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菲斯:《中國的紛亂》,第271—273頁。
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自豪地宣布,“解放區”已有九千五百萬人民,他還把解放區人民的生活同他斷言的在國民黨區域內普遍存在的悲慘生活作了對比。雖然他宣稱不打算馬上建立一個完全共產主義的中國,同時重申他過去的關於建立一個聯合政府的主張,但是他堅定地宣布,共產黨的最終目標是在中國建立一個共產主義社會。另一方麵,中國政府的前景正走向1
光明。大量的美國援助物資正源源不斷地飛越“駝峰”運到中國;蔣介石和魏德邁的關係是融洽的,魏德邁象赫爾利一樣,了解委員長的難處,也看到蔣介石政府的缺點,但能婉轉而友好地提出批評和建議,不象史迪威那樣粗暴和抱有敵意。蔣介石作出了一些反應;雖然魏德邁沒能在中國部隊中做到他希望做的那麽多的改革和整頓,但是他確實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美國高級軍官被任命為中國高級軍官的顧問;美國下級軍官則幫助訓練中國的部隊。其結果就見之於中國地麵部隊於1946年5月在美國空軍的配合下,擊敗了日本在湖南西部的最後一次進攻。當時,日本人雖然還固守著幾個重要城市和空軍基地,固守著中國南部海岸,但他們已開始從內陸撤退。原來打算在美國從海上襲擊的配合下,由中國陸軍在廣州—香港地區登陸進攻的計
劃,由於日本投降而未實現。2
盡管重慶和延安部沒有預料到日本投降得那麽快,189但是到1945年復,事情已經很清楚,日本的末日近在眼前了。因而,雖然中國政府和共產黨還在進行會談,但實際上雙方都是在拖延時間,要看看日本被徹底打敗後的形勢如何。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去記錄1945年6月和7月間進行的沒有結
果的會談了。
1布蘭特等著:《中國共產主義文獻史》,第240頁,第295—304頁。
2菲斯,前引書,第296—298頁。
第三節赫爾利將軍的失敗
日本的投降立即在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中引起了一場危機。
由盟軍最高統帥發布的總命令第一號1任命蔣介石為接受除滿洲以外的
全部在華日軍投降的唯一代表。
但是8月12日,共產黨朱德將軍卻命令他的部隊以解除日軍武裝並占領日軍所控製地區為目標發起總攻。8月13日,蔣介石電告延安,指令共產黨部隊留在原地,不要採取獨立行動。他得到的回答卻是延安廣播電台的一陣反抗,聲稱中共軍隊承擔了抗周戰爭的重負,它最有權接受日本的投降。8月16日和8月20日先後兩次邀請毛澤東來重慶協商避免內戰的問題、都遭到拒絕。8月21日,在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將軍的副總參謀長清將軍抵達芷江與何應欽將軍商談投降條件,何應欽通知清說,日本部隊隻能向中國國民政府指定的人員投降。2但是,由於國民黨軍隊所占領的地區隻限於華西和華南,很明顯,如果不迅速採取行動,華北和華東的一些港口勢將落人共19產黨的手中。為此,中國政府請求美國給予幫助,以確保由它來接受日本投降。根據這一請求,美國為國民黨空運了三個軍,這就使它得以占領華東和華北的一些戰略要地,其中包括上海、南京和北平。美國還提供船舶運送另一些國民黨軍隊。與此同時,在國民政府的再次請求下,五萬多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華北登陸,協助政府控製該地區並遣返日本人。這樣,國民黨政府3
就控製了華南、長江流域和華北一些主要城市,並且接受了大部分在華日軍攜帶武器彈藥的投降。與此同時,雖然共產黨人的主要企圖遭到挫敗,但他們還是大大擴大了自己在華北和華中腹地的控製範圍,並獲得了數量可觀的日本軍事裝備。接著,他們就著手破壞平漢、津浦兩條鐵路,以便盡可能阻4
止國民黨在北方鞏固勢力。
在雙方競相控製華北的同時,國民黨政府和中國共產黨恢復談判。8月26日,也就是公布中蘇條約的那一天,毛澤東接受了請他去重慶的第三次邀請。兩天之後,他在赫爾利的陪同下到達重慶,赫爾利是為了敦促毛澤東重開談判而事先去延安的。政府代表和共產黨領導人之間隨即進行了為期六周5
的談判。美國大使在9月22日去華盛頓述職之前,一直參加了這些談判。他在一份報告中談到,雙方在謀求一項總協議方麵已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他還談到,共產黨準備承認國民黨在建立一個民主政權的過渡時期中對政府的
控製。1
10月11日,毛澤東飛返延安,同日發表了一項聯合聲明,概括了會談結果。據聲明所述,雙方已就協力維持和平和建立統一的國家軍隊取得總的原則性的一致意見,雙方還同意召開包括一切黨派在內的政治協商會議,191以討論創建立憲政府的步驟,確定擬議中的國民大會的召開日期和代表組成,並修改1936年的憲法草案。共產黨表示他們準備把自己的軍隊減少到二3《美中關係》,第311—312頁。
4同上。
5同上書,第105頁。
1《美中關係》,第105—106頁。魏德邁將軍遵照華盛頓的指示,避不占領共產黨已經控製的地區。10月初,在煙臺登陸的計劃取消了,這個決定是在朱德就此計劃向魏德邁發出警告表示反對以後作出的。共產黨控製了這個港口,因而得以向滿洲運送部隊和補給(菲斯:《中國的紛亂》,第365—366頁)。 十個師,作為總的軍事整編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2
