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以上述兩段綜合記述來看,似乎1607年隻有正月間一次“門戶動搖有聲”的地震,其它各項古建築物的被破壞,則是八月間的颶風所致,與地震無關。但我們再詳細考察現存文物的碑刻及翻閱其他文獻,發現這兩段資料的記述既太簡略,又不完整,容易使人誤解。
事實上,1607年八月間發生了一次強地震,颶風、大雨、海潮一起齊來。主要是地震,才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為此,我們就得盡可能地對幾個有關建築物的受損原因與情況,作比較完整的了解。
(二)洛陽橋是1607年八月地震時塌斷的並不是1604年冬地震時損壞的。
1.“萬曆三十五年秋地震,橋圮、大石樑折入於海,橋北塌南四尺奇”(明薑誌禮《重修洛陽橋記》1609年刊石,現立於洛陽橋中亭)。
2.“上(萬曆帝)禦極之三十五年丁未,地大震,城垣坊剝,胥就頹。橋圮尤甚。而橋北石橋塌低於南四尺奇,潮至輒沒,人不能行,淵趾剝落,十僅存三、四耳”(同上)。
3.“萬曆三十五,地大震,橋樑圮,北復低陷。知府薑誌禮修”(《府誌》卷十《晉江縣橋渡?洛陽橋》)。
4.“萬曆三十五年秋地震,洛陽橋圮,大梁折入於海,故址漸湮”(《府誌》卷三十《名宦?薑誌禮傳》)。
5.“萬曆三十五年地大震,橋樑圮,址復低陷。知府薑誌禮修,橋南晉江詹君仰憲董其役,橋北惠安李呈春等董其役”(《縣誌》卷二《規製?橋渡?洛陽橋》)。
6.“明萬曆三十五年修橋北,邑人李呈春董其役”(《府誌》卷十《惠安縣橋渡?洛陽橋》)。
7.“會(1607年秋)地大震,洛陽橋樑折,太守薑公圖修復之。……南不過一、二橋樑折、扶欄頹耳,可一葺而補也。橋之北甚矣,水道更移,曩者深坎今為平沙,水盛則四溢橫注,穿溪盪浦。風濤復噬齧之,淵趾剝落,梁塌低於南四尺,潮漲輒沒,人不能行。”(明崇禎十年刊本李光縉《景璧集》卷八《重修萬安橋北記》,泉州市圖書館藏本)。
8.“歲丁未地震,橋大圮,公捐俸挈力修之”(《景璧集》卷八《郡太守薑公生祠田記》)。這些資料確鑿表明洛陽橋是在1607年即萬曆三十五年秋地震時受破壞的。薑誌禮立足的石碑尚存,絕無記錯之理。李光縉是親自經歷這兩次地震的泉州人,《景璧集》又是明刊本,所記情況也絕對可信,所以1607年秋天泉州發生了另一次強地震是沒有疑問的。洛陽橋在這次地震中發生北麵橋基下沉四市尺,大石樑折斷好幾根,並有橋墩傾斜,水道更移等現象,破壞很嚴重,是洛陽橋建造以來最大一次的損壞。
(三)泉州第一山青帝宮(即東嶽廟)
在1607年秋地震時全部倒塌。
1.“三十五年秋,地大震,颶風*雨交作,青帝宮盡圮,帝像壞”(《景璧集》卷八《重建第一山青帝宮記》)。
2.“萬山第一之峰,舊為青帝行宮。萬曆丁未歲殿宇傾圮。”(《景璧集》卷八《帝君像記並贊》)。
3.“萬曆三十五年秋,地大震,颶風*雨交作,青帝宮盡圮,帝像壞”(《府誌》卷十六《壇廟寺觀》)。東嶽廟過去是泉州有名的古建築,規模宏大,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後曾重修,竟在1607年秋的強地震中全部倒塌,連神像也壓壞了,破壞十分嚴重。所以史料明確記載1607年秋天,是地震、大風雨同時而來。
(四)清淨寺在1607年秋地震時1.“萬曆三十五年秋地震,暴風*雨而樓棟飄搖,傾圮日甚。樓之壞者葺,欹者正,茲者隆起。……役始於萬曆戊申歲(1608年)之六月,竣於己酉歲(1609年)之九月”(明李光縉《重修清淨寺碑記》,1609年九月立石,現在清淨寺內)。
2.“萬曆三十七年,地大震,樓頹其角,而寺中房屋占住者百餘人,汙穢破壞。知府薑誌禮、知縣李待問捐俸重修”(《縣誌》卷十五《雜誌?寺觀?清淨寺》)。
3.“清淨寺……隆慶間知府萬慶,萬曆間知府薑誌禮相繼修”(《府誌》卷十六《壇廟寺觀》)。
4.“乃積歲月之頹壞,兼值風雨之飄搖,屋雖未顛,棟其撓下,若及而葺治,猶有靈光,必徒任其丘夷,終然瓦解”(《景璧集》卷八《重修清淨寺募緣疏》)。
泉州清淨寺建於宋代,到明代萬曆年間已將近六百年,歷代均有修葺。關於它在1607年秋強地震中受破壞的情況,《泉州府誌》、《晉江縣誌?祥異》編均無記述。
而《縣誌》雖另在《寺觀》編提到地震受損之事,時間卻錯為1609年即萬曆三十七年,幸而有李光縉所撰《重修清淨寺碑記》原碑猶在,明確載明是1607年秋地震受損的,可糾正《縣誌》之誤。因為它在隆慶年間(1567~1572年)曾修理過一次,所以經歷1604年和1607年兩次地震,還不致全部倒塌,隻是“樓棟飄搖日甚”,房屋傾斜,樓角頹毀,不得不於1608年的夏天開始進行修理。從工程費時一年零三個月來看,其破壞情況還是相當嚴重。
