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火的考驗:美國內戰及重建 作者:[美]詹姆斯·M·麥克弗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攻羅亞爾港的勝利大大出乎聯邦的意料。當海軍在這裏建立一個龐大基地的時候,陸軍沒有準備向內陸乘勝進逼,但加強對這些島嶼的控製。在之後的幾個月中,海陸軍協同遠征,奪取了南至聖奧古斯丁的沿海要地;4月,在海岸附近島嶼一帶活動的陸軍炮兵轟擊並攻陷了薩凡納的普拉斯基要塞,從而關閉了這個突破封鎖船的港口。
北卡羅來納也未逃過這股藍色浪潮的進一步衝擊。安布羅斯·e·伯恩賽德將軍,一位滿臉絡腮鬍子的羅德島人,組織了一個由有豐富航海經驗的新英格蘭人組成的分艦隊。1862年1月,伯恩賽德的11500人的分艦隊在一支由淺水炮艦、拖輪、運輸船和駁船組成的小型艦隊的配合下,在哈特勒斯港渡過淺水地帶,沿帕姆利科灣駛至羅阿諾克島。這個島控製著帕姆利科和阿爾伯馬爾海峽之間的水路,因此也同樣控製著除威爾明頓之外的每一個北卡羅來納港口的河口。邦聯在這個島上設了要塞,但他們2500人的部隊沒有絲毫的優勢。在2月7日至8日的水陸聯合進攻中,汽船將長長的一串滿載士兵的破浪艇拖至淺灘,戰艦同時駛於兩旁,掩護他們登陸。伯恩賽德的士兵潮水般地湧上海灘,成扇形散開,勇猛地撲向叛軍的戰壕。當聯邦的炮艦從敵人前方衝破水道障礙時,他們從背後奪取了敵人的要塞。這是一次非常順利的戰鬥,聯邦方麵僅以278人的傷亡代價共抓獲了2000名邦聯俘虜。在之後的幾周內,北軍又占領了長達150英裏的北卡羅來納海灣各港口的大陸地帶。
“莫尼特”號與“梅裏麥克”號
在1861年秋至1862年冬整整一年多的時間內,邦聯方麵從沿海地區得來的都是壞消息,然而他們仍指望用一件強大的新式武器來扭轉局勢。自從他們於1861年4月奪取了諾福克海軍造船廠以來,就一直在重新改造被繳獲的“梅裏麥克”號,想把它改造成一艘帶撞角的裝甲艦。由於缺乏一些原件,這項工作進展得很緩慢,但到當年冬天,這艘重型裝甲艦已接近製成。它不是世界上第一艘裝甲艦。法國人在克裏米亞戰爭中曾使用過裝有鐵甲的“流動炮台”;法國海軍在1861年就有一艘裝甲艦,英國海軍有兩艘。1861年10月,聯邦海軍與出生在瑞典的發明家約翰·埃裏克森立約承購一般完全新型的裝甲艦“莫尼特”號。它的船身隻有吃水線那麽低,有一個裝有兩門炮的轉塔,整個軍艦看起來像“一個放在圓卵石上的罐頭盒”。大約就在“梅裏麥克”(重新命名為“維吉尼亞”號)正準備從諾福克啟航,與漢普頓羅茲的聯邦封鎖艦較量之時,“莫尼特”也在紐約製成了。
1862年3月8日,“維吉尼亞”號發起了攻擊,在夜幕降臨之前,摧毀了兩艘軍艦,使另外三艘擱淺後在次日被摧毀。聯邦軍艦轟擊它的炮彈從它的裝甲外殼上彈出去,沒有對它造成任何損傷。華盛頓為此大為恐慌。然而就在當日晚,“莫尼特”號到達了漢普頓羅茲,並於翌晨與“維吉尼亞”號交戰,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在兩艘裝甲艦之間展開的戰鬥。經過3個多小時的近戰,雙方水兵都感到精疲力竭,戰鬥宣告停止。兩艘艦各直接中彈20餘發炮彈,均未造成嚴重損壞。“弗克尼亞”號裝甲艦失去了對聯邦封鎖的威脅。雖然這次交戰未分勝負,但“莫尼特”號卻顯示了它的優越性。由於它吃水更淺(吃水深度為11英尺,而“維吉尼亞”號則是22英尺),因此它的速度更快並具備更強的機動性;因船身低矮,它的中彈範圍減少了三分之二,它的雙炮轉塔對準一個方向所發射的火力相當於“維吉尼亞”號的10門輕型炮。當諾福克於1862年5月落入聯邦之手時,“維吉尼亞”號裝甲艦不得不鑿沉,因為它太不適於航海而不能逃往公海,而且又因吃水太深而不能沿詹姆斯河航行。然而“莫尼特”號卻成了內戰期間聯邦製造或開始製造的58艘裝甲艦的樣板艦。邦聯對聯邦海軍的主要海上挑戰宣告失敗。
