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嗟呼,驚霜寒雀,抱樹無溫;吊月秋蟲,偎闌自熱。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
杜甫《夢李白詩》:“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蒙”。蒲鬆齡把《考城隍》放在第一篇,似乎是感到有生之年,未能中舉、成進士,作個臨民的官;希望死了能作城隍乎?歷來評《聊齋》的人很多,而很少人注意到這點。《聊齋誌異》中寫到科舉製度、八股文的篇章很多,如《於去惡》、《素秋》、《郭安》、《續黃粱》、《王子安》等篇,都充分寫了科學製度的種種弊端。但他集中在一點上,主要是寫試官、嘲笑試官不長眼睛,沒有學問、昏庸無知等等,而對科舉製度本身及八股文並未予以醜化描繪。不過是寫試官不用眼去看文章,而隻用鼻子聞,那試官就變成狗了。讀文章不去讀,而是用筆抄好,燒了灰吞下去。甚至想世間的試官很壞,作了鬼陰間的試官也要營私,一定要等張桓侯(張飛)來巡視才能昭雪,如《於去惡》篇中所描繪。在此篇後麵“異史氏曰”中說道:
“寧知文昌事繁,須侯固多哉?嗚呼!三十五年,來何暮也。”
感慨張飛巡期太長了。王漁洋評此篇雲:“數科來關節公行,非噉名即壟斷,脫有桓侯,亦無如何矣,悲哉。”亦可見當時科舉試場情況了。《聊齋誌異》的版本很多,序言也很多。康熙己未紫陽道人高珩的序,一開頭也是八股破題、承題、起講的寫法。如:
“誌而曰異,明其不同於常也。
然而聖人曰:君子以同而異,何耶??其義廣矣,大矣。
夫聖人之言,雖多主於人事,而吾謂三才之理,六經之文,諸聖之義,可一以貫之。則謂義之義,即易之冒道,無不可也。……”
這樣排列引在上麵,八股形式就看的很清楚了。因為當時知識分子,從小受此訓練,對這種表達形式,大多熟悉了,隻要不是有意避開,那一落筆便是八股腔了。這是不足奇怪的。
清代與八股文關係特殊的小說,第二部要數《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安徽全椒人。生於康熙四十年(一七0一年),逝於幹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他曾祖父是科第出身的顯宦,他父親是熟讀群經的老儒。他先是秀才,中年謝絕赴京參加“博學鴻詞”科考試。說明他學問雖好,是八股教育訓練出身,但也是沒有中過舉、會過進士的。書中寫周進中舉會試、範進中舉等等老童生得發的描繪,不能不說有他自己的影子和希望在內。《儒林外史》是全麵寫科舉製度、八股文,以及種種儒林醜態的。書中有許多諷刺的地方,但也有不少嚴肅的地方。如第三回寫周進到了貢院痛哭,眾人幫他捐了個監生進場,人逢喜事精神爽,文章做的花團錦繡一般,居然中了舉人,第二年春進士會試,又中進士,荏苒三年,作了廣東學政。卻自己心裏想:“我在這裏吃苦久了,如今自己當權,須要把卷子都要細細看過……屈了真才。”及至看到五十四歲還是童生的範進的卷子,書中寫道:
“周學道將範進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裏不喜道:‘這樣的文字,都說的是些甚麽話!怪不得不進學!’丟在一邊不看了……何不把範進卷子再看一遍……又看了一遍,覺得有些意思……又取範進卷子來看,看罷,不覺嘆息道:‘這樣文字,連我看一兩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後,才曉得是天地間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見世人糊塗試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這段描繪,寫了兩個晚發的人,一個周進,一個範進,先是引子,重在描寫範進。但寫周進閱卷過程,心裏變化及感慨,不能不說是嚴肅的,是從正麵罵糊塗試官的。這自然有吳敬梓自己的歷經在其中,也是明、清兩代科舉考試中,數見不鮮的。從中也可看出八股文的深度。
《儒林外史》中對儒林的諷刺對象,也還是考不中的假名士為多,如兩個很典型的嚴貢生、匡超人,以及其他形形色色形同騙子的儒林醜態,但對八股文本身,卻未有半點否定之意,反而在第十一回中,寫了魯編修沒有兒子,如何教女兒讀《四書》、五經,講書開筆作八股文。極概括地介紹了八股文作法過程及明代各家。又通過魯編修的話,正麵肯定八股道:
“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麽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麽來,都是野狐禪!”
