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勝敗參半的戰爭(2)


    這是戰爭觀念的一大轉變。海灣戰爭時,美軍參戰兵力45萬人(多國部隊總兵力達到69萬人),伊軍號稱120萬,美伊雙方兵力對比為1比3。但由於雙方兵力的技術含量相差懸殊,美軍以少打多,把伊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即便如此,美國的革新派仍然批評傳統派動用兵力規模過大,認為他們尚未擺脫傳統戰法的思維慣性。在伊拉克戰爭的謀劃階段,圍繞兵力使用問題,再次發生了“鮑氏學說”與“拉氏學說”之爭。以鮑威爾為代表的軍方傳統派認為,美軍應動用七個重型師對付伊軍。此外,為了保護地麵進攻主力的後方和翼側,還應徵召一定數量的預備役部隊。鮑威爾是老軍人,看來在他幾十年的作戰、訓練中,“以優勢兵力去戰勝敵人”這條軍事原則,已在腦子裏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要他徹底轉變觀念挺難。這表明,在軍事領域也和意識形態領域一樣,“傳統是一種巨大的保守力量”(恩格斯語)。以拉姆斯菲爾德為代表的革新派,腦子裏卻沒有多少條條框框,這些文職官員對新技術的發展,以及當今新的時代特徵,似乎更為敏感。他們竭力主張,必須更多地依賴空中打擊力量和地麵輕型力量。他們認為,如果還像海灣戰爭那樣動用過大規模的地麵部隊,那就體現不出美軍在情報、偵察、監視和空中精確打擊能力方麵的重大技術進步。再說,規模過大的地麵部隊也無法實現快速機動。


    實戰中,“拉氏學說”占了上風。伊拉克戰爭開戰時,美英聯軍總兵力為24萬,其中海空兵力為13萬,地麵部隊為11萬。這表明,海空力量的使用已經超過了地麵部隊。在聯軍11萬地麵部隊中,擔任主攻任務的美軍第三機步師、第一○一空降師、第一陸戰遠征部隊和英軍第七裝甲旅、第三突擊旅、第十六空中突擊旅,加到一起約65000人。而伊軍約有35萬人,全部是地麵部隊。由於美英11萬地麵部隊在作戰功能、能力、效果的組合上,對35萬伊軍擁有絕對優勢,輕而易舉把伊軍打得潰不成軍。


    關於目標選擇。


    美軍打信息化戰爭,強調先打核心目標、要害目標。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的“震懾”、“斬首”行動,就是這種全新戰法的集中體現。這同以往的傳統戰法相比,是一個極大的變化。傳統戰法,一般都是先掃清外圍,然後攻堅突破,最終攻克核心目標。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卻採取“倒過來打”的辦法,先打核心目標、要害目標,先炸巴格達、先炸總統府、先炸薩達姆,盯著打、追著打。盡管美軍的“斬首”行動未能一舉得逞,但它對伊軍的“震懾”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好比兩個人打架,傳統戰法是麵對麵地打,攻擊的一方出重拳擊打對方胸脯,一拳兩拳很難將對方打倒在地。現在的新戰法是騰空而起,從頭頂上方向對手發起五雷轟頂般的攻擊,專往對手腦門上打,隻要擊中一下,準能將對方擊昏倒地。


    還須看到,採取先打核心目標、要害目標的全新戰法後,一係列傳統戰爭觀念都隨之發生了變化。例如,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已不再成為戰鬥行動的主要目標。殲敵多少,也不再成為衡量戰爭勝負的主要指標。占領敵方土地,也不再是一場戰爭的主要目的。美軍發動伊拉克戰爭,主要目標是推翻薩達姆政權,它通過“震懾”、“斬首”行動已使薩達姆政權迅速垮台,它的戰爭目標已經實現了,軍事上已經“取勝”了。我們至今未見美軍公布過它在伊拉克戰爭中究竟殲滅了多少伊軍,對它而言,這一點已無關緊要。


    關於火力打擊。


    美軍打信息化戰爭,精確打擊已成為其火力打擊的主要手段。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的精確製導炸彈約占10%左右,伊拉克戰爭中已上升至68%。火力打擊的精確化,使美軍的作戰效能有了大幅度提高。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之一,將會使飛彈、炸彈、炮彈都長上“眼睛”,發射後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尋見目標。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誰的精確製導武器多、精確打擊能力強,誰就占上風。


    關於戰役進程。


    美軍打信息化戰爭,立足於快速製勝。為此,美軍控製戰役進程有兩個基本概念,一是“快速”,二是“決定性”,合起來稱之為“快速決定性作戰行動”。信息化時代,時間、空間概念都發生了變化,地球變“小”了,時間變“短”了。同以往的傳統戰爭相比,信息化戰爭的戰役進程已大大加快,過程已大大縮短。美軍強調的“快速”,其內涵是“速度絕對快於敵人”,“盡快實現戰役目的”。它實現“快速”的前提條件有兩項,一是奪取戰場感知優勢,時時料敵於先;二是實現網絡化實時指揮,確保先敵作出快速反應。


    美軍強調的“決定性”,其內涵是“破壞敵人的聚合力”,“摧毀敵人的抵抗意誌和抵抗能力”。比較一下海灣戰爭與伊拉克戰爭的戰役發展過程,就能看出美軍在控製戰役進程上的新變化。海灣戰爭中,美軍空襲38天後才發起地麵進攻,而陣勢很大的“左勾拳”地麵進攻隻打了100個小時就結束了。這就使得它的戰役階段與階段之間極不均衡,且銜接生硬。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為了進一步加快戰役進程、縮短戰役過程,採取了“全縱深密切觀察敵人”和“全縱深同時打擊敵人”的戰役行動,將空襲與地麵進攻同時展開,不再將它們分成兩個戰役階段。美軍以這種迅雷不及掩耳的、空地一體的、全縱深的“快速決定性作戰行動”,一下子打掉了薩達姆的“聚合力”,打垮了伊軍的“抵抗意誌和抵抗能力”。短短21天,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這場“滅國之戰”,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取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觀戰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增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增泉並收藏觀戰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