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是穆宗朱載垕和皇後李氏、陳氏、李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南2.5公裏的大峪山下。這裏依山傍水,環境優雅,占地麵積3.5公頃。昭陵也是按前殿後寢格局修建的,前麵是兩進方形院落,長187.5米,寬95米。後麵因地勢修為縱向橢圓形的寶城,周長約440米。中軸線上的建築從前至後依次有碑亭、石橋、陵恩門、欞星門、石五供、明樓、寶頂等。陵思殿前兩側對稱地建有配殿和神帛爐。寶頂下麵是玄宮(即地下宮殿)。與其他陵不同之處在於,它有一個進深8.1米,高6.75米形同新月的全封閉式月牙城,俗稱啞巴院。據說建陵初期,修建陵墓的工匠、民工都要等陵建成後到此處被迫吃藥,變成啞巴,以免泄露地宮秘密。
定陵地宮前殿定陵出土的金壺、金爵定陵位於長陵西南約一公裏的大峪山下,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和他的孝端、孝靖兩位皇後的陵寢。定陵始建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歷時6年竣工,役使軍匠、工匠達3萬餘人,耗銀800萬兩,占地18公頃。定陵地宮於1956年發掘,1958年完工,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地下宮殿距墓頂27米,由前、中、後、左、右五個高大寬敞的殿堂組成,總麵積1195平方米。地宮內全部是石結構,為拱券式無梁建築,殿門均用漢白玉雕成。地宮前殿是空的,中殿放有三個漢白玉石雕寶座和三盞“長明燈”。左右配殿放有棺床,但沒有棺槨。後殿是地宮最大的一個殿,地鋪磨光花斑石,棺床上放置著帝後棺槨,皇帝居中,左右各一個皇後棺槨,周圍放著26隻朱漆木箱,內裝隨葬器物。
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十三陵(2)
長陵、定陵和昭陵是目前開放的三座陵墓。
獻陵是仁宗朱高熾和皇後張氏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側的黃山寺。朱高熾於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死,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遺詔:“朕臨禦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製度,務從儉約。”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末代皇帝崇禎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史家在評價十三陵時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之說。
景陵是宣宗朱瞻基和皇後孫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左側的黑山。朱瞻基是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景陵也是較為儉樸的一座帝陵。景陵自宣宗死時即動工,斷斷續續到天順七年(1463年)才完工,歷時達28年。
裕陵是英宗朱祁鎮和皇後錢氏、周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北2公裏的石門山下。英宗在位期間,由宦官王振專權,政治腐敗,明王朝的衰敗由英宗始。英宗一生雖然在政治上無所作為,但其臨死之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廢止了明代開國以來妃嬪、宮人殉葬的製度。裕陵始建於天順八年(1464年),蒯祥和陸祥兩位技藝高超的技師督工,參加營建的工匠有8萬餘人。
茂陵是憲宗朱見深和皇後紀氏、王氏、邵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北3公裏的寶山下。茂陵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每日用工數萬人,歷八月即成。
泰陵是孝宗朱祐樘和皇後張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北約3.5公裏的史家山下。因孝宗生前好舞文弄墨,故史家山又稱“筆架山”。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
康陵是武宗朱厚照和皇後夏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南約5公裏的金嶺山下。朱厚照的荒淫無道是明帝中較突出的一個。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死,終年31歲,同年五月葬康陵。
十三陵分布圖永陵是世宗朱厚熜及皇後陳氏、方氏和杜氏的合葬寢陵,位於長陵東南1.2公裏的陽翠山,是繼長陵後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的一座陵園。世宗在位45年,修建永陵竟用了12年的時間。
慶陵是光宗朱常洛和皇後郭氏、劉氏、王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約1.5公裏的黃山陵下。慶陵的地上建築自天啟元年(1621年)動工,到天啟六年(1626年),歷時6年。
德陵是熹宗朱由校和皇後張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東約2.5公裏的潭子峪。德陵是明朝營建的最後一座帝陵,始建於天啟七年(1627年),用了近5年的時間方建成。
思陵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及皇後周氏、皇貴妃田氏的合葬墓,位於陵區西南約6公裏的錦屏山下。思陵在明朝時僅是皇貴妃田氏之墓。崇禎帝自縊煤山後,葬入田氏墓中。清入中原後,才將這座葬有崇禎帝後的妃子墳命名為“思陵”。與其他諸陵比,思陵規模不大。
明末清初,陵區內的部分建築受到破壞,此後其他建築也不斷殘損。清政府於幹隆五十到五十二年(1785~1787年)對十三陵的主要建築進行過一次規模較大的修葺。民國建元後,北平市政府又於1935年修葺了長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先後對長、獻、景、永、昭、定、思七陵和神道建築進行修葺,發掘了定陵地下宮殿。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長、定、昭三陵和神道四處景點對外開放。
f0 6 明代的內閣
朱元璋廢宰相(1)
大明天子之寶印
宰相製度是中國古代政治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宰相是輔佐專製君主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漢代名相陳平說宰相“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撫萬民、明庶物;外鎮四夷諸侯,內使卿大夫各盡職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幾乎上下內外的事都歸宰相管轄,可見其權勢是非常大的。由於宰相直接管理朝中百官,非常容易率領百官與皇帝對抗、架空君主甚至出現謀權篡位的嚴重後果。所以自從宰相製度設立以來,皇帝和宰相的鬥爭就從來沒有間斷過。隨著中國古代政治日益走向高度專製集權,宰相也日益成為皇帝直接統命百官、掌控天下的絆腳石。明朝建立以後,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個人專製統治,防止大權旁落,無論政事大小,都親自處理。即使是這樣,他仍然擔心宰相始終在威脅著他和他的子孫後代的統治,經過多年的考慮和謀劃,他終於下決心廢除宰相製度。
