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患之所以在明世宗嘉靖年間出現,是有各方麵的原因的。


    13世紀中葉,日本存在一些地方割據勢力——守護大名,他們之間除了掠奪財富,互相征戰之外,還經常支持和勾結海盜商人騷擾和擄掠中國沿海地區。朱元璋即位後,曾經派使者到日本,以恢復兩國關係,同時也是為了消弭倭患。如洪武四年(1371年)十月,日本國王良懷曾遣使至中國奉表進貢,同時送回“明州、台州被掠男子七十餘人”。但從整體說來,朱元璋的友好政策效果不甚明顯,倭寇侵擾日漸頻繁。北起山東,南到福建,到處受到劫掠。特別是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統一日本之後,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便流落海上,盤踞於諸島之上,不時侵擾中國沿海地區,造成嘉靖年間的大規模倭患。


    明人繪《倭寇圖卷》之一明人繪《倭寇圖卷》之二從明朝自身來講,宣德以後,皇帝大多昏庸無能,朝政腐敗,邊防廢弛,倭寇又興盛起來。嘉靖十八年(1539年),大股倭寇流竄至寧海石所莊,在該莊一呆就是十多天,沿海居民全部逃走。嘉靖二十年(1547年),倭寇分乘百餘艘大船在寧波、台州沿海耀武揚威,不時派遣數千人登岸燒殺搶掠。


    嘉靖時期,東南沿海一帶商品經濟日益發達,官僚豪富中的一些人如王直、徐海等與倭寇勾結,組成武裝劫奪集團。一些官僚也與這些寇盜建立了聯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朱紈巡撫浙江兼提督福建軍務,朱紈到任後,封鎖海麵,並擊殺了通倭的李光頭等96人。朱紈的海禁觸犯了通倭的官僚的利益,他們指使在朝的官僚攻擊朱紈擅殺,朱紈被迫服毒自殺。從此,巡視大臣不再設立,朝廷內外沒人敢再提海禁之事,倭寇更加猖獗起來。


    嘉靖中期以後,由於中日貿易完全斷絕,日本商人轉入走私貿易,逐漸演變成倭寇,他們與中國從事走私的海商相互勾結,由走私轉而寇掠。不僅遼東到廣東的沿海地區深受其害,甚至東南內陸也難以倖免。倭寇甚至糾集數千上萬人馬,深入內地數百甚至數千裏,圍攻州府,攻占縣城,大肆燒殺搶掠,給社會帶了嚴重的動盪。如正統四年(1439年),倭寇侵擾浙江台州,殺人放火,掘墳挖墓,甚至把嬰兒綁在竹竿上,用開水澆,看著嬰兒啼哭,倭寇拍手笑樂。倭寇的暴行,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痛苦和災難。


    嘉靖三十年(1557年)前後,倭患最為嚴重。江北的淮安、揚州,江南的鬆江、蘇州、徽州、常州,浙江的杭州、嘉興、寧波、紹興、台州,福建的福州、漳州、泉州、興化,廣東的潮州,都有倭寇、海盜出沒,攻破上百處州縣衛所城池,攻陷福建興化府,甚至攻至南京外郭南端的大安德門,氣焰十分囂張。


    泉州抗倭敵樓其實,倭患也不僅僅指日本的武裝走私團夥,其中還有大批的中國人參與其中,被人們統稱為“倭寇”。如中國鹽商王直等人長期從事武裝走私,勾結倭寇,還在海上劫掠,被海盜奉為盟主,其窩點成為倭寇和海盜最主要的一個據點。明朝曾懸賞伯爵爵位、黃金萬兩,希望捕獲王直。


    與倭患的興起同時,中國官民的抗倭鬥爭就沒有停止過。戚繼光和俞大猷為肅清倭患立下了赫赫戰功。


    嘉靖二十八年(1555年),戚繼光被調往浙江任參將,抵禦倭寇。戚繼光到浙江後,針對沿海衛所廢弛﹑軍令難行﹑戰鬥力低的情況,在胡宗憲支持下,親去義烏等地招募礦夫﹑農民4000多人,訓練成著名的“戚家軍”。他針對倭寇創造了一種叫做“鴛鴦陣”的戰術,這種戰術就是將盾牌、狼筅、長槍、叉、鈀、刀、棍等長短兵器相互配合,使其能各盡所長。經過嚴格的訓練,這支部隊很快成為英勇善戰的精銳之師,令倭寇聞聲喪膽。1561年,戚繼光率軍在台州等地大敗倭寇,生俘1000多人。第二年又馳援福建,搗毀了倭寇設在橫嶼的老巢,並乘勝追擊,連克60營,殺死倭寇3000餘人。


    嘉靖三十一年(1558年),明廷先後命王忬和張經總督浙江﹑福建軍務。他們重用俞大猷等抗倭名將,編練水軍,請調援軍,水陸軍密切配合,抗擊倭寇。第二年三月,俞大猷等率舟師夜襲倭寇盤踞地普陀山,俘斬倭寇數百人。嘉靖三十四年(1561年)四月底,倭寇4000餘人突襲嘉興。俞大猷率水陸軍奮勇抗擊,斬倭兩千,明軍乘勝追擊,在蘇州等地殲滅逃倭千人。嘉靖三十五年(1562年),明廷命胡宗憲為浙江總督,他計殺勾結倭寇的海盜首領徐海,誘降勾結倭寇的海盜巨賊王直。


    在戚繼光和俞大猷所部士卒的英勇奮戰和廣大受害民眾的積極支持下,經過多年奮戰,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困擾明朝十餘年,給江、浙、閩、粵百姓造成巨大災難的倭患和海賊之亂終於平息。


    蒙漢“隆慶和議”


    馬市圖


    “庚戌之變”以後,蒙漢之間20年斷斷續續的戰爭給長城內外漢蒙兩個民族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損害,都不能安心生產和生活,一直處於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俺答汗在擴展勢力的同時,也努力試圖恢復與明朝的經濟聯繫,蒙古族人民也積極要求發展與長城以南漢族的貿易往來。


    在明朝這方麵,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世宗死,穆宗繼位,改元隆慶。此時奸臣嚴嵩已被彈劾下台,高拱、張居正先後入閣擔任首輔,開始推行一係列改革,整頓吏治,清除嘉靖時的腐敗政治和積弊,也開始反思前朝拒絕與對北方蒙古俺答部通好的政策。在高拱、張居正的力促下,明朝與蒙古達成了對俺答汗的封王、通貢和互市的協議,史稱“隆慶和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說明朝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景峰/李金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景峰/李金玉並收藏正說明朝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