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置明英宗,瓦剌內部也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應該殺掉,也先的一個弟弟伯顏帖木兒力排眾議,力主不殺,如果明朝來迎,便送他回去,也可留下萬世美名;同時也可以把英宗作為砝碼,騙開明朝更多的城池,賺取更多的錢財。也先採納了他的建議,把英宗朱祁鎮交給他照看。
“土木之變”的消息傳到京城,朝野慌亂,朝廷上下譁然。英宗朱祁鎮名義上的母親孫太後為了救英宗,把宮中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搜羅起來,用八匹馬馱著,送到也先營中,想贖回英宗。結果也先仍然不肯釋放英宗。
在朝廷內部,就何去何從展開激烈爭論。有人主張遷都南方,以躲災難;也有人堅決反對再把都城遷回南方。兵部侍郎於謙說:“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動則大勢去矣!當務之急是迅速召集各路勤王兵馬,死守京城!”他的意見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在孫太後的主持下,立英宗的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任命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總領百官,主持國家大事。不久,為了徹底斷絕也先利用朱祁鎮要挾明朝的念頭,大臣們又向孫太後建議,幹脆立朱祁鈺為帝。這時,朱祁鎮也從也先營中秘密托人捎話,要朱祁鈺繼承帝位,以維持皇統。朱祁鈺即位,是為代宗。
土木堡戰敗後,於謙任兵部尚書。於謙積極調集軍隊,加強城防,大大加強了北京的防禦力量。10月,也先又率兵進攻北京,於謙奮起迎敵,打敗也先。於謙又積極備戰,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遼東各路總兵官增修備禦,另將京師三大營改為“團營”,統一指揮,戰鬥力進一步提高了。次年也先在勒索不成、進犯又被抗擊的情況下,於景泰元年(1450年)放回英宗。
“庚戌之變”
嘉靖十二年(1543年)蒙古達延汗死後,其子孫們相互爭鬥,蒙古又重新陷入割據狀態。達延汗的三子阿勒坦汗勢力日盛,成為蒙古族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中原稱其為俺答汗。
俺答像蒙古地區基本上是遊牧經濟,其他物資匱乏,他們需要用畜牧產品換取中原的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以前各朝蒙古霸主,都積極要求明廷允許互市貿易。達延汗後期,蒙古各部不時南下,搶掠財物,俘虜人口,明廷便決定中止與蒙古的和平貿易關係。俺答汗害怕了,多次表示願意臣服明廷,要求明賜予封爵,允許每年向明廷進貢,並請求在長城關口恢復互市。嘉靖皇帝和首輔嚴嵩擔心“土木之變”重演,嚴詞拒絕了俺答的通貢互市的要求,甚至懸賞購買俺答汗的首級。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俺答再次派出使者與明談判。大同巡撫龍大有卻將來使逮捕,請示朝廷後將俺答汗的使臣斬首示眾。
明廷的態度和做法激怒了俺答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集合10餘萬蒙古騎兵南下,進犯大同、宣府,大同總兵仇鸞是首輔嚴嵩的幹兒子,既無文韜,又無武略,麵對俺答的進犯,嚇得慌了手腳,緊閉城門,不敢抵抗。後來,他竟然以重金賄賂俺答,請求其不要進攻大同鎮,轉而進犯其他邊鎮。俺答收受了賄賂,便移兵進攻宣府鎮、薊鎮。8月中旬,俺答率部順潮河南下,攻逼古北口。駐紮在古北口的明軍一觸即潰,俺答長驅直入內地,京師震恐。
