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高拱認為,過去對俺答汗的互市和好要求一概拒絕並非上策,反而會釀成禍害,主張與蒙古通貢互市,滿足俺答汗等領主的要求,這樣可以求得邊境安全。與此同時,又派抗倭名將戚繼光主持修繕和加固轄區內的長城,新築1000餘座敵台。這樣,通貢互市也有了安全方麵的保證。
隆慶四年(1570年)冬天,俺答汗與其孫子巴噶奈濟發生家庭糾紛,因巴噶奈濟仰慕漢族文化,出走降明。在高拱和張居正的積極支持下,詔封巴噶奈濟為指揮使,並給予優厚待遇,妥為安置。俺答剛開始想武力從明朝奪回其孫子,但軍事上無法取勝,同時,經濟上又迫切需要同明朝互市,被迫“使來請命”,乞封議和。高拱和張居正主張允許封貢,同時加強軍備,以防不測。馬市圖隆慶五年(1571年),明穆宗下詔,封俺答為“順義王”,封俺答之弟昆都力哈和長子黃台吉為都督同知,其餘子侄和部下63人分別為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等官,俺答每年向朝廷貢馬一次,每次不超500匹,貢使人數不超150人,由朝廷給予馬價,另加賞賜;在大同、宣府、山西三鎮的長城附近開設互市市場。
議和後,俺答召集諸部首領嚴定規矩:“若有那家台吉進邊作歹者,將他兵馬革去,不著他管事,散夷作歹考,將老婆孩子牛羊馬匹盡數給賞別夷”,明朝也約束將士嚴禁出邊攻擾。
隆慶和議以後不久,“戎馬無南牧之儆,邊氓無殺戮之殘”,每年“所省徵調費不啻百萬”,長城沿線出現了“六十年來,塞上物阜民安,商賈輻輳,無異於中原”的興旺景象。
“隆慶和議”結束了自明初以來蒙漢長達200餘年的戰爭局麵,長城內外出現了空前的和平景象,促進了蒙漢人民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對加強我國的民族團結和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政治、經濟上的意義可與漢唐時的“和親”相比。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援朝戰爭:抗倭援朝
朝鮮龜甲船
16世紀末期,日本歷史上的一代梟雄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全國後,開始了武力對外擴張,他乘朝鮮李氏王朝耽於黨爭內訌之機,決定以武力征服朝鮮。當時,整個朝鮮武豐臣秀吉像備鬆弛,統治者重文輕武,“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城防,這為日本提供了絕好時機。明朝獲得日本將要入侵朝鮮的情報後,特意派使臣去詢問朝鮮國王李昖:“聽說日本欲假道朝鮮侵略明朝,有這樣的事?”朝鮮國王連連否認。當然,日本的最終目標是,使中朝日三國歸於一統,進而稱霸東亞。日本侵朝前一年,即萬曆十九年(1591年)六月,日本特使宗義智曾通告朝鮮國王李昖:“有意在明年春天假貴國道路進攻明國,屆時還請多多包涵與協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朝鮮龜甲船萬曆二十年(1592年)四月,豐臣秀吉派出了可以說是日本當時的最豪華陣容發兵侵略朝鮮,共調動了50萬軍隊,其中30萬用於作戰,15萬人是先遣隊。先遣隊分為八個軍,宇喜多秀家為總司令官,小西行長率第一軍,加藤清正率第二軍,黑田長政率第三軍,同時還有九鬼嘉隆的4萬水軍和700艘艦船。另外還有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衫景勝、蒲生氏鄉、伊達正宗統帥的10萬人馬駐在名護屋作為預備隊。日軍在釜山登陸後,長驅直入,隻用了20天時間,相繼攻占開城、京城(今漢城)、西京(今平壤)。日軍所到之處,焚燒劫掠,僅晉州一地,軍民被屠殺達6萬人。朝鮮有些地方官吏棄地而逃,國王李昖驚慌失措,倉皇放棄首都,先奔平壤,繼而逃往鴨綠江邊的義州。
