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聯軍的進擊對北部人思想產生的影響,同與羅伯特·李的願望恰恰相反。它非但沒有激勵反戰情緒,反而在多數北方人中激起了憤怒的感情,從而鎮住了同情南部的“銅頭蛇”,使他們噤若寒蟬。入侵的南軍搶走了可以找到的一切牲畜、馬匹、四輪車、食品和鞋子(付給或答應付給邦聯的貨幣),並在所占領的城鎮徵收貢物。他們還俘獲了一大批賓夕法尼亞黑人,把他們解送南部為奴。所有這些同樣激起北部人的憤怒和痛恨,而這種情感是南部人在保衛其領土時曾經有過的。


    米德接過指揮權那天,羅伯特·李的三個軍有兩個駐在錢伯斯堡;尤厄爾的那個軍有一部分駐在約克城,其餘的部隊則位於哈裏斯堡附近。斯圖亞特的騎兵已經開走,縱深直入去襲擊聯邦軍殿後部隊。過去對麥克萊倫發動的類似襲擊曾使斯圖亞特名聲大噪,而這次行動卻隻會給他帶來這樣的指責:羅伯特·李在最需要眼睛時,奪去了他的“眼睛”。羅伯特·李希望跨過薩斯奎漢納河,扒掉位於哈裏斯堡和蘭開斯特之間的賓夕法尼亞鐵路。可是,斯圖亞特不在身邊,這使他對聯邦軍的位置一無所知。當一位偵察員報告說,聯邦軍已渡過波托馬克河並揮師北去時,羅伯特·李才慌忙派出傳令兵,召集分散的各師。羅伯特·李打算在葛底斯堡以西8英裏處的卡什鎮集結兵力。米德早已部署好部隊,把守通往華盛頓和巴爾的摩的各道關口。雙方都無意在葛底斯堡交戰。但是,在7月1日清晨,前往葛底斯堡搶鞋子的一個邦聯步兵旅在途中與城西的兩個聯邦騎兵旅交火。有10多條四通八達的道路在葛底斯堡匯合。北軍的騎兵指揮官約翰·布福德早已認識到該鎮在戰略上的重要意義。布福德命令騎兵下馬,以擊退衝過來的叛軍;同時,雙方的傳令兵急忙去召援軍前來增援。於是,美國歷史上最具決定性的一仗打響了。


    葛底斯堡戰役


    邦聯軍距葛底斯堡較近,故能較快地集結起來。他們在7月1日調來25,000人投入與聯邦軍19,000人的戰鬥。在這一天的很長時間裏,在人數上居劣勢的北軍在最後撤離前,拚死打退了南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上午10時左右,英勇頑強的聯邦第一軍趕來解救布福德的騎兵,遏製住葛底斯堡以西的邦聯阿·p·希爾那個軍的數次猛攻。聯邦第一軍軍長約翰·f·雷諾茲被狙擊手擊斃。中午過後,聯邦第11軍趕到,在鎮北占據一塊陣地,與南下的尤厄爾部遭遇。不走運的聯邦“德裔師”兩翼薄弱,再次被原由傑克遜指揮的那個軍擊潰,使得葛底斯堡以西的聯邦陣地在打完這場戰爭中最為艱苦的一仗後也垮了。北軍無秩序地從城裏撤出來,占領了公墓嶺的一塊陣地。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公墓大門上掛著一個牌子,寫著:“在此使用槍炮者,一經發現,將依法嚴懲不貸。”


    羅伯特·李於下午三點左右到達葛底斯堡。由於斯圖亞特不在身邊,也不知聯邦其他部隊在何處,所以他仍不願主動挑起一場大戰。但是,部隊作戰的勝利,改變了他的想法。他命令尤厄爾“如果可行”就酌情決定攻占公墓嶺。傑克遜統帥該軍時,這樣的一紙命令就會導致一次全力以赴的進攻。可是,尤厄爾則舉棋不定。他知道,聯邦軍已在山上掘壕據守,部署了不少大炮,最後決定不發動攻擊。隨著夜幕的降臨,人們已開始討論葛底斯堡的許多“如果”中的一個“如果”:尤厄爾如果在7月1日進攻公墓嶺,他是否會將其攻占?他如果成功了,這次戰鬥乃至這場戰爭的結局是否會相同?


