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後來,唐伯虎不但寫而且和祝允明、文徵明等人粉墨登場,蔣一葵1,在《堯山堂紀事》記載他曾“嚐傅粉黛,從優伶,酒間度新聲”。


    而後來,由魏良輔點板的《詞林選勝》中就載錄有他的許多南散曲,而這本書也是崑曲日後教學、流傳的理論經典。與唐伯虎登台次數最多的就是他的好朋友祝允明。人們說他“從優伶間度新聲”,“梨園子弟自謂弗及”一點也不為過。祝允明的創作熱情一點也不比唐伯虎低,從作品到理論無一不包括。他的南散曲《八聲甘州詠月》套傳唱很廣,這是一套用[解三醒]、[油葫蘆]相互迴環的“子母調”,這在當時比較少見,聯套為:[八聲甘州]、[前腔]、[賺]、[解三醒]、[油葫蘆]、[解三醒]、[油葫蘆]、[解三醒]、[油葫蘆]、[解三醒]、[油葫蘆]、[解三醒]、[餘文]。


    在理論方麵,祝允明對於聲腔非常關注。他在著述《猥談》中評論道“數十年來,所謂南戲盛行,更為無端,於是聲音大亂”表達了其不滿。而這也是日後魏良輔改革的先聲。


    4.天才也有平庸時


    在唐伯虎的諸多朋友中,有許多人可以說是天才,但相對來說都有各自的發展方向,如唐伯虎的畫、徐禎卿的詩、祝允明的書法,文徵明則是在綜合平衡中發展,基本都屬於第二名。但細分起來,他們各有優缺。


    例如,唐伯虎在生活上雖然放蕩不羈,但他的詩書畫特點卻以寫實、表達真切願望為主,而祝允明則如狂人般無拘無束,大有氣吞山河之勢。體現在書法上,唐伯虎以規規矩矩的楷書、行書為主,很少有草書,狂草幾乎沒有存世。而祝允明則楷書、行書、草書、狂草無一不精。因此,唐伯虎的書法在詩書畫三個方麵是最薄弱的。


    不僅如此,唐伯虎在“天才”、“風流才子”的光芒掩蓋下,卻也有著一些平庸的地方,如他的審美觀、宗族觀、繼承觀等,顯然都沒有超脫同時代人物的思想束縛,甚至更保守。


    陳孝子歌


    在過去,中國人無論怎麽叛逆,其最終都是要回歸儒家思想。唐伯虎其實也是如此。唐伯虎幼年不知孝順父母,等知道孝順父母已經晚了,他的遺作《陳孝子歌》就是明證。可見在其行將就木之際,他更思念起故去的親人。也許是在晚秋時節,看著滿地的落花,他顫巍巍地移動著身子,一邊想著母親。不知不覺間他想到了陳立興。


    第34章 六如居士逃禪仙 (8)


    元朝有一個叫陳立興的人,以砍柴為業。其母年屆七十,癱且盲。他母親愛吃王家糕,他每天從鄉下走到城裏去買。對此,唐伯虎曾深為感動。也許是因為唐伯虎預感自己即將離開人世,或者人老了總會想起過去。他回憶過往的歲月,兒時的嬉戲,父母的斥責。一切都是那麽美好,他一邊慨嘆著一邊書寫著,不禁對五親俱亡悲痛不已,特別是對母親的思念日益加重。因此,寫了這首長詩,可惜還未寫完,他就去世了。後來錢貴為之序,並寫道:


    元季有孝子,姓陳名立興。結屋住蠡口,采樵以養生。有母年七十,癱瘓雙目盲,居然臥床蓆,九年六月零。愛啖王家糕,其家住在城,地名臨頓裏,相去將一程。每日買一貫,持歸母點心。如此以為常,不限晦與明。……我為賦其事,兼述舊所聞。五通為神仙,十號稱世尊。諸佛證圓覺,群仙保長生。晉昌唐寅撰。


    此上吾友唐君所作,凡百四十有六句。皆出等閑談笑,而詞源滔滔,出不容己,有非苦思劇學所能及者。然不及終篇,遂成絕筆,餘竊悲焉。因效其體,作五十四句續而成之,殊愧不相似也。


    道遠名徒在,忙昧未足憑。試泛鑫日塘,近以白年征。……既永爾廟食,子孫更繩繩。我歌寧有極,為爾傳雲仍。


    嘉靖乙酉春仲一日,致鴻腫寺漕湖錢貴。


    除此之外,唐伯虎最典型的思想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為兒子早死,又娶了一房但沒有生養。最後,娶了沈九娘也僅是生了一個女兒。為此,唐伯虎極為苦惱。


    令人欣慰的是,弟弟唐申生了一個兒子長民,弟弟將他過繼給了唐伯虎,不幸的是長民夭折。在唐伯虎51歲時,再次有幸看到弟弟又得了次子兆民。52歲時又得第三子阜民。在唐伯虎54歲故去之前,彌留之際他最擔心的也是沒有兒子。為此,唐申當即將唐兆民立為唐伯虎的過繼子。


    在唐兆民所寫的《遺命記》將唐伯虎的一生進行了介紹,其間記錄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話,令今人讀之無不落淚:


    父撫予長,述以前事,率祭墓前,語伯曰:“噫!而今而後,兄無若敖之嘆矣。”予是時始知有蓼莪之感,然而事父之心,益敬而孝,其晚景偷樂,晏如也。忽於二十一年壬寅九月,予父病危,召予曰:“爾伯向日所言,我當更其說以示後人,汝須記之。”益撫掌而言曰:“昊天之聰,不翦唐宗。今有二子,以送我宗。兄有兆兒,予有阜童。泉台含笑,爾我何窮。”言畢大笑,俄頃而逝。


    看到這裏我的頭腦中立刻閃現出這樣一幅場景:晚秋的風,強勁地吹著墳前的一老二少。“哥哥,你安心地和爸媽在一起吧。兆民是你的兒子,我有阜民,你安心吧。”說著,唐申伸出了右手,掌心貼在了唐寅二字之上。滿臉淚痕。“兄妹三人,唯有我今天還孤單地活著,你們等著,我過幾年就去看你們。”幾年後,唐申病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連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連利並收藏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