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農山的文章比喻世欽文章內容豐富的多,所以梁章钜評他“似喻作又不足言”,即喻作與他比,又不在話下了。從文中可以看出王的才氣和學識又高出喻許多。


    第三人杭世駿,更是清代雍正、幹隆時的大學者,以舉人召試“博學鴻詞”,博聞強記,著作等身,所擬本題,肥效的道理,“眾穢”產生“膏液”,為田家所珍;“眾朽”產生“精華”,成為百物精藝。又從物質變幻的角度去思維,去發揮。真是同樣題目,而且這樣難的作文題,各家卻都能從不同角度思維,寫出精采文字,變化多端,遊刃有餘,這不能不說是八股名家的過硬本領。


    第十一章:談談作法


    在舉了範文例子,加以說明之後,又選了幾篇初學的示範文字,供讀者參考。因為有了實例,就容易理解了。在此想結合這些實例,談談八股文的作法。這本是很難的,因為我本身不會寫八股文,一篇也寫不出,卻來談作法,這豈不是大言炎炎,有騙弄讀者的嫌疑嗎?這也好像在岸上給人講遊泳一樣,隻是意思意思,試著參考前人著述,略作介紹。


    八股文的出題範圍是有限製的。就是一部《四書》,但就此一部書,就包括四種書,範圍也很廣,何況出題花樣又多。一個字、兩個字、半句話、一句話、幾句話、一節書、一章書、連章、截搭,這樣就在一部《四書》內,出題範圍就變化多端。因此作八股文,首先必須有能力適應各種題目,能思考各種題目,在題目限製的範圍內,思維既要有敏銳的針對性,又要有極活潑的靈活性。既要清晰地分析推理,又要準切地概括歸納。這樣不管什麽題目,就都能抓住中心,建立體係,言之成文了。“中心”就是你根據題目思維所得的中心意思。“體係”就是與思維所得立意中心的同時,按八股程式初步所想的論證提綱。


    如前舉韓菱文,作者思維就是抓住“行藏之宜”,為什麽孔子不對別人說,而單對顏淵說這一中心立意。《不以規矩》一題,隻是半句話,這裏就抓住“規矩”與“明”和“巧”的關係為中心立意,反正都可推論。用現在話說:“明”與“巧”是第一位的,“規矩”是第二位的,世界是先有人的“明”與“巧”而後有“規矩”,不是先有規矩而後有人的明與巧。但既有規矩之後,明與巧又必須以規矩為準則了。袁昶一文,是連篇題,字句多,內容複雜,但歸納起來。隻“王政”與“為學”二點,即以此中心立意,以論證二者關係立論。結合以上三例,可見八股文如何針對題目,展開思維的方法。其抽象思維、分析、歸納、演繹、推理等形式邏輯的訓練程序和建立,與現代初高等數學的思維方式比,雖然內容截然不同,而其思維規律是近似的。


    所以談到八股作法,首先應該從針對題目作文說起。清後期劉熙載《藝概》卷六《經義概》是專講八股文作法的。六千多字中,有二千多字專講題目。一開頭引杜元凱《左傳序》中“先經以始事、後經以終義,依經以辯理,錯經以合異”四語,說明寫八股文,“經”就是題,先之、後之、依之、錯之是文。一切文都是圍繞經展開的。因此劉熙載首先明確說:“文莫貴於尊題”。又解釋什麽叫“尊題”呢?就是“將題說的極有關係”。按八股程式,尊題就是在破題中先明確中心,寫出全文要點提綱,就是所謂“擴之則為千萬言,約之則為一言。”劉熙載稱為“主腦”,即破題、起講扼定主腦。然後由主腦到結尾,一線到底,百變而不離其宗,就如同現在說一切圍繞中心。原則如此,容易理解,但題目是千變萬化的,作者如何針對不同的題目,即使十分困難的題目,在正經正史的範圍內,即《四書》、五經的範圍內,想出題目的中心,也即所謂“主腦”,即八股文程式中的破題、承題來,這就十分不易,大見高低了。這高低集中表現在學力上、智力上。學力與智力又互相影響,如何發揮,具體到每個人上,那就千差萬別了。如前麵所舉各篇文章,都是名家所作,題目盡管長短不同,一般還都有實際內容可以理解,據以展開思維。而據傳有極無話可說的題目,照樣有人能寫出破題,即建立論述中心。徐珂所編《清稗類鈔》中《考試類》有一則道:


    “國初時,嘉興縣縣試全案已定,惟甲乙二人文筆並佳,不能定案首。屢試之,皆然,以致全案難出。最後乃以《四書》之‘o’,命各作一破題。甲所作破題曰:‘聖賢立言之先,得天象也。’乙曰:‘聖賢立言之先,無方體也。’乃定甲為案首。後二人鹹貴,甲官至大學士,以功名終。乙官至巡撫,緣事伏誅。”


    這種故事在李伯元《南亭四話》的《莊諧叢話》中也有記載。一則記其破題曰:


    “聖人未言之先,渾然一太極也。”


    又一則曰:


    “先行有言,仲尼日、月也。”


    記得還不隻此,另一種書上記載一破題道:“夫子未言之先,空空如也。”


    同樣一個“o”,卻能想出五個不同的破題,即論證中心。如據之寫文,則各有不同的內容。第一個論“立言之先”與“天象”,立言有先有後、天象有得、有不得,“天象”是本乎、順乎自然等等,這個“圈圈”,就大可發揮了。第二個論以“聖賢立言之先,無方體也”。“無方”就是“有圓”,古人以方喻原則、以圓喻靈活。而又說“天圓地方”。因此“有圓”實際也是“天象”。但二人一個思維抓住“天象”、一個卻從另一角度抓住“無方體”立論,就是意識中認為是一切都可以圓,這就導致其做事隻意識到圓,而放棄了“方”,也即放棄了原則。古人認為作人要“外圓內方”,如外圓內也圓,那就危險了。《清稗類鈔》的故事未說姓名,可能是真的。那正應了一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善於觀人者,是能從幼時就看到其未來的。在此第一、第二,顯然就可區分了。第三《南亭四話》所載:從“未言之先、渾然一太極”立論,也同“天象”一樣,但角度又不同,從“渾然”與“太極”兩點立論,什麽“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混沌初開”等等,從自然的變化、發展來論述。另一則“先行有言,仲尼,日月也”,則思維軌跡完全不同,另僻蹊徑。以讚頌孔子如日月之明立論發揮。最後一則記憶中忘記出處的“未言之先,空空如也”,則“既言之後,實實在在”,又可互相對照,從“空”與“實”、“空”與“色”的哲學辯證原理髮揮,也可言之成文。舉這一例子:即非常不可理喻的題目,照樣可以寫出變化多端的破題。一有破題,便抓住論證的角度中心,按照程式,以作者自己思維邏輯,逐層展開,便都可以寫成以破題、承題為中心的文章了。再有所有這幾個破題又都用的是《論語》中的話,如“空空如也。”就是《子罕》章中原句“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也。”這就是破題的句子,一般也不能杜撰,要有出處,見於經傳或朱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代八股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鄧雲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鄧雲鄉並收藏清代八股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