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林老人說,我十三歲給地主放牛,十五歲當“半拉子”,十六歲幹“八厘股子”。“半拉子”是幹半個人的活,給你一半的工錢。“八厘股子”是幹八成活,給八成工錢。話是這麽說,實際上常常給不到。我剛參加抗聯那陣,就是跟著跑,連個“八厘股子”也頂不上,算個“半拉子”吧。
曹曙焰老人說,那時和現在,文字上都叫“少年連”,當年我們就叫“小孩隊”,有的還叫“半拉子隊”。“小孩隊”鍛鍊一下,打仗挺厲害的。大人剛參軍,不會打仗,還趕不上“小孩隊”、“半拉子隊”呢。
1934年3月9日,《中共滿洲省委巡視員交給黨團省委報告之三》中,在談到珠河遊擊隊時說:
少先隊原來二十餘人,當我到隊時,隻有十八人,因為吸收幾個人到教導隊去了,少先隊是一個中隊,隊長李根先最勇敢忠實。沒有派爭,非常好的一個同誌(韓),但政治上不發展,少先隊員較之其他隊員勇敢積極,在政治上也比較其他中隊好得多。
1937年12月,1軍成立少年鐵血隊,楊靖宇讓王傳聖當指導員。全隊五十多人,幹部年齡最大的是指導員十九歲,隊員中年齡最大的十八歲,最小的十四歲。第一仗是臨江縣紅土崖戰鬥,全殲偽軍一個排。接著又攻打小蒲岔河“集團部落”,活捉三十多偽警察。戰後偽警察說,一幫大老爺們兒,讓群小孩打得稀裏嘩啦。
著名的冰趟子大捷,3軍少年連打得非常勇敢、頑強。
筆者採訪到的大多數老人,像李在德、李敏、胡真一、王鐵環、周淑玲、潘國權、叢茂山、曹曙焰、王雲慶、郝鳳武、盧連峰、李桂林、高玉林、王福臣等等,無論他們是否編入少年連(營),當年都是小孩。
1938年後,抗聯進入最困難時期,除南滿1軍重新組建的少年鐵血隊外,少年連(營)基本就不存在了。像李桂林、高玉林、王福臣等人,參軍後就和成年人一起戰鬥。
兩位醫官
5軍醫官管毅,是筆者家鄉本溪縣人,1914年出生,小學沒畢業父親病逝,退學到縣城私立濟民醫院學徒,出徒後在橋頭鎮開家小診所,取名“早春醫院”。管毅性情耿直,有話就說,自然不會有“滿洲國”的好話,引起憲兵隊注意。眼見風聲越來越緊,家鄉待不下去了,1935年春跑去林口縣刁翎鎮投奔伯父,在刁翎街裏又開起早春醫院。
郭鐵堅在刁翎組織反日會,管毅二話不說,參加,不久又入團,小醫院成了地下黨的聯絡點。偽警察、特務也來看病,管毅跟他們“交朋友”,從他們嘴裏掏情報。
1936年初冬,一副爬犁把管毅拉到許家屯,為5軍1師師長關書範治傷,同時也是讓他上隊。他在濟民醫院學的是西醫外科,部隊最需要這樣的醫生了。
他對妻子說,這些年我幹的什麽事,你都有數。再守著那個小醫院,早晚會出事,你們娘兒們孩子也跟著遭殃。你這幾天就收拾東西回本溪老家吧,鄉親們問我哪去了,就說得病死了。我這一走就沒個頭了,什麽時候“滿洲國”倒台了才到頭,能不能活到那時候也難說,你就別等我了。回老家找個能過日子的實誠人,幫我把兩個丫頭拉扯大了,我就感恩不盡了。你跟我沒過一天安穩日子,我對不起你。倘有來生,做牛做馬也要報答你。