8月20日,俺答軍經通州西犯京城。京城守兵,名為14萬人,實有兵數不過五六萬人。俺答前鋒200餘騎,在北京郊區大肆殺掠,百姓紛紛逃往京城,而京城卻城門緊閉,百姓走投無路,哭號震天。而朝廷內的主降派嚴嵩要求守城諸將堅壁勿戰,任憑俺答兵在城郊擄掠劫殺。俺答兵圍困京城3天,在城外搶掠大量財物、牲畜及人口。於23日從古北口原路退回,一同還押走了大批男女、牲畜和金銀財寶。歷史上把這次俺答南下擄掠稱做“庚戌之變”。
俺答撤退時,大雨已經數日,北京城郊的泥淖竟達一尺多深。俺答兵所撤路線為羊腸小道,俺答擔心明軍在其撤退途中預設埋伏,又中途掉頭,兵分兩路相繼撤去。撤退時,俺答的軍隊也已經是人馬疲乏,潰不成軍。
俺答兵撤走後,大同總兵仇鸞收拾殘部,打道回京,沿途竟然斬殺了七八十名百姓,說是俺答兵的首級。世宗竟然信以為真,對仇鸞大加賞賜。
“庚戌之變”讓大明天子世宗丟盡了臉麵,世宗感到“庚戌之變”是一次奇恥大辱,為了泄憤,遂下令逮捕兵部尚書丁汝夔。丁汝夔求救於嚴嵩。嚴嵩肯定地說:“有我在,你絕不會死。”但不久丁汝夔卻被殺害了,到了隆慶初年才追復原官。
俺答退回河套地區的第二年,又請求與明通貢互市。這次嘉靖皇帝批準了俺答的請求。但是,不久俺答又向朝廷提出,蒙古族富人能以馬易帛,而窮人沒有馬,希望能以牛羊交換糧食。由於未得到明廷同意,俺答又興兵騷擾諸邊。嘉靖皇帝又停止了馬市貿易。這樣,俺答與明朝再次陷入長期的武裝對峙之中,此後的20多年間,俺答連年南下擄掠,使邊境地區的百姓深受其苦,明王朝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嘉靖倭患
明代兵船
明人繪《倭寇圖卷》之一
明代兵船“南倭北虜”是明朝廷的兩大心腹之患。所謂“倭寇”,是來自日本的失意的武人和浪人,他們組成海盜集團,經常侵擾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尤其是嘉靖三十一年(1558年),中國的海盜頭目王直勾引倭寇,大舉襲掠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浙江、山東、福建、廣東等省沿海各地百姓備受倭寇蹂躪,這場倭患持續了十多年之久。
“土木之變”的消息傳到京城,朝野慌亂,朝廷上下譁然。英宗朱祁鎮名義上的母親孫太後為了救英宗,把宮中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搜羅起來,用八匹馬馱著,送到也先營中,想贖回英宗。結果也先仍然不肯釋放英宗。
在朝廷內部,就何去何從展開激烈爭論。有人主張遷都南方,以躲災難;也有人堅決反對再把都城遷回南方。兵部侍郎於謙說:“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動則大勢去矣!當務之急是迅速召集各路勤王兵馬,死守京城!”他的意見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在孫太後的主持下,立英宗的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任命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總領百官,主持國家大事。不久,為了徹底斷絕也先利用朱祁鎮要挾明朝的念頭,大臣們又向孫太後建議,幹脆立朱祁鈺為帝。這時,朱祁鎮也從也先營中秘密托人捎話,要朱祁鈺繼承帝位,以維持皇統。朱祁鈺即位,是為代宗。
土木堡戰敗後,於謙任兵部尚書。於謙積極調集軍隊,加強城防,大大加強了北京的防禦力量。10月,也先又率兵進攻北京,於謙奮起迎敵,打敗也先。於謙又積極備戰,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遼東各路總兵官增修備禦,另將京師三大營改為“團營”,統一指揮,戰鬥力進一步提高了。次年也先在勒索不成、進犯又被抗擊的情況下,於景泰元年(1450年)放回英宗。
“庚戌之變”
