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後牆反擊術。美國“情報門”緊鑼密鼓中,伊拉克那邊先後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薩達姆的兩個兒子烏代和庫賽被美軍打死了;二是薩達姆本人也被美軍抓到了。這兩件大事,對於陷入困境的小布希無異於兩粒“起死回生丸”。萬幸啊,抓住薩達姆,意味著後牆沒有倒。既然已經退到了老牆根下,暫時不必擔心被人抄後路了,可以反擊了!他馬上說:“我的政府研究了相關情報”,“我們作出了一個合理的結論:薩達姆是個威脅”,“我的政府看到了這個威脅,國會議員們看到了這個威脅,聯合國安理會也看到了這個威脅”,因此,“要麽我們聽這個瘋子的話,要麽採取行動來保衛美國和世界”!聽聽,多麽冠冕堂皇,多麽理直氣壯。小布希深知,美國公眾最最痛恨的是製造“9·11”災難的恐怖主義,於是,他又一針紮向公眾神經的敏感點:“要想在反恐戰爭中取得勝利,我們必須打擊可能會給恐怖分子提供武器的政權!”這時,粗手大腳的鮑威爾也站了出來,大聲說:“基於薩達姆政權的歷史”,即使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伊拉克戰爭也沒有錯,推翻薩達姆也沒有錯,“我們作出了正確的決定”。
三 觀看英國“情報門”,也有一個關節點先要弄明白:當今的美英關係,美國是“主”,英國是“仆”。美國“情報門”與英國“情報門”的關係,就是“主人”感冒、“僕人”陪著一起發燒的關係。
且來結識一下英國“情報門”中的一些主要人物。
“美國僕從”布萊爾。在英國首相布萊爾身上,甘當美國僕從的心態表現得十分鮮明。
在他眼裏,美國才是財大氣粗的地主老財,和美國站在一起臉上才有光彩,跟歐洲大陸法、德、意、奧等等這幫小兄弟們混在一起意思不大。所以你看,歐洲大陸各國一心要聯合起來,以整體力量與美國在各個領域的競爭中抗衡,但英國硬是不和其它歐盟國家一起行動,布萊.8. 062 爾獨自跑到大洋彼岸去圍著美國的屁股轉。小布希一心想打伊拉克,布萊爾心領神會,立刻編“情報”、造輿論、打頭陣,事事沖在前,“不顧一切地追隨布希”。美英聯軍打下了伊拉克,小布希分給布萊爾一根棒棒糖。可是轉眼間,美國那邊“情報門”風波一起,小布希立刻將一盆髒水隔著大西洋往布萊爾頭上潑了過來,說道,這個“購鈾”情報是英國提供的,美國中情局曾提出過疑問,但英國方麵堅信不疑。布萊爾想喊冤,又喊不出,原是他自己信誓旦旦要與小布希“榮辱與共”的,現在主人感冒了,他這位僕從還敢不陪著主人一起發燒嗎?英國公眾最最生氣的是什麽?他們最最生氣的就是大英帝國的首相布萊爾居然甘當美國的“附庸”和“走狗”,在世界各國麵前丟人現眼。英國是什麽國度?英國曾是“日不落帝國”,英國威風八麵時,美國還在穿開襠褲吶。你布萊爾個人甘願為小布希去賣命也就罷了,沒有人來管你,可是你為了討好美國,竟編造假情報矇騙英國議會,矇騙英國公眾,把英國綁在美國的戰車上,你布萊爾安的是什麽心,怎麽能不跟你算帳!英國人雖然風光不再,但老貴族心態還在啊。盡管二戰以來形成的“英美特殊關係”延續至今,但你布萊爾幹脆把它變成了“主僕關係”,英國公眾心理上都覺得過分啦。
“bbc爆破手”吉利根。美國民主黨人在國會向小布希發難後第7天,2003年5月29日,英國bbc的防務記者安德魯·吉利根,也向外捅出一條驚人消息,有一位英國“政府高官”告訴他,向伊拉克開戰的“理由”是捏造出來的,其實伊拉克根本不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可是,布萊爾辦公室的新聞主任坎貝爾,為了編造向伊拉克開戰的“理由”,硬讓國防部將有關情報內容“重寫”,往裏加入了薩達姆政權可以在45分鍾內部署生化武器等內容,並說駐紮有英軍的賽普勒斯就在這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射程以內。正是這些假“情報”
美英“情報門”(4)
