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奔向自由:戈巴契夫改革二十年後的評說 作者:[俄羅斯]戈巴契夫基金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59
俄羅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
41
社會上的改革應該從經濟方麵開始,而不是從政治製度和民主方麵開始
39
不能採用革命的方式改變生活,必須在社會上逐步地進行改造
34
俄羅斯隻有在一個堅強的人、一個堅強的主宰者的領導下才能繁榮昌盛
26
在俄羅斯不能允許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
17
在非民主的社會中不能用民主的方式進行改革
12
不必“發明自行車”;西方的發展模式最有效,應該堅定不移地仿效
8
在俄羅斯任何改革都註定會失敗
6
其他
1
數字總和超過100%,因為最多可以選擇4個答案。
表16:俄羅斯人認為在俄羅斯進行有效改造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必須具備的條件
%
與俄羅斯領導人一同工作的是一批職業素質高、經驗豐富並忠於國家利益的人
49
經過周密考慮和科學論證的行動綱領
48
強有力的、穩定的政權
41
得到大多數居民信任和支持的國家領導人
37
注重經驗和忠於俄羅斯歷史傳統
28
社會自身對大規模改造的準備程度
26
新的革命
5
西方大規模的財政援助
3
西方專家和顧問的幫助
2
不好回答
5
《奔向自由》 第三部分 歐洲人和美國人評價的異同(20)
數字總和超過100%,因為最多可以選擇3個答案。
在對改革經驗的評價上明顯表現出一種社會保守情緒,這無疑與90年代初更加激進的改革的經歷和整個俄羅斯變革史有關。在國家生活中,有過多次改變的嚐試。其中有些比較成功,有些不太成功,而實際上從來都沒有做到的是——使我國居民生活的社會經濟條件得到根本改善,使人民福利達到期望的水平。同時,1980年代末的調查和今天的調查都表明,大多數居民擔心和關注的恰恰是這個問題。如果認為社會過去和現在都是隻通過自己錢袋的“厚度”來看待國內發生的事件和進程,那顯然是不對的。但同樣明顯的是,如今俄羅斯人比那時更講求實用主義,即使對待最有吸引力的思想、綱領等,也持更加謹慎和懷疑的態度。
俄羅斯人的實用主義還表現在,他們雖然不贊同蘇聯解體,依舊對這個已經不復存在的國家懷有崇敬之情(三分之二的居民仍然認為,在蘇聯有一種大家庭歸屬感),卻清楚地知道,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恢復原來的蘇聯是做不到的,於是對這個問題的反應越來越弱。1998年贊同和反對“我以前的信念全都隨著蘇聯的崩潰而破滅”這一說法的人大致相同,而如今不同意這種說法的人明顯增多——由1998年的33%增加到47%。(見表17)
表17:俄羅斯人對蘇聯解體的態度的變化(%)
說法
同意
不同意
不好回答
1998年
2005年
1998年
2005年
1998年
2005年
在蘇聯有一種大家庭歸屬感
55
65
15
15
30
20
我以前的信念全都隨著蘇聯的崩潰而破滅
35
34
33
47
32
19
總之,十分清楚的是,俄羅斯人對改革的經驗和結果主要持批評態度,而且對國內發生的一切尤其是社會領域中缺乏準備的種種改革,根本不感到高興。同樣清楚的是,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無法回到過去的、改革以前的時代,因為這些時期已受到相當多的批評(例如,我們知道大多數人都認為當時國家必須進行改革)。但是,除了對20年前的事件和今天的事件進行恰當的、以效果和進步作用等為根據的評價外,還有一個衡量人們對這些事件的態度的標準。這個標準歸根到底就是國家生活的某個時期,即看人們是否願意生活在這個時期。調查結果表明,至今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36%)懷念蘇聯時期的俄羅斯,假如讓他們選擇生活在哪個時期,那麽他們更喜歡的正是這一時期,盡管近13年來願意回到過去時代的人減少了許多——由55%減少到36%。現在的生活隻對大約五分之一的俄羅斯人(27%)有吸引力。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既未選擇蘇聯時期的俄羅斯,也未選擇如今的俄羅斯。(見表18)
表18:“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您願意過現在的生活還是改革前的生活?”(%)
願意過哪種生活
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1992年
社會綜合研究所,2005年
現在的生活
15
27
改革前的生活
55
36
兩種生活都不願意過
24
28
不好回答
6
9
《奔向自由》 第三部分 歐洲人和美國人評價的異同(21)
顯而易見,以上引用的數據可以表明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況:不論是戈巴契夫的改革本身,還是其後進行的自由主義改革,或是今天的社會轉型,都未能在俄羅斯創造出哪怕適合相對多數居民的社會“生存環境”。
