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後一點,美國企圖早日召開和平會議未能成功,這表明對日本政策的基本改變可能就在眼前。蘇聯堅持拒絕參加對日和平會議(除非按照它自己的條件),也暗示出,不管日本自己的意願怎樣,日本可能會直接捲入美國與蘇聯之間的更大規模的鬥爭中去。除非在最近的將來召開一個和平會議,否則日本別無其他選擇,隻有接受繼續被占領的狀態,一直到盟國決定在沒有蘇聯或中國參加的情況下與日本單獨訂立和約。如果出現了這樣一個局麵,那麽至少從日本的保守分子的觀點來看,有一個令人鼓舞的特點,那就是美國更有可能支持和贊同直接幫助日本經濟恢復的政策,同時摒棄任何可能對迅速恢復日本工業產生幹擾的改革。因此,在占領第三年的開頭,重點
的根本改變已為時不遠了。1
第四章1945—1947年間美蘇占領下的朝鮮
休?博頓
第一節引言
朝鮮從滿洲和蘇聯的邊界向南伸出四百至五百英裏,是一個麵積約八萬五千平方英裏的地勢崎嶇不平的國家。1945年8月劃定北緯38度為分界線時,在美國占領的南部地區居住著將近二千萬人,在蘇聯占領的北部地區將近有一千萬人。許多世紀以來,朝鮮是強權政治的受害者;最先它被掌握在中國手中,以後在日本和俄國手中。從1910年起,朝鮮受日本統治,成為日本殖民地,並成為與日本帝國本部緊密結合的一個部分。這個半島曾作為一個單獨的經濟單位被開拓;不是為了朝鮮人的利益,而是為了日本人和他們
的帝國的利益。
盡管有這些外國壓迫——這樣的壓迫會消滅文化,除非是最頑強、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朝鮮還是保留著它自己獨特的文化和政治生活。朝鮮具有強烈的固有特徵,這些特徵鼓舞著它,使它能夠抵製外國的統治或人為的分裂。朝鮮人民在思想方麵是保守和偏狹的,然而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和個性。雖然他們表麵上是寧靜和淡泊429的,但是他們在諸如民族獨立之類極其重要的問題上,易於激動,易動感情,不大理智。這些因素,加上日本投降後西方強國對這個國家的武斷的劃分,在占領期間造成了幾乎無法克服的種種問題,而由於美國和蘇聯在目標上的根本分歧,問題就進一步複雜化了。蘇聯支持朝鮮獨立,它相信,領土鄰近(朝蘇邊界接壤約有十三英裏)加以蘇聯在成立朝鮮臨時政府這件事上的操縱,將足以保證出現一個政治上傾向於共產黨世界的獨立的朝鮮。而美國,與它歷來的傳統態度相一致,認為朝鮮應作為一個光復的地區來對待,應該盡快地成為一個真正自由和獨立的國家,同時,應當允許它自己選擇政府的形式。實際的軍事、地理和政治因素使得美國很難製定一種政策,這種政策一方麵要符合這種不言而喻的自決權利,另一方麵又要符合美國本身的利益。無論美國採取什麽行動,它難免是:要末激起朝鮮人民的反感,要末為朝鮮承擔責任,而這種責任它還不願意承
擔。
占領朝鮮頭兩年的歷史,即到1947年9月17日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把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時為止的歷史,具有兩個主要特點。一個方麵是:不顧美蘇關係的惡化,試圖由美朝雙方解決朝鮮問題。另一個方麵是:在美、蘇兩個占領區內,根據與兩個占領國家的根本分歧相適應的不同路線,各自
發展其政治、經濟和社會製度。
當羅斯福、邱吉爾和蔣介石於1943年11月在開羅會晤討論遠東問題時,朝鮮戰後的地位問題也在他們考慮之列。他們關於朝鮮問題的決定,成了盟國未來政策的奠基石。這一決定說:“我三大盟國答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蘇聯在參加太平洋戰爭前,已默認它的盟國對朝鮮的政策。1945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提到了朝鮮,但隻是把它作為一個可以適用多邊託管的地區的例子。然而羅斯福去世後,在聯合1
1正如盟國的其他幾個戰時決議一樣,開羅和雅爾達協定都是在開會時起草的,沒有與國際事務專家商討。因此,這些協定在以後產生了無窮無盡的麻煩。在開羅宣言中,“在適當時候”這一用語極不妥當。1943年12月1日,即開羅宣言公布的日子,國務院的大多數遠東問題專家,包括作者在內,都正在開會討論戰後安排的問題。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知道開羅宣言的內容,直到宣言發表了才知道。雖然曾為雅爾達會議準備了關於朝鮮的一些具體建議,包括一個警告——認為整個國家必須作為一個單獨的占領區,但是羅斯 國舊金山會議之後,情況進一步明確了。在互換照會時,美國和蘇聯同意:短時期的四大國(美國、英國、中國和俄國)託管,將是朝鮮未來獨立的最
好保證。
當蘇聯於1945年8月8日對日本宣戰時,它遵守兩星期前公布的波茨坦公告。由於這一公告指明“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蘇聯和其他三個盟
國一起保證了在適當時候朝鮮將獲得自由和獨立。
接下來所採取的有關朝鮮的行動,都是軍事性質的,但具有深刻的政治影響。在雅爾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上,軍事參謀人員討論了蘇軍和美軍分兩個區占領的問題。蘇軍於8月10日越過了朝鮮邊界,但美軍不可能立即在半島上部署,因此,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朝鮮應以北緯38度為分界線,把蘇軍和美軍的軍事行動分隔開來。這樣的劃分獲得同意,並在1945年9月2日由麥克阿瑟的總命令第一號正式確定下來。該命令規定,這條線以北的日軍應向蘇聯總司令投降,這條線以甫的日軍應向太平洋地區美軍總司令投降。到9月8日,即美軍進入朝鮮那一天,蘇軍已占領了北韓,一直到三1