,加強了英國議會對伊宣戰的決心。吉利根的這篇報導,無異於在布萊爾腳下拉響了一個炸藥包,立刻在英國政壇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倒戈大臣”肖特和庫克。吉利根的“炸藥包”一拉響,布萊爾政府受到極大震盪,立刻有兩位大臣級人物站了出來,一左一右夾擊布萊爾。一位是布萊爾政府的國際開發事務大臣克萊爾·肖特,她先向布萊爾提交了辭呈,然後接受媒體採訪,將攻擊矛頭直指布萊爾。她說:“這是一個來自首相的政治決定”,他為了向伊拉克開戰,授意有關方麵“編造情報信息,以製造緊張氣氛”,“我們被誤導了”,“從事情的發展來看,我認為我們被欺騙了”。肖特這一席話的殺傷力如何了得,英國公眾一聽,連內閣大臣都被首相欺騙了,何況平頭百姓!另一位是前外交大臣羅賓·庫克,他馬上附和肖特說,也許伊拉克根本就沒有這種武器,別說威脅英國了,可能連伊拉克的鄰國都威脅不到。兩位大臣一齊倒戈,布萊爾惱火不惱火?他狠狠回擊道:“說話要有證據,否則給我閉嘴!”可是,這兩位大臣也是英國政壇的老資格了,豈是你布萊爾吼一嗓子就能嚇得住的?肖特女士不慌不忙,笑眯眯的,大照片登在報紙上,麵對麵看著布萊爾,她心裏在說:“你急什麽,我還有話要說哪,你等著。”不久,她真的又抖出一宗猛料:向伊拉克開戰前,英國情報機關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辦公室內安了竊聽器!她的這一揭發,又一次將布萊爾搞得無比難堪。當過外交大臣的庫克,則對英美關係的底細知道得更多,他不溫不火,隻“點穴”式地對布萊爾的軟肋處點了一下,說,在情報問題上,英國和美國是不平等的,英國的情報對美國“完全透明”,而美國常常要對英國藏一手。庫克這番話表麵上不露鋒芒,骨子裏卻是厲害。他是說,為什麽此次英美兩國的“情報門”風波會鬧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呢?都是你布萊爾向美國“獻寶”獻出來的事。再往根上說,這是你布萊爾心甘情願充當美國的“附庸”和“走狗”帶來的惡果。你這是自食其果,怪誰呢! “冤死鬼”凱利。自從bbc記者吉利根捅出那篇驚人報導後,人們一致聲討布萊爾政府捏造“情報”,誤導輿論,愚弄公眾。bbc即英國廣播公司,它拿著英國政府的撥款,卻經常跟英國政府過不去。布萊爾和他的心腹們對bbc憤恨得咬牙切齒,他們向bbc施加一連串強大壓力,發動反擊。吉利根在報導中說,這個驚人內幕是“一位政府高官”告訴他的。那好,布萊爾和他的心腹們一定要bbc說出這個透露內幕的人是誰。說得出,那就找那個人算帳,請問他為何出賣政府;說不出,就證明是你bbc造謠。隨後就有消息說,透露內幕的那個人名叫戴維·凱利。據英國媒體後來介紹,凱利是一名作風嚴謹的科學家,一向低調、不事張揚。他是英國國防部的首席生化武器專家、聯合國生化武器核查小組的高級顧問、世界微生物界的名人。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後,聯合國邀請凱利參加對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他曾先後36次進入伊拉克核查生化武器。在英國,對於伊拉克究竟有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他最有發言權。但凱利壓根兒沒有料到自己會被卷進一場政治風暴。英國國防部長胡恩是個大滑頭,在緊要關頭耍了兩麵手法。他一麵示意下屬向外透露是凱利接受了bbc採訪,一麵又親自給bbc寫信要求他們說出那個透露內幕的人。他這樣做,顯然是為了使自己擺脫幹係,讓凱利去“一人做事一人當”,這無異把凱利往死路上推。一個科學家,哪能經受得住這麽強大的政治壓力?凱利向媒體解釋說,他不是向bbc透露主要情況的那個人。但首相布萊爾不肯放過他,公開要求英國議會和bbc說出那個透露情況的人。布萊爾此話一出,凱利第二天就鑽進小樹林割腕自殺了。凱利的冤死,又引發了一場強烈地震。當時布萊爾正在飛往日本訪問的飛機上,他接到凱利自殺的電話報告,“麵如死灰”,“瘋了似的抱著衛星電話”,與國內的內閣要員們一一通話商量對策,連續十五個小時沒有放下電話。