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的“現狀”。2
因此,雙方仍然象過去一樣距離很遠,敵對行動繼續進行。10月10日,張家口落入政府軍手裏。次日,政府正式宣布將於11月12日召開國民大會。10月16日,委員長提出了另一個妥協方案,這個方案大體上,雖然不是全部,還是根據美國調停人為他擬定的建議草案製定的。這個方案也遭到了共產黨的拒絕,同時第三方麵(由各少數黨領袖組成)為謀求雙方和解而作出的努力也同樣沒有效果。111月6日,委員長宣布他已向自己的部隊下達了停火命令,同時他進一步提出了一個政治和解建議。不過,他拒絕取消召開國民大會的決定,並於11月15日——比原定日期推遲了三天——召開了國民大會。第三方麵的某些黨派的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但共產黨和民主同盟拒絕參加。11月16日,共產黨發表聲明,譴責大會是國民黨所控製的機構,並宣布不承認大會的決議。三天之後,周恩來動身返回延安,從而結束了上年1月開始的一係列漫長的談判。在周恩來啟程之前,馬歇爾要他向延安的共產黨領導人取得下麵這一問題的明確回答:他們究竟希望還是不希望馬歇2同上書,第188頁。
3同上書,第191—193頁。於是,馬歇爾撤回了要求召他回國的建議。
1《美中關係》,第194頁。
2同上書,第196—196頁;備忘錄全文,見該書第667—669頁。
1《美中關係》,第196—204頁。又見張家森(譯音):《中國的第三種勢力》〔carsun(chia-sen)插ng:thethirdforceinchina〕,紐約,布克曼同人出版社,1953年版,第181—187頁。
爾將軍繼續充當調停人?周恩來答應滿足馬歇爾的要求。12月1日,馬歇爾218同委員長再次舉行會談,在會談中馬歇爾重申他堅信國民黨人將會發現他們無法用武力摧毀共產黨;如果國民黨硬要這樣做,將給自己帶來財政和經濟上的崩潰,而這正是共產黨所求之不得的。蔣介石回答說:他堅信共產黨從來沒有誠意和國民政府合作;在俄國的影響下,他們的目的是要瓦解國民政府。他認為有必要摧毀共產黨的軍事力量,並相信隻要做到了這一點,
處埋共產黨的問題就沒有什麽困難了。
蔣宣稱,他不相信中國經濟有立即崩潰的危險。
12月4日,馬歇爾從周恩來那裏收到了共產黨提出的重開談判的條件,那就是:解散國民大會,恢復1946年1月13日以前的軍事陣地。對於馬歇爾提出的是否要他繼續開展調停工作,共產黨沒有表態;馬歇爾把這種沉默
理解為共產黨不希望他再堅持下去。1
12月18日,杜魯門總統就美國對華政策發表了第二個聲明。在提到他2
上一年12月的聲明之後,總統回顧了導致派遣馬歇爾特使的種種考慮,1946年1月和2月的協定,以及後來的不愉快的發展。他還解釋了派遣美軍來華的目的以及他們在中國所做的工作,特別提到美軍參加了集中和遣返近三百萬日本軍人和平民的龐大工作——這一工作已於1946年11月全部完成。他聲稱,1945年12月駐華美軍總數共約十一萬三千人,現正減少到不滿一萬
二千人。3
總統宣布,他上次聲明中所闡明的政策原則仍然有效,並將繼續指導美國在華的活動。這些原則是:承認中219國國民政府:贊助和平解決中國內戰;不論內戰持續多久,均不進行幹涉。他答應在中國國內局勢證明可行的
時候,考慮向中國進一步提供財政經濟援助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蔣介石正在盡一切努力打敗共產黨,並竭力從他自己的陣營內部取得某些支持,以對付美國為了迫使他的政權自由化所施加的壓力。雖然由於共產黨和大多數小黨派拒絕與會,國民大會幾乎成了清一色的國民黨局麵,但在國民黨內部也有分歧的意見。有勢力的右翼分子想要否定政治協商會議在1946年1月作出的決議,以及原封不動地通過1936年5月的憲法草案。這恰恰會中了共產黨的圈套並大大有助於證明他們的預言,說憲法隻不過是用來裝裝門麵,國民黨實際上仍將和過去一樣實行獨裁統治。委員長在國民黨內的比較開明的人士和國民大會中的非國民黨人員的支持下,通過了一部與原先1月份由各黨派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所提出的建議多少有些相符的憲法。這個文件將在12月25日大會閉幕後一年開始生效;暫時將成立一個聯合政府,持有不同政見的黨派,包括共產黨,如果他們願意的話,都
可以參加進來。可是,在大會閉幕之前已經獲悉,共產黨將不參加。1
盡管馬歇爾認為共產黨12月4日的答覆說明調停已經毫無成功的希望,但在這段時間裏,他仍然留在中國。他繼續為委員長提出建議,對他在國民1《美中關係》,第204—212頁。
2全文見同上書,第689—694頁。
3蘇聯代表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關於在華的美國軍隊問題。國務卿於12月13日答覆說,他堅信,當時美軍在華人數(一萬九千人,其中一萬五千人是作戰部隊)少於蘇聯在阿瑟港(即旅順港。——譯者)的駐軍。他再次聲明,美國政府急於防止中國內戰,並表示希望“其他國家”也同樣關心這件事。1《美中關係》,第214—215頁。
