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在送別他的代表威爾基啟程赴莫斯科的時候說得更加肯定。英國歷史學記者沃特是這樣憶述1942年9月他與威爾基談話的:“我可以告訴您,——威爾基說——在五個星期前,當我離開華盛頓的時候,總統對我說‘……可能會遇到這樣情況,當您到達開羅的時候恰恰正好是它陷落的時候;當您到達俄國的時候,也可能正好是它覆滅的時候’。”
人們以為,美英兩國看到盟國處於這樣危急之中是要馬上給予援助的嘍!然而,美英政府並不急於履行自己盟國的義務——開闢第二戰場。
1942年8月,即在蘇德戰場南線戰鬥打得最激烈的時候,邱吉爾飛抵莫斯科。他給我們帶來一個不愉快的消息。邱吉爾在回憶錄中憶述這次莫斯科之行時寫道:“我反覆思量著我到這個悲慘而陰險的布爾什維克國家去的使命。這個國家誕生之初,我曾一度力圖扼殺它;在希特勒出現之前,我認為它是文明自由的死敵。現在我要對他們說些什麽才算盡到責任呢?具有文學癖好的韋維爾將軍把我要說的話歸納成一首詩。這首詩分成幾節,每節的末一行都是一句‘1942年不開闢第二戰場’。這隻不過等於往北極搬一塊冰而已。”
英國公然拒不履行盟國義務——不搬這“一塊冰”。8月12日談判中,邱吉爾在美國總統代表哈裏曼的支持下,正式通知蘇聯政府:1942年不開闢第二戰場。第二天,史達林就此間題向邱吉爾提出了一份備忘錄。“由於今年8月12日在莫斯科交換意見的結果,我已確知,英國首相邱吉爾先生認為在1942年不可能在歐洲組織第二戰場。……我們還了解到,在歐洲組織第二戰場的目的,是使東線的德軍撤往西歐,並在西歐建立抵抗法西斯德軍的重要基地,從而緩和1942年蘇德戰場上蘇軍麵臨的嚴重局麵。……不難理解,英國政府拒絕在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將使蘇聯全國輿論——輿論正把希望寄托在開闢第二戰場上——遭受極大的打擊,使戰場上的紅軍麵臨的形勢複雜化,並使蘇軍統帥部的計劃受到影響。且不談由於1942年不開闢第二戰場給紅軍所造成的困難,無疑會使英國和其他盟國的軍事形勢受到損害。我和我的同事們認為,1942年存在著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有利的條件,因為幾乎全部德軍,並且是最精銳的德軍已調往東方戰場,留在西歐的德軍為數不多,戰鬥力也不強。……我們因此認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特別是在1942年,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
蘇聯政府的這些合理要求,一直被英美兩國置之不理。某些資產階級軍事歷史學家欲粉飾英美政府對1942年夏季蘇德戰場上戰事所持的態度的企圖,是枉費心機的。英國軍事歷史學家富勒寫道:“但是,1942年秋天,俄國的經濟很糟,假如不是經阿爾漢格爾斯克源源不斷運來大批英美物資的話,那麽希特勒置自己軍隊於如此荒庸的境地的機會能否為俄軍利用還是令人懷疑的。”
富勒公然歪曲歷史真相。在蘇軍史達林格勒會戰最困難時刻,美英政府之間商定暫停向蘇聯提供物資。在史達林同邱吉爾和羅斯福的來往函件中證明了這一點。不僅如此,邱吉爾還乘1942年夏季蘇聯遇到巨大困難之機,要求蘇聯同意讓英國軍隊開進高加索。他堅決地提議蘇軍把兵力都集中到期大林格勒去,而把高加索的防務交給英國軍隊。美英政府製定了“天鵝絨”計劃,根據這一計劃,他們妄想把自己的軍隊開進蘇聯外高加索。
