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1629年)十二月,周延儒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身份進入內閣,參與機務。三年二月,又加太子太保,升文淵閣大學士。在他的大力推薦下,同年六月,溫體仁進入內閣,九月,周延儒成為首輔。又加少保,升為武英殿大學士。
周延儒任首輔後盡力改善同東林黨人的關係。崇禎四年(1631年)周延儒主持會試,錄取東林黨人張溥、馬士奇、吳偉業等。而溫體仁則十分仇視東林黨人,並聯合閹黨對付東林黨。於是兩人發生分歧。溫體仁表麵曲意媚事周延儒,暗地卻計劃奪其首輔之位,周延儒卻沒有察覺。溫體仁暗中指使言官不斷彈劾周延儒。周延儒的子弟橫行鄉裏,結果周被彈劾;朝臣犯了錯誤,也彈劾首輔;周延儒與不少官吏關係很好,也被彈劾結為朋黨;周延儒的姻親陳於泰考中狀元,於是彈劾周徇私舞弊。周延儒多次上疏爭辯,崇禎帝雖然表麵安慰他,但心裏卻開始不信任他了。無奈之下,周延儒被迫在崇禎六年(1633年)六月告病還鄉。
溫體仁繼任首輔後,專橫跋扈,打擊異己,朝臣極為不滿,五年後被罷職。之後張至發、薛國觀等相繼執政,朝政更加腐敗。李自成、張獻忠兩支起義軍勢頭更旺;東北與後金作戰也是屢戰屢敗。崇禎九年,皇太極稱帝,定國號為“大清”,虎視明朝。這時候崇禎帝開始懷念周延儒,想起他的好處。崇禎十四年二月,周延儒被重新起用為首輔,加太子太師,升為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周延儒再次為首輔後,任用東林黨人,革除弊政,免除欠稅,赦免輕罪犯人,重用有名望的朝臣。百姓生活安定,社會秩序良好,政績突出,朝野稱頌。崇禎帝更加器重他。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一,崇禎帝接受群臣朝賀後,親自揖拜周延儒,並說:“朕以天下聽先生。”
但周延儒缺乏雄才大略,又不懂軍事。所以對農民起義軍束手無策,一籌莫展。他重用的吳昌時等把持朝政,刁蠻專橫,朝官恨之入骨,紛紛上奏,揭發吳昌時仗勢專權,有時自然會牽連到周延儒,周用人不當,為自己種下禍根。
崇禎十五年十一月,清兵入關,逼京師,進山東,一直搶掠到江蘇沭陽。舉朝震驚,周延儒迫不得已,請求督軍。但到通州後停止不前,消極怠戰,等待清兵自行撤退,卻天天上奏捷報。清兵退走後,周延儒凱旋而歸,論功行賞,加太師,兒子受蔭為中書舍人,賜銀幣、蟒服。但僅過五天,錦衣衛渠帥駱養性和東廠太監就將周延儒消極怠戰和謊報戰功的事情上報皇帝。崇禎帝大為震怒,下詔傳諭百官,“首輔周延儒奸貪詐偽,大負朕躬,著議處回奏”。於是周延儒被再度免官。
狀元首輔周延儒(2)
不久,禦史蔣拱宸彈劾吳昌時貪贓巨萬,案件牽連到周延儒。接著給事中曹良直也彈劾周延儒十大罪。崇禎帝下令對吳昌時嚴刑拷打進行審訊。前首輔薛國觀因受賄被吳昌時彈劾而免職、賜死,他的學生魏藻德、陳演此時也為內閣學士,為替恩師報仇,也參與打擊周延儒,錦衣衛渠帥駱養性在旁邊火上澆油。終於使崇禎下令將周延儒捕入京師。周延儒想托前輔臣王應熊為他求情,事情也被崇禎帝知道,所以王應熊見到崇禎還沒有說一句話,便被喝令回去。刑部判周延儒流放戍邊,也被崇禎帝否決。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吳昌時被斬首示眾。周延儒被賜自盡,終年51歲。著有《周挹齋稿》、《片野堂詩》等。
平庸首輔溫體仁
