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右 派國家:美國為什麽獨一無二 作者:[英]米克爾思韋特/[英]伍爾德裏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個要說明的是,許許多多值得人們尊敬的美國人認為,美國和歐洲實際上正在趨同。過去的50年裏,美歐的生活水平更接近了,商店、辦公場所和工廠更相像了。歐美之間每年的貿易值達400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歐洲人已經基本上放棄了社會主義,從而縮小了雙方之間政治製度的差異。遲至1981年,弗朗索瓦·密特朗的社會黨政府還曾接管法國的銀行和許多大工業公司,大量增加社會開支,減少人們的工作時間,並額外雇用了10萬政府工人。[1]如今,巴黎的爭論是法國經濟應該在多大程度上美國化。同樣的觀點也適用於外交政策。冷戰期間,美國麵對的是一個共產主義超級大國及其衛星國。它麵對巨大的抗議運動,最引人注目的是有關越南和部署巡航飛彈的抗議運動。大多數國家盡管在伊拉克問題上感到非常憤怒,但如今還是樂於附和美國的領導。當小布希宣布《反彈道飛彈條約》無效的時候,俄羅斯和中國實際上是贊同的。美國在海外有725個軍事基地,這些基地都得到了其盟國的允許。正如小布希2002年在布拉格對盟國所說的那樣:“我們享有共同的價值觀——自由、人權和民主。”[2]
跨大西洋樂觀主義者認為,美國依然是一個廣受羨慕、眾多人想模仿的國家。這可以用下麵的事實來衡量:人們爭著要成為美國公民,排隊等候美國的電影和產品以及民意調查結果。例如,2003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進行的一項大型世界民意調查(一年前還進行過規模更大的同樣調查)發現:44個國家中有21個國家的多數人仍然對美國懷有好感;大多數的美國盟國支持反恐戰爭;多數人贊成美國長期以來推行的許多根本價值觀,如全球化、自由市場和民主;如果出現另外一個超級大國來挑戰美國,幾乎所有人都會覺得更不安全。[3]樂觀主義者堅持認為,既然有這麽多的共同之處,有如此多的相互敬仰,那麽目前的困難將會過去——就像在蘇伊士運河和巡航飛彈部署問題上曾遭遇到的困難一樣。
爭論的麻煩之處,一方麵是有些事實過於誇張,另一方麵是其他事實被忽視了。上麵那份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既顯示了大多數外國人依然對美國人民和美國價值觀持讚許態度,又顯示出幾乎在所有找得到以往數據的國家裏,人們對美國作為一個整體的好感都下降了。在2003年6月進行調查的15個國家裏,對美國抱持的讚許態度介於15至20個百分點之間,這一數據低於2000年。在外交和安全事務方麵,約3/4的法國人(76%)、大多數的土耳其人(62%)、西班牙人(62%)、義大利人(61%)和德國人(57%)認為,歐洲應與美國保持一種更加獨立的關係。[4]2003年的另外一項調查發現,64%的歐洲人(包括81%的德國人和82%的法國人)不贊成小布希的外交政策。83%的美國人和79%的歐洲人同意,歐洲人和美國人具有不同的社會和文化價值觀。[5]誰會相信,在“9·11”事件發生兩年之後,幾乎有1/5的德國人告訴德國《時代》雜誌(die zeit)說,美國政府可能支持了暴行?[6]
當然,非美國人羨慕許多有關美國的事物。雅克·席哈克當然也是一個比約瑟夫·史達林意識形態色彩更弱的對手。但是冷戰的結束並不意味著歷史的終結。蘇聯解體使得大西洋兩岸有機會以新的眼光來研究它的盟國,而且促使人們談論雙方的很多分歧,就像談論它們之間很多相似性一樣。美歐像兩個十分相關的陌生人,他們擊退路賊後去參加慶典宴會,結果發現雙方並不像自己認為的那樣具有許多共性。小布希曾經在布拉格歡呼的共同價值觀——自由、人權和民主——過於模糊不清。例如,如果將這些價值觀應用於中東或者對待窮人,歐洲人和美國人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從這一觀點出發,普遍的經濟趨同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情。美歐在經貿方麵走得越近,就越是認識到它們更深層的價值觀差異之大。在有關生活的根本問題上,如愛國主義、刑事司法和宗教狂熱,美國與歐洲有很多不同。保守主義的美國甚至因這些分歧而分外自豪。這個不一樣的美國,比歐洲更熱衷於在國外使用武力,在國內嚴懲犯罪,而在讓國家解決社會問題方麵則比歐洲不情願得多。當然,這些分歧不是由小布希帶來的,我們將在下一章看到,它們深深紮根於美國的歷史之中。但這些分歧越來越使許多非美國人變得焦躁煩惱,因為美國突然成了咄咄逼人的超級大國。
正如馬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1998年談論美國時所說的那樣,恰恰因為全球化加快了步伐,美國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卻是無法忽視的力量。[7]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有兩個國家——自己的國家和法國。”今天,每個人也都有兩個國家——自己的國家和美國。美國的文化無所不在,以至於每個人腦海深處仿佛都有一個虛擬的美國;美國的力量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以至於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密切關注美國的政治家,就像關注自己國家的政治家一樣。與這種對美國的通曉隨之而來的是一種不斷增加的無助感。世界各地的人都參與了美國的文化和政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人都感覺自己成了美國公民。他們關注小布希及其團隊對各種他們熱衷的問題的決策。然而,小布希及其團隊明顯並不對這些非美國人負有責任,事實上,這些人經常遭到輕蔑的對待。“我們有權利得到傾聽”成為伊拉克戰爭抗議者的咒語,這並不令人感到吃驚。
