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王餘佑說過:“我們追尋天道,可是絕不利用天道謀取私利。”


    鄭經既然如此急於分裂,他也就沒什麽留戀,叫手下人自由選擇,願意去北方的有五萬人,於是他盡發手下五萬將士和將士的親屬,籌集一六十條戰船離開了福建,徑直返回日照。


    在朱慈悲帶部隊走後,一些不願離開家鄉的士兵據守城池,把城池交給了聞訊趕來的鄭經部隊。


    一路上順風順水,抵達日照,日照的將士們歡聲雷動,大家到處奔走相告,天師回來了,朱慈悲帶著宮秀兒和他們出生不久的孩子,從路上走過,百姓們人山人海,站在路邊,看看他們離開了幾年卻像是離開了很久的天師。很多人在路邊叩拜,使慈悲心裏十分不安。


    朱慈悲不高興地是,學校的成績不大,沒能培養出多少學生,而且很多人還是迷信威權,卻自己不動腦子思考。他知道,現在清朝的康熙雖然還是小孩子,但是因為天下已經日趨穩定,二十年的政權,已經吸引了天下的人才投入到滿清的科舉,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滿清連在了一起。


    在福建的日子,朱慈悲非常羨慕那裏的水道,下船伊始,朱慈悲就打算學習三國時期的曹*,在海州日照地區打造出便利通達的河網,讓航運便利,旱澇保收。因為清軍掘黃河淹了榆園軍,也瘀平了許多溝渠,這次帶來了五萬戰士,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淮河的水網治理好。


    屢敗屢戰 一二零章幹坤大略


    王餘佑這些年奔波勞苦,授徒無數,沒做成什麽事業。卻是在學問上獨有心得:


    《幹坤大略》是一部專講戰略的兵書。《幹坤大略》的指導思想是專論大端,即專論“王霸大略”。覽天下之大勢,求帝王之得失成敗,闡述逐鹿問鼎、扭轉幹坤的大方略。對於此一性質,作者王餘佑明確指出:“此非談兵也,談略也。”“至於選將、練兵、安營、布陣、器械、旗鼓、間諜、嚮導、地利、賞罰、號令種種諸法,各有專書,不在此列。”


    《幹坤大略》原文卷一、兵起先知所向兵之未起,其說甚長,不必詳也。已起矣,貴進取,貴疾速。進取則勢張,疾速則機得,呼吸間耳,成敗判焉!此不可不知所向也。而所向又以敵之強弱為準:敵弱,或可直衝其腹;敵強,斷宜旁翦其支,此定理也。


    翦其支者雲何?曰:避實而擊虛也,乘勢而趨利也。避實擊虛,則敵駭不及圖,如自天而下。乘勢趨利,則我義聲先大振,而遠近向風。不觀唐太宗之趨鹹陽乎?


    進乃勝矣。不觀黥布之歸長沙乎?退乃敗矣。微乎!其不可以一瞬失也。


    霸王大略,此其首矣!故不惜備錄之。知其說者,夫固無餘蘊焉耳。若夫一時之利鈍,一事之堅瑕,又何足雲!


    卷二、兵進必有奇道兵隻一道耶?曰:不然。所向既明,則正道在不必言矣。然不得奇道以佐之,則不能取勝。項羽戰章邯於巨鹿,而後高祖得以乘虛入關;鍾會持薑維於劍閣,而後鄧艾得以逾險入蜀。故一陣有一陣之奇道,一國有一國之奇道,天下有天下之奇道。即有時正可為奇,奇亦可為正,而決然斷之曰:必有。


    夫兵進而不識奇道者,愚主也,黯將也,名之曰“棄師”。不觀之蘇氏抉門旁戶逾垣之喻乎?其論甚精,無以易也。昔劉濞之攻大梁,田祿伯請以五萬人別循江、淮,收淮南、長沙,以會武關;岑彭攻公孫述,自江州溯都江破侯丹兵,徑拔武陽,繞出延岑軍後;曹*拒袁紹於官渡,移軍欲向延津,而潛以輕兵襲白馬,用此道也。


    然則,用兵慎勿曰:吾兵可以一路直至,而無煩於旁趨曲徑為也。是以人國僥倖也,戒之哉!


    卷三、初起之兵遇敵以決戰為上兵之進也,固有所過城邑不及下者矣。必以戰乎?曰:非我樂戰也,不得已而與敵遇,非戰無以卻之。蓋兵既深入,則敵必併力傾國以圖蹂盪我,恐我聲勢之成;此而不猛戰疾鬥,一為所乘,魚散鳥驚,無可救矣!誠能出其不意,一戰以挫其銳,則敵眾喪膽,我軍氣倍,誌定威立,而後可攻取以圖敵。古所謂一戰而定天下,其在斯乎!漢光武之於昆陽,唐太宗之於霍邑,可以觀也。昔沈田子以千餘人遇姚泓數萬之眾於青泥,其言曰:“兵貴用奇,不必在眾。今眾寡不敵,勢不兩立,若彼圍既固,則我無所逃,不如擊之。”遂敗泓兵。此深合機要,百慮不易之道也。


    卷四、決戰之道在於出奇設伏戰固無疑矣。然不得其道,禍更深於無戰。古有百戰之說,以吾言之,不啻百也。將從何處說起耶?吾言吾初起之戰焉耳。以烏合之市人,當追風之鐵騎,列陣廣原,堂堂正正,而與之角,不俟智者而知其無幸矣。出奇設伏又何待再計焉。孫臏之破龐涓以怯卒,韓信之破陳餘以市人,李密之破張須陀以群盜。用寡以覆眾,因弱而為強。善戰之術,固不止此;然當其事者,斷斷乎於此二者求之,則萬舉萬當;不然者,必敗。


    卷五、乘勝略地莫過於招降戰失其道,未有不敗者;戰得其道,未有不勝者。勝則破竹之勢成,迎刃之機順矣。自此招攬豪傑,部署長吏,撫輯人民,收按圖籍,頒布教章。所謂略地也,顧其策何先?曰:是有機焉!蹈之而動耳,不煩兵也。


    昔武信君下趙十餘城,餘皆城守,乃引兵擊範陽,不能下。使非納蒯徹之說,以侯印授範陽令,而使之朱輪華轂以驅馳燕趙郊,則三十餘城烏能不戰而服乎?善乎!李左車之對淮陰也,曰:“將軍虜魏王、禽夏說,不終朝而破趙二十餘萬眾,威震天下,此將軍之所長也。然眾勞卒疲,其實難用。今以罷弊之卒,屯之燕堅城之下,燕若不服,齊拒境以自強,此將軍之所短也。為將軍計,莫若按甲休兵,北首燕路,而遣辨士奉咫尺之書於燕,暴其所長,燕必不敢不聽從。燕已從而東臨齊,雖有智者,不知為齊計矣。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此之謂也。”至今思之,雖孫、吳復生,何以易焉!而要非戰勝之後,則斷不及此。何也?勝則人懾吾威而庇吾勢,利害迫於前而禍福怵其心,故說易行而從者順。若在我無可恃之形,而徒以虛言嬲眾,是猶夢者之墮井,無怪乎疾呼而人不聞也。此又不可不留意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孤臣孽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風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風中並收藏孤臣孽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