溫體仁(1573~1639),明朝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字長卿,浙江烏程(今湖州)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禮部侍郎。崇禎初年,升為禮部尚書。
崇禎元年(1628年)冬,在推薦內閣候選人時,東林黨人錢謙益勢在必得,指使自己的學生給事中瞿式耜到處活動,使吏部把呼聲很高的周延儒排斥在名單之外,按例該進內閣的溫體仁也受到排擠。溫體仁於是發難攻擊錢謙益,上疏《蓋世神奸疏》,揭露錢謙益擔任浙江鄉試考官時收受賄賂,接著和周延儒一起在文華殿當著崇禎的麵把錢謙益批駁得理屈詞窮。結果錢謙益被罷官,他的學生給事中瞿式耜、禦史房可壯等也受到降職處分。
文華殿對質後不久,禦史毛九華彈劾溫體仁曾經寫詩歌頌魏忠賢,禦史任贊化也彈劾溫體仁納娶娼妓、奪人田產等不法行為。溫體仁再次與毛九華、任贊化等人展開辯論。在他的當麵質問下,毛九華無言相對。於是溫體仁趁機說二人都是錢謙益的死黨,崇禎帝覺得他說的很對。後來經過浙江巡撫的調查,毛九華彈劾的事情根本不存在,於是崇禎對溫體仁所說大臣結成朋黨的話深信不疑。
崇禎二年(1629年)十二月,周延儒進入內閣。在他的大力推薦下,三年六月,溫體仁也進入內閣。但是在進入內閣之後,他和周延儒在對待東林黨和閹黨的態度上截然相反,產生分明代的文具歧。於是溫體仁開始圖謀取而代之。而周延儒因為溫體仁曾經和自己一起駁倒錢謙益,自己又幫他進入內閣,所以對溫體仁的陰謀一點沒有察覺。身為首輔,周延儒縱容家人,在家鄉為非作歹,違法亂紀,導致京城裏輿論對他十分不利。加上周延儒和宦官的關係不好,於是溫體仁唆使太監誣陷周延儒。還唆使給事中陳贊化彈劾周延儒縱容手下李元功貪贓枉法以及周延儒說過悖逆的話。崇禎帝聽後大怒,命令追查,周延儒的處境十分困難,於是請求溫體仁幫助,溫體仁不僅不幫忙,還把和周延儒關係好的官員一概罷免,使他得不到任何幫助,無奈之下,周延儒被迫於崇禎六年(1633年)稱病辭職。於是溫體仁成為首輔。
周延儒任首輔後盡力改善同東林黨人的關係。崇禎四年(1631年)周延儒主持會試,錄取東林黨人張溥、馬士奇、吳偉業等。而溫體仁則十分仇視東林黨人,並聯合閹黨對付東林黨。於是兩人發生分歧。溫體仁表麵曲意媚事周延儒,暗地卻計劃奪其首輔之位,周延儒卻沒有察覺。溫體仁暗中指使言官不斷彈劾周延儒。周延儒的子弟橫行鄉裏,結果周被彈劾;朝臣犯了錯誤,也彈劾首輔;周延儒與不少官吏關係很好,也被彈劾結為朋黨;周延儒的姻親陳於泰考中狀元,於是彈劾周徇私舞弊。周延儒多次上疏爭辯,崇禎帝雖然表麵安慰他,但心裏卻開始不信任他了。無奈之下,周延儒被迫在崇禎六年(1633年)六月告病還鄉。
溫體仁繼任首輔後,專橫跋扈,打擊異己,朝臣極為不滿,五年後被罷職。之後張至發、薛國觀等相繼執政,朝政更加腐敗。李自成、張獻忠兩支起義軍勢頭更旺;東北與後金作戰也是屢戰屢敗。崇禎九年,皇太極稱帝,定國號為“大清”,虎視明朝。這時候崇禎帝開始懷念周延儒,想起他的好處。崇禎十四年二月,周延儒被重新起用為首輔,加太子太師,升為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周延儒再次為首輔後,任用東林黨人,革除弊政,免除欠稅,赦免輕罪犯人,重用有名望的朝臣。百姓生活安定,社會秩序良好,政績突出,朝野稱頌。崇禎帝更加器重他。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一,崇禎帝接受群臣朝賀後,親自揖拜周延儒,並說:“朕以天下聽先生。”