胡真一老人說,第一次看管毅動手術,是從大腿裏取顆子彈。傷員躺在桌子上,幾個人按著,像殺豬似的。聽到叫聲,我們幾個女兵不知道怎麽回事,跑去看。我的媽呀,有的嚇得扭頭就跑,我也趕緊把臉捂上了。之後又鋸胳膊鋸腿的,有麻藥的時候不多,就那麽“生吃活拉”(活活的、蠻橫的、強硬的)地拉呀鋸呀。管毅熱情,樂於助人,瞅著挺文靜個人,再見到就覺得這個人挺瘮人的。慢慢地理解了,也熟了,問他你總這樣動手術,心裏好受嗎?他嘆口氣,說趕走日本子就好了。
管毅是2路軍西徵到五常時犧牲的。
郝鳳武老人說,那次負傷,埋我的坑都挖好了,要是沒有王醫官王耀均,那個坑肯定用上了。他三天兩頭來給我換藥。9支隊這一幫、那一夥的,傷員也是,我給他算過,不吃不睡,轉一圈也得3天左右。這人醫術好,態度就不用說了。張榮負傷,也是前胸,吃大煙頂不住,說小郝你行行好,給我補一槍吧。我覺著這人也是不大行了,可我們有王醫官呀!我們抬著他拚命跑,去找王醫官,到底給治好了。我們9支隊,還有3支隊,他救活的人“老鼻子”了。
同為醫官,王耀均和管毅的境遇,卻截然不同,因為他來路不明。
管毅是5軍請上山的,比管毅大兩歲的王耀均,是自己找到6軍的,一切全靠自報家門。他是遼寧省鐵嶺縣人,中學畢業到哈爾濱學醫,學成後在哈爾濱行醫,1936年春到富錦給人看病,碰上6軍2師就要求上隊。他說的都是真的,可空口無憑啊,別說師裏領導了,連個士兵都恨不能問一句:你是不是日本子派來的特務、暗探呀?
1935年8月16日,《中共勃利縣委致各地黨部及全體同誌的信》中說:
黨過去對知識分子隻聽他幾句漂亮話,慷慨救世的口氣,就不經過實際工作而輕率地吸收入黨,這是非常危險的。這種方法最容易給奸細混進黨內的機會。我們吸收知識分子時特別提高警惕性,以防走狗漢奸混進黨內。
曹曙焰老人說,那時和現在,文字上都叫“少年連”,當年我們就叫“小孩隊”,有的還叫“半拉子隊”。“小孩隊”鍛鍊一下,打仗挺厲害的。大人剛參軍,不會打仗,還趕不上“小孩隊”、“半拉子隊”呢。
1934年3月9日,《中共滿洲省委巡視員交給黨團省委報告之三》中,在談到珠河遊擊隊時說:
少先隊原來二十餘人,當我到隊時,隻有十八人,因為吸收幾個人到教導隊去了,少先隊是一個中隊,隊長李根先最勇敢忠實。沒有派爭,非常好的一個同誌(韓),但政治上不發展,少先隊員較之其他隊員勇敢積極,在政治上也比較其他中隊好得多。
1937年12月,1軍成立少年鐵血隊,楊靖宇讓王傳聖當指導員。全隊五十多人,幹部年齡最大的是指導員十九歲,隊員中年齡最大的十八歲,最小的十四歲。第一仗是臨江縣紅土崖戰鬥,全殲偽軍一個排。接著又攻打小蒲岔河“集團部落”,活捉三十多偽警察。戰後偽警察說,一幫大老爺們兒,讓群小孩打得稀裏嘩啦。
著名的冰趟子大捷,3軍少年連打得非常勇敢、頑強。
筆者採訪到的大多數老人,像李在德、李敏、胡真一、王鐵環、周淑玲、潘國權、叢茂山、曹曙焰、王雲慶、郝鳳武、盧連峰、李桂林、高玉林、王福臣等等,無論他們是否編入少年連(營),當年都是小孩。
1938年後,抗聯進入最困難時期,除南滿1軍重新組建的少年鐵血隊外,少年連(營)基本就不存在了。像李桂林、高玉林、王福臣等人,參軍後就和成年人一起戰鬥。
