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之所以不厭其煩,一次次引用當年的皇帝語錄,實在是因為貞觀天子李世民那時總在實話實說,顯得頗為可愛可敬。難道不是嗎,在此前此後太多太多打著各種旗號、以各種名目淩駕於國家民族之上、自吹自擂自我膨脹的帝王中,貞觀天子難道不是個難得清醒的異數嗎?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能明白其實不是百姓離不開帝王,而是帝王離不開百姓的皇帝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啊!
那個上古時期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的老者是這樣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繼他之後,承上啟下的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你當然可以說那是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古代農耕社會的原始理想。但你又該如何解釋,甚至就是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高度發達、成就日新月異的今天,許多發達國家所奉行的小政府、大社會的政治方針呢?
和先人們相比,今天的我們其實並沒有聰明多少。真的沒有。
話扯遠了,還是繼續說貞觀天子“安人理國”的貞觀新政。
簡簡單單就是四條。
一曰“去奢省費”;
二曰“輕徭薄賦”;
三曰“選用廉吏”;
四曰“使民衣食有餘”。
用現在的話說這就叫“以人為本”。
因為當時是農業社會,所以重點就放在鄉村。因為要以民為本,發展生產,所以貞觀天子不但頒布了“勸勉民間嫁娶詔”,規定男二十、女十五就應該“任其同類相求,不得抑取”,已過喪期的鰥寡“並須申以媒媾,令其好合”;同時又以身作則,先後於武德九年(626)和貞觀二年(628)兩次釋放宮女出宮,“任其婚娶”,總數達三五千人之多。考慮到當時人口銳減、經濟凋敝的現狀,貞觀天子此舉既可貫徹去奢省費、不濫用人力財力的原則,又可以讓宮女們返回人間,組建家庭,生兒育女,真可謂一舉多得。
應當承認,盡管“輕徭薄賦”已經成了“安人理國”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但由於貞觀初年社會積累不夠,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其實並不是減免租賦,而是在於防止隋煬帝濫征民力的行徑,反對勞役無時。《唐律疏議》特地規定:“修城郭、築堤防,興起人功,有所營造,依《營繕令》,計人功多少,申尚書省,聽報始合役功。或不言上及不待報,各計所役人庸,坐贓論減一等。”
這就叫以法治國有法可依。未見薄賦,卻見輕徭,隋煬帝時代那種動不動就全民皆役全國皆役的弊政算是被革了命。
盡量不讓百姓服徭役的目的在於勸課農桑。自西晉以後,中原分裂,戰火綿延,加之統治北方的多是恃強鬥狠的馬背民族,早已有之的天子親耕籍田的古代禮儀也被廢棄達數百年之久。現在,貞觀天子又將這種古老的儀式恢復了。以帝王之尊,躬耕耒耜,親祭先農,其象徵意義當然遠遠大於實際作用,所以貞觀天子還特地頒布了《籍田詔》,大造輿論。施行之日,自然是盛況空前。《舊唐書·禮儀誌》說:“太宗貞觀三年正月,親祭先農,躬耕耒耜,籍於千畝之甸……此禮久廢,而今始行之,觀者莫不駭躍。”
“駭躍”連用,實屬新鮮:歡呼雀躍、躍躍欲試之“躍”不難理解;那個“駭”字卻大有講究,圍觀的官員與百姓顯然是頗感新鮮與吃驚,以至於“駭”。據史書記載,隋末唐初,長期戰亂動盪不已,不事稼檣“人多浮偽”已成流習,以至於為了貫徹朝廷勸課農桑的旨意,不少地方大員要令屬下嚴加巡查,“有遊手怠惰者皆按之”。
要想徹底扭轉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實在不是朝夕就可立見功效之事。貞觀天子也並沒有做完籍田秀之後就以為大功告成,他依然不斷地派遣使臣去各地勸課農桑,並且親自在苑囿裏種了幾畝莊稼,用意依然在於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貞觀四年(630),他在接見即將分赴各州考察農桑的使臣時,又一次以自己為例:“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命,若禾穀不登,恐由朕不躬親所致也。”親力親為躬耕田畝,貞觀天子當然會覺得累,有時鋤草不到半畝就會覺得疲乏不堪,“以此思之,勞可知矣。農夫實甚辛苦”。
昔日公子,今日天子,從落地之日就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李世民能有如此感悟實屬不易——還記得那個聽說百姓無以為食隻能靠草根樹皮充飢,居然傻兮兮地問那為什麽不吃肉餅的西晉混蛋皇帝司馬鄴嗎?兩相比較,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因為深知民間疾苦、農人不易,貞觀天子還再三強調從中央下到州縣的使者一定要深入田間地頭,“不得令有送迎”。理由極其現實:“若迎送往還,多廢農業,若此勸農,不如不去。”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和體會,才有了《貞觀政要》裏記載的貞觀二年(628)“京師大旱,蝗蟲大起”,貞觀天子詛咒而吞之的舉動。貞觀天子的咒蝗之辭是這樣的:“人以穀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
《劍橋中國隋唐史》對此有一段不乏輕鬆詼諧的議論:
那個上古時期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的老者是這樣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繼他之後,承上啟下的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你當然可以說那是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古代農耕社會的原始理想。但你又該如何解釋,甚至就是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高度發達、成就日新月異的今天,許多發達國家所奉行的小政府、大社會的政治方針呢?