封鎖之結果
聯邦封鎖的效果在內戰期間曾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並且長期以來一直是有爭議的問題。邦聯的國務卿堅持認為它是一個“名義上的封鎖”,是不會受到國際的承認的。為了支持這種觀點,一些歷史學家列舉了數字或估算數字,指出南部至少出口了100萬包棉花,進口了60萬支步槍,50萬雙軍鞋等等。1861年期間,至少有十分之九的突破封鎖線的船通過了封鎖線。到1865年,聯邦海軍將這個比例縮小至二分之一。但在整個內戰期間,突破封鎖的成功率據估計達8500次,而聯邦海軍捕獲或摧毀的突破封鎖線的船僅1500艘。因此人們爭辯說這次封鎖是失敗的。
但是,這些數字又能證實一種相反的觀點。重要問題不在於有多少船隻突破了封鎖線,而在於如果不實行封鎖,會有多少貨物被運過封鎖線。內戰的後3年出口的100萬包棉花同戰前3年中出口的1000萬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內戰前的4年中,有20000艘船隻進出南部各港口,其中大部分船的貨運量都超過了內戰期間這8500艘突破封鎖線的船的貨運量。許多突破封鎖線的船在被追擊時為了加快航速,不得不向海中投棄一部分貨物。聯邦的封鎖將南部的海上貿易減少至正常情況下的將近三分之一。況且戰爭年代還屬非常時期,因為南部缺乏工業基礎,需要進口大量的物資投入戰爭。盡管封鎖在戰爭初期並未顯示多麽重要的軍事意義,但它最終對戰爭的勝負卻起了重大作用。
北卡羅來納也未逃過這股藍色浪潮的進一步衝擊。安布羅斯·e·伯恩賽德將軍,一位滿臉絡腮鬍子的羅德島人,組織了一個由有豐富航海經驗的新英格蘭人組成的分艦隊。1862年1月,伯恩賽德的11500人的分艦隊在一支由淺水炮艦、拖輪、運輸船和駁船組成的小型艦隊的配合下,在哈特勒斯港渡過淺水地帶,沿帕姆利科灣駛至羅阿諾克島。這個島控製著帕姆利科和阿爾伯馬爾海峽之間的水路,因此也同樣控製著除威爾明頓之外的每一個北卡羅來納港口的河口。邦聯在這個島上設了要塞,但他們2500人的部隊沒有絲毫的優勢。在2月7日至8日的水陸聯合進攻中,汽船將長長的一串滿載士兵的破浪艇拖至淺灘,戰艦同時駛於兩旁,掩護他們登陸。伯恩賽德的士兵潮水般地湧上海灘,成扇形散開,勇猛地撲向叛軍的戰壕。當聯邦的炮艦從敵人前方衝破水道障礙時,他們從背後奪取了敵人的要塞。這是一次非常順利的戰鬥,聯邦方麵僅以278人的傷亡代價共抓獲了2000名邦聯俘虜。在之後的幾周內,北軍又占領了長達150英裏的北卡羅來納海灣各港口的大陸地帶。
“莫尼特”號與“梅裏麥克”號