嘉靖十二年(1543年)蒙古達延汗死後,其子孫們相互爭鬥,蒙古又重新陷入割據狀態。達延汗的三子阿勒坦汗勢力日盛,成為蒙古族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中原稱其為俺答汗。
俺答像蒙古地區基本上是遊牧經濟,其他物資匱乏,他們需要用畜牧產品換取中原的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以前各朝蒙古霸主,都積極要求明廷允許互市貿易。達延汗後期,蒙古各部不時南下,搶掠財物,俘虜人口,明廷便決定中止與蒙古的和平貿易關係。俺答汗害怕了,多次表示願意臣服明廷,要求明賜予封爵,允許每年向明廷進貢,並請求在長城關口恢復互市。嘉靖皇帝和首輔嚴嵩擔心“土木之變”重演,嚴詞拒絕了俺答的通貢互市的要求,甚至懸賞購買俺答汗的首級。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俺答再次派出使者與明談判。大同巡撫龍大有卻將來使逮捕,請示朝廷後將俺答汗的使臣斬首示眾。
明廷的態度和做法激怒了俺答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集合10餘萬蒙古騎兵南下,進犯大同、宣府,大同總兵仇鸞是首輔嚴嵩的幹兒子,既無文韜,又無武略,麵對俺答的進犯,嚇得慌了手腳,緊閉城門,不敢抵抗。後來,他竟然以重金賄賂俺答,請求其不要進攻大同鎮,轉而進犯其他邊鎮。俺答收受了賄賂,便移兵進攻宣府鎮、薊鎮。8月中旬,俺答率部順潮河南下,攻逼古北口。駐紮在古北口的明軍一觸即潰,俺答長驅直入內地,京師震恐。
8月20日,俺答軍經通州西犯京城。京城守兵,名為14萬人,實有兵數不過五六萬人。俺答前鋒200餘騎,在北京郊區大肆殺掠,百姓紛紛逃往京城,而京城卻城門緊閉,百姓走投無路,哭號震天。而朝廷內的主降派嚴嵩要求守城諸將堅壁勿戰,任憑俺答兵在城郊擄掠劫殺。俺答兵圍困京城3天,在城外搶掠大量財物、牲畜及人口。於23日從古北口原路退回,一同還押走了大批男女、牲畜和金銀財寶。歷史上把這次俺答南下擄掠稱做“庚戌之變”。
俺答撤退時,大雨已經數日,北京城郊的泥淖竟達一尺多深。俺答兵所撤路線為羊腸小道,俺答擔心明軍在其撤退途中預設埋伏,又中途掉頭,兵分兩路相繼撤去。撤退時,俺答的軍隊也已經是人馬疲乏,潰不成軍。
俺答兵撤走後,大同總兵仇鸞收拾殘部,打道回京,沿途竟然斬殺了七八十名百姓,說是俺答兵的首級。世宗竟然信以為真,對仇鸞大加賞賜。
“庚戌之變”讓大明天子世宗丟盡了臉麵,世宗感到“庚戌之變”是一次奇恥大辱,為了泄憤,遂下令逮捕兵部尚書丁汝夔。丁汝夔求救於嚴嵩。嚴嵩肯定地說:“有我在,你絕不會死。”但不久丁汝夔卻被殺害了,到了隆慶初年才追復原官。
俺答退回河套地區的第二年,又請求與明通貢互市。這次嘉靖皇帝批準了俺答的請求。但是,不久俺答又向朝廷提出,蒙古族富人能以馬易帛,而窮人沒有馬,希望能以牛羊交換糧食。由於未得到明廷同意,俺答又興兵騷擾諸邊。嘉靖皇帝又停止了馬市貿易。這樣,俺答與明朝再次陷入長期的武裝對峙之中,此後的20多年間,俺答連年南下擄掠,使邊境地區的百姓深受其苦,明王朝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嘉靖倭患
明代兵船
明人繪《倭寇圖卷》之一
明代兵船“南倭北虜”是明朝廷的兩大心腹之患。所謂“倭寇”,是來自日本的失意的武人和浪人,他們組成海盜集團,經常侵擾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尤其是嘉靖三十一年(1558年),中國的海盜頭目王直勾引倭寇,大舉襲掠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浙江、山東、福建、廣東等省沿海各地百姓備受倭寇蹂躪,這場倭患持續了十多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