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攻取必於要害《兵法》:“城有所不攻者。”當奉之以為主。至於要害之地,我不得此則進退不能如意,而形相製、勢相禁,於是反旗鳴鼓以試吾鋒,霍然如探喉骨而拔胸塊也。昔高帝長驅入關,已行過宛西,張良雲:“今不下宛而西進,前有強敵,宛乘其後。我腹背受敵,此危道也。”乃夜回兵圍宛,克之,遂得前進無慮。


    夫以深入重地之師,計必製敵之死命,而留中梗以貽後患,豈良圖哉?古恆有軍既全勝,而一城扼險,製吾首尾,幾覆大業者,皆由於謀之不早也。狄青之取崑崙,神矣!不然,屈力殫貨,鈍兵挫銳之,豈不聞之?吾知有不顧而疾趨焉耳,何必攻?


    卷七、據守必審形勝能取非難,取而能守之為難;汛守非難,守而能得其要之為難。昔項羽委敖倉而不守,棄關中而不居,而卒使漢資之以收天下,此最彰明較著者也。他如陳豨之不知據邯鄲而阻漳水,董卓之不知依舊京而守洛陽,自古及今,坐此患者,不可勝數。而獨南宋君臣守江失策,尤為可笑。試取當日諸巨公奏議觀之,瞭然矣。


    卷八、立國在有規模隆中數語,野夫常談。然亦曾有取其言細求之者乎?今其言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險塞,沃野千裏,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險,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事,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泰川。”天下規模,孰大於是!所以,當時英雄,所見略同。周瑜既敗曹瞞,因言於孫權曰:“今曹*既敗,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所,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曹,北方可圖也。”江南形勝可以進窺中原者,其論蓋本諸此。


    厥後,六朝勝敗不常,力皆不副。至於南宋諸公,有其言而無其事,然而其言亦精且悉矣。其所雲:立都建業,築行宮於武昌及重鎮襄陽,以係中原之望。又雲:天下形勢,居西北足以控製東南,居東南不足以控製西北等語,具關至極,聖人復起,無以易也。


    若夫朝廷之上置中書以綜機務,疆埸之外建專閫以總征伐,經理度支,撫馭軍民,適寬嚴之宜,得緩急之序,崇大體,立宏綱,破因循之舊格,布簡快之新條,使人人輯誌,處處向向,斯立國之初政,又不可以一事不周者也。嗚呼!盜賊之與帝王,無俟觀其成敗,其規模氣象,蓋已不同矣。


    卷九、兵聚必資屯田幹戈屢興,民不安業,郡縣蕭條,無雞犬聲。大兵一起,立見此景。語雲:“師之所處,荊棘生焉。”信非虛也。如此,而擁大眾以征伐,掠無可掠,何況轉輸乎?


    古所謂百萬之眾,無食不可一日支,正此時矣!李密以霸王之才,徒以用粟不節,卒致米盡人散之憂。昔漢之興也,食敖倉之粟;唐之興也,資黎陽之利。今天下俱匱,既無秦、隋之富以貽之,何所藉以成漢、唐之大業乎?


    屯田一著,所謂以人力而補天工也。其法不一,或兵屯,或民屯。大抵創業之屯與守成之屯不同。懷遠圖者,當於此處求之,無煩詳載也。


    卷十、克敵在勿欲速君見博虎者乎?平原廣澤,不憚馳騖以逐之。至於虎負隅矣,則當設網羅,掘陷阱,圍繞其出路,旁睨而伺之,久將自困。若奮不顧身,徑進而與之鬥,鮮不傷人矣!


    吾之用兵,自初起以至於勢成,敵境日蹙而力亦日專,此亦負隅之虎也。吾欲一舉而斃之,豈可不厚為之防哉?


    昔周世宗既平關南,宴諸將於行營,議取幽州。諸將曰:“陛下離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虜騎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世宗卒還師。宋曹彬、潘美諸將北伐,陛辭,太宗謂曰:“潘美但先趨雲、朔,卿等以十萬眾,聲言取幽州,且持重緩行,不得貪利。”及曹彬等乘勝而前,所至克捷,每捷奏至,帝訝其進軍之速。後果以諸將貪利輕進,至涿,竟為耶律休哥所敗。非明鑑耶!


    故欲克敵者,強其勢,厚其力,謹其製,利其器,然後堂堂陣、正正旗,聲罪致討而施戎索,乃全勝之術也。不然,吾寧蓄全力以俟之。經倫庶政,振舉遠猷,大勢既定,彼將焉往哉?


    補遺十卷中,至矣,盡矣。尚須補也與哉?曰:為“十勝”而設也。江南脆弱,誰不聞之。然跡其所以勝,不在強弱也,顧人之運用何如耳!遂並其佐勝之著、編中未錄者,偶記於此。此外,仍有王文成公破宸濠始末,兵略最精,不可不一覽。


    跋此非談兵也,談略也。兵則千百端而不盡,略則三數端而已明矣。十卷挨次而進,各有深意,不可以一絲亂。??至於選將、練兵、安營、布陣、器械、旗鼓、間諜、鄉導、地利、賞罰、號令種種諸法,如人之耳目口體,一物不可少者,則各有專書,不在此例矣。


    屢敗屢戰 今日請假


    家中有事


    屢敗屢戰 一二一章漕運山東


    在二冬回到河北這段時間,傅青主從江南返回,他是以行醫為掩護,到江南聯絡反清誌士,但是傅青主感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在順治強勢鎮壓的形勢之下,我大漢同胞反抗風起雲湧,可是康熙登基這幾年以來,民間不僅是暴力反抗的少了,反而很多人用清除奸臣的口號,站出來支持未主政的康熙,來打擊主政的鰲拜,反對圈地,反對滿族特權,滿漢不通婚,卻不反皇帝,不再反對這個血債纍纍的清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孤臣孽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風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風中並收藏孤臣孽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