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戰略分析,就是先把雞毛蒜皮的事情放到一邊去,首先要分析帶根本性的大問題:這場戰爭該不該打、能不能打、能不能打贏?答案從哪裏來?要把敵我雙方的情況拿來全麵分析、對比、判斷,還要分析自己一方的天時、地利、人和怎樣,國際環境怎樣,等等,把各方麵的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擺出來,分析透、判斷準,然後才能果斷作出戰與不戰的戰略決策。
按理說,經過海灣戰爭戰敗之後,薩達姆是應該“盡知用兵之害”了。國內經濟尚未恢復,伊軍元氣大傷,他是無論如何再沒有力量去同美國打第二場戰爭了。美軍的厲害,他在海灣戰爭中也應該充分領教了,伊軍手中的化學武器等僅剩的幾顆“牙齒”已被拔掉,他抗衡老美已“手無寸鐵”,再拿什麽去抵擋?結論是明擺著的。海灣戰爭戰敗的後果是遭到十年製裁,如果這次再敗,後果將是亡國。為了避免亡國之災,唯一正確的戰略決策是什麽?應該是、也隻能是兩個字:避戰! 舉國禦敵,“全國為上”永遠是戰略思考的頂點。此時的伊拉克,隻有避戰才能全其國、保其軍、護其民。對於薩達姆來說,擺在他麵前的也隻剩下力避滅國之災這條最高、最後的戰略原則了。實際上,他此時若能採取全力避戰的明智態度,其實也是“勝”的一種。它雖然不屬於“戰勝”,也屬於“知勝”,這就是孫子在《謀攻篇》中所說的“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那麽,此次伊拉克戰爭開戰之前,薩達姆有沒有避戰的可能性呢?有的。因為,此次美國急著要對伊拉克開戰,同上次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的性質是差不多的。在世界輿論麵前,老美要用武力入侵伊拉克這樣一個主權國家,理由並不充分。當時美國逼迫聯合國通過對伊拉克的出兵決議,安理會根本通不過。這是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暴露出的戰略軟肋,是它優勢中的劣勢。薩達姆如果能敏銳地抓住這一點,充分利用這個可.13. 082 資迴旋的戰略縫隙,迅速地、全力以赴地在國際間進行戰略運作,千方百計使自己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同情,使美國的開戰理由越來越少,最終是有可能達到避戰目的的。
當時,美國開出的價碼是:一,薩達姆下台;二,伊拉克自動解除武裝;三,徹底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老美的要價高是高了點,但薩達姆到了這種時候,為了達到“避戰保國”的目的,該讓步的必須讓步啦。何況,當時在國際輿論的反戰聲音中,還有法、德、俄三位男高音,如果薩達姆當時有所表示,使三大國手中得到新的籌碼去跟老美叫板,再由此獲得更大範圍的國際支持,就有可能遏止老美開戰。
可是,薩達姆的戰略思維極其僵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勁頭,硬梗著脖子等著挨打。他這麽僵硬死頂,實在是伊拉克國家之災、人民之災、軍隊之災。跟著薩達姆這樣的主,慘了。
開戰前夕,美國又亮出了最後一條:限令薩達姆流亡國外。中國古代兵法中確有一計:“走為上”。這雖是三十六計中的最後一計,但在特定條件下,它又是上上之計。
如果薩達姆覺得流亡他國麵子上實在下不來,也不妨來個變通,將“走”字改成“下”
字。他若能在“走”與“下”中擇一而斷,則此戰可避矣。要是那樣,對美國來說,當然是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順風順水,求之不得,“善之善者也”。對於薩達姆來說,也不能算完敗,至少可以獲得喘息時間,再作他議。原先不切實際的戰略目標該調整的要下決心調整啦,再不能逆時代潮流而動,總想當阿拉伯領袖啦。薩達姆當時若能選擇“走”或“下”,雖然成不了阿拉伯民族英雄,也不至於成為伊拉克的歷史罪人,說不定還能帶上一點英雄末路的悲壯色彩。可是,他當時“走”也不肯,“下”也不肯,那就隻有硬著頭皮同老美打第二場戰爭了。
拒絕妥協、好走極端,這是薩達姆性格的顯著特點。薩達姆喜歡用這樣的詩句來形容阿拉伯歷史:“要麽矗立在高山之巔,要麽跌落到深穀之底,從來不是一馬平川。”他也喜歡以同樣風格的語言來形容伊拉克人的性格:“伊拉克人要麽不站.14. 083 立,要麽站立在頂峰。”因此,他聲稱“要用我們的槍炮、匕首甚至蘆葦來抗擊敵人”。強悍、僵硬,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挑在他的刀尖上,一次次將戰火撥旺,不惜孤注一擲,放手一賭,輸光拉倒。
嗚呼,薩達姆! 注:11991年海灣戰爭後,據我國《辭海》所載1995年伊拉克人口為2040萬。其中,阿拉伯人約占據76%,庫德人約占20%,其餘為土耳其人。
悲情薩哈夫
悲情薩哈夫(1)
一 話說2002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伊拉克戰爭打得如火如荼,美英聯軍的精確製導炸彈天天針對重要目標狂轟濫炸,美軍先頭部隊已經攻到巴格達城下。身為伊拉克新聞部長的薩哈夫,照例每天按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口若懸河,嬉笑怒罵,舌戰美英,大出風頭。他一次次站到新聞發布會上一大片海浪似的麥克風前發表講話、回答記者提問時,身後已是爆炸聲聲、濃煙滾滾、一片火海。一直到美軍坦克衝進巴格達城內,幾乎已經開到了他的鼻子底下,他仍“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詼諧幽默、妙語連珠,把美英“二布”罵得狗血噴頭,把蠻橫霸道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損得狗屁不是,把不可一世的美英聯軍挖苦得一文不值,全球觀眾連聲叫好,為之絕倒。
