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地從“另一個”陣營中把某一個國家挖到自己這邊來的努力,是西方國家長期以來削弱我國的一個原因,要贏得這場兩個社會製度的鬥爭,還有別的辦法嗎?我們的教條主義者到最後也沒有放棄出口革命,任何一個自稱社會主義的運動都可以指望得到我們的支援(我們上了多少這樣的當!)。例如,叫人生氣的是我們給過如此多援助的義大利共產黨人,他們最終離開了我們,指責說蘇共脫離了人民,政權不屬於群眾,而屬於一小撮思想保守的官僚主義的高官,自由權利不斷受到嚴重限製,最後是十月革命已經日暮途窮。


    我還想插敘一段個人的經歷。1980年代初,有一次我在古巴休假兩個星期後回國,除了巴拉德羅的海濱浴場和哈瓦那的海明威小酒館的雞尾酒,使我感興趣的是,我們在那裏陷得有多深,我盤問了當地的一些人,有我們的人和古巴人,讀了些材料,試著估計我們援助的規模,其結果是,整個這個“自由之島”靠我們的援助一年中有兩個月可以不工作。我回到莫斯科後,同斯捷潘·瓦西裏耶維奇·契爾沃年科談了自己的觀感,他當時主管黨中央的一個部,是一個真正關心國家利益的人,他認真地聽了我的話,作了一點記錄,然後嘆口氣說:“這方麵很難辦。但請不要告訴安德烈·安德烈維奇,否則您會弄得不愉快的。”


    古巴完全是另一回事,但是還有一個安哥拉,我們在改革時期才從那裏脫了身。還有衣索比亞——那裏沒有得手,最後是門格斯圖可恥地逃脫,我們的幾十億白白扔了。還有接濟非洲國民大會,如此等等。而同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兄弟合作”,最後我們反而對每一個國家都欠了債。而在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整頓秩序”呢?謝天謝地,幸虧沒有陷進波蘭去,當時眼裏看到的就是阿富汗。可是認真想想,失去波蘭才意味著承認歷史實驗的失敗。


    現在,可以作幾個結論。


    1備母鎦前我國生活令人不快的某些方麵逐漸從記憶中消失。改革所做的許多事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2奔甘年來積累的災難不是一下子浮出水麵的,因此往往不容易抓住因果關係。我的結論是:到1985年,蘇聯由於此前從史達林到契爾年科這些領導人的“努力”已經到了80%註定要失敗的境地。正如阿納托利·謝爾蓋耶維奇·切爾尼亞耶夫所說:“當上司(指戈巴契夫)直視真相時,我國的大限已到。”


    3鋇筆蹦芫人樟嗎?有誰現在能回答這個問題?在任何情況下,為此需要一支真正具有新思維、勇於犧牲和有專業知識的人組成的大軍,由於蘇共選拔幹部體製導致當時恰恰沒有這樣的大軍。


    4比儆歸於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因為他試圖把國家拽出泥淖,而他本可以自由地為自己選擇更安穩舒適的生活。分水嶺是這樣的:你更珍視你的國家還是你自己,不是很多政治家選擇前者的。


    5倍礪匏共還艽境如何,不管如何拖延和倒退,將永遠不會忘記戈巴契夫改革年代颳起的公開性和自由之風。


    6痹詮際舞台上所做的一切(停止對抗、放緩軍備競賽、同周圍世界和解、放棄意識形態教條),這可以說是主要的戰略成就。


    《奔向自由》 第二部分 ……這美好的三年(5)


    我禁不住想給這篇文章添加一點感情色彩,那是我在改革夭折時寫的一首詩。


    我們像過節一樣走進生活,


    這不是別人的,是我們自己的好時光。


    有誰知道史達林秘不示人的,


    竟是如此光怪陸離的景況。


    遠方的道路似乎很清晰,


    周圍全都是燦爛明亮的臉龐。


    有誰知道剛開始的路途,


    竟有如此多的災難暗藏。


    手風琴的琴聲令人神往,


    愛情就像第一顆星星在天上,


    現在叫做“主義”的東西,


    當時可以決定我的生死存亡。


    後來打擊一個又一個落到


    我們還很虛弱的心房上:


    古拉格俄語中“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一詞縮寫的音譯。——譯者注、崇拜、停滯——


    很少有人能堅持到最後的時光,


    很少有人能活到改革這一天,


    不是成了酒鬼,就是出走逃亡。


    但是有多少生氣、多少光芒,


    照耀到我們的河岸上。


    哦,這美好的三年,


    哦,這期待已久的時代之光,


    但是我們的實質,我們的本性,


    這一回仍然勝利在望……


    俄羅斯對戈巴契夫以及整個改革的態度要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態度差,這已經不是秘密,很少有人能夠忍受如此之多的批評的利箭。也許這些批評並非全都不對。至於我,不會抬起手來把石頭扔向試圖沖天的人。


    注釋


    [1]我確切知道這樣的文件在政治局委員安·安·葛羅米柯那裏放了幾個月,後來被處理了,沒有公布。


    [2]類似的說法還有:“法國跟阿富汗有什麽相幹?還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阿富汗走社會改造的道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奔向自由:戈巴契夫改革二十年後的評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羅斯]戈巴契夫基金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羅斯]戈巴契夫基金會並收藏奔向自由:戈巴契夫改革二十年後的評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