的根本改變已為時不遠了。1
第四章1945—1947年間美蘇占領下的朝鮮
休?博頓
第一節引言
朝鮮從滿洲和蘇聯的邊界向南伸出四百至五百英裏,是一個麵積約八萬五千平方英裏的地勢崎嶇不平的國家。1945年8月劃定北緯38度為分界線時,在美國占領的南部地區居住著將近二千萬人,在蘇聯占領的北部地區將近有一千萬人。許多世紀以來,朝鮮是強權政治的受害者;最先它被掌握在中國手中,以後在日本和俄國手中。從1910年起,朝鮮受日本統治,成為日本殖民地,並成為與日本帝國本部緊密結合的一個部分。這個半島曾作為一個單獨的經濟單位被開拓;不是為了朝鮮人的利益,而是為了日本人和他們
的帝國的利益。
盡管有這些外國壓迫——這樣的壓迫會消滅文化,除非是最頑強、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朝鮮還是保留著它自己獨特的文化和政治生活。朝鮮具有強烈的固有特徵,這些特徵鼓舞著它,使它能夠抵製外國的統治或人為的分裂。朝鮮人民在思想方麵是保守和偏狹的,然而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和個性。雖然他們表麵上是寧靜和淡泊429的,但是他們在諸如民族獨立之類極其重要的問題上,易於激動,易動感情,不大理智。這些因素,加上日本投降後西方強國對這個國家的武斷的劃分,在占領期間造成了幾乎無法克服的種種問題,而由於美國和蘇聯在目標上的根本分歧,問題就進一步複雜化了。蘇聯支持朝鮮獨立,它相信,領土鄰近(朝蘇邊界接壤約有十三英裏)加以蘇聯在成立朝鮮臨時政府這件事上的操縱,將足以保證出現一個政治上傾向於共產黨世界的獨立的朝鮮。而美國,與它歷來的傳統態度相一致,認為朝鮮應作為一個光復的地區來對待,應該盡快地成為一個真正自由和獨立的國家,同時,應當允許它自己選擇政府的形式。實際的軍事、地理和政治因素使得美國很難製定一種政策,這種政策一方麵要符合這種不言而喻的自決權利,另一方麵又要符合美國本身的利益。無論美國採取什麽行動,它難免是:要末激起朝鮮人民的反感,要末為朝鮮承擔責任,而這種責任它還不願意承
擔。
占領朝鮮頭兩年的歷史,即到1947年9月17日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把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時為止的歷史,具有兩個主要特點。一個方麵是:不顧美蘇關係的惡化,試圖由美朝雙方解決朝鮮問題。另一個方麵是:在美、蘇兩個占領區內,根據與兩個占領國家的根本分歧相適應的不同路線,各自
發展其政治、經濟和社會製度。
當羅斯福、邱吉爾和蔣介石於1943年11月在開羅會晤討論遠東問題時,朝鮮戰後的地位問題也在他們考慮之列。他們關於朝鮮問題的決定,成了盟國未來政策的奠基石。這一決定說:“我三大盟國答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蘇聯在參加太平洋戰爭前,已默認它的盟國對朝鮮的政策。1945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提到了朝鮮,但隻是把它作為一個可以適用多邊託管的地區的例子。然而羅斯福去世後,在聯合1
1正如盟國的其他幾個戰時決議一樣,開羅和雅爾達協定都是在開會時起草的,沒有與國際事務專家商討。因此,這些協定在以後產生了無窮無盡的麻煩。在開羅宣言中,“在適當時候”這一用語極不妥當。1943年12月1日,即開羅宣言公布的日子,國務院的大多數遠東問題專家,包括作者在內,都正在開會討論戰後安排的問題。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知道開羅宣言的內容,直到宣言發表了才知道。雖然曾為雅爾達會議準備了關於朝鮮的一些具體建議,包括一個警告——認為整個國家必須作為一個單獨的占領區,但是羅斯 國舊金山會議之後,情況進一步明確了。在互換照會時,美國和蘇聯同意:短時期的四大國(美國、英國、中國和俄國)託管,將是朝鮮未來獨立的最
好保證。
當蘇聯於1945年8月8日對日本宣戰時,它遵守兩星期前公布的波茨坦公告。由於這一公告指明“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蘇聯和其他三個盟
國一起保證了在適當時候朝鮮將獲得自由和獨立。
接下來所採取的有關朝鮮的行動,都是軍事性質的,但具有深刻的政治影響。在雅爾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上,軍事參謀人員討論了蘇軍和美軍分兩個區占領的問題。蘇軍於8月10日越過了朝鮮邊界,但美軍不可能立即在半島上部署,因此,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朝鮮應以北緯38度為分界線,把蘇軍和美軍的軍事行動分隔開來。這樣的劃分獲得同意,並在1945年9月2日由麥克阿瑟的總命令第一號正式確定下來。該命令規定,這條線以北的日軍應向蘇聯總司令投降,這條線以甫的日軍應向太平洋地區美軍總司令投降。到9月8日,即美軍進入朝鮮那一天,蘇軍已占領了北韓,一直到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