邱吉爾在向羅斯福說明這個計劃時寫道:這些空軍“仍然是在一位英國空軍軍官指揮下的青一色的盟國空軍,並且享有向它自己政府提出請求之權。”美國統治集團也不放過入侵高加索這一天賜良機。
但是,蘇聯需要的不是這樣的“援助”。美英統治集團很快就看出蘇聯政府不會同意他們實施“天鵝絨”作戰計劃(即占領高加索計劃)的。美英政府看到蘇聯的堅定立場後,還不死心。9月28日,邱吉爾在寫給參謀長委員會的信中,認為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隻是個“天鵝絨”作戰的時機問題。使邱吉爾不安的隻是:“……如果1942年德軍對俄國的進攻已判明將歸於失敗的話,怎麽調動第l0集團軍(這個集團軍是用來入侵高加索的。——作者注)。”
羅斯福支持邱吉爾這個決心。10月5日,他在給邱吉爾回電中說:“我堅決認為,我們應該“堅決地”承擔責任,在高加索派駐一支空軍,同時那種軍事行動不應受任何其他軍事行動的影響。”在這封電報裏,羅斯福還闡明了美國在對蘇聯提供軍事物資問題上的立場。“……我堅決認為,我們不應對史達林說船隊將要停駛”。
我們可以看出,蘇德戰場上戰鬥打得最緊張的時候,我們的盟國背著蘇聯政府玩弄了一些什麽陰謀詭計,它們希望的不是如何真正地援助蘇聯而是希望快一點削弱它。蘇聯政府已經清楚,1942年指望不上盟國的援助。蘇軍還得單槍匹馬地同法西斯德國侵略者奮戰。
第二節 蘇軍最高統帥部加強高加索防禦的措施
由於蘇德戰場南線的局勢越來越惡化,最高統帥部要求在這裏作戰的部隊一定要守住每一個陣地、每一寸蘇聯土地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政治機關的全部工作都是圍繞把黨中央的指示和最高統帥部“不準再退一步!”的要求傳達到每一個士兵和軍官。在這些嚴峻的日子裏,許多官兵向黨(團)組織寫了入黨(團)的申請書。到9月底,外高加索方麵軍各部隊裏,有13756人被發展為黨員和候補黨員,團組織9月份發展了9702名青年軍人入團。
人們以為,美英兩國看到盟國處於這樣危急之中是要馬上給予援助的嘍!然而,美英政府並不急於履行自己盟國的義務——開闢第二戰場。
1942年8月,即在蘇德戰場南線戰鬥打得最激烈的時候,邱吉爾飛抵莫斯科。他給我們帶來一個不愉快的消息。邱吉爾在回憶錄中憶述這次莫斯科之行時寫道:“我反覆思量著我到這個悲慘而陰險的布爾什維克國家去的使命。這個國家誕生之初,我曾一度力圖扼殺它;在希特勒出現之前,我認為它是文明自由的死敵。現在我要對他們說些什麽才算盡到責任呢?具有文學癖好的韋維爾將軍把我要說的話歸納成一首詩。這首詩分成幾節,每節的末一行都是一句‘1942年不開闢第二戰場’。這隻不過等於往北極搬一塊冰而已。”
英國公然拒不履行盟國義務——不搬這“一塊冰”。8月12日談判中,邱吉爾在美國總統代表哈裏曼的支持下,正式通知蘇聯政府:1942年不開闢第二戰場。第二天,史達林就此間題向邱吉爾提出了一份備忘錄。“由於今年8月12日在莫斯科交換意見的結果,我已確知,英國首相邱吉爾先生認為在1942年不可能在歐洲組織第二戰場。……我們還了解到,在歐洲組織第二戰場的目的,是使東線的德軍撤往西歐,並在西歐建立抵抗法西斯德軍的重要基地,從而緩和1942年蘇德戰場上蘇軍麵臨的嚴重局麵。……不難理解,英國政府拒絕在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將使蘇聯全國輿論——輿論正把希望寄托在開闢第二戰場上——遭受極大的打擊,使戰場上的紅軍麵臨的形勢複雜化,並使蘇軍統帥部的計劃受到影響。且不談由於1942年不開闢第二戰場給紅軍所造成的困難,無疑會使英國和其他盟國的軍事形勢受到損害。