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澳大利亞拒絕向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派遣陸軍增援部隊後,接踵而來的是一場海軍的災難。1942年2月27日,爪哇海的戰役摧毀了或擊潰了盟國的海軍力量。殘餘的艦隊向西撤退到錫蘭或是向南撤退到澳大利亞。自然,英國的艦艇向西駛去,澳大利亞和美國的艦艇則向南駛去。荷蘭人妄圖留下來,保衛爪哇,但這項工作是辦不到的,隻有極少數荷蘭潛艇逃脫了。3月1日,日軍在爪哇登陸。僅僅一星期後,荷蘭人就放棄了爪哇島。
在這最後一幕到來前,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已經瓦解了。由於澳大利亞人的不妥協,荷蘭人的不滿意,又沒有相當強大的軍隊,韋維爾隻有少數空軍部隊歸他指揮,他最後認為,原先委任他在這片廣闊的地區內統一地行使盟國指揮權的工作,是徒勞無益的。早在 2月16日,他就預料到爪哇的失守。2月20日,英國部隊開始從那個島上撤退,韋維爾自己於2月25日離開該島到錫蘭去。
韋維爾離開以後,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名義上依然存在,由荷蘭總督出任最高司令官。但他也無能為力。3月1日,還留在爪哇的英國海軍司令斷定撤退是不可避免的,他的美國同僚也表示贊同,於是盟國的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就正式解散了。
盟國聯合司令部的第一次試驗就這樣很不光彩地結束了。這是一次慘重的失敗。韋維爾和他的部下處在那樣不利的情況下,要想取得勝利確實是非常困難的。當時隻有在新加坡守得住的情況下,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才可以成為一個實際的指揮機構。回顧起來,新加坡的淪陷似乎是可以避免的,不過一定得有較好的準備、不同的戰術、也許還得有更新式的裝備才可以避免,而更新式的裝備就隻能在犧牲其他戰線的情況下才可以獲得。這項準備工作至少是超出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的控製範圍的,因為那必須在韋維爾接任前數月甚至數年就開始準備方才有效。總之,第一個盟國聯合司令部的短促經歷是不愉快的,它的失敗在戰爭時期給盟國在太平洋的合作留下了一個抹不掉的汙點。
由於遠東和南太平洋的形勢發生了如此意外的變化,很明顯地軍事方麵的整頓是必要的。1942年3月9日,羅斯福打電報給邱吉爾提出了一項建議,主要內容如下:
美國將承擔起在太平洋地區的全部作戰責任。整個地區的陸、海、空軍作戰方麵的決議將由美國三軍參謀長在華盛頓作出,華盛頓還將設立一個由澳大利亞、紐西蘭、荷屬東印度和中國組成,並由美國人主持的有關作戰事務的顧問委員會。……
中間地區從新加坡延伸到包括印度和印度洋、波斯灣、紅海、利比亞以及地中海,將由英國直接負責;所有這個地區的作戰事務將由你們來決定。……
在第三地帶,即大西洋和歐洲地區,英美將繼續共同負責。
總統的這項建議成為幾星期談判的基礎。澳大利亞人和荷蘭人感到很憤慨,他們對原來用來抵抗日本人的人員與方法都不信任。他們想要在盟國的磋商中具有較多的發言權。但是就實際作戰而言,隨著東印度的喪失,荷蘭人已經失去了在遠東作戰的作用。與此相反,澳大利亞則處在最前線,因為許多人預計,日本的下一步行動將是進犯這個大陸。因此,澳大利亞人作了堅決的努力,爭取在盟國研討作戰的內圈裏獲得一個席位。澳大利亞政府的外交部長赫伯特·伊瓦特為了使不情願的英國人和猶豫不決的美國人接受澳大利亞政府的意見,訪問了華盛頓和倫敦。談判的詳情不可能從1952年公布的資料中設想出來。但是卻可以概括一下1942年4月初所出現的結果。