李昖深知,沒有明朝的介入,光復朝鮮,隻是一個夢想,便派幾批使節去北京求救,除了正式向皇帝遞交國書外,他們還分頭去遊說眾多的閣臣、尚書、侍郎、禦史,甚至宦官,力圖促成大明盡快出兵朝鮮。明廷認為“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如若再縱容日本侵吞朝鮮,那後果不堪設想,遂決定援朝抗倭。
萬曆二十年(1592年)七月,明朝派先鋒戴朝棄、史儒率兵2萬出征,副總兵祖承訓、遊擊王守官帶大部隊繼後進入朝鮮。同年秋,以陳璘為總兵、李如鬆為副將的5萬餘大軍赴朝抗倭。李舜臣像第二年初,朝鮮愛國官兵在明軍的支援下,一舉收復西京、開城,直指京城,同時展開海陸兩路反攻。朝鮮名將李舜臣指揮的朝鮮水軍龜船隊,連創倭軍,掌握了製海權。日軍處境十分狼狽,遂於1593年8月被迫接受“議和”,但是,由於日軍無議和之誠意,竟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為界,將平壤以西歸還朝鮮,意欲吞併平壤以南的大片領土。談判拖延了3年,仍未能達成協議。
1597年2月,豐臣秀吉又出兵14萬入侵朝鮮,東西兩路並進,連占要塞。明朝此次也調動了川、陝、浙、薊、遼的陸軍和福建、吳淞的水軍共14萬,再度增援朝鮮。
朝中聯軍全力進擊,連戰連捷,日軍再次要求停戰議和,撤離朝鮮。同年8月,豐臣秀吉積鬱而死。其部將德川家康遵其遺命於10月下令撤軍。11月19日,日軍萬餘官兵乘500餘艘艦船行至露梁海域,被李舜臣統率的水軍截住,朝中水軍與侵略者展開激戰,擊沉日艦450艘,殲滅日軍1萬多人。李舜臣親自駕船擂鼓,率龜船沖入敵陣,被日軍包圍。明將陳璘捨身救援,年高七十的明朝老將鄧子龍,躍上朝鮮戰船奮戰,壯烈犧牲。陳璘趕來救援,李舜臣不幸身中流彈,他叮囑不許聲張,把軍旗交部下代為發號施令,繼續戰鬥。此次海戰,中朝軍隊大獲全勝,擊沉敵艦數百艘,全殲日本水軍。戰鬥結束後,陳璘急忙去陣前尋找李舜臣以共慶勝利,突然聽說李已經中彈犧牲,悲痛至極,昏倒在船上。
隆慶四年(1570年)冬天,俺答汗與其孫子巴噶奈濟發生家庭糾紛,因巴噶奈濟仰慕漢族文化,出走降明。在高拱和張居正的積極支持下,詔封巴噶奈濟為指揮使,並給予優厚待遇,妥為安置。俺答剛開始想武力從明朝奪回其孫子,但軍事上無法取勝,同時,經濟上又迫切需要同明朝互市,被迫“使來請命”,乞封議和。高拱和張居正主張允許封貢,同時加強軍備,以防不測。馬市圖隆慶五年(1571年),明穆宗下詔,封俺答為“順義王”,封俺答之弟昆都力哈和長子黃台吉為都督同知,其餘子侄和部下63人分別為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等官,俺答每年向朝廷貢馬一次,每次不超500匹,貢使人數不超150人,由朝廷給予馬價,另加賞賜;在大同、宣府、山西三鎮的長城附近開設互市市場。
議和後,俺答召集諸部首領嚴定規矩:“若有那家台吉進邊作歹者,將他兵馬革去,不著他管事,散夷作歹考,將老婆孩子牛羊馬匹盡數給賞別夷”,明朝也約束將士嚴禁出邊攻擾。
隆慶和議以後不久,“戎馬無南牧之儆,邊氓無殺戮之殘”,每年“所省徵調費不啻百萬”,長城沿線出現了“六十年來,塞上物阜民安,商賈輻輳,無異於中原”的興旺景象。
“隆慶和議”結束了自明初以來蒙漢長達200餘年的戰爭局麵,長城內外出現了空前的和平景象,促進了蒙漢人民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對加強我國的民族團結和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政治、經濟上的意義可與漢唐時的“和親”相比。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援朝戰爭:抗倭援朝
朝鮮龜甲船