但周延儒缺乏雄才大略,又不懂軍事。所以對農民起義軍束手無策,一籌莫展。他重用的吳昌時等把持朝政,刁蠻專橫,朝官恨之入骨,紛紛上奏,揭發吳昌時仗勢專權,有時自然會牽連到周延儒,周用人不當,為自己種下禍根。
崇禎十五年十一月,清兵入關,逼京師,進山東,一直搶掠到江蘇沭陽。舉朝震驚,周延儒迫不得已,請求督軍。但到通州後停止不前,消極怠戰,等待清兵自行撤退,卻天天上奏捷報。清兵退走後,周延儒凱旋而歸,論功行賞,加太師,兒子受蔭為中書舍人,賜銀幣、蟒服。但僅過五天,錦衣衛渠帥駱養性和東廠太監就將周延儒消極怠戰和謊報戰功的事情上報皇帝。崇禎帝大為震怒,下詔傳諭百官,“首輔周延儒奸貪詐偽,大負朕躬,著議處回奏”。於是周延儒被再度免官。
狀元首輔周延儒(2)
不久,禦史蔣拱宸彈劾吳昌時貪贓巨萬,案件牽連到周延儒。接著給事中曹良直也彈劾周延儒十大罪。崇禎帝下令對吳昌時嚴刑拷打進行審訊。前首輔薛國觀因受賄被吳昌時彈劾而免職、賜死,他的學生魏藻德、陳演此時也為內閣學士,為替恩師報仇,也參與打擊周延儒,錦衣衛渠帥駱養性在旁邊火上澆油。終於使崇禎下令將周延儒捕入京師。周延儒想托前輔臣王應熊為他求情,事情也被崇禎帝知道,所以王應熊見到崇禎還沒有說一句話,便被喝令回去。刑部判周延儒流放戍邊,也被崇禎帝否決。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吳昌時被斬首示眾。周延儒被賜自盡,終年51歲。著有《周挹齋稿》、《片野堂詩》等。
平庸首輔溫體仁
溫體仁(1573~1639),明朝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字長卿,浙江烏程(今湖州)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禮部侍郎。崇禎初年,升為禮部尚書。
崇禎元年(1628年)冬,在推薦內閣候選人時,東林黨人錢謙益勢在必得,指使自己的學生給事中瞿式耜到處活動,使吏部把呼聲很高的周延儒排斥在名單之外,按例該進內閣的溫體仁也受到排擠。溫體仁於是發難攻擊錢謙益,上疏《蓋世神奸疏》,揭露錢謙益擔任浙江鄉試考官時收受賄賂,接著和周延儒一起在文華殿當著崇禎的麵把錢謙益批駁得理屈詞窮。結果錢謙益被罷官,他的學生給事中瞿式耜、禦史房可壯等也受到降職處分。
文華殿對質後不久,禦史毛九華彈劾溫體仁曾經寫詩歌頌魏忠賢,禦史任贊化也彈劾溫體仁納娶娼妓、奪人田產等不法行為。溫體仁再次與毛九華、任贊化等人展開辯論。在他的當麵質問下,毛九華無言相對。於是溫體仁趁機說二人都是錢謙益的死黨,崇禎帝覺得他說的很對。後來經過浙江巡撫的調查,毛九華彈劾的事情根本不存在,於是崇禎對溫體仁所說大臣結成朋黨的話深信不疑。
崇禎二年(1629年)十二月,周延儒進入內閣。在他的大力推薦下,三年六月,溫體仁也進入內閣。但是在進入內閣之後,他和周延儒在對待東林黨和閹黨的態度上截然相反,產生分明代的文具歧。於是溫體仁開始圖謀取而代之。而周延儒因為溫體仁曾經和自己一起駁倒錢謙益,自己又幫他進入內閣,所以對溫體仁的陰謀一點沒有察覺。身為首輔,周延儒縱容家人,在家鄉為非作歹,違法亂紀,導致京城裏輿論對他十分不利。加上周延儒和宦官的關係不好,於是溫體仁唆使太監誣陷周延儒。還唆使給事中陳贊化彈劾周延儒縱容手下李元功貪贓枉法以及周延儒說過悖逆的話。崇禎帝聽後大怒,命令追查,周延儒的處境十分困難,於是請求溫體仁幫助,溫體仁不僅不幫忙,還把和周延儒關係好的官員一概罷免,使他得不到任何幫助,無奈之下,周延儒被迫於崇禎六年(1633年)稱病辭職。於是溫體仁成為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