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這次諷刺八股文的時候,也正是舒赫德給皇帝上奏摺請廢八股文,鄂爾泰反對取消八股文的時代。舒赫德說“時文徒為空言,不適於用,墨卷房行,輾轉抄襲”等等;鄂爾泰反駁他,先也承認“全無實用”。在這點上對八股文的看法是一致的。隻是從“文武幹濟、英偉特達之才”也由此產生的客觀事實上來反駁他。這樣的爭論,似乎都未觸及矛盾本身,這又是什麽原因呢?如果用現代人邏輯的頭腦和科學的觀點,以現代思維方式來認識這一問題,如何理解這些爭議,它的焦點又在哪裏?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不能回答這個問題,那麽我們對幾百年中考的是“不適於用”,徒事空言,輾轉抄襲的八股文,而“文武幹濟,英偉特達”之士又出於此的矛盾,就不能理解。
關於八股文存廢的爭議,在康熙、幹隆之間,似乎一直沒有間斷過。清末徐珂編《清稗類鈔》“考試類”有一條記雲:
“雍正時,有議變取士法廢製義者,上問桐城張文和公廷玉,對曰:‘若廢製義,恐無人讀《四子書》講求義理者矣。’遂罷其議。”
可見民間和官方對八股文的爭議,從康熙初、經雍正至幹隆,在近百年的漫長時期中,始終沒有間斷過。不過民間對八股文的爭議,常常有這種情況,就是有些人學問很好,甚至八股文寫的也很好,卻不一定能考中,如《儒林外史》所寫的範進,開始考了二十多次,連個秀才也未考上,直到五十四歲還考秀才。但也有的人,考中秀才,多年又考不中舉人;考中舉人,多年又考不中進士。這種情況,很平常,而這些考不中的人,不少學問都很好,八股文寫的也很好。由於考不中,便憤憤不平,在詩文著作中,便要發牢騷,罵科舉製度、罵考試官,罵八股文了。最有名的是蒲鬆齡,學問那樣好,很小就考中秀才,卻一生未考中舉人,因而在《聊齋誌異》一書中,不少篇都對科舉考試、八股文、考試官,作了辛辣的諷刺。幹隆二十四年出生,經歷了幹隆中、晚期、嘉慶、道光兩朝的學者錢泳,多才多藝,一生作幕,未考中過,似乎連個秀才也不是,在其名著《履園叢話》中,就有不少條罵八股文。如說:“或謂文中之有時藝,有似畫中之豬,餘駭然問故。曰:牛羊犬馬,各有名家,亦曾見以剛鬣為點染者乎?今世所謂文字,無不可書屏障,亦見有曾錄荊川、鹿門、歸、胡、陶、董之製義者乎?”
這一則筆記以豬比八股文,其他還有記秀才考試自撰典故,有所謂“自雙槐夾井以來”及“九刁九騷,三熏三栗”等笑話,於試者均名列高等。都是笑八股文不通,考試官無知,為考生所騙的故事。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中《桃華聖解盒日記》光緒元年六月記八股文雲:
“論其學則不辨漢宋,論其文則不辨之乎,童而習之,破舊之《四書》,長而效之,錄舊之墨卷。其應試也,懷挾小策,其應製也,硯摩爭光,明人謂三十年不科舉,方可議太平。餘謂苟不得已,亦當減天下學額三分之二,停選科舉三十年,始可與言品節、政事、文學也。”
李慈銘道光三十年、即公元一八五0年就中了秀才,但直到同治九年庚午,即公元一八七0年,足足經過了二十年才考中舉人,又過了十年,直到光緒六年庚辰,即公元一八八0年才考中進士。前後足足三十年,在科舉道路上十分艱難。寫這段日記,罵科舉製度時,雖已以學問名滿京師,但還沒有考中進士,固可見科舉製度之弊,亦可見其滿腹牢騷了。
曾國藩是進士出身,又作了大官的。《曾文正公文集》卷二中說到八股文道:
“自製科以《四書》文取士,強天下不齊之人,一切就瑣言之繩尺,其道固已隘矣,近時有司,又無所謂繩,無所謂尺,若閉目以探庾中之黃,大小惟其所值,士之蓄德而不苟於文者,又焉往而不見黜哉?”
這也是認為以八股文取士,這個辦法已經很狹隘,而衡文的人又沒有水平,沒有標準,隻憑個人主觀瞎摸,許多有品德不苟且為文的人,又怎能不被排斥呢。而曾國藩是銳意功名,特別重視科舉的人,而對八股取士,也尖銳地指出其弊端。但卻未說明其本質及解決辦法,可見縱使如曾國藩這樣的人,對八股文也隻是表麵上消極地認識,並未深入理解。隻從衡文“繩尺”著眼,本身就是十分困難的。實際八股文本身的種種困難,從內容命題到表現形式,刁鑽嚴格的限製格律,本身就是為了評文時便於區別高下,也就是所謂“繩尺”,但它畢竟仍然是抽象的,非具體的,況掌握的人水平也大有高低,又哪能百分之百地公平呢?個別“蓄德而苟於文”的倒黴者被黜,自然也是在所難免了。試問古往今來,那一次考試,沒有幾個僥倖者,沒有幾個意外倒黴者呢?科舉考試八股文是這樣,後來的策論考試,以及學校考試、各屆高考,不也有類似情況嗎?
