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狂熱的軍官發動的暴亂,但是沒有一處暴亂的規模大到足以使政變成功。


    所有的暴動都被平息了,大多數參與者都自殺了。2


    與此同時,8月15日上午(日本時間),外務省向瑞士政府發出接受同盟國條件的照會,請瑞士政府轉給同盟國。當天中午,日本人民在驚愕的沉3


    默中聽到了天皇詔書4的廣播,天皇在詔書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規定的投降


    條件。


    阿南將軍的自殺使日本內閣失去了陸軍大臣,而這正是陸軍似乎可能發生叛亂的緊急關頭。因此,8月15日,年邁的鈴木首相向天皇遞交了內閣的辭呈。木戶認為,現在已到了這樣的時刻,即一直到盟軍來占領以前,應該由一位親王站出來把全國團結在一起。他選中了東久邇親王。東久邇親王是一位國舅,也是現役將軍,因而有權指揮陸軍。他於8月17日就職。近衛親王為副首相。同一天,天皇向國內外的武裝部隊發布了一項敕諭,命令他們


    和平地投降。1敕諭宣布如下:


    朕往時對英美宣戰,閱三年又八月。其間,朕親愛之陸海軍人挺身效命,


    奮勇戰鬥於瘴癘不毛之野,炎熱狂濤之海,朕深嘉之。


    1國際軍事法庭,東京:《記錄》,第31194—31197頁;加藤:《失敗的戰爭》,第241—243頁;加瀨:《虧蝕》,第258—260頁。


    2加瀨:《虧蝕》。第261—262頁。


    3照會全文見下文,附錄(六),原著第495頁。


    4詔書全文見下文,附錄(七),原著第497頁,加瀨(同上書,第256頁)說,詔書原稿上有“戰局日益惡化”的字樣,但在陸軍大臣的堅持下,改為“戰局並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於我”。


    1木戶的證詞(國際軍事法庭,東京:《記錄》,第31198頁);又見加瀨:《虧蝕》,第262—263頁。 現新有蘇聯參戰,自內外各種形勢觀之,今後戰爭之繼續徒增禍害,終使帝國有喪失存在的基礎之虞。雖然148帝國陸海軍之鬥誌尚為壯烈,然為保持維護我國光榮之國體,朕現欲與美英蘇及重慶媾和。對斃命於鋒鏑,死於疫癘之眾多忠勇將士,衷心哀悼,同時深信汝等軍人之誠忠遺烈為萬古國


    民之精粹。


    汝等軍人,克體朕意,堅持鞏固團結,嚴明出處進止,以期克服千辛萬


    苦,忍所難忍,而遺國家以永遠之基礎。2


    親王們被指派到各地去進行勸說,以便有助於確保服從天皇的命令。為此,閑院宮親王到新加坡,朝香親王到中國,竹田宮親王到滿洲國,以促使這些地區的日本軍隊服從天皇的命令。1這個任務,他們完成了。而在國內,高鬆親王發揮了作用,他說服特別攻擊隊——敢死飛行員們——放棄了他們明確表示的要攻擊美國戰艦“密蘇裏”號的意圖。不過隻是在首批美軍到達2


    而沒有發生任何不幸事件的時候,朝廷和政府官員才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與此同時,同盟國商定由麥克阿瑟將軍擔任盟軍最高統帥。這是在莫洛托夫和美國駐莫斯科大使哈裏曼之間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後才決定的。莫洛托夫建議可以有兩個最高統帥,即麥克阿瑟和蘇聯的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哈裏曼用尖刻的話回答了這一建議。他對美蘇在太平洋戰爭中各自所作的努力作了一番比較,聲稱,由任何別的人而不是由美國人來擔任盟軍在日本的最高統帥,這是“不可思議的”。蘇聯政府放棄了自己的主張;8月12日,史達林毫無異議地同意了杜魯門的提名——麥克阿瑟。美國方麵所表現3


    的這種堅定性,無疑使美國和日本避免了將來可能產生的任何其他麻煩和僵局,使日本從而免遭戰後德國那樣的命運。史達林對美方提出的即將由駐日最高統帥發布的總命令第一號也沒有劇烈反對。該命令是由美國陸軍部在8月11日起草的,然後由美國國務院—陸軍部—海軍部協調委員會討論,並由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進一步審議。最後,命令經總統批準後,轉達給英國和蘇聯政府。這是一份頭等重要的文件,149因為它除了其他規定以外,還規定了日本各部隊應向誰投降。1蘇聯政府在8月16日的答覆中提出了兩條修正。這方麵值得指出的是,指定北緯38度線為投降分界線是美國的文本中原有的條款之一,並不是蘇聯的修正條款。2第一批美國占領部隊於8月28日到達日本,因天氣惡劣比預定的時間推遲了兩天。9月2日,同盟國的代表和日本代表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裏”號軍艦上正式簽署投降書。日本方麵3


    參加簽字的是再度擔任外相的重光葵,還有梅津,他是經天皇的勸說才勉強


    2《昭南新聞》,1945年8月21日。


    1加瀨:《虧蝕》,第254頁。


    2同上書,第264頁。


    3迪恩:《奇異的同盟》,第278—279頁。


    1總命令全文見下文,附錄(九),原著第499頁。


    2副國務卿j·c·韋布的聲明,1949年6月16日〔美國眾議院外交妥員會:《關於對韓國援助的意見聽取會》(hearingsonkoreanaid),第81屆國會第1次會議(華盛頓,美國政府印刷局,1949年版),第118頁〕。史達林要求由蘇軍接受千島群島日軍的投降,杜魯門同意了。但是總統拒絕了史達林的第二個要求,即蘇軍占領北侮道的北半部。史達林對此非常惱火(菲斯:《中國的紛亂》,第341頁,注4)。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