跨大西洋樂觀主義者認為,美國依然是一個廣受羨慕、眾多人想模仿的國家。這可以用下麵的事實來衡量:人們爭著要成為美國公民,排隊等候美國的電影和產品以及民意調查結果。例如,2003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進行的一項大型世界民意調查(一年前還進行過規模更大的同樣調查)發現:44個國家中有21個國家的多數人仍然對美國懷有好感;大多數的美國盟國支持反恐戰爭;多數人贊成美國長期以來推行的許多根本價值觀,如全球化、自由市場和民主;如果出現另外一個超級大國來挑戰美國,幾乎所有人都會覺得更不安全。[3]樂觀主義者堅持認為,既然有這麽多的共同之處,有如此多的相互敬仰,那麽目前的困難將會過去——就像在蘇伊士運河和巡航飛彈部署問題上曾遭遇到的困難一樣。
爭論的麻煩之處,一方麵是有些事實過於誇張,另一方麵是其他事實被忽視了。上麵那份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既顯示了大多數外國人依然對美國人民和美國價值觀持讚許態度,又顯示出幾乎在所有找得到以往數據的國家裏,人們對美國作為一個整體的好感都下降了。在2003年6月進行調查的15個國家裏,對美國抱持的讚許態度介於15至20個百分點之間,這一數據低於2000年。在外交和安全事務方麵,約3/4的法國人(76%)、大多數的土耳其人(62%)、西班牙人(62%)、義大利人(61%)和德國人(57%)認為,歐洲應與美國保持一種更加獨立的關係。[4]2003年的另外一項調查發現,64%的歐洲人(包括81%的德國人和82%的法國人)不贊成小布希的外交政策。83%的美國人和79%的歐洲人同意,歐洲人和美國人具有不同的社會和文化價值觀。[5]誰會相信,在“9·11”事件發生兩年之後,幾乎有1/5的德國人告訴德國《時代》雜誌(die zeit)說,美國政府可能支持了暴行?[6]
當然,非美國人羨慕許多有關美國的事物。雅克·席哈克當然也是一個比約瑟夫·史達林意識形態色彩更弱的對手。但是冷戰的結束並不意味著歷史的終結。蘇聯解體使得大西洋兩岸有機會以新的眼光來研究它的盟國,而且促使人們談論雙方的很多分歧,就像談論它們之間很多相似性一樣。美歐像兩個十分相關的陌生人,他們擊退路賊後去參加慶典宴會,結果發現雙方並不像自己認為的那樣具有許多共性。小布希曾經在布拉格歡呼的共同價值觀——自由、人權和民主——過於模糊不清。例如,如果將這些價值觀應用於中東或者對待窮人,歐洲人和美國人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從這一觀點出發,普遍的經濟趨同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情。美歐在經貿方麵走得越近,就越是認識到它們更深層的價值觀差異之大。在有關生活的根本問題上,如愛國主義、刑事司法和宗教狂熱,美國與歐洲有很多不同。保守主義的美國甚至因這些分歧而分外自豪。這個不一樣的美國,比歐洲更熱衷於在國外使用武力,在國內嚴懲犯罪,而在讓國家解決社會問題方麵則比歐洲不情願得多。當然,這些分歧不是由小布希帶來的,我們將在下一章看到,它們深深紮根於美國的歷史之中。但這些分歧越來越使許多非美國人變得焦躁煩惱,因為美國突然成了咄咄逼人的超級大國。
正如馬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1998年談論美國時所說的那樣,恰恰因為全球化加快了步伐,美國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卻是無法忽視的力量。[7]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有兩個國家——自己的國家和法國。”今天,每個人也都有兩個國家——自己的國家和美國。美國的文化無所不在,以至於每個人腦海深處仿佛都有一個虛擬的美國;美國的力量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以至於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密切關注美國的政治家,就像關注自己國家的政治家一樣。與這種對美國的通曉隨之而來的是一種不斷增加的無助感。世界各地的人都參與了美國的文化和政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人都感覺自己成了美國公民。他們關注小布希及其團隊對各種他們熱衷的問題的決策。然而,小布希及其團隊明顯並不對這些非美國人負有責任,事實上,這些人經常遭到輕蔑的對待。“我們有權利得到傾聽”成為伊拉克戰爭抗議者的咒語,這並不令人感到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