當他的專機在東京機場降落時,他竟破天荒地沒有刮鬍子,“鬚根皆白”,滿臉憔悴。此時,英國國內對布萊爾已是一片討伐之聲:“首相,你的雙手是否沾滿了鮮血?你是否打算辭職?”一時間,“口水淹沒了布萊爾政府”,“布萊爾倍受煎熬”,經歷著“執政六年來最大的一場危機”,麵臨著“鬥牛場上的最後一劍”。這一壺真夠布萊爾喝的。但國防部長胡恩這個滑頭,凱利自殺後兩天,他就若無其事去觀看一級方程式賽車去了。凱利葬禮那一天,他又跑到美國度假去了,以此表示凱利同他“毫無關係”。不管怎麽說.11. 065 吧,凱利畢竟是國防部的一位高級專家,但在這位國防部長胡恩眼裏,凱利之死不如死條狗。
三 觀看英國“情報門”,也有一個關節點先要弄明白:當今的美英關係,美國是“主”,英國是“仆”。美國“情報門”與英國“情報門”的關係,就是“主人”感冒、“僕人”陪著一起發燒的關係。
且來結識一下英國“情報門”中的一些主要人物。
“美國僕從”布萊爾。在英國首相布萊爾身上,甘當美國僕從的心態表現得十分鮮明。
在他眼裏,美國才是財大氣粗的地主老財,和美國站在一起臉上才有光彩,跟歐洲大陸法、德、意、奧等等這幫小兄弟們混在一起意思不大。所以你看,歐洲大陸各國一心要聯合起來,以整體力量與美國在各個領域的競爭中抗衡,但英國硬是不和其它歐盟國家一起行動,布萊.8. 062 爾獨自跑到大洋彼岸去圍著美國的屁股轉。小布希一心想打伊拉克,布萊爾心領神會,立刻編“情報”、造輿論、打頭陣,事事沖在前,“不顧一切地追隨布希”。美英聯軍打下了伊拉克,小布希分給布萊爾一根棒棒糖。可是轉眼間,美國那邊“情報門”風波一起,小布希立刻將一盆髒水隔著大西洋往布萊爾頭上潑了過來,說道,這個“購鈾”情報是英國提供的,美國中情局曾提出過疑問,但英國方麵堅信不疑。布萊爾想喊冤,又喊不出,原是他自己信誓旦旦要與小布希“榮辱與共”的,現在主人感冒了,他這位僕從還敢不陪著主人一起發燒嗎?英國公眾最最生氣的是什麽?他們最最生氣的就是大英帝國的首相布萊爾居然甘當美國的“附庸”和“走狗”,在世界各國麵前丟人現眼。英國是什麽國度?英國曾是“日不落帝國”,英國威風八麵時,美國還在穿開襠褲吶。你布萊爾個人甘願為小布希去賣命也就罷了,沒有人來管你,可是你為了討好美國,竟編造假情報矇騙英國議會,矇騙英國公眾,把英國綁在美國的戰車上,你布萊爾安的是什麽心,怎麽能不跟你算帳!英國人雖然風光不再,但老貴族心態還在啊。盡管二戰以來形成的“英美特殊關係”延續至今,但你布萊爾幹脆把它變成了“主僕關係”,英國公眾心理上都覺得過分啦。
“bbc爆破手”吉利根。美國民主黨人在國會向小布希發難後第7天,2003年5月29日,英國bbc的防務記者安德魯·吉利根,也向外捅出一條驚人消息,有一位英國“政府高官”告訴他,向伊拉克開戰的“理由”是捏造出來的,其實伊拉克根本不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可是,布萊爾辦公室的新聞主任坎貝爾,為了編造向伊拉克開戰的“理由”,硬讓國防部將有關情報內容“重寫”,往裏加入了薩達姆政權可以在45分鍾內部署生化武器等內容,並說駐紮有英軍的賽普勒斯就在這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射程以內。正是這些假“情報”
美英“情報門”(4)
,加強了英國議會對伊宣戰的決心。吉利根的這篇報導,無異於在布萊爾腳下拉響了一個炸藥包,立刻在英國政壇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倒戈大臣”肖特和庫克。吉利根的“炸藥包”一拉響,布萊爾政府受到極大震盪,立刻有兩位大臣級人物站了出來,一左一右夾擊布萊爾。一位是布萊爾政府的國際開發事務大臣克萊爾·肖特,她先向布萊爾提交了辭呈,然後接受媒體採訪,將攻擊矛頭直指布萊爾。她說:“這是一個來自首相的政治決定”,他為了向伊拉克開戰,授意有關方麵“編造情報信息,以製造緊張氣氛”,“我們被誤導了”,“從事情的發展來看,我認為我們被欺騙了”。肖特這一席話的殺傷力如何了得,英國公眾一聽,連內閣大臣都被首相欺騙了,何況平頭百姓!