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片桐且元是一位深謀遠慮的忠臣。當然,也有人抱持相反的看法,認為他是狡猾的家康的走狗,為了求得自我的生存,他甚至不惜出賣豐臣家,因此可以說是一位奸佞的小人。
但是,後者的想法並不正確。
事實上,問題的癥結在於:究竟是家康勤勞第一主義的政治方向正確呢?抑是且元的資本主義理念正確呢?這也正是兩者思想上的衝突所在。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且元當時已經知道”權力”的強大,但是他仍然認為:
“看來一定得要互相爭鬥不可了。不過,互相競爭的結果,絕非豐家之福。這一切都是我的責任,因此我必須重新展開交涉才行。”
於是他決定將舉行供養儀式的日期延後,並且和所司代板倉勝重會麵,藉以了解家康生氣的原因。
如果所司代能夠誠懇地向他說明兩者之間見解的差異,那麽且元或許就會體認到事態有多麽嚴重。
然而,板倉勝重卻沒有這麽做。這是因為,他和德川家的其它重臣一樣,對大阪方麵的無禮極為憤怒。
仔細想想,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事實上,德川家在關原一役中,原本可以將秀賴一舉殲滅,然而家康卻一味地加以袒護,並且為他保留了走向關白的道路。
除此之外,家康甚至將自己最疼愛的孫女千姬嫁給秀賴、自動讓出右大臣的席位,把秀賴當成自己孩子般地疼愛。但是,當秀忠繼任將軍之職時,秀賴非但沒有上京祝賀,反而還一再地拒絕與家康會麵,處處表現出一意孤行、胡作非為的態度。除了經常表露出來的敵意之外,秀賴並且派遣刺客潛伏在駿府城內,意圖奪取家康的性命。
如此一來,德川方麵的重臣和家臣們當然會十分憤怒。
而這次的衝突也就因此產生。
有趣的是,對於導致這次衝突的原因,德川方麵和片桐且元的想法完全不同。
片桐認為,由於大佛殿的再興展現了豐家的威力並不亞於德川家,因而激怒了對方。也就是說,是秀賴的自我表現欲,引發了德川家的詛呪。
而產生此一傳聞的決定性關鍵,是由受到熊本的加藤清正照顧之鄉巴佬清韓長老被選為鍾銘撰寫人開始。
“如果是其它的人,一定會拒絕書寫這些詛呪德川的銘文。”
“是啊!為了達到目的,他們甚至利用已經死去的清正。”
事實上,這件事不隻是德川家內部的傳聞而已,就連市井之間也早已廣為流傳了。
因此,禁止供養的命令甫一發布,很快地大佛殿的山門上就出現了一首諷刺詩:
好壞事不知韓長老,
命運盡頭之鍾秀賴。
意思是指韓長老根本不辨事情輕重,就貿然答應撰寫鍾銘,而這也正意味著秀賴命運的盡頭。
所司代板倉勝重對片桐且元所說的話,不外是像諷刺詩之類的話語:但是,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
“每天晚上都聽到用來降伏德川家的鍾聲,你想有誰能受得了呢?”
當對方這麽反問時,片桐且元突然覺得鬆了一口氣。因為且元非常清楚,澱君並不是真的想要詛呪家康,而隻是出自女性莫名的妒恨之心罷了。因此隻要能夠充份地加以解釋,相信誤會很快就可以冰釋了。
“我們怎會故意書寫詛呪的銘文呢?”
“雖然貴上也曾這麽說,但是一般的人都不相信。”
所司代列舉了銘文中所使用的文字,來證明自己的懷疑並非毫無根據。第一是”國家安康”四字,故意將家康的名字分成兩段來使用。其次是”君臣豐樂、子孫殷昌”八字……
這段話的意思,暗指豐臣才是真正的君,唯有豐家才能使子孫殷昌、和樂。
第三是”東迎素月、西送斜陽”等字。文中暗指關東為陰、大阪為陽,詛呪之意甚明
一聽這話,片桐且元剎時覺得毛骨悚然。事實上,澱君夫人曾經斬釘截鐵地表示:
“哪裏有詛呪的文字呢?”