    是夜和次晨,雙方現有部隊大都進入了陣地。聯邦軍陣地活像個魚鉤,帶鉤的一端從卡爾普山彎向公墓嶺,鉤柄向南沿著公墓嶺那低矮而狹長的山脊伸至小朗德托普山 [ 投筆從戎註:little round top,也常見完全意譯為“小圓頂”,本書譯者使用了部分音譯。 ] 和朗德托普山之間的鉤眼。由於卡爾普山和朗德托普山分插成為兩翼,而且由於此防線呈凸狀,使援軍能迅速地從一處調至另一處,所以聯邦軍陣地極易防守。呈凹形的邦聯軍防線的長度幾乎是聯邦軍防線的兩倍,而且兩端之間的交通極為不便。


    7月2日晨,朗斯特裏特研究了聯邦軍陣地之後,他斷定聯邦軍陣地十分鞏固而不宜進攻。他建議羅伯特·李督師從側翼向南迂迴,在聯邦軍與華盛頓之間選擇易於防守的陣地,並迫使米德前來進攻。但是,羅伯特·李的鬥誌正旺,相信自己的軍隊戰無不勝。如果沒有足夠的騎兵,朗斯特裏特所鼓吹的那種側翼運動是危險的。而且羅伯特·李認為,由於給養有限和交通線容易遭到攻擊,要麽硬著頭皮打一仗,要麽就得撤退。因此,他沒有接受朗斯特裏特的建議,而決心進攻聯邦軍的兩翼。尤厄爾仍認為右翼太強,羅伯特·李因而命令朗斯特裏特在聯邦軍左翼發起第一次進攻,而與此同時,尤厄爾將在朗斯特裏特的大炮轟鳴聲中向公墓嶺和卡爾普山發動第二次進攻,以防米德增援左翼。


    由於朗斯特裏特並不相信羅伯特·李的作戰計劃,所以對這次進攻的指揮缺乏積極性;還由於直接通向攻擊地點的近路處於聯邦軍的一個信號站監視之下,朗斯特裏特的部隊就不得不反向行軍,走另一條道路,結果直到接近傍晚時才發動進攻。防守聯邦軍左翼的是第三軍軍長丹尼爾·西克爾斯,此人是位前坦慕尼協會的政治家,因曾謀殺妻子的情夫而臭名昭著。西克爾斯違背命令行事,把他那個軍從公墓嶺山脊南端的低地推進到沿埃米茨堡路的較高的地方,給聯邦軍防線增加了一個突出部。西克爾斯的推進使小朗德托普山處於無人防守的狀態。聯邦軍的古弗納·k·沃倫將軍發現這個情況後,立刻認識到,讓邦聯軍占據這個山頭,就會使叛軍炮兵縱射整個聯邦陣線。沃倫立即把第五軍的兩個旅派往小朗德托普山,他們隻比衝上來的邦聯軍早到幾分鍾。在亂石遍地的山坡上,雙方展開一場拚死的拉鋸戰。北方軍堅守住了小朗德托普山。但是,聯邦軍還是在西克爾斯的陣地突出部西北角的桃園、麥地和魔窟——此地位於從小朗德托普山流下的一條沼澤般的小河對麵,似礫石組成的一個迷宮——幾處地方惡戰後撤退;這幾個地方也因而聞名於世。邦聯軍各部的攻勢雖很淩厲,但配合不好,各旅零星地各自為戰,所以聯邦軍官來得及向受威脅的地點調遣部隊。聯邦軍在公墓嶺的主要防線防守穩固。到黃昏時,叛軍已經精疲力竭,放棄了對右翼的進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的考驗:美國內戰及重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詹姆斯·M·麥克弗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詹姆斯·M·麥克弗森並收藏火的考驗:美國內戰及重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