另一位是前外交大臣羅賓·庫克,他馬上附和肖特說,也許伊拉克根本就沒有這種武器,別說威脅英國了,可能連伊拉克的鄰國都威脅不到。兩位大臣一齊倒戈,布萊爾惱火不惱火?他狠狠回擊道:“說話要有證據,否則給我閉嘴!”可是,這兩位大臣也是英國政壇的老資格了,豈是你布萊爾吼一嗓子就能嚇得住的?肖特女士不慌不忙,笑眯眯的,大照片登在報紙上,麵對麵看著布萊爾,她心裏在說:“你急什麽,我還有話要說哪,你等著。”不久,她真的又抖出一宗猛料:向伊拉克開戰前,英國情報機關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辦公室內安了竊聽器!她的這一揭發,又一次將布萊爾搞得無比難堪。當過外交大臣的庫克,則對英美關係的底細知道得更多,他不溫不火,隻“點穴”式地對布萊爾的軟肋處點了一下,說,在情報問題上,英國和美國是不平等的,英國的情報對美國“完全透明”,而美國常常要對英國藏一手。庫克這番話表麵上不露鋒芒,骨子裏卻是厲害。他是說,為什麽此次英美兩國的“情報門”風波會鬧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呢?都是你布萊爾向美國“獻寶”獻出來的事。再往根上說,這是你布萊爾心甘情願充當美國的“附庸”和“走狗”帶來的惡果。你這是自食其果,怪誰呢! “冤死鬼”凱利。自從bbc記者吉利根捅出那篇驚人報導後,人們一致聲討布萊爾政府捏造“情報”,誤導輿論,愚弄公眾。bbc即英國廣播公司,它拿著英國政府的撥款,卻經常跟英國政府過不去。布萊爾和他的心腹們對bbc憤恨得咬牙切齒,他們向bbc施加一連串強大壓力,發動反擊。吉利根在報導中說,這個驚人內幕是“一位政府高官”告訴他的。那好,布萊爾和他的心腹們一定要bbc說出這個透露內幕的人是誰。說得出,那就找那個人算帳,請問他為何出賣政府;說不出,就證明是你bbc造謠。隨後就有消息說,透露內幕的那個人名叫戴維·凱利。據英國媒體後來介紹,凱利是一名作風嚴謹的科學家,一向低調、不事張揚。他是英國國防部的首席生化武器專家、聯合國生化武器核查小組的高級顧問、世界微生物界的名人。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後,聯合國邀請凱利參加對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他曾先後36次進入伊拉克核查生化武器。在英國,對於伊拉克究竟有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他最有發言權。但凱利壓根兒沒有料到自己會被卷進一場政治風暴。英國國防部長胡恩是個大滑頭,在緊要關頭耍了兩麵手法。他一麵示意下屬向外透露是凱利接受了bbc採訪,一麵又親自給bbc寫信要求他們說出那個透露內幕的人。他這樣做,顯然是為了使自己擺脫幹係,讓凱利去“一人做事一人當”,這無異把凱利往死路上推。一個科學家,哪能經受得住這麽強大的政治壓力?凱利向媒體解釋說,他不是向bbc透露主要情況的那個人。但首相布萊爾不肯放過他,公開要求英國議會和bbc說出那個透露情況的人。布萊爾此話一出,凱利第二天就鑽進小樹林割腕自殺了。凱利的冤死,又引發了一場強烈地震。當時布萊爾正在飛往日本訪問的飛機上,他接到凱利自殺的電話報告,“麵如死灰”,“瘋了似的抱著衛星電話”,與國內的內閣要員們一一通話商量對策,連續十五個小時沒有放下電話。當他的專機在東京機場降落時,他竟破天荒地沒有刮鬍子,“鬚根皆白”,滿臉憔悴。此時,英國國內對布萊爾已是一片討伐之聲:“首相,你的雙手是否沾滿了鮮血?你是否打算辭職?”一時間,“口水淹沒了布萊爾政府”,“布萊爾倍受煎熬”,經歷著“執政六年來最大的一場危機”,麵臨著“鬥牛場上的最後一劍”。這一壺真夠布萊爾喝的。但國防部長胡恩這個滑頭,凱利自殺後兩天,他就若無其事去觀看一級方程式賽車去了。凱利葬禮那一天,他又跑到美國度假去了,以此表示凱利同他“毫無關係”。不管怎麽說.11. 065 吧,凱利畢竟是國防部的一位高級專家,但在這位國防部長胡恩眼裏,凱利之死不如死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