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歡呼擁抱,握手大笑,又喊又叫停下來之後,便在野草叢生的石頭台階上坐下來,圍成一個圓圈。這裏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
毛毛站起來,走到他們中間的空地上。她想起了那些星星的聲音和時間花。
接著她便用清脆的嗓音唱了起來。
此時此刻,在無處樓裏候拉師傅也坐了起來,返回來的時間把他從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睡夢中喚醒。在精緻的小桌旁邊,他坐在椅子上,用全視鏡望著毛毛和她的朋友們。他的樣子還很蒼白而又虛弱,如同大病初癒似的,但他的眼睛卻炯炯有神。
這時候,他感覺到有什麽東西在觸摸自己的腳。他取下眼鏡,彎腰一看,原來是他的烏龜回來了。
“卡西歐佩亞。”他親切地叫著,同時用手指燒著它的脖子,“你倆幹得很好。你必須把全部經過講給我聽,因為那時候我看不見你們。”
“以後吧。”它的甲殼上閃爍著這樣的答覆。接著,它打了個噴嚏。
“你感冒了嗎?”
“沒關係!”卡西歐佩亞回答。
“一定是灰先生放出的冷氣把你凍著了,”侯拉師傅說,“可想而知,你也累極了,現在肯定想徹底休息休息了。好,那就回去好好睡一覺吧!”
“謝謝!”兩個字出現在龜甲上。
然後,卡西歐佩亞就一歪一歪地爬走了,它給自己找到一個安靜而又昏暗的角落,把頭和四條腿都縮進甲殼裏。接著,烏龜的甲殼上慢慢地出現了幾個字,這不是為了任何別的人,而是為了讀過這個故事的人。
“大家再見!後會有期!”
作者簡短附記
在我的讀者中現在也許有些人心裏會有許多問題要問。但我擔心自己也幫不了他們的忙。這就是說,我必須承認,我是憑記憶把這整個故事寫下來的,正如我聽到的那樣。我本人既不認識小毛毛,也不認識任何一個她的朋友。當然我也不知道他們後來怎樣了,對他們今天的情況我同樣一無所知。關於那個大城市的情況,我也隻是根據猜測寫的。
不過,我在這裏想說明的隻有下麵一點:
當時,我正坐在火車裏作長途旅行(今天我仍然在旅行)。一天夜裏,我和一個引人注目的旅客坐在同一個單間裏。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我完全不能確定他的年齡。起初,我以為對麵坐著的是一位老人,但是很快我就不得不感到迷惑了,因為我覺得他似乎突然顯得非常年輕了。然而,不一會兒,我又感到這個印象是錯誤的。
不管怎麽說,是他在那個漫長的夜裏給我講了這個故事。
當他的故事結束時,我倆都沉默了片刻。
然後,那位神秘的旅客又補充了一句話,我不能不把那句話告訴讀者,他說:“我給您講了這個故事,”他這樣說道,“好像它已經發生過似的,允許我可以這樣說,它可能隻有在將來才會發生。不過,對我來說這沒有多大區別。”
大概他不久就下了車,因為過了一會兒,我就發現單間裏隻剩下我一個人了。可惜,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碰到過那個講故事的人了。
是的,假如我碰巧再遇到他的話,我一定要向他提出好多好多問題。
譯後記
八十年代初,當我進入《世界文學》編輯部工作的時候,曾經在聯邦德國駐華大使館舉行的一次酒會上與使館文化處官員談話,請他推薦一兩本當代德國的最優秀兒童文學作品。
他不假思索地向我推薦了作家米切爾·恩德和他的兩部小說《毛毛》(momo)與《永遠講不完的故事》(die;unenliche;geschichte)。
1983年10月至1984年4月,我到聯邦德國考察,回來時買了這兩本書。由於工作較忙,直到1985年夏天我才著手翻譯《毛毛》(當時剛畢業的大學生王蕾同學翻譯了部分章節)。因為最初聯繫的出版社不喜歡《毛毛》這個書名,要求重新起一個名字,所以我不得不根據這部書的主要內容,擅自更名為《時間之謎》(後來在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1987年·北京)。當時,原打算與朋友們一起編輯出版一套當代世界兒童文學文庫。因工作調動計劃擱淺。而《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則到1988年我才動手翻譯。
一部書的書名本是作者精心設計的。原則上譯者不應該隨便改動。尤其是一部世界名著,你改變了書名,人們便會以為那是另一本書。這樣做,不但不忠於原文,而且也是對原著作者的大不敬。即使由於翻譯方麵的困難或者別的原因不得不更改原書名,也應該在版權頁或者前言後記中交代清楚並註明原文。
由於當時翻譯和出版這部書(包括編排和校對)工作都比較草率,結果書印得質量很差,甚至出現了過多不應有的錯誤。那時候,本人交稿後不久便被派往中國駐聯邦德國大使館工作,沒有看過校樣。當我看到印出來的書時,真是悔恨莫及,深感對不起作者和讀者,尤其對不起中國的少年讀者,因為他們還沒有判斷能力。這使我心上有一種沉重的負罪感。
1989年10月14日,我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見到作家米切爾·恩德本人並把剛出版的《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河北少兒出版社1989年·石家莊)中譯本贈送給他。此前,我曾經將《時間之謎》(《毛毛》)寄給他。
毛毛站起來,走到他們中間的空地上。她想起了那些星星的聲音和時間花。
接著她便用清脆的嗓音唱了起來。
此時此刻,在無處樓裏候拉師傅也坐了起來,返回來的時間把他從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睡夢中喚醒。在精緻的小桌旁邊,他坐在椅子上,用全視鏡望著毛毛和她的朋友們。他的樣子還很蒼白而又虛弱,如同大病初癒似的,但他的眼睛卻炯炯有神。
這時候,他感覺到有什麽東西在觸摸自己的腳。他取下眼鏡,彎腰一看,原來是他的烏龜回來了。
“卡西歐佩亞。”他親切地叫著,同時用手指燒著它的脖子,“你倆幹得很好。你必須把全部經過講給我聽,因為那時候我看不見你們。”
“以後吧。”它的甲殼上閃爍著這樣的答覆。接著,它打了個噴嚏。
“你感冒了嗎?”