在1861年秋至1862年冬整整一年多的時間內,邦聯方麵從沿海地區得來的都是壞消息,然而他們仍指望用一件強大的新式武器來扭轉局勢。自從他們於1861年4月奪取了諾福克海軍造船廠以來,就一直在重新改造被繳獲的“梅裏麥克”號,想把它改造成一艘帶撞角的裝甲艦。由於缺乏一些原件,這項工作進展得很緩慢,但到當年冬天,這艘重型裝甲艦已接近製成。它不是世界上第一艘裝甲艦。法國人在克裏米亞戰爭中曾使用過裝有鐵甲的“流動炮台”;法國海軍在1861年就有一艘裝甲艦,英國海軍有兩艘。1861年10月,聯邦海軍與出生在瑞典的發明家約翰·埃裏克森立約承購一般完全新型的裝甲艦“莫尼特”號。它的船身隻有吃水線那麽低,有一個裝有兩門炮的轉塔,整個軍艦看起來像“一個放在圓卵石上的罐頭盒”。大約就在“梅裏麥克”(重新命名為“維吉尼亞”號)正準備從諾福克啟航,與漢普頓羅茲的聯邦封鎖艦較量之時,“莫尼特”也在紐約製成了。
1862年3月8日,“維吉尼亞”號發起了攻擊,在夜幕降臨之前,摧毀了兩艘軍艦,使另外三艘擱淺後在次日被摧毀。聯邦軍艦轟擊它的炮彈從它的裝甲外殼上彈出去,沒有對它造成任何損傷。華盛頓為此大為恐慌。然而就在當日晚,“莫尼特”號到達了漢普頓羅茲,並於翌晨與“維吉尼亞”號交戰,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在兩艘裝甲艦之間展開的戰鬥。經過3個多小時的近戰,雙方水兵都感到精疲力竭,戰鬥宣告停止。兩艘艦各直接中彈20餘發炮彈,均未造成嚴重損壞。“弗克尼亞”號裝甲艦失去了對聯邦封鎖的威脅。雖然這次交戰未分勝負,但“莫尼特”號卻顯示了它的優越性。由於它吃水更淺(吃水深度為11英尺,而“維吉尼亞”號則是22英尺),因此它的速度更快並具備更強的機動性;因船身低矮,它的中彈範圍減少了三分之二,它的雙炮轉塔對準一個方向所發射的火力相當於“維吉尼亞”號的10門輕型炮。當諾福克於1862年5月落入聯邦之手時,“維吉尼亞”號裝甲艦不得不鑿沉,因為它太不適於航海而不能逃往公海,而且又因吃水太深而不能沿詹姆斯河航行。然而“莫尼特”號卻成了內戰期間聯邦製造或開始製造的58艘裝甲艦的樣板艦。邦聯對聯邦海軍的主要海上挑戰宣告失敗。
封鎖之結果
聯邦封鎖的效果在內戰期間曾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並且長期以來一直是有爭議的問題。邦聯的國務卿堅持認為它是一個“名義上的封鎖”,是不會受到國際的承認的。為了支持這種觀點,一些歷史學家列舉了數字或估算數字,指出南部至少出口了100萬包棉花,進口了60萬支步槍,50萬雙軍鞋等等。1861年期間,至少有十分之九的突破封鎖線的船通過了封鎖線。到1865年,聯邦海軍將這個比例縮小至二分之一。但在整個內戰期間,突破封鎖的成功率據估計達8500次,而聯邦海軍捕獲或摧毀的突破封鎖線的船僅1500艘。因此人們爭辯說這次封鎖是失敗的。
但是,這些數字又能證實一種相反的觀點。重要問題不在於有多少船隻突破了封鎖線,而在於如果不實行封鎖,會有多少貨物被運過封鎖線。內戰的後3年出口的100萬包棉花同戰前3年中出口的1000萬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內戰前的4年中,有20000艘船隻進出南部各港口,其中大部分船的貨運量都超過了內戰期間這8500艘突破封鎖線的船的貨運量。許多突破封鎖線的船在被追擊時為了加快航速,不得不向海中投棄一部分貨物。聯邦的封鎖將南部的海上貿易減少至正常情況下的將近三分之一。況且戰爭年代還屬非常時期,因為南部缺乏工業基礎,需要進口大量的物資投入戰爭。盡管封鎖在戰爭初期並未顯示多麽重要的軍事意義,但它最終對戰爭的勝負卻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