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遊擊戰解讀(5)
第三派,可統稱為“外國誌願軍”,這一派的情況十分複雜。薩達姆政權倒台後,中東各國的原教旨主義者、帶有極端宗教情緒的自殺式襲擊者、“阿拉伯武裝人員”、“伊斯蘭武裝力量”、“伊斯蘭支持者組織”等,紛紛湧入伊拉克,“準備發起一場曠日持久的反美遊擊戰”。他們當中,既有以泛阿拉伯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為旗幟的中東各國的極端組織、極端分子,也包括一些帶有“基地”背景的國際恐怖組織。“外國誌願軍”在伊拉克製造了一係列自殺性爆炸事件,炸美軍、也炸穆斯林,蓄意製造宗教矛盾,竭力把水攪混,為他們的“反美武裝鬥爭”創造條件。據報導,2004年3月,“基地”第三號人物、約旦人紮卡維在幕後策劃,利用什葉派穆斯林慶祝阿舒拉節的時機,以連環式自殺性大爆炸的方式,製造了幾百人傷亡的大血案。
八問:伊拉克遊擊戰中有哪些複雜因素?
投入伊拉克遊擊戰的各派抵抗力量,好比一圈又一圈逐步擴大的“政治漣漪”:第一圈是薩達姆前政權的支持者;第二圈是伊拉克民族主義者;第三圈是中東各國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他們政見各異,目標不一,魚龍混雜,善惡雜陳。
“遜尼派武裝”與“什葉派民兵”分屬兩個不同教派,歷史上形成的教派矛盾根深蒂固。薩達姆執政時期是遜尼派得勢,什葉派受壓;現在是重新摸牌,雙方都想摸到一副好牌。遜尼派仍想在未來政權中保持優勢;什葉派則想一舉爭得主導地位,從此翻身。因此,“遜尼派武裝”和“什葉派民兵”眼前可以在“反占領”的戰鬥中結成暫時聯盟,一旦美國占領軍被趕走或撤出伊拉克,雙方的固有矛盾將會突出起來。
另一派“外國誌願軍”,更使伊拉克遊擊戰增加了許多複雜性。尤其是帶有“基地”背景的國際恐怖組織,竭力按照他們的意誌要把伊拉克遊擊戰引入極端主義、恐怖主義軌道。
這就帶來了兩方麵的“惡果”:一是為美軍鎮壓伊拉克抵抗運動增添了口實。伊拉克遊擊戰被恐怖組織一攪和,不是恐怖主義也成了恐怖主義,嚴重削弱了伊拉克人民“反占領”鬥爭的正義性。小布希和美國政府一口咬定,“伊拉克已經成為反對國際恐怖主義的主戰場”,伊拉克發生的所有武裝抵抗活動都是“恐怖主義”。二是使伊拉克遊擊戰失去了許多國際同情和支持。恐怖組織製造的一係列自殺性爆炸事件,炸約旦大使館、炸聯合國駐伊辦事處、炸國際紅十字會駐伊機構,四麵樹敵,自我孤立,遭到國際輿論一致譴責。特別是頻頻把襲擊爆炸的攻擊目標指向伊拉克平民百姓,濫殺無辜,丟民意,失人心。
九問:伊拉克遊擊戰的發展前景如何?