“沒關係!”卡西歐佩亞回答。
“一定是灰先生放出的冷氣把你凍著了,”侯拉師傅說,“可想而知,你也累極了,現在肯定想徹底休息休息了。好,那就回去好好睡一覺吧!”
“謝謝!”兩個字出現在龜甲上。
然後,卡西歐佩亞就一歪一歪地爬走了,它給自己找到一個安靜而又昏暗的角落,把頭和四條腿都縮進甲殼裏。接著,烏龜的甲殼上慢慢地出現了幾個字,這不是為了任何別的人,而是為了讀過這個故事的人。
“大家再見!後會有期!”
作者簡短附記
在我的讀者中現在也許有些人心裏會有許多問題要問。但我擔心自己也幫不了他們的忙。這就是說,我必須承認,我是憑記憶把這整個故事寫下來的,正如我聽到的那樣。我本人既不認識小毛毛,也不認識任何一個她的朋友。當然我也不知道他們後來怎樣了,對他們今天的情況我同樣一無所知。關於那個大城市的情況,我也隻是根據猜測寫的。
不過,我在這裏想說明的隻有下麵一點:
當時,我正坐在火車裏作長途旅行(今天我仍然在旅行)。一天夜裏,我和一個引人注目的旅客坐在同一個單間裏。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我完全不能確定他的年齡。起初,我以為對麵坐著的是一位老人,但是很快我就不得不感到迷惑了,因為我覺得他似乎突然顯得非常年輕了。然而,不一會兒,我又感到這個印象是錯誤的。
不管怎麽說,是他在那個漫長的夜裏給我講了這個故事。
當他的故事結束時,我倆都沉默了片刻。
然後,那位神秘的旅客又補充了一句話,我不能不把那句話告訴讀者,他說:“我給您講了這個故事,”他這樣說道,“好像它已經發生過似的,允許我可以這樣說,它可能隻有在將來才會發生。不過,對我來說這沒有多大區別。”
大概他不久就下了車,因為過了一會兒,我就發現單間裏隻剩下我一個人了。可惜,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碰到過那個講故事的人了。
是的,假如我碰巧再遇到他的話,我一定要向他提出好多好多問題。
譯後記
八十年代初,當我進入《世界文學》編輯部工作的時候,曾經在聯邦德國駐華大使館舉行的一次酒會上與使館文化處官員談話,請他推薦一兩本當代德國的最優秀兒童文學作品。
他不假思索地向我推薦了作家米切爾·恩德和他的兩部小說《毛毛》(momo)與《永遠講不完的故事》(die;unenliche;geschichte)。
1983年10月至1984年4月,我到聯邦德國考察,回來時買了這兩本書。由於工作較忙,直到1985年夏天我才著手翻譯《毛毛》(當時剛畢業的大學生王蕾同學翻譯了部分章節)。因為最初聯繫的出版社不喜歡《毛毛》這個書名,要求重新起一個名字,所以我不得不根據這部書的主要內容,擅自更名為《時間之謎》(後來在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1987年·北京)。當時,原打算與朋友們一起編輯出版一套當代世界兒童文學文庫。因工作調動計劃擱淺。而《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則到1988年我才動手翻譯。
一部書的書名本是作者精心設計的。原則上譯者不應該隨便改動。尤其是一部世界名著,你改變了書名,人們便會以為那是另一本書。這樣做,不但不忠於原文,而且也是對原著作者的大不敬。即使由於翻譯方麵的困難或者別的原因不得不更改原書名,也應該在版權頁或者前言後記中交代清楚並註明原文。
由於當時翻譯和出版這部書(包括編排和校對)工作都比較草率,結果書印得質量很差,甚至出現了過多不應有的錯誤。那時候,本人交稿後不久便被派往中國駐聯邦德國大使館工作,沒有看過校樣。當我看到印出來的書時,真是悔恨莫及,深感對不起作者和讀者,尤其對不起中國的少年讀者,因為他們還沒有判斷能力。這使我心上有一種沉重的負罪感。
1989年10月14日,我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見到作家米切爾·恩德本人並把剛出版的《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河北少兒出版社1989年·石家莊)中譯本贈送給他。此前,我曾經將《時間之謎》(《毛毛》)寄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