和先人們相比,今天的我們其實並沒有聰明多少。真的沒有。
話扯遠了,還是繼續說貞觀天子“安人理國”的貞觀新政。
簡簡單單就是四條。
一曰“去奢省費”;
二曰“輕徭薄賦”;
三曰“選用廉吏”;
四曰“使民衣食有餘”。
用現在的話說這就叫“以人為本”。
因為當時是農業社會,所以重點就放在鄉村。因為要以民為本,發展生產,所以貞觀天子不但頒布了“勸勉民間嫁娶詔”,規定男二十、女十五就應該“任其同類相求,不得抑取”,已過喪期的鰥寡“並須申以媒媾,令其好合”;同時又以身作則,先後於武德九年(626)和貞觀二年(628)兩次釋放宮女出宮,“任其婚娶”,總數達三五千人之多。考慮到當時人口銳減、經濟凋敝的現狀,貞觀天子此舉既可貫徹去奢省費、不濫用人力財力的原則,又可以讓宮女們返回人間,組建家庭,生兒育女,真可謂一舉多得。
應當承認,盡管“輕徭薄賦”已經成了“安人理國”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但由於貞觀初年社會積累不夠,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其實並不是減免租賦,而是在於防止隋煬帝濫征民力的行徑,反對勞役無時。《唐律疏議》特地規定:“修城郭、築堤防,興起人功,有所營造,依《營繕令》,計人功多少,申尚書省,聽報始合役功。或不言上及不待報,各計所役人庸,坐贓論減一等。”
這就叫以法治國有法可依。未見薄賦,卻見輕徭,隋煬帝時代那種動不動就全民皆役全國皆役的弊政算是被革了命。
盡量不讓百姓服徭役的目的在於勸課農桑。自西晉以後,中原分裂,戰火綿延,加之統治北方的多是恃強鬥狠的馬背民族,早已有之的天子親耕籍田的古代禮儀也被廢棄達數百年之久。現在,貞觀天子又將這種古老的儀式恢復了。以帝王之尊,躬耕耒耜,親祭先農,其象徵意義當然遠遠大於實際作用,所以貞觀天子還特地頒布了《籍田詔》,大造輿論。施行之日,自然是盛況空前。《舊唐書·禮儀誌》說:“太宗貞觀三年正月,親祭先農,躬耕耒耜,籍於千畝之甸……此禮久廢,而今始行之,觀者莫不駭躍。”
“駭躍”連用,實屬新鮮:歡呼雀躍、躍躍欲試之“躍”不難理解;那個“駭”字卻大有講究,圍觀的官員與百姓顯然是頗感新鮮與吃驚,以至於“駭”。據史書記載,隋末唐初,長期戰亂動盪不已,不事稼檣“人多浮偽”已成流習,以至於為了貫徹朝廷勸課農桑的旨意,不少地方大員要令屬下嚴加巡查,“有遊手怠惰者皆按之”。
要想徹底扭轉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實在不是朝夕就可立見功效之事。貞觀天子也並沒有做完籍田秀之後就以為大功告成,他依然不斷地派遣使臣去各地勸課農桑,並且親自在苑囿裏種了幾畝莊稼,用意依然在於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貞觀四年(630),他在接見即將分赴各州考察農桑的使臣時,又一次以自己為例:“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命,若禾穀不登,恐由朕不躬親所致也。”親力親為躬耕田畝,貞觀天子當然會覺得累,有時鋤草不到半畝就會覺得疲乏不堪,“以此思之,勞可知矣。農夫實甚辛苦”。
昔日公子,今日天子,從落地之日就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李世民能有如此感悟實屬不易——還記得那個聽說百姓無以為食隻能靠草根樹皮充飢,居然傻兮兮地問那為什麽不吃肉餅的西晉混蛋皇帝司馬鄴嗎?兩相比較,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因為深知民間疾苦、農人不易,貞觀天子還再三強調從中央下到州縣的使者一定要深入田間地頭,“不得令有送迎”。理由極其現實:“若迎送往還,多廢農業,若此勸農,不如不去。”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和體會,才有了《貞觀政要》裏記載的貞觀二年(628)“京師大旱,蝗蟲大起”,貞觀天子詛咒而吞之的舉動。貞觀天子的咒蝗之辭是這樣的:“人以穀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
《劍橋中國隋唐史》對此有一段不乏輕鬆詼諧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