伊拉克遊擊戰可能麵臨三種前途: 一、反對美國占領軍的武裝鬥爭取得重大勝利,最終把美國占領軍趕出伊拉克。但接下來,各派武裝力量很有可能繼續為“分權”而戰,引發內戰。
二、各派抵抗力量均遭到美軍嚴厲鎮壓,大多喪失武裝反抗能力,有的從此銷聲匿跡。
美國向伊拉克臨時政府“順利交.13. 139 權”,伊拉克遊擊戰轉入低潮。
三、美軍撤出伊拉克後,它扶植的伊拉克新政權控製不住局勢,各派武裝力量重新崛起,互相開戰,伊拉克被拖進內亂深淵。
對於上述“疑難雜症”是否有藥可治?藥方有,藥難找。藥方是幾個“假如”: 假如一,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政治派別,能將各派抵抗力量整合到自己的旗幟下,從而解決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揮的問題,情況將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是,眼下在伊拉克尚找不出這樣強有力的政治派別。伊拉克復興社會黨曾經是最強大的政治力量,但現在即使讓它“復活”,它也無法找回以往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了。遜尼派、什葉派、庫德人,哪一派都難以將各派抵抗力量整合到自己的旗幟下。
假如二,有一支武裝力量能夠迅速發展壯大,強大到足以和美國占領軍正麵抗衡。然後,由它出麵將各路雜牌武裝收編起來,發軍餉、發裝備,從軍事角度解決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揮的問題。要是那樣,說不定也能打出一個天下來。但是,目前伊拉克還看不出哪一支武裝力量具有這樣的發展潛力。
假如三,出現一位比薩德爾更有政治遠見、更富鬥爭經驗、更孚眾望的領袖人物,他能夠提出被伊拉克各方所接受的政治主張,能夠有效地凝聚起伊拉克民族精神,要是那樣,也不是完全沒有“一呼百應、天助民歸”的某種可能性。但是,這樣的傑出人物在伊拉克暫時尚未出現。
最後,假如真的出現了以上幾種“假如”中的某一種“假如”,別的大問題都解決了之後,也仍然會有一個難題遺留下來。這就是:對伊拉克境內存在的國際恐怖組織怎麽辦?這是為伊拉克新政權出的一道考試題,無論誰上台執政,都必須回答這道考試題。
一場勝敗參半的戰爭
一場勝敗參半的戰爭(1)
一 伊拉克戰爭久久落不下大幕,時至今日,伊拉克境內依然爆炸連連、血肉橫飛,伊拉克人民被這場戰爭拖入了災難的深淵。但無論如何,這場戰爭已經到了進行必要總結的時候。
第三派,可統稱為“外國誌願軍”,這一派的情況十分複雜。薩達姆政權倒台後,中東各國的原教旨主義者、帶有極端宗教情緒的自殺式襲擊者、“阿拉伯武裝人員”、“伊斯蘭武裝力量”、“伊斯蘭支持者組織”等,紛紛湧入伊拉克,“準備發起一場曠日持久的反美遊擊戰”。他們當中,既有以泛阿拉伯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為旗幟的中東各國的極端組織、極端分子,也包括一些帶有“基地”背景的國際恐怖組織。“外國誌願軍”在伊拉克製造了一係列自殺性爆炸事件,炸美軍、也炸穆斯林,蓄意製造宗教矛盾,竭力把水攪混,為他們的“反美武裝鬥爭”創造條件。據報導,2004年3月,“基地”第三號人物、約旦人紮卡維在幕後策劃,利用什葉派穆斯林慶祝阿舒拉節的時機,以連環式自殺性大爆炸的方式,製造了幾百人傷亡的大血案。
八問:伊拉克遊擊戰中有哪些複雜因素?