我和我的同事們認為,1942年存在著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有利的條件,因為幾乎全部德軍,並且是最精銳的德軍已調往東方戰場,留在西歐的德軍為數不多,戰鬥力也不強。……我們因此認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特別是在1942年,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
蘇聯政府的這些合理要求,一直被英美兩國置之不理。某些資產階級軍事歷史學家欲粉飾英美政府對1942年夏季蘇德戰場上戰事所持的態度的企圖,是枉費心機的。英國軍事歷史學家富勒寫道:“但是,1942年秋天,俄國的經濟很糟,假如不是經阿爾漢格爾斯克源源不斷運來大批英美物資的話,那麽希特勒置自己軍隊於如此荒庸的境地的機會能否為俄軍利用還是令人懷疑的。”
富勒公然歪曲歷史真相。在蘇軍史達林格勒會戰最困難時刻,美英政府之間商定暫停向蘇聯提供物資。在史達林同邱吉爾和羅斯福的來往函件中證明了這一點。不僅如此,邱吉爾還乘1942年夏季蘇聯遇到巨大困難之機,要求蘇聯同意讓英國軍隊開進高加索。他堅決地提議蘇軍把兵力都集中到期大林格勒去,而把高加索的防務交給英國軍隊。美英政府製定了“天鵝絨”計劃,根據這一計劃,他們妄想把自己的軍隊開進蘇聯外高加索。
邱吉爾在向羅斯福說明這個計劃時寫道:這些空軍“仍然是在一位英國空軍軍官指揮下的青一色的盟國空軍,並且享有向它自己政府提出請求之權。”美國統治集團也不放過入侵高加索這一天賜良機。
但是,蘇聯需要的不是這樣的“援助”。美英統治集團很快就看出蘇聯政府不會同意他們實施“天鵝絨”作戰計劃(即占領高加索計劃)的。美英政府看到蘇聯的堅定立場後,還不死心。9月28日,邱吉爾在寫給參謀長委員會的信中,認為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隻是個“天鵝絨”作戰的時機問題。使邱吉爾不安的隻是:“……如果1942年德軍對俄國的進攻已判明將歸於失敗的話,怎麽調動第l0集團軍(這個集團軍是用來入侵高加索的。——作者注)。”
羅斯福支持邱吉爾這個決心。10月5日,他在給邱吉爾回電中說:“我堅決認為,我們應該“堅決地”承擔責任,在高加索派駐一支空軍,同時那種軍事行動不應受任何其他軍事行動的影響。”在這封電報裏,羅斯福還闡明了美國在對蘇聯提供軍事物資問題上的立場。“……我堅決認為,我們不應對史達林說船隊將要停駛”。
我們可以看出,蘇德戰場上戰鬥打得最緊張的時候,我們的盟國背著蘇聯政府玩弄了一些什麽陰謀詭計,它們希望的不是如何真正地援助蘇聯而是希望快一點削弱它。蘇聯政府已經清楚,1942年指望不上盟國的援助。蘇軍還得單槍匹馬地同法西斯德國侵略者奮戰。
第二節 蘇軍最高統帥部加強高加索防禦的措施
由於蘇德戰場南線的局勢越來越惡化,最高統帥部要求在這裏作戰的部隊一定要守住每一個陣地、每一寸蘇聯土地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政治機關的全部工作都是圍繞把黨中央的指示和最高統帥部“不準再退一步!”的要求傳達到每一個士兵和軍官。在這些嚴峻的日子裏,許多官兵向黨(團)組織寫了入黨(團)的申請書。到9月底,外高加索方麵軍各部隊裏,有13756人被發展為黨員和候補黨員,團組織9月份發展了9702名青年軍人入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