首先,成立了兩個太平洋作戰委員會,一個設在倫敦,一個設在華盛頓。倫敦委員會於1942年2月10日成立,主要是希望使澳大利亞人對馬來亞作戰的經過所感到的不滿情緒平息下去。可是從成立的那天起,這個委員會就不起什麽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亞人對於由倫敦指揮遠東作戰一事,是不滿意的。主要是由於他們的堅持,才在1942年4月1日成立了第二個太平洋作戰委員會,地址是在華盛頓。羅斯福親自出任主席,中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加拿大都有代表參加。後來,菲律賓和印度也參加了。公報說,新的太平洋作戰委員會將同“倫敦的類似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但是實際上,這個委員會對太平洋事態的發展隻起了很小的影響。
事實上,這兩個太平洋作戰委員會是對太平洋地區一些憤怒的小國,特別是對澳大利亞的讓步。不論是英國或是美國都不願把戰略方麵不易作出的重大決定提交這些小國,受這些小國的審議、批評或阻撓。美國的武裝部門特別不願意讓文官去控製或指導太平洋地區或任何其他地區的軍事戰略。英國和美國已經作出了這一基本決定——首先是對德作戰。麵對著這個事實,澳大利亞人所指望的及早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去打擊日本,是註定要失望的。至於太平洋委員會的較小成員國對聯合參謀部的這個和那個決定所表示的異議,它們的努力全遭到拒絕。結果,太平洋作戰委員會僅僅成了一個發泄不滿的工具。
兩個太平洋作戰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使戰爭的指揮權掌握在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組織手裏的種種努力的最高峰。可是由於任何一個代表不同利益的委員會所避免不了的行動遲緩,以及英美兩國政府的反對,這個計劃完全失敗了。澳大利亞和所有其他的小國對重要的戰略總是隻能發揮有限的影響,好象是從舞台邊廂說話那樣。由於英美壟斷戰略方麵的決定反映出當時軍事和經濟力量的現實,所以這個製度運行得很好。看來很清楚,在任何機構內,雖然象澳大利亞、中國、荷蘭這樣的國家都有著同英國和美國同等的發言權,可是實際上它們卻不能作出關鍵性的決定。大國總不願把自己的行動交給占多數的小國去表決。
在這最後一幕到來前,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已經瓦解了。由於澳大利亞人的不妥協,荷蘭人的不滿意,又沒有相當強大的軍隊,韋維爾隻有少數空軍部隊歸他指揮,他最後認為,原先委任他在這片廣闊的地區內統一地行使盟國指揮權的工作,是徒勞無益的。早在 2月16日,他就預料到爪哇的失守。2月20日,英國部隊開始從那個島上撤退,韋維爾自己於2月25日離開該島到錫蘭去。
韋維爾離開以後,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名義上依然存在,由荷蘭總督出任最高司令官。但他也無能為力。3月1日,還留在爪哇的英國海軍司令斷定撤退是不可避免的,他的美國同僚也表示贊同,於是盟國的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就正式解散了。
盟國聯合司令部的第一次試驗就這樣很不光彩地結束了。這是一次慘重的失敗。韋維爾和他的部下處在那樣不利的情況下,要想取得勝利確實是非常困難的。當時隻有在新加坡守得住的情況下,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才可以成為一個實際的指揮機構。回顧起來,新加坡的淪陷似乎是可以避免的,不過一定得有較好的準備、不同的戰術、也許還得有更新式的裝備才可以避免,而更新式的裝備就隻能在犧牲其他戰線的情況下才可以獲得。這項準備工作至少是超出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的控製範圍的,因為那必須在韋維爾接任前數月甚至數年就開始準備方才有效。總之,第一個盟國聯合司令部的短促經歷是不愉快的,它的失敗在戰爭時期給盟國在太平洋的合作留下了一個抹不掉的汙點。
