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士鬆先生,真姓王,原名仁鏘,加入工作後,改名王天木。他的所學經歷,有保定軍官、日本士官,在西北軍裏當過參議,也在河南一帶收編過土匪,一度自領為司令等等。論才識,真有一肚子學問,就是寫幾筆字,也足以上匾,實在了不起。


    他是戴雨農先生的老朋友,他們有很深的交情,後來又幾乎成為兒女親家。在戴先生尚未出任“特務處”之前,早已合作多時。他派到天津建立工作,比我們去北平早半年。此際,天津的工作已經是頗具規模了。


    我在天津停下來請他協助的,是到了北平之後,如何發電報這件事。那個時候,戴先生領導下的工作,無論是“特務處”或“第二處”,都沒有專用的電訊設備,外勤單位和南京通電報,必須借重中央黨部調查科代發。天津如此,北平也是一樣。因為天津方麵和他們有聯絡,所以請鄭士鬆先生搭個橋。


    在通常情況下,外勤單位原不許發生橫的關係,這一次,反而是上級要我們平津兩單位密切聯繫的。這也是我要辦的第二件事。


    我表明來意後,這兩件事很容易得到結論而順利解決。鄭士鬆先生很誠懇地請我到外麵去吃飯,我不好推辭,終於去了。因為去的地方太堂皇,一頓飯吃下來,根本嚐不出什麽滋味,隻擔心千萬不要出洋相就好了。飯後,鄭士鬆先生用他的自用汽車送我回客棧。這是我們首次接觸,我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頗有好感。


    北平,是我的出生地,在我的心目中,隻要是屬於北平的,什麽都好,無一不好,好得甚至於近乎溺愛。


    我和楊英、戚南譜二同誌聚齊後,就照我們一路上商量定的,立即邁開我們的第一步--找個落腳的、安身的、辦事的,也是創業的好地方。


    不出一兩天,尋遍四城也難得碰上的房子,居然被我們找到了,最理想的莫過於能適合我們的條件:租金非常便宜,隻要先付後住,連押金都不要;這所房子,位於四通八達的大街上,出入非常方便;可用的屋子雖隻有兩間半,好在獨門獨院,關上大門,誰也看不見我們在裏麵搞什麽鬼。


    出乎意外的,房東裝好了電話,不打算遷走,隻需把電話押金還給他,就可以供我們使用了。


    天下當然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這所房子沒有浴室,而且茅坑也嫌太髒。


    楊英和我都不講迷信,管他什麽黃道黑道,先搬進去再說。戚南譜願意擔任外勤,他另在外麵自行安頓。


    我們都沒有掩護職業,自作聰明地在大門口掛了一個“軍事雜誌社北平分社”的木頭牌子,滿以為可以充一充作個幌子,萬一有人查問起來,也能應對得出,殊不料到後來竟惹上了大麻煩。


    派出所的警察也來查過戶口,你怎麽說,他就在戶口簿上怎麽填,很容易對付。如果他走進屋子裏看看的話,恐怕不露馬腳也會引起猜疑。提到北平的警察派出所,很有意思,也實在值得多說幾句。


    多少年來,北平本地人都把警察派出所叫作“閣子”,為什麽叫“閣子”,沒有請教過高明,不敢胡說。不過,我看見過的“閣子”,多半都是在空地上用木板搭成的小屋,外麵塗上豬肝色的油漆,裏麵擺上兩張小桌子,戶口簿拴上繩子一排一排地掛在牆上,警察先生們凳子上一坐,不分嚴冬酷暑,就這樣辦起公來。


    要講為民服務,北平的派出所稱得上全國第一,找名問姓去“閣子”,打架鬥毆上“閣子”,出生死亡報“閣子”,婆媳不和、妯娌們拌嘴也麻煩“閣子”,隻要你自己解決不了的,無一不可找“閣子”。就是他管不著,也會和顏悅色、不厭其煩地回答你,絕不會頤指氣使拒人於千裏之外。


    正因為北平的警察接近居民,所以對管區內家家戶戶的情況,都能夠了解個八九。如果一定找個弱點,那就是缺乏政治意識。


    我們有了固定的工作地址之後,除報告上級備查外,同時也知會了天津的鄭士鬆,以便取得相互間的聯繫。


    我們開始學習著使用由南京帶來的密電本,並發出第一通電報。楊英權充譯電員,我自己兼任“交通”,把這份電稿送到東城蘇州胡同,交給了“張旆”張先生。“張旆”想是代名,也就是中央黨部調查科在北平的電台。拜託他們代發電報的時間,非常短暫,到了二十二年(1933)初,上級就派遣電訊專才程俊同誌來到北平,建立了我們自己專用的電台。


    在我們積極展開工作的初期,人手不足,經費短缺,再加上毫無工作經驗,用“乏善可陳”四個字形容,非常恰當。


    到了二十二年(1933)二月間,稍微加強了一點工作陣容,這才逐漸地向前推進了一小步。


    人事方麵,加入內動工作的,有戚南譜介紹的軍校七期同學白世維,和局本部老同誌王兆槐推薦的王雲孫。他們兩位參加工作都沒有履行什麽儀式或手續,因為都是自己同誌介紹來的,一開始就當作基本同誌看待。


    就地吸收的情報關係(我們對內稱為“運用人員”)有侯子川、張伯武、範行三人。


    張伯武是天津鄭士鬆(即王天木。編者注)先生推介的,侯子川又是張伯武所援引的。他們二人原來都是青年黨,可是當時我並不知道。侯子川慢慢地坦白了,張伯武卻始終不肯承認。張、侯所供給的都是地方性的情報,運用價值有限,間或也有些關於東北軍的動態數據,亦無足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軍統第一殺手回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恭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恭澍並收藏軍統第一殺手回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