投入伊拉克遊擊戰的各派抵抗力量,好比一圈又一圈逐步擴大的“政治漣漪”:第一圈是薩達姆前政權的支持者;第二圈是伊拉克民族主義者;第三圈是中東各國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他們政見各異,目標不一,魚龍混雜,善惡雜陳。
“遜尼派武裝”與“什葉派民兵”分屬兩個不同教派,歷史上形成的教派矛盾根深蒂固。薩達姆執政時期是遜尼派得勢,什葉派受壓;現在是重新摸牌,雙方都想摸到一副好牌。遜尼派仍想在未來政權中保持優勢;什葉派則想一舉爭得主導地位,從此翻身。因此,“遜尼派武裝”和“什葉派民兵”眼前可以在“反占領”的戰鬥中結成暫時聯盟,一旦美國占領軍被趕走或撤出伊拉克,雙方的固有矛盾將會突出起來。
另一派“外國誌願軍”,更使伊拉克遊擊戰增加了許多複雜性。尤其是帶有“基地”背景的國際恐怖組織,竭力按照他們的意誌要把伊拉克遊擊戰引入極端主義、恐怖主義軌道。
這就帶來了兩方麵的“惡果”:一是為美軍鎮壓伊拉克抵抗運動增添了口實。伊拉克遊擊戰被恐怖組織一攪和,不是恐怖主義也成了恐怖主義,嚴重削弱了伊拉克人民“反占領”鬥爭的正義性。小布希和美國政府一口咬定,“伊拉克已經成為反對國際恐怖主義的主戰場”,伊拉克發生的所有武裝抵抗活動都是“恐怖主義”。二是使伊拉克遊擊戰失去了許多國際同情和支持。恐怖組織製造的一係列自殺性爆炸事件,炸約旦大使館、炸聯合國駐伊辦事處、炸國際紅十字會駐伊機構,四麵樹敵,自我孤立,遭到國際輿論一致譴責。特別是頻頻把襲擊爆炸的攻擊目標指向伊拉克平民百姓,濫殺無辜,丟民意,失人心。
九問:伊拉克遊擊戰的發展前景如何?
伊拉克遊擊戰可能麵臨三種前途: 一、反對美國占領軍的武裝鬥爭取得重大勝利,最終把美國占領軍趕出伊拉克。但接下來,各派武裝力量很有可能繼續為“分權”而戰,引發內戰。
二、各派抵抗力量均遭到美軍嚴厲鎮壓,大多喪失武裝反抗能力,有的從此銷聲匿跡。
美國向伊拉克臨時政府“順利交.13. 139 權”,伊拉克遊擊戰轉入低潮。
三、美軍撤出伊拉克後,它扶植的伊拉克新政權控製不住局勢,各派武裝力量重新崛起,互相開戰,伊拉克被拖進內亂深淵。
對於上述“疑難雜症”是否有藥可治?藥方有,藥難找。藥方是幾個“假如”: 假如一,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政治派別,能將各派抵抗力量整合到自己的旗幟下,從而解決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揮的問題,情況將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是,眼下在伊拉克尚找不出這樣強有力的政治派別。伊拉克復興社會黨曾經是最強大的政治力量,但現在即使讓它“復活”,它也無法找回以往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了。遜尼派、什葉派、庫德人,哪一派都難以將各派抵抗力量整合到自己的旗幟下。
假如二,有一支武裝力量能夠迅速發展壯大,強大到足以和美國占領軍正麵抗衡。然後,由它出麵將各路雜牌武裝收編起來,發軍餉、發裝備,從軍事角度解決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揮的問題。要是那樣,說不定也能打出一個天下來。但是,目前伊拉克還看不出哪一支武裝力量具有這樣的發展潛力。
假如三,出現一位比薩德爾更有政治遠見、更富鬥爭經驗、更孚眾望的領袖人物,他能夠提出被伊拉克各方所接受的政治主張,能夠有效地凝聚起伊拉克民族精神,要是那樣,也不是完全沒有“一呼百應、天助民歸”的某種可能性。但是,這樣的傑出人物在伊拉克暫時尚未出現。
最後,假如真的出現了以上幾種“假如”中的某一種“假如”,別的大問題都解決了之後,也仍然會有一個難題遺留下來。這就是:對伊拉克境內存在的國際恐怖組織怎麽辦?這是為伊拉克新政權出的一道考試題,無論誰上台執政,都必須回答這道考試題。
一場勝敗參半的戰爭
一場勝敗參半的戰爭(1)
一 伊拉克戰爭久久落不下大幕,時至今日,伊拉克境內依然爆炸連連、血肉橫飛,伊拉克人民被這場戰爭拖入了災難的深淵。但無論如何,這場戰爭已經到了進行必要總結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