16世紀末期,日本歷史上的一代梟雄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全國後,開始了武力對外擴張,他乘朝鮮李氏王朝耽於黨爭內訌之機,決定以武力征服朝鮮。當時,整個朝鮮武豐臣秀吉像備鬆弛,統治者重文輕武,“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城防,這為日本提供了絕好時機。明朝獲得日本將要入侵朝鮮的情報後,特意派使臣去詢問朝鮮國王李昖:“聽說日本欲假道朝鮮侵略明朝,有這樣的事?”朝鮮國王連連否認。當然,日本的最終目標是,使中朝日三國歸於一統,進而稱霸東亞。日本侵朝前一年,即萬曆十九年(1591年)六月,日本特使宗義智曾通告朝鮮國王李昖:“有意在明年春天假貴國道路進攻明國,屆時還請多多包涵與協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朝鮮龜甲船萬曆二十年(1592年)四月,豐臣秀吉派出了可以說是日本當時的最豪華陣容發兵侵略朝鮮,共調動了50萬軍隊,其中30萬用於作戰,15萬人是先遣隊。先遣隊分為八個軍,宇喜多秀家為總司令官,小西行長率第一軍,加藤清正率第二軍,黑田長政率第三軍,同時還有九鬼嘉隆的4萬水軍和700艘艦船。另外還有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衫景勝、蒲生氏鄉、伊達正宗統帥的10萬人馬駐在名護屋作為預備隊。日軍在釜山登陸後,長驅直入,隻用了20天時間,相繼攻占開城、京城(今漢城)、西京(今平壤)。日軍所到之處,焚燒劫掠,僅晉州一地,軍民被屠殺達6萬人。朝鮮有些地方官吏棄地而逃,國王李昖驚慌失措,倉皇放棄首都,先奔平壤,繼而逃往鴨綠江邊的義州。
李昖深知,沒有明朝的介入,光復朝鮮,隻是一個夢想,便派幾批使節去北京求救,除了正式向皇帝遞交國書外,他們還分頭去遊說眾多的閣臣、尚書、侍郎、禦史,甚至宦官,力圖促成大明盡快出兵朝鮮。明廷認為“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如若再縱容日本侵吞朝鮮,那後果不堪設想,遂決定援朝抗倭。
萬曆二十年(1592年)七月,明朝派先鋒戴朝棄、史儒率兵2萬出征,副總兵祖承訓、遊擊王守官帶大部隊繼後進入朝鮮。同年秋,以陳璘為總兵、李如鬆為副將的5萬餘大軍赴朝抗倭。李舜臣像第二年初,朝鮮愛國官兵在明軍的支援下,一舉收復西京、開城,直指京城,同時展開海陸兩路反攻。朝鮮名將李舜臣指揮的朝鮮水軍龜船隊,連創倭軍,掌握了製海權。日軍處境十分狼狽,遂於1593年8月被迫接受“議和”,但是,由於日軍無議和之誠意,竟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為界,將平壤以西歸還朝鮮,意欲吞併平壤以南的大片領土。談判拖延了3年,仍未能達成協議。
1597年2月,豐臣秀吉又出兵14萬入侵朝鮮,東西兩路並進,連占要塞。明朝此次也調動了川、陝、浙、薊、遼的陸軍和福建、吳淞的水軍共14萬,再度增援朝鮮。
朝中聯軍全力進擊,連戰連捷,日軍再次要求停戰議和,撤離朝鮮。同年8月,豐臣秀吉積鬱而死。其部將德川家康遵其遺命於10月下令撤軍。11月19日,日軍萬餘官兵乘500餘艘艦船行至露梁海域,被李舜臣統率的水軍截住,朝中水軍與侵略者展開激戰,擊沉日艦450艘,殲滅日軍1萬多人。李舜臣親自駕船擂鼓,率龜船沖入敵陣,被日軍包圍。明將陳璘捨身救援,年高七十的明朝老將鄧子龍,躍上朝鮮戰船奮戰,壯烈犧牲。陳璘趕來救援,李舜臣不幸身中流彈,他叮囑不許聲張,把軍旗交部下代為發號施令,繼續戰鬥。此次海戰,中朝軍隊大獲全勝,擊沉敵艦數百艘,全殲日本水軍。戰鬥結束後,陳璘急忙去陣前尋找李舜臣以共慶勝利,突然聽說李已經中彈犧牲,悲痛至極,昏倒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