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之寶印朱元璋即位後立了兩個丞相,就是左丞相李善長和右丞相徐達。由於當時徐達經常在外麵領兵作戰,所以實權掌握在李善長之手。史稱李善長“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朱元璋與李善長關係很好,彼此意氣相投。朱元璋把李善長看做是蕭何、張良式的人物,從指揮作戰到軍資供應,李善長經常參與。明朝建立後,許多政策、法規、製度、禮節和儀製等,也都是由李親自製定,或者由他牽頭完成。所以,在最初得以封公的六人中他居於最先的地位(其他五人是徐達、常遇春的兒子常茂、李文忠、馮勝和鄧愈)。然而,明朝建國以後,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權力過分膨脹,從而導致皇權與相權的矛盾逐漸激化,朱元璋也對李越來越不滿意。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長因為長期患病在家休息,很多天沒有能夠前往中書省處理政事,他心裏感到不安,於是上疏懇請致仕(退休)。他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表示未能盡職而有愧於朱元璋的信任;二是想藉此試探一下朱元璋對他的態度,這是歷代大臣慣用的一招。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朱元璋並沒有像他設想的那樣挽留他,而是馬上批準了他的請求,讓他回家去了。李善長退休後,由於徐達仍然在進行北伐,中書省的工作不能沒有人主持,朱元璋於是提拔了追隨自己多年的汪廣洋為丞相。汪廣洋為人小心謹慎,廉明持重,所以朱元璋對他放心。但是汪廣洋能力一般,辦事乏力,事事請示,又令朱元璋十分失望。李善長趁機將自己的親信胡惟庸推薦進入了中書省。胡惟庸精明強幹,又得到李的指點和他的舊部支持,加上胡惟庸善於逢迎,很得朱元璋的歡心,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升胡惟庸為左相,而汪廣洋被降為右相。不久,汪廣洋被朱元璋以“無所建白”貶到了廣東,不久找了個藉口把他殺了。於是胡惟庸大權獨掌,飛揚跋扈,專擅朝政,獨斷專行,趾高氣揚,權傾一時。官員向皇帝上疏奏事,必先經他審閱,隻要是對自己不利的他便扣留下來,同時他還大肆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大將軍徐達深惡其奸,將他的不法之事上告朱元璋,胡惟庸得知後,企圖陷害徐達。後來朱元璋的重臣劉基(伯溫)暴病而死,於是朝中出現了一些不利於胡惟庸的傳言,這更加堅定了朱元璋除掉胡惟庸的決心,不久,有人上告胡結黨謀反,朱元璋立即下令嚴格追查。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罪處死胡惟庸,十年後,又以“善長元勛國戚,知逆謀不發”、“大逆不道”為名,殺死李善長及其家人70餘口,並下令肅清逆黨,前後受到牽連被殺的人多達三萬,至此,淮西集團被一網打盡。洪武二十六年,又大興藍玉黨案,再次屠殺一萬五千多人。胡藍之獄使開國功臣幾乎被殺得一幹二淨。


    另外一個丞相徐達也沒有能夠善終。洪武十八年,徐達生背疽,忌吃蒸鵝,病重的時候,朱元璋故意賜以蒸鵝派人送去,徐達含淚吃下,不久死去。至此,明朝初年所任命的幾個丞相全部被殺。


    胡惟庸、藍玉被殺固然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但受到牽連的人很多是無辜的。究其原因,就是朱元璋為了消除潛在威脅,強化皇權。朱元璋殺胡惟庸之後下了一道詔書,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不聞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中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事皆朝廷總之。以後嗣君,勿得議置丞相,臣下此請者,置之重典。”明代官吏常服這顯然是在為廢除中書省和左右丞相尋找藉口,他廢除丞相的真正原因並不是由於設置丞相就會“不旋踵而亡”,而是在於丞相權力過大,容易造成皇權的削弱。為了加強皇權,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事皆朝廷總之”,就是為了使皇權兼併相權,以便大權獨攬,威臨天下。


    著名明史專家吳晗早在1934年曾經撰文《胡惟庸黨案考》,指出朱元璋興胡藍之獄的原因:“胡惟庸的本身品格,據明人諸書所記是一個梟猾陰險專權樹黨的人。以明太祖這樣一個十足地自私慘刻的怪傑自然是不能相處在一起。一方麵深慮身後子孫懦弱,生怕和他自己並肩起事的一般功臣宿將不受製馭,因示意廷臣,有主張的施行一係列的大屠殺,胡案先起,繼以李案,晚年太子死復繼以藍案。胡惟庸的被誅,不過是這一大屠殺的開端。”


    朱元璋廢宰相(2)


    朱元璋廢除丞相製度,使相沿一千餘年的宰相製度至此銷聲匿跡,君權、相權合二為一,使封建君主集權專製製度發展到了最頂峰。從唐代中期以後君主集權和分割相權的總的趨勢來看,明代最終廢除宰相製度,也是宰相製度的必然歸宿。而權力的高度集中也使朱元璋成為歷史上空前忙碌的皇帝,後人據史書記載統計,僅在洪武十九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朱元璋就處理諸司奏章1660件,平均日處理200多件。這使他感到十分勞累,所以他對身邊的侍從說:“朕自即位以來,嚐以勤勵自勉,未旦即臨朝,晡時而後還宮,夜臥不能安席。”


    內閣的形成(1)


    明《杏園雅集圖卷》


    朱元璋廢除宰相製度以後,大權獨攬,他既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又是政府事務的最高負責人,大小庶務,事必親躬,每天批閱的奏章140件以上,最多的時候甚至達到200多件。而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精力再旺盛的皇帝也不可能親自處理每件事情,於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開始設置“四輔官”,協助皇帝處理政事。不久廢除“四輔官”,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殿閣大學士若幹人,侍從皇帝左右,隨時備皇帝顧問,這就是“內閣”的前身。內閣大學士的辦公場所在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以及文淵閣和東閣。因為這些地方都在內廷,所以他們也明代大學士就被稱為內閣學士或內閣大學士,其官階僅有五品,相比二品的六部尚書,內閣學士在朝廷的地位並不高。上朝時,大學士的朝位班次排在尚書的後麵。太祖時,內閣學士僅僅是皇帝的顧問,遇到皇帝有不太清楚的事,可以隨時問問他們,讓他們拿出意見,以供皇帝參考。從前批閱奏章是宰相的事,現在朱元璋廢掉丞相,隻好親自批閱奏章。太祖、成祖都比較勤政能夠親自處理政事,隻是有時口頭吩咐大學士代筆擬旨,大學士隻是充當秘書角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說明朝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景峰/李金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景峰/李金玉並收藏正說明朝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