按理說,經過海灣戰爭戰敗之後,薩達姆是應該“盡知用兵之害”了。國內經濟尚未恢復,伊軍元氣大傷,他是無論如何再沒有力量去同美國打第二場戰爭了。美軍的厲害,他在海灣戰爭中也應該充分領教了,伊軍手中的化學武器等僅剩的幾顆“牙齒”已被拔掉,他抗衡老美已“手無寸鐵”,再拿什麽去抵擋?結論是明擺著的。海灣戰爭戰敗的後果是遭到十年製裁,如果這次再敗,後果將是亡國。為了避免亡國之災,唯一正確的戰略決策是什麽?應該是、也隻能是兩個字:避戰! 舉國禦敵,“全國為上”永遠是戰略思考的頂點。此時的伊拉克,隻有避戰才能全其國、保其軍、護其民。對於薩達姆來說,擺在他麵前的也隻剩下力避滅國之災這條最高、最後的戰略原則了。實際上,他此時若能採取全力避戰的明智態度,其實也是“勝”的一種。它雖然不屬於“戰勝”,也屬於“知勝”,這就是孫子在《謀攻篇》中所說的“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那麽,此次伊拉克戰爭開戰之前,薩達姆有沒有避戰的可能性呢?有的。因為,此次美國急著要對伊拉克開戰,同上次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的性質是差不多的。在世界輿論麵前,老美要用武力入侵伊拉克這樣一個主權國家,理由並不充分。當時美國逼迫聯合國通過對伊拉克的出兵決議,安理會根本通不過。這是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暴露出的戰略軟肋,是它優勢中的劣勢。薩達姆如果能敏銳地抓住這一點,充分利用這個可.13. 082 資迴旋的戰略縫隙,迅速地、全力以赴地在國際間進行戰略運作,千方百計使自己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同情,使美國的開戰理由越來越少,最終是有可能達到避戰目的的。
當時,美國開出的價碼是:一,薩達姆下台;二,伊拉克自動解除武裝;三,徹底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老美的要價高是高了點,但薩達姆到了這種時候,為了達到“避戰保國”的目的,該讓步的必須讓步啦。何況,當時在國際輿論的反戰聲音中,還有法、德、俄三位男高音,如果薩達姆當時有所表示,使三大國手中得到新的籌碼去跟老美叫板,再由此獲得更大範圍的國際支持,就有可能遏止老美開戰。
可是,薩達姆的戰略思維極其僵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勁頭,硬梗著脖子等著挨打。他這麽僵硬死頂,實在是伊拉克國家之災、人民之災、軍隊之災。跟著薩達姆這樣的主,慘了。
開戰前夕,美國又亮出了最後一條:限令薩達姆流亡國外。中國古代兵法中確有一計:“走為上”。這雖是三十六計中的最後一計,但在特定條件下,它又是上上之計。
如果薩達姆覺得流亡他國麵子上實在下不來,也不妨來個變通,將“走”字改成“下”
字。他若能在“走”與“下”中擇一而斷,則此戰可避矣。要是那樣,對美國來說,當然是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順風順水,求之不得,“善之善者也”。對於薩達姆來說,也不能算完敗,至少可以獲得喘息時間,再作他議。原先不切實際的戰略目標該調整的要下決心調整啦,再不能逆時代潮流而動,總想當阿拉伯領袖啦。薩達姆當時若能選擇“走”或“下”,雖然成不了阿拉伯民族英雄,也不至於成為伊拉克的歷史罪人,說不定還能帶上一點英雄末路的悲壯色彩。可是,他當時“走”也不肯,“下”也不肯,那就隻有硬著頭皮同老美打第二場戰爭了。
拒絕妥協、好走極端,這是薩達姆性格的顯著特點。薩達姆喜歡用這樣的詩句來形容阿拉伯歷史:“要麽矗立在高山之巔,要麽跌落到深穀之底,從來不是一馬平川。”他也喜歡以同樣風格的語言來形容伊拉克人的性格:“伊拉克人要麽不站.14. 083 立,要麽站立在頂峰。”因此,他聲稱“要用我們的槍炮、匕首甚至蘆葦來抗擊敵人”。強悍、僵硬,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挑在他的刀尖上,一次次將戰火撥旺,不惜孤注一擲,放手一賭,輸光拉倒。
嗚呼,薩達姆! 注:11991年海灣戰爭後,據我國《辭海》所載1995年伊拉克人口為2040萬。其中,阿拉伯人約占據76%,庫德人約占20%,其餘為土耳其人。
悲情薩哈夫
悲情薩哈夫(1)
一 話說2002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伊拉克戰爭打得如火如荼,美英聯軍的精確製導炸彈天天針對重要目標狂轟濫炸,美軍先頭部隊已經攻到巴格達城下。身為伊拉克新聞部長的薩哈夫,照例每天按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口若懸河,嬉笑怒罵,舌戰美英,大出風頭。他一次次站到新聞發布會上一大片海浪似的麥克風前發表講話、回答記者提問時,身後已是爆炸聲聲、濃煙滾滾、一片火海。一直到美軍坦克衝進巴格達城內,幾乎已經開到了他的鼻子底下,他仍“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詼諧幽默、妙語連珠,把美英“二布”罵得狗血噴頭,把蠻橫霸道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損得狗屁不是,把不可一世的美英聯軍挖苦得一文不值,全球觀眾連聲叫好,為之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