清代學人在著作中批判八股文,揭發其弊端的文字是很多的。這裏隻引未考中的錢泳、由秀才蹉跎三十年才考中進士的李慈銘、進士出身,又入翰林院、最後作了兩江總督的所謂同光中興名臣曾國藩三人的話作為代表,以見較長的歷史時期中對八股文的議論,大多是指其弊端的。其他不必多引,隻此亦可見其一斑了。
關於八股文存廢的爭議,在康熙、幹隆之間,似乎一直沒有間斷過。清末徐珂編《清稗類鈔》“考試類”有一條記雲:
“雍正時,有議變取士法廢製義者,上問桐城張文和公廷玉,對曰:‘若廢製義,恐無人讀《四子書》講求義理者矣。’遂罷其議。”
可見民間和官方對八股文的爭議,從康熙初、經雍正至幹隆,在近百年的漫長時期中,始終沒有間斷過。不過民間對八股文的爭議,常常有這種情況,就是有些人學問很好,甚至八股文寫的也很好,卻不一定能考中,如《儒林外史》所寫的範進,開始考了二十多次,連個秀才也未考上,直到五十四歲還考秀才。但也有的人,考中秀才,多年又考不中舉人;考中舉人,多年又考不中進士。這種情況,很平常,而這些考不中的人,不少學問都很好,八股文寫的也很好。由於考不中,便憤憤不平,在詩文著作中,便要發牢騷,罵科舉製度、罵考試官,罵八股文了。最有名的是蒲鬆齡,學問那樣好,很小就考中秀才,卻一生未考中舉人,因而在《聊齋誌異》一書中,不少篇都對科舉考試、八股文、考試官,作了辛辣的諷刺。幹隆二十四年出生,經歷了幹隆中、晚期、嘉慶、道光兩朝的學者錢泳,多才多藝,一生作幕,未考中過,似乎連個秀才也不是,在其名著《履園叢話》中,就有不少條罵八股文。如說:“或謂文中之有時藝,有似畫中之豬,餘駭然問故。曰:牛羊犬馬,各有名家,亦曾見以剛鬣為點染者乎?今世所謂文字,無不可書屏障,亦見有曾錄荊川、鹿門、歸、胡、陶、董之製義者乎?”
這一則筆記以豬比八股文,其他還有記秀才考試自撰典故,有所謂“自雙槐夾井以來”及“九刁九騷,三熏三栗”等笑話,於試者均名列高等。都是笑八股文不通,考試官無知,為考生所騙的故事。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中《桃華聖解盒日記》光緒元年六月記八股文雲:
“論其學則不辨漢宋,論其文則不辨之乎,童而習之,破舊之《四書》,長而效之,錄舊之墨卷。其應試也,懷挾小策,其應製也,硯摩爭光,明人謂三十年不科舉,方可議太平。餘謂苟不得已,亦當減天下學額三分之二,停選科舉三十年,始可與言品節、政事、文學也。”
李慈銘道光三十年、即公元一八五0年就中了秀才,但直到同治九年庚午,即公元一八七0年,足足經過了二十年才考中舉人,又過了十年,直到光緒六年庚辰,即公元一八八0年才考中進士。前後足足三十年,在科舉道路上十分艱難。寫這段日記,罵科舉製度時,雖已以學問名滿京師,但還沒有考中進士,固可見科舉製度之弊,亦可見其滿腹牢騷了。
曾國藩是進士出身,又作了大官的。《曾文正公文集》卷二中說到八股文道:
“自製科以《四書》文取士,強天下不齊之人,一切就瑣言之繩尺,其道固已隘矣,近時有司,又無所謂繩,無所謂尺,若閉目以探庾中之黃,大小惟其所值,士之蓄德而不苟於文者,又焉往而不見黜哉?”
這也是認為以八股文取士,這個辦法已經很狹隘,而衡文的人又沒有水平,沒有標準,隻憑個人主觀瞎摸,許多有品德不苟且為文的人,又怎能不被排斥呢。而曾國藩是銳意功名,特別重視科舉的人,而對八股取士,也尖銳地指出其弊端。但卻未說明其本質及解決辦法,可見縱使如曾國藩這樣的人,對八股文也隻是表麵上消極地認識,並未深入理解。隻從衡文“繩尺”著眼,本身就是十分困難的。實際八股文本身的種種困難,從內容命題到表現形式,刁鑽嚴格的限製格律,本身就是為了評文時便於區別高下,也就是所謂“繩尺”,但它畢竟仍然是抽象的,非具體的,況掌握的人水平也大有高低,又哪能百分之百地公平呢?個別“蓄德而苟於文”的倒黴者被黜,自然也是在所難免了。試問古往今來,那一次考試,沒有幾個僥倖者,沒有幾個意外倒黴者呢?科舉考試八股文是這樣,後來的策論考試,以及學校考試、各屆高考,不也有類似情況嗎?
清代學人在著作中批判八股文,揭發其弊端的文字是很多的。這裏隻引未考中的錢泳、由秀才蹉跎三十年才考中進士的李慈銘、進士出身,又入翰林院、最後作了兩江總督的所謂同光中興名臣曾國藩三人的話作為代表,以見較長的歷史時期中對八股文的議論,大多是指其弊端的。其他不必多引,隻此亦可見其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