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自豪地宣布,“解放區”已有九千五百萬人民,他還把解放區人民的生活同他斷言的在國民黨區域內普遍存在的悲慘生活作了對比。雖然他宣稱不打算馬上建立一個完全共產主義的中國,同時重申他過去的關於建立一個聯合政府的主張,但是他堅定地宣布,共產黨的最終目標是在中國建立一個共產主義社會。另一方麵,中國政府的前景正走向1
光明。大量的美國援助物資正源源不斷地飛越“駝峰”運到中國;蔣介石和魏德邁的關係是融洽的,魏德邁象赫爾利一樣,了解委員長的難處,也看到蔣介石政府的缺點,但能婉轉而友好地提出批評和建議,不象史迪威那樣粗暴和抱有敵意。蔣介石作出了一些反應;雖然魏德邁沒能在中國部隊中做到他希望做的那麽多的改革和整頓,但是他確實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美國高級軍官被任命為中國高級軍官的顧問;美國下級軍官則幫助訓練中國的部隊。其結果就見之於中國地麵部隊於1946年5月在美國空軍的配合下,擊敗了日本在湖南西部的最後一次進攻。當時,日本人雖然還固守著幾個重要城市和空軍基地,固守著中國南部海岸,但他們已開始從內陸撤退。原來打算在美國從海上襲擊的配合下,由中國陸軍在廣州—香港地區登陸進攻的計
劃,由於日本投降而未實現。2
盡管重慶和延安部沒有預料到日本投降得那麽快,189但是到1945年復,事情已經很清楚,日本的末日近在眼前了。因而,雖然中國政府和共產黨還在進行會談,但實際上雙方都是在拖延時間,要看看日本被徹底打敗後的形勢如何。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去記錄1945年6月和7月間進行的沒有結
果的會談了。
1布蘭特等著:《中國共產主義文獻史》,第240頁,第295—304頁。
2菲斯,前引書,第296—298頁。
第三節赫爾利將軍的失敗
日本的投降立即在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中引起了一場危機。
由盟軍最高統帥發布的總命令第一號1任命蔣介石為接受除滿洲以外的
全部在華日軍投降的唯一代表。
但是8月12日,共產黨朱德將軍卻命令他的部隊以解除日軍武裝並占領日軍所控製地區為目標發起總攻。8月13日,蔣介石電告延安,指令共產黨部隊留在原地,不要採取獨立行動。他得到的回答卻是延安廣播電台的一陣反抗,聲稱中共軍隊承擔了抗周戰爭的重負,它最有權接受日本的投降。8月16日和8月20日先後兩次邀請毛澤東來重慶協商避免內戰的問題、都遭到拒絕。8月21日,在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將軍的副總參謀長清將軍抵達芷江與何應欽將軍商談投降條件,何應欽通知清說,日本部隊隻能向中國國民政府指定的人員投降。2但是,由於國民黨軍隊所占領的地區隻限於華西和華南,很明顯,如果不迅速採取行動,華北和華東的一些港口勢將落人共19產黨的手中。為此,中國政府請求美國給予幫助,以確保由它來接受日本投降。根據這一請求,美國為國民黨空運了三個軍,這就使它得以占領華東和華北的一些戰略要地,其中包括上海、南京和北平。美國還提供船舶運送另一些國民黨軍隊。與此同時,在國民政府的再次請求下,五萬多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華北登陸,協助政府控製該地區並遣返日本人。這樣,國民黨政府3
就控製了華南、長江流域和華北一些主要城市,並且接受了大部分在華日軍攜帶武器彈藥的投降。與此同時,雖然共產黨人的主要企圖遭到挫敗,但他們還是大大擴大了自己在華北和華中腹地的控製範圍,並獲得了數量可觀的日本軍事裝備。接著,他們就著手破壞平漢、津浦兩條鐵路,以便盡可能阻4
止國民黨在北方鞏固勢力。
在雙方競相控製華北的同時,國民黨政府和中國共產黨恢復談判。8月26日,也就是公布中蘇條約的那一天,毛澤東接受了請他去重慶的第三次邀請。兩天之後,他在赫爾利的陪同下到達重慶,赫爾利是為了敦促毛澤東重開談判而事先去延安的。政府代表和共產黨領導人之間隨即進行了為期六周5
的談判。美國大使在9月22日去華盛頓述職之前,一直參加了這些談判。他在一份報告中談到,雙方在謀求一項總協議方麵已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他還談到,共產黨準備承認國民黨在建立一個民主政權的過渡時期中對政府的
控製。1
10月11日,毛澤東飛返延安,同日發表了一項聯合聲明,概括了會談結果。據聲明所述,雙方已就協力維持和平和建立統一的國家軍隊取得總的原則性的一致意見,雙方還同意召開包括一切黨派在內的政治協商會議,191以討論創建立憲政府的步驟,確定擬議中的國民大會的召開日期和代表組成,並修改1936年的憲法草案。共產黨表示他們準備把自己的軍隊減少到二3《美中關係》,第311—312頁。
4同上。
5同上書,第105頁。
1《美中關係》,第105—106頁。魏德邁將軍遵照華盛頓的指示,避不占領共產黨已經控製的地區。10月初,在煙臺登陸的計劃取消了,這個決定是在朱德就此計劃向魏德邁發出警告表示反對以後作出的。共產黨控製了這個港口,因而得以向滿洲運送部隊和補給(菲斯:《中國的紛亂》,第365—366頁)。 十個師,作為總的軍事整編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