由於遠東和南太平洋的形勢發生了如此意外的變化,很明顯地軍事方麵的整頓是必要的。1942年3月9日,羅斯福打電報給邱吉爾提出了一項建議,主要內容如下:
美國將承擔起在太平洋地區的全部作戰責任。整個地區的陸、海、空軍作戰方麵的決議將由美國三軍參謀長在華盛頓作出,華盛頓還將設立一個由澳大利亞、紐西蘭、荷屬東印度和中國組成,並由美國人主持的有關作戰事務的顧問委員會。……
中間地區從新加坡延伸到包括印度和印度洋、波斯灣、紅海、利比亞以及地中海,將由英國直接負責;所有這個地區的作戰事務將由你們來決定。……
在第三地帶,即大西洋和歐洲地區,英美將繼續共同負責。
總統的這項建議成為幾星期談判的基礎。澳大利亞人和荷蘭人感到很憤慨,他們對原來用來抵抗日本人的人員與方法都不信任。他們想要在盟國的磋商中具有較多的發言權。但是就實際作戰而言,隨著東印度的喪失,荷蘭人已經失去了在遠東作戰的作用。與此相反,澳大利亞則處在最前線,因為許多人預計,日本的下一步行動將是進犯這個大陸。因此,澳大利亞人作了堅決的努力,爭取在盟國研討作戰的內圈裏獲得一個席位。澳大利亞政府的外交部長赫伯特·伊瓦特為了使不情願的英國人和猶豫不決的美國人接受澳大利亞政府的意見,訪問了華盛頓和倫敦。談判的詳情不可能從1952年公布的資料中設想出來。但是卻可以概括一下1942年4月初所出現的結果。
首先,成立了兩個太平洋作戰委員會,一個設在倫敦,一個設在華盛頓。倫敦委員會於1942年2月10日成立,主要是希望使澳大利亞人對馬來亞作戰的經過所感到的不滿情緒平息下去。可是從成立的那天起,這個委員會就不起什麽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亞人對於由倫敦指揮遠東作戰一事,是不滿意的。主要是由於他們的堅持,才在1942年4月1日成立了第二個太平洋作戰委員會,地址是在華盛頓。羅斯福親自出任主席,中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加拿大都有代表參加。後來,菲律賓和印度也參加了。公報說,新的太平洋作戰委員會將同“倫敦的類似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但是實際上,這個委員會對太平洋事態的發展隻起了很小的影響。
事實上,這兩個太平洋作戰委員會是對太平洋地區一些憤怒的小國,特別是對澳大利亞的讓步。不論是英國或是美國都不願把戰略方麵不易作出的重大決定提交這些小國,受這些小國的審議、批評或阻撓。美國的武裝部門特別不願意讓文官去控製或指導太平洋地區或任何其他地區的軍事戰略。英國和美國已經作出了這一基本決定——首先是對德作戰。麵對著這個事實,澳大利亞人所指望的及早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去打擊日本,是註定要失望的。至於太平洋委員會的較小成員國對聯合參謀部的這個和那個決定所表示的異議,它們的努力全遭到拒絕。結果,太平洋作戰委員會僅僅成了一個發泄不滿的工具。
兩個太平洋作戰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使戰爭的指揮權掌握在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組織手裏的種種努力的最高峰。可是由於任何一個代表不同利益的委員會所避免不了的行動遲緩,以及英美兩國政府的反對,這個計劃完全失敗了。澳大利亞和所有其他的小國對重要的戰略總是隻能發揮有限的影響,好象是從舞台邊廂說話那樣。由於英美壟斷戰略方麵的決定反映出當時軍事和經濟力量的現實,所以這個製度運行得很好。看來很清楚,在任何機構內,雖然象澳大利亞、中國、荷蘭這樣的國家都有著同英國和美國同等的發言權,可是實際上它們卻不能作出關鍵性的決定。大國總不願把自己的行動交給占多數的小國去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