這同前引王漁洋《池北偶談》轉述汪鈍翁的話完全一樣。隻因它是通俗小說中的話,所以在學術著述中很少引用,實際這正是理解八股文作用的人的看法。吳敬梓借魯編修的口說出來。“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二語,是朱熹語錄中的話,重在說明語言的準確、銳利。這也正是儒家思想對語言文字的最高理想水準。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言之不文,行之不遠”等等,儒家歷來是把語言文字看成是有利的工具的。八股文教育的嚴格訓練和講求,是繼承了這種傳統的。朱熹這“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的說法,又被吳敬梓通過魯編修的口說出來,今天看來,還有十分利害的。
杜甫《夢李白詩》:“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蒙”。蒲鬆齡把《考城隍》放在第一篇,似乎是感到有生之年,未能中舉、成進士,作個臨民的官;希望死了能作城隍乎?歷來評《聊齋》的人很多,而很少人注意到這點。《聊齋誌異》中寫到科舉製度、八股文的篇章很多,如《於去惡》、《素秋》、《郭安》、《續黃粱》、《王子安》等篇,都充分寫了科學製度的種種弊端。但他集中在一點上,主要是寫試官、嘲笑試官不長眼睛,沒有學問、昏庸無知等等,而對科舉製度本身及八股文並未予以醜化描繪。不過是寫試官不用眼去看文章,而隻用鼻子聞,那試官就變成狗了。讀文章不去讀,而是用筆抄好,燒了灰吞下去。甚至想世間的試官很壞,作了鬼陰間的試官也要營私,一定要等張桓侯(張飛)來巡視才能昭雪,如《於去惡》篇中所描繪。在此篇後麵“異史氏曰”中說道:
“寧知文昌事繁,須侯固多哉?嗚呼!三十五年,來何暮也。”
感慨張飛巡期太長了。王漁洋評此篇雲:“數科來關節公行,非噉名即壟斷,脫有桓侯,亦無如何矣,悲哉。”亦可見當時科舉試場情況了。《聊齋誌異》的版本很多,序言也很多。康熙己未紫陽道人高珩的序,一開頭也是八股破題、承題、起講的寫法。如:
“誌而曰異,明其不同於常也。
然而聖人曰:君子以同而異,何耶??其義廣矣,大矣。
夫聖人之言,雖多主於人事,而吾謂三才之理,六經之文,諸聖之義,可一以貫之。則謂義之義,即易之冒道,無不可也。……”
這樣排列引在上麵,八股形式就看的很清楚了。因為當時知識分子,從小受此訓練,對這種表達形式,大多熟悉了,隻要不是有意避開,那一落筆便是八股腔了。這是不足奇怪的。
清代與八股文關係特殊的小說,第二部要數《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安徽全椒人。生於康熙四十年(一七0一年),逝於幹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他曾祖父是科第出身的顯宦,他父親是熟讀群經的老儒。他先是秀才,中年謝絕赴京參加“博學鴻詞”科考試。說明他學問雖好,是八股教育訓練出身,但也是沒有中過舉、會過進士的。書中寫周進中舉會試、範進中舉等等老童生得發的描繪,不能不說有他自己的影子和希望在內。《儒林外史》是全麵寫科舉製度、八股文,以及種種儒林醜態的。書中有許多諷刺的地方,但也有不少嚴肅的地方。如第三回寫周進到了貢院痛哭,眾人幫他捐了個監生進場,人逢喜事精神爽,文章做的花團錦繡一般,居然中了舉人,第二年春進士會試,又中進士,荏苒三年,作了廣東學政。卻自己心裏想:“我在這裏吃苦久了,如今自己當權,須要把卷子都要細細看過……屈了真才。”及至看到五十四歲還是童生的範進的卷子,書中寫道:
“周學道將範進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裏不喜道:‘這樣的文字,都說的是些甚麽話!怪不得不進學!’丟在一邊不看了……何不把範進卷子再看一遍……又看了一遍,覺得有些意思……又取範進卷子來看,看罷,不覺嘆息道:‘這樣文字,連我看一兩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後,才曉得是天地間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見世人糊塗試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這段描繪,寫了兩個晚發的人,一個周進,一個範進,先是引子,重在描寫範進。但寫周進閱卷過程,心裏變化及感慨,不能不說是嚴肅的,是從正麵罵糊塗試官的。這自然有吳敬梓自己的歷經在其中,也是明、清兩代科舉考試中,數見不鮮的。從中也可看出八股文的深度。
《儒林外史》中對儒林的諷刺對象,也還是考不中的假名士為多,如兩個很典型的嚴貢生、匡超人,以及其他形形色色形同騙子的儒林醜態,但對八股文本身,卻未有半點否定之意,反而在第十一回中,寫了魯編修沒有兒子,如何教女兒讀《四書》、五經,講書開筆作八股文。極概括地介紹了八股文作法過程及明代各家。又通過魯編修的話,正麵肯定八股道:
“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麽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麽來,都是野狐禪!”
這同前引王漁洋《池北偶談》轉述汪鈍翁的話完全一樣。隻因它是通俗小說中的話,所以在學術著述中很少引用,實際這正是理解八股文作用的人的看法。吳敬梓借魯編修的口說出來。“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二語,是朱熹語錄中的話,重在說明語言的準確、銳利。這也正是儒家思想對語言文字的最高理想水準。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言之不文,行之不遠”等等,儒家歷來是把語言文字看成是有利的工具的。八股文教育的嚴格訓練和講求,是繼承了這種傳統的。朱熹這“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的說法,又被吳敬梓通過魯編修的口說出來,今天看來,還有十分利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