因此,雙方仍然象過去一樣距離很遠,敵對行動繼續進行。10月10日,張家口落入政府軍手裏。次日,政府正式宣布將於11月12日召開國民大會。10月16日,委員長提出了另一個妥協方案,這個方案大體上,雖然不是全部,還是根據美國調停人為他擬定的建議草案製定的。這個方案也遭到了共產黨的拒絕,同時第三方麵(由各少數黨領袖組成)為謀求雙方和解而作出的努力也同樣沒有效果。111月6日,委員長宣布他已向自己的部隊下達了停火命令,同時他進一步提出了一個政治和解建議。不過,他拒絕取消召開國民大會的決定,並於11月15日——比原定日期推遲了三天——召開了國民大會。第三方麵的某些黨派的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但共產黨和民主同盟拒絕參加。11月16日,共產黨發表聲明,譴責大會是國民黨所控製的機構,並宣布不承認大會的決議。三天之後,周恩來動身返回延安,從而結束了上年1月開始的一係列漫長的談判。在周恩來啟程之前,馬歇爾要他向延安的共產黨領導人取得下麵這一問題的明確回答:他們究竟希望還是不希望馬歇2同上書,第188頁。
3同上書,第191—193頁。於是,馬歇爾撤回了要求召他回國的建議。
1《美中關係》,第194頁。
2同上書,第196—196頁;備忘錄全文,見該書第667—669頁。
1《美中關係》,第196—204頁。又見張家森(譯音):《中國的第三種勢力》〔carsun(chia-sen)插ng:thethirdforceinchina〕,紐約,布克曼同人出版社,1953年版,第181—187頁。
爾將軍繼續充當調停人?周恩來答應滿足馬歇爾的要求。12月1日,馬歇爾218同委員長再次舉行會談,在會談中馬歇爾重申他堅信國民黨人將會發現他們無法用武力摧毀共產黨;如果國民黨硬要這樣做,將給自己帶來財政和經濟上的崩潰,而這正是共產黨所求之不得的。蔣介石回答說:他堅信共產黨從來沒有誠意和國民政府合作;在俄國的影響下,他們的目的是要瓦解國民政府。他認為有必要摧毀共產黨的軍事力量,並相信隻要做到了這一點,
處埋共產黨的問題就沒有什麽困難了。
蔣宣稱,他不相信中國經濟有立即崩潰的危險。
12月4日,馬歇爾從周恩來那裏收到了共產黨提出的重開談判的條件,那就是:解散國民大會,恢復1946年1月13日以前的軍事陣地。對於馬歇爾提出的是否要他繼續開展調停工作,共產黨沒有表態;馬歇爾把這種沉默
理解為共產黨不希望他再堅持下去。1
12月18日,杜魯門總統就美國對華政策發表了第二個聲明。在提到他2
上一年12月的聲明之後,總統回顧了導致派遣馬歇爾特使的種種考慮,1946年1月和2月的協定,以及後來的不愉快的發展。他還解釋了派遣美軍來華的目的以及他們在中國所做的工作,特別提到美軍參加了集中和遣返近三百萬日本軍人和平民的龐大工作——這一工作已於1946年11月全部完成。他聲稱,1945年12月駐華美軍總數共約十一萬三千人,現正減少到不滿一萬
二千人。3
總統宣布,他上次聲明中所闡明的政策原則仍然有效,並將繼續指導美國在華的活動。這些原則是:承認中219國國民政府:贊助和平解決中國內戰;不論內戰持續多久,均不進行幹涉。他答應在中國國內局勢證明可行的
時候,考慮向中國進一步提供財政經濟援助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蔣介石正在盡一切努力打敗共產黨,並竭力從他自己的陣營內部取得某些支持,以對付美國為了迫使他的政權自由化所施加的壓力。雖然由於共產黨和大多數小黨派拒絕與會,國民大會幾乎成了清一色的國民黨局麵,但在國民黨內部也有分歧的意見。有勢力的右翼分子想要否定政治協商會議在1946年1月作出的決議,以及原封不動地通過1936年5月的憲法草案。這恰恰會中了共產黨的圈套並大大有助於證明他們的預言,說憲法隻不過是用來裝裝門麵,國民黨實際上仍將和過去一樣實行獨裁統治。委員長在國民黨內的比較開明的人士和國民大會中的非國民黨人員的支持下,通過了一部與原先1月份由各黨派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所提出的建議多少有些相符的憲法。這個文件將在12月25日大會閉幕後一年開始生效;暫時將成立一個聯合政府,持有不同政見的黨派,包括共產黨,如果他們願意的話,都
可以參加進來。可是,在大會閉幕之前已經獲悉,共產黨將不參加。1
盡管馬歇爾認為共產黨12月4日的答覆說明調停已經毫無成功的希望,但在這段時間裏,他仍然留在中國。他繼續為委員長提出建議,對他在國民1《美中關係》,第204—212頁。
2全文見同上書,第689—694頁。
3蘇聯代表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關於在華的美國軍隊問題。國務卿於12月13日答覆說,他堅信,當時美軍在華人數(一萬九千人,其中一萬五千人是作戰部隊)少於蘇聯在阿瑟港(即旅順港。——譯者)的駐軍。他再次聲明,美國政府急於防止中國內戰,並表示希望“其他國家”也同樣關心這件事。1《美中關係》,第214—2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