當然,澱君也可以反駁這些全是牽強附會的解釋。但平心而論,這些說法倒也頗能合乎情理。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隻不過是一篇羅列著許多慶賀文詞的文章罷了,根本不必如此擔心。
“家康是當代罕見的博學之人。”
於是且元隻好將清韓長老當成人證,把他帶往駿府,請他當著家康的麵前解說全文。
在這同時,家康也已接到本多正純的報告,因而特地邀請偶爾會到駿府闡揚教義的天海僧正前來,以便判斷銘文之中究竟有無詛呪之意。
天海僧正乃是一手創立日光廟及上野寬永寺的大政僧。
他非常了解家康的本意,因此在聆聽清韓的解釋之後,立刻表示:
“沒錯,這的確是一篇詛呪的撰文。”
接著他又指出了幾個和京中傳聞相同的疑點,好為自己的評語做佐證。
這種蓄意逢迎的作法非但沒有取悅家康,反而令他極感憤怒,於是當場命令所司代前去邀請京都的五山長老來到駿府,再次評斷鍾銘是否含有詛呪之意。
於是乎有關鍾銘的可否,就成了一個學問和政治錯綜複雜的問題。
但是,後者的想法並不正確。
事實上,問題的癥結在於:究竟是家康勤勞第一主義的政治方向正確呢?抑是且元的資本主義理念正確呢?這也正是兩者思想上的衝突所在。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且元當時已經知道”權力”的強大,但是他仍然認為:
“看來一定得要互相爭鬥不可了。不過,互相競爭的結果,絕非豐家之福。這一切都是我的責任,因此我必須重新展開交涉才行。”
於是他決定將舉行供養儀式的日期延後,並且和所司代板倉勝重會麵,藉以了解家康生氣的原因。
如果所司代能夠誠懇地向他說明兩者之間見解的差異,那麽且元或許就會體認到事態有多麽嚴重。
然而,板倉勝重卻沒有這麽做。這是因為,他和德川家的其它重臣一樣,對大阪方麵的無禮極為憤怒。
仔細想想,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事實上,德川家在關原一役中,原本可以將秀賴一舉殲滅,然而家康卻一味地加以袒護,並且為他保留了走向關白的道路。
除此之外,家康甚至將自己最疼愛的孫女千姬嫁給秀賴、自動讓出右大臣的席位,把秀賴當成自己孩子般地疼愛。但是,當秀忠繼任將軍之職時,秀賴非但沒有上京祝賀,反而還一再地拒絕與家康會麵,處處表現出一意孤行、胡作非為的態度。除了經常表露出來的敵意之外,秀賴並且派遣刺客潛伏在駿府城內,意圖奪取家康的性命。
如此一來,德川方麵的重臣和家臣們當然會十分憤怒。
而這次的衝突也就因此產生。
有趣的是,對於導致這次衝突的原因,德川方麵和片桐且元的想法完全不同。
片桐認為,由於大佛殿的再興展現了豐家的威力並不亞於德川家,因而激怒了對方。也就是說,是秀賴的自我表現欲,引發了德川家的詛呪。
而產生此一傳聞的決定性關鍵,是由受到熊本的加藤清正照顧之鄉巴佬清韓長老被選為鍾銘撰寫人開始。
“如果是其它的人,一定會拒絕書寫這些詛呪德川的銘文。”
“是啊!為了達到目的,他們甚至利用已經死去的清正。”
事實上,這件事不隻是德川家內部的傳聞而已,就連市井之間也早已廣為流傳了。
因此,禁止供養的命令甫一發布,很快地大佛殿的山門上就出現了一首諷刺詩:
好壞事不知韓長老,
命運盡頭之鍾秀賴。
意思是指韓長老根本不辨事情輕重,就貿然答應撰寫鍾銘,而這也正意味著秀賴命運的盡頭。
所司代板倉勝重對片桐且元所說的話,不外是像諷刺詩之類的話語:但是,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
“每天晚上都聽到用來降伏德川家的鍾聲,你想有誰能受得了呢?”
當對方這麽反問時,片桐且元突然覺得鬆了一口氣。因為且元非常清楚,澱君並不是真的想要詛呪家康,而隻是出自女性莫名的妒恨之心罷了。因此隻要能夠充份地加以解釋,相信誤會很快就可以冰釋了。
“我們怎會故意書寫詛呪的銘文呢?”
“雖然貴上也曾這麽說,但是一般的人都不相信。”
所司代列舉了銘文中所使用的文字,來證明自己的懷疑並非毫無根據。第一是”國家安康”四字,故意將家康的名字分成兩段來使用。其次是”君臣豐樂、子孫殷昌”八字……
這段話的意思,暗指豐臣才是真正的君,唯有豐家才能使子孫殷昌、和樂。
第三是”東迎素月、西送斜陽”等字。文中暗指關東為陰、大阪為陽,詛呪之意甚明
一聽這話,片桐且元剎時覺得毛骨悚然。事實上,澱君夫人曾經斬釘截鐵地表示:
“哪裏有詛呪的文字呢?”
當然,澱君也可以反駁這些全是牽強附會的解釋。但平心而論,這些說法倒也頗能合乎情理。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隻不過是一篇羅列著許多慶賀文詞的文章罷了,根本不必如此擔心。
“家康是當代罕見的博學之人。”
於是且元隻好將清韓長老當成人證,把他帶往駿府,請他當著家康的麵前解說全文。
在這同時,家康也已接到本多正純的報告,因而特地邀請偶爾會到駿府闡揚教義的天海僧正前來,以便判斷銘文之中究竟有無詛呪之意。
天海僧正乃是一手創立日光廟及上野寬永寺的大政僧。
他非常了解家康的本意,因此在聆聽清韓的解釋之後,立刻表示:
“沒錯,這的確是一篇詛呪的撰文。”
接著他又指出了幾個和京中傳聞相同的疑點,好為自己的評語做佐證。
這種蓄意逢迎的作法非但沒有取悅家康,反而令他極感憤怒,於是當場命令所司代前去邀請京都的五山長老來到駿府,再次評斷鍾銘是否含有詛呪之意。
於是乎有關鍾銘的可否,就成了一個學問和政治錯綜複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