定陵地宮前殿定陵出土的金壺、金爵定陵位於長陵西南約一公裏的大峪山下,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和他的孝端、孝靖兩位皇後的陵寢。定陵始建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歷時6年竣工,役使軍匠、工匠達3萬餘人,耗銀800萬兩,占地18公頃。定陵地宮於1956年發掘,1958年完工,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地下宮殿距墓頂27米,由前、中、後、左、右五個高大寬敞的殿堂組成,總麵積1195平方米。地宮內全部是石結構,為拱券式無梁建築,殿門均用漢白玉雕成。地宮前殿是空的,中殿放有三個漢白玉石雕寶座和三盞“長明燈”。左右配殿放有棺床,但沒有棺槨。後殿是地宮最大的一個殿,地鋪磨光花斑石,棺床上放置著帝後棺槨,皇帝居中,左右各一個皇後棺槨,周圍放著26隻朱漆木箱,內裝隨葬器物。
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十三陵(2)
長陵、定陵和昭陵是目前開放的三座陵墓。
獻陵是仁宗朱高熾和皇後張氏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側的黃山寺。朱高熾於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死,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遺詔:“朕臨禦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製度,務從儉約。”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末代皇帝崇禎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史家在評價十三陵時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之說。
景陵是宣宗朱瞻基和皇後孫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左側的黑山。朱瞻基是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景陵也是較為儉樸的一座帝陵。景陵自宣宗死時即動工,斷斷續續到天順七年(1463年)才完工,歷時達28年。
裕陵是英宗朱祁鎮和皇後錢氏、周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北2公裏的石門山下。英宗在位期間,由宦官王振專權,政治腐敗,明王朝的衰敗由英宗始。英宗一生雖然在政治上無所作為,但其臨死之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廢止了明代開國以來妃嬪、宮人殉葬的製度。裕陵始建於天順八年(1464年),蒯祥和陸祥兩位技藝高超的技師督工,參加營建的工匠有8萬餘人。
茂陵是憲宗朱見深和皇後紀氏、王氏、邵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北3公裏的寶山下。茂陵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每日用工數萬人,歷八月即成。
泰陵是孝宗朱祐樘和皇後張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北約3.5公裏的史家山下。因孝宗生前好舞文弄墨,故史家山又稱“筆架山”。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
康陵是武宗朱厚照和皇後夏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南約5公裏的金嶺山下。朱厚照的荒淫無道是明帝中較突出的一個。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死,終年31歲,同年五月葬康陵。
十三陵分布圖永陵是世宗朱厚熜及皇後陳氏、方氏和杜氏的合葬寢陵,位於長陵東南1.2公裏的陽翠山,是繼長陵後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的一座陵園。世宗在位45年,修建永陵竟用了12年的時間。
慶陵是光宗朱常洛和皇後郭氏、劉氏、王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約1.5公裏的黃山陵下。慶陵的地上建築自天啟元年(1621年)動工,到天啟六年(1626年),歷時6年。
德陵是熹宗朱由校和皇後張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東約2.5公裏的潭子峪。德陵是明朝營建的最後一座帝陵,始建於天啟七年(1627年),用了近5年的時間方建成。
思陵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及皇後周氏、皇貴妃田氏的合葬墓,位於陵區西南約6公裏的錦屏山下。思陵在明朝時僅是皇貴妃田氏之墓。崇禎帝自縊煤山後,葬入田氏墓中。清入中原後,才將這座葬有崇禎帝後的妃子墳命名為“思陵”。與其他諸陵比,思陵規模不大。
明末清初,陵區內的部分建築受到破壞,此後其他建築也不斷殘損。清政府於幹隆五十到五十二年(1785~1787年)對十三陵的主要建築進行過一次規模較大的修葺。民國建元後,北平市政府又於1935年修葺了長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先後對長、獻、景、永、昭、定、思七陵和神道建築進行修葺,發掘了定陵地下宮殿。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長、定、昭三陵和神道四處景點對外開放。
f0 6 明代的內閣
朱元璋廢宰相(1)
大明天子之寶印
宰相製度是中國古代政治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宰相是輔佐專製君主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漢代名相陳平說宰相“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撫萬民、明庶物;外鎮四夷諸侯,內使卿大夫各盡職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幾乎上下內外的事都歸宰相管轄,可見其權勢是非常大的。由於宰相直接管理朝中百官,非常容易率領百官與皇帝對抗、架空君主甚至出現謀權篡位的嚴重後果。所以自從宰相製度設立以來,皇帝和宰相的鬥爭就從來沒有間斷過。隨著中國古代政治日益走向高度專製集權,宰相也日益成為皇帝直接統命百官、掌控天下的絆腳石。明朝建立以後,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個人專製統治,防止大權旁落,無論政事大小,都親自處理。即使是這樣,他仍然擔心宰相始終在威脅著他和他的子孫後代的統治,經過多年的考慮和謀劃,他終於下決心廢除宰相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