俄羅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
41
社會上的改革應該從經濟方麵開始,而不是從政治製度和民主方麵開始
39
不能採用革命的方式改變生活,必須在社會上逐步地進行改造
34
俄羅斯隻有在一個堅強的人、一個堅強的主宰者的領導下才能繁榮昌盛
26
在俄羅斯不能允許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
17
在非民主的社會中不能用民主的方式進行改革
12
不必“發明自行車”;西方的發展模式最有效,應該堅定不移地仿效
8
在俄羅斯任何改革都註定會失敗
6
其他
1
數字總和超過100%,因為最多可以選擇4個答案。
表16:俄羅斯人認為在俄羅斯進行有效改造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必須具備的條件
%
與俄羅斯領導人一同工作的是一批職業素質高、經驗豐富並忠於國家利益的人
49
經過周密考慮和科學論證的行動綱領
48
強有力的、穩定的政權
41
得到大多數居民信任和支持的國家領導人
37
注重經驗和忠於俄羅斯歷史傳統
28
社會自身對大規模改造的準備程度
26
新的革命
5
西方大規模的財政援助
3
西方專家和顧問的幫助
2
不好回答
5
《奔向自由》 第三部分 歐洲人和美國人評價的異同(20)
數字總和超過100%,因為最多可以選擇3個答案。
在對改革經驗的評價上明顯表現出一種社會保守情緒,這無疑與90年代初更加激進的改革的經歷和整個俄羅斯變革史有關。在國家生活中,有過多次改變的嚐試。其中有些比較成功,有些不太成功,而實際上從來都沒有做到的是——使我國居民生活的社會經濟條件得到根本改善,使人民福利達到期望的水平。同時,1980年代末的調查和今天的調查都表明,大多數居民擔心和關注的恰恰是這個問題。如果認為社會過去和現在都是隻通過自己錢袋的“厚度”來看待國內發生的事件和進程,那顯然是不對的。但同樣明顯的是,如今俄羅斯人比那時更講求實用主義,即使對待最有吸引力的思想、綱領等,也持更加謹慎和懷疑的態度。
俄羅斯人的實用主義還表現在,他們雖然不贊同蘇聯解體,依舊對這個已經不復存在的國家懷有崇敬之情(三分之二的居民仍然認為,在蘇聯有一種大家庭歸屬感),卻清楚地知道,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恢復原來的蘇聯是做不到的,於是對這個問題的反應越來越弱。1998年贊同和反對“我以前的信念全都隨著蘇聯的崩潰而破滅”這一說法的人大致相同,而如今不同意這種說法的人明顯增多——由1998年的33%增加到47%。(見表17)
表17:俄羅斯人對蘇聯解體的態度的變化(%)
說法
同意
不同意
不好回答
1998年
2005年
1998年
2005年
1998年
2005年
在蘇聯有一種大家庭歸屬感
55
65
15
15
30
20
我以前的信念全都隨著蘇聯的崩潰而破滅
35
34
33
47
32
19
總之,十分清楚的是,俄羅斯人對改革的經驗和結果主要持批評態度,而且對國內發生的一切尤其是社會領域中缺乏準備的種種改革,根本不感到高興。同樣清楚的是,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無法回到過去的、改革以前的時代,因為這些時期已受到相當多的批評(例如,我們知道大多數人都認為當時國家必須進行改革)。但是,除了對20年前的事件和今天的事件進行恰當的、以效果和進步作用等為根據的評價外,還有一個衡量人們對這些事件的態度的標準。這個標準歸根到底就是國家生活的某個時期,即看人們是否願意生活在這個時期。調查結果表明,至今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36%)懷念蘇聯時期的俄羅斯,假如讓他們選擇生活在哪個時期,那麽他們更喜歡的正是這一時期,盡管近13年來願意回到過去時代的人減少了許多——由55%減少到36%。現在的生活隻對大約五分之一的俄羅斯人(27%)有吸引力。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既未選擇蘇聯時期的俄羅斯,也未選擇如今的俄羅斯。(見表18)
表18:“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您願意過現在的生活還是改革前的生活?”(%)
願意過哪種生活
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1992年
社會綜合研究所,2005年
現在的生活
15
27
改革前的生活
55
36
兩種生活都不願意過
24
28
不好回答
6
9
《奔向自由》 第三部分 歐洲人和美國人評價的異同(21)
顯而易見,以上引用的數據可以表明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況:不論是戈巴契夫的改革本身,還是其後進行的自由主義改革,或是今天的社會轉型,都未能在俄羅斯創造出哪怕適合相對多數居民的社會“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