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大詩人王漁洋:順治七年十七歲,童子試進學成秀才;順治八年十八歲,連登中第六名舉人;順治九年十九歲,會試報罷落第歸。順治十二年,二十二歲,會試中試,因故未殿試。順治十五年,補殿試,二甲成進士。


    清中葉林則徐:嘉慶三年(即一七九八年)十四歲進學成秀才,嘉慶九年,二十歲,中二十九名舉人,嘉慶十年、十四年兩次會試落第,嘉慶十六年二十七歲,會試、殿試二甲第五名成進士。


    再如清代後期的近代人:張之洞二十六歲一甲二名進士及第。著名的洪狀元洪鈞,同治七年二十九歲時一甲一名進士及第。再晚一些,五四時期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光緒十五年二十二歲時中舉人,光緒十八年二十五歲時成進士。


    以上這些例子,都是在八股文科舉考試中比較順利的,所謂少年科第。清代二十歲以前會試中進士者,也很多。商衍鎏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中記載了許多人,大多十八九歲就中了進士,點了翰林。這些同現在名牌大學的少年班一樣,大都是早慧的。而一般每三年一屆的會試、殿試,取中均在三百人左右,用現在的話說,也還是兩頭小、中間大,即特別年青、特別年老的在少數,大多是二十五到卅五之間的年齡。這是正常的科舉年齡,但是也有八股科舉考試不十分順利的。如清代後期著名的《越縵堂日記》作者李慈銘,道光三十年二十一歲時入學成秀才,考了十一次舉人,都未考中,直到第十二次經過二十年,同治九年才考中舉人,又經過五次會試,至光緒六年,即又過了十年才成進士,前後經過三十年,成進士時已經六十一足歲了。他有一枚藏書章,上刻朱文:


    “道光庚戌秀才,鹹豐庚申明經,同治庚午舉人,光緒庚辰進士。”


    這自然是他晚年的圖章,從中也可見他在八股文科名考試途徑上的坎坷與執著,以及重視科名的欣慰。他為了湊四個“庚”字,把他鹹豐末到北京入資為郎,捐戶部郎中銜的年分說成“明經”,其實明經是漢、唐的科甲名稱,清代是無這一官方名稱的。隻能說“老秀才”為明經,他十年秀才仍未中舉,因而自稱明經了。


    近人南通張謇十六歲進學為秀才,到光緒十一年中舉人,已三十三歲,光緒二十年中狀元,已四十二歲。由秀才到舉人,用了十七年;由舉人到一甲一名進士及第用了九年。前後也二十六年。這中間也是經過十次以上鄉、會試落第的經歷,最後才得中狀元的。比起那些連中的(即春天進學作了秀才,當年秋天鄉試考中舉人,第二年春天到北京會試、殿試中進士點翰林),或經過一兩次鄉、會試落第接著便考中的人就艱難多了。


    不過像李慈銘、張謇這一類的人,雖然經歷了幾十年,總算還中了進士、狀元。而有的人則更不走運,進了學,成了秀才,卻考不中舉人,甚至考幾十次也考不上。最著名的人物如寫《聊齋誌異》的蒲鬆齡,據《淄川縣誌》記載:“弱冠應童子試,即受知於施愚山先生(按即施閏章,順治己醜進士,曾提督山東學政。康熙己未,又舉博學宏詞,是清初大家。),文名藉甚。”說來年青時八股文寫的一定很好的了。可是文章雖好,難入試官眼,考了一輩子舉人,也未考中。直到七十歲時才援例補了貢生。另一位著名詩人黃仲則,《兩當軒詩集》的作者,幹隆三十年十七歲時進學成為秀才,常州府是當時文化最發達的地方,他在三千人當中,以第一名進學。可是以後在江寧鄉試三次,在順天鄉試三次,直到卅二歲時,尚未考中舉人,卅五歲時就短命死了。他的好朋友洪亮吉十五歲時學寫八股文全篇,十六歲開始考秀才,考了四次才進學;二十五歲開始考舉人,也考了四次,到卅五歲時才中舉。卅九歲才首次參加會試考進士,也考了四次,到四十五歲,才會試一甲二名榜眼及第,也是十分艱苦的。


    書讀的不好,八股文真正寫不通的,考不中,自然無話可說。問題是有些人不但學問好,而且八股文寫的也好,甚至是八股名家,卻也在科舉考試途中,坎坷終生,有的老來勉強一第,有的到老還是一個諸生(即秀才,寫履歷出身均寫諸生),甚至是個白丁,一點功名也沒有。這種人自然是極少數,但也使社會上同情,所謂“將其一生有限之精神,盡耗於八股五言之內”,到老仍不能搏得一第,這樣便將其原因都歸罪到八股上去了。簡單地說:八股文科舉考試,就是以八股文得人,又以八股文失人,這自然也是實際情況。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如用現在的高考來作比較,那科舉考試的命中率比現在高考要困難的多。也不妨簡單介紹之。先說考秀才。清代全國各府縣都有秀才名額,而且這名額是法定固定的。如陝西延安府每屆應入學幾名秀才,浙江紹興府每屆應入學幾名秀才等等,都有定額。但是各地文化程度不一,各地水準不一、讀書人多少不一樣,因考試難易大不相同,如在江浙各府,考秀才時應考童生少時上千人,多則數千人,如黃仲則在常州府考秀才時就有三千童生參加,這樣競爭就十分劇烈,不但要八股文完篇,而且要寫的好,能考中一名秀才,也很不易。相對在西北邊遠省份,有的府文化十分落後,讀書人極少,參加考試的人,有時不足法定人數名額,這就極易成為秀才,有時文章不足完篇,甚至隻作個破題就可進學了。但名義上也是秀才,可以維持住邊遠地區的文化結構,形成讀書影響。有利於行政管理,社會安定。這種形式維持著,間或也會湧現出特殊人材,中舉、中進士,反過來又影響其本鄉文化,促使別人學習上進。所以清代縱使極邊府縣,在各個時期,總有一些讀書人。會試各科,也總有邊遠省份的人被取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代八股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鄧雲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鄧雲鄉並收藏清代八股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