兩位醫官
5軍醫官管毅,是筆者家鄉本溪縣人,1914年出生,小學沒畢業父親病逝,退學到縣城私立濟民醫院學徒,出徒後在橋頭鎮開家小診所,取名“早春醫院”。管毅性情耿直,有話就說,自然不會有“滿洲國”的好話,引起憲兵隊注意。眼見風聲越來越緊,家鄉待不下去了,1935年春跑去林口縣刁翎鎮投奔伯父,在刁翎街裏又開起早春醫院。
郭鐵堅在刁翎組織反日會,管毅二話不說,參加,不久又入團,小醫院成了地下黨的聯絡點。偽警察、特務也來看病,管毅跟他們“交朋友”,從他們嘴裏掏情報。
1936年初冬,一副爬犁把管毅拉到許家屯,為5軍1師師長關書範治傷,同時也是讓他上隊。他在濟民醫院學的是西醫外科,部隊最需要這樣的醫生了。
他對妻子說,這些年我幹的什麽事,你都有數。再守著那個小醫院,早晚會出事,你們娘兒們孩子也跟著遭殃。你這幾天就收拾東西回本溪老家吧,鄉親們問我哪去了,就說得病死了。我這一走就沒個頭了,什麽時候“滿洲國”倒台了才到頭,能不能活到那時候也難說,你就別等我了。回老家找個能過日子的實誠人,幫我把兩個丫頭拉扯大了,我就感恩不盡了。你跟我沒過一天安穩日子,我對不起你。倘有來生,做牛做馬也要報答你。
胡真一老人說,第一次看管毅動手術,是從大腿裏取顆子彈。傷員躺在桌子上,幾個人按著,像殺豬似的。聽到叫聲,我們幾個女兵不知道怎麽回事,跑去看。我的媽呀,有的嚇得扭頭就跑,我也趕緊把臉捂上了。之後又鋸胳膊鋸腿的,有麻藥的時候不多,就那麽“生吃活拉”(活活的、蠻橫的、強硬的)地拉呀鋸呀。管毅熱情,樂於助人,瞅著挺文靜個人,再見到就覺得這個人挺瘮人的。慢慢地理解了,也熟了,問他你總這樣動手術,心裏好受嗎?他嘆口氣,說趕走日本子就好了。
管毅是2路軍西徵到五常時犧牲的。
郝鳳武老人說,那次負傷,埋我的坑都挖好了,要是沒有王醫官王耀均,那個坑肯定用上了。他三天兩頭來給我換藥。9支隊這一幫、那一夥的,傷員也是,我給他算過,不吃不睡,轉一圈也得3天左右。這人醫術好,態度就不用說了。張榮負傷,也是前胸,吃大煙頂不住,說小郝你行行好,給我補一槍吧。我覺著這人也是不大行了,可我們有王醫官呀!我們抬著他拚命跑,去找王醫官,到底給治好了。我們9支隊,還有3支隊,他救活的人“老鼻子”了。
同為醫官,王耀均和管毅的境遇,卻截然不同,因為他來路不明。
管毅是5軍請上山的,比管毅大兩歲的王耀均,是自己找到6軍的,一切全靠自報家門。他是遼寧省鐵嶺縣人,中學畢業到哈爾濱學醫,學成後在哈爾濱行醫,1936年春到富錦給人看病,碰上6軍2師就要求上隊。他說的都是真的,可空口無憑啊,別說師裏領導了,連個士兵都恨不能問一句:你是不是日本子派來的特務、暗探呀?
1935年8月16日,《中共勃利縣委致各地黨部及全體同誌的信》中說:
黨過去對知識分子隻聽他幾句漂亮話,慷慨救世的口氣,就不經過實際工作而輕率地吸收入黨,這是非常危險的。這種方法最容易給奸細混進黨內的機會。我們吸收知識分子時特別提高警惕性,以防走狗漢奸混進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