人中的平均得分隻有微不足道的30%,而共和黨人對他的平均支持度也隻有89%。[3]“9·11”事件的光環一消失,鴻溝又回來了,並且急劇加深。2003年夏,小布希一如既往地得到90%的共和黨人的支持,可民主黨人對他的支持卻跌落到16%,這兩個數字間的黨派鴻溝比柯林頓當年的差距還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