(五)泉州知府衙門的大門和泉州府學的欞星門都在1607年地震中倒塌
(六)泉州城從東北向西南的雉堞幾乎都倒塌了。街上巨大的石牌坊也部分倒塌1.“(萬曆三十五年)壞……石坊……北門城樓自東北抵西南,雉堞傾圮殆盡”(《府誌》卷七十三《祥異》)。
事實上,1607年八月間發生了一次強地震,颶風、大雨、海潮一起齊來。主要是地震,才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為此,我們就得盡可能地對幾個有關建築物的受損原因與情況,作比較完整的了解。
(二)洛陽橋是1607年八月地震時塌斷的並不是1604年冬地震時損壞的。
1.“萬曆三十五年秋地震,橋圮、大石樑折入於海,橋北塌南四尺奇”(明薑誌禮《重修洛陽橋記》1609年刊石,現立於洛陽橋中亭)。
2.“上(萬曆帝)禦極之三十五年丁未,地大震,城垣坊剝,胥就頹。橋圮尤甚。而橋北石橋塌低於南四尺奇,潮至輒沒,人不能行,淵趾剝落,十僅存三、四耳”(同上)。
3.“萬曆三十五,地大震,橋樑圮,北復低陷。知府薑誌禮修”(《府誌》卷十《晉江縣橋渡?洛陽橋》)。
4.“萬曆三十五年秋地震,洛陽橋圮,大梁折入於海,故址漸湮”(《府誌》卷三十《名宦?薑誌禮傳》)。
5.“萬曆三十五年地大震,橋樑圮,址復低陷。知府薑誌禮修,橋南晉江詹君仰憲董其役,橋北惠安李呈春等董其役”(《縣誌》卷二《規製?橋渡?洛陽橋》)。
6.“明萬曆三十五年修橋北,邑人李呈春董其役”(《府誌》卷十《惠安縣橋渡?洛陽橋》)。
7.“會(1607年秋)地大震,洛陽橋樑折,太守薑公圖修復之。……南不過一、二橋樑折、扶欄頹耳,可一葺而補也。橋之北甚矣,水道更移,曩者深坎今為平沙,水盛則四溢橫注,穿溪盪浦。風濤復噬齧之,淵趾剝落,梁塌低於南四尺,潮漲輒沒,人不能行。”(明崇禎十年刊本李光縉《景璧集》卷八《重修萬安橋北記》,泉州市圖書館藏本)。
8.“歲丁未地震,橋大圮,公捐俸挈力修之”(《景璧集》卷八《郡太守薑公生祠田記》)。這些資料確鑿表明洛陽橋是在1607年即萬曆三十五年秋地震時受破壞的。薑誌禮立足的石碑尚存,絕無記錯之理。李光縉是親自經歷這兩次地震的泉州人,《景璧集》又是明刊本,所記情況也絕對可信,所以1607年秋天泉州發生了另一次強地震是沒有疑問的。洛陽橋在這次地震中發生北麵橋基下沉四市尺,大石樑折斷好幾根,並有橋墩傾斜,水道更移等現象,破壞很嚴重,是洛陽橋建造以來最大一次的損壞。
(三)泉州第一山青帝宮(即東嶽廟)
在1607年秋地震時全部倒塌。
1.“三十五年秋,地大震,颶風*雨交作,青帝宮盡圮,帝像壞”(《景璧集》卷八《重建第一山青帝宮記》)。
2.“萬山第一之峰,舊為青帝行宮。萬曆丁未歲殿宇傾圮。”(《景璧集》卷八《帝君像記並贊》)。
3.“萬曆三十五年秋,地大震,颶風*雨交作,青帝宮盡圮,帝像壞”(《府誌》卷十六《壇廟寺觀》)。東嶽廟過去是泉州有名的古建築,規模宏大,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後曾重修,竟在1607年秋的強地震中全部倒塌,連神像也壓壞了,破壞十分嚴重。所以史料明確記載1607年秋天,是地震、大風雨同時而來。
(四)清淨寺在1607年秋地震時1.“萬曆三十五年秋地震,暴風*雨而樓棟飄搖,傾圮日甚。樓之壞者葺,欹者正,茲者隆起。……役始於萬曆戊申歲(1608年)之六月,竣於己酉歲(1609年)之九月”(明李光縉《重修清淨寺碑記》,1609年九月立石,現在清淨寺內)。
2.“萬曆三十七年,地大震,樓頹其角,而寺中房屋占住者百餘人,汙穢破壞。知府薑誌禮、知縣李待問捐俸重修”(《縣誌》卷十五《雜誌?寺觀?清淨寺》)。
3.“清淨寺……隆慶間知府萬慶,萬曆間知府薑誌禮相繼修”(《府誌》卷十六《壇廟寺觀》)。
4.“乃積歲月之頹壞,兼值風雨之飄搖,屋雖未顛,棟其撓下,若及而葺治,猶有靈光,必徒任其丘夷,終然瓦解”(《景璧集》卷八《重修清淨寺募緣疏》)。
泉州清淨寺建於宋代,到明代萬曆年間已將近六百年,歷代均有修葺。關於它在1607年秋強地震中受破壞的情況,《泉州府誌》、《晉江縣誌?祥異》編均無記述。
而《縣誌》雖另在《寺觀》編提到地震受損之事,時間卻錯為1609年即萬曆三十七年,幸而有李光縉所撰《重修清淨寺碑記》原碑猶在,明確載明是1607年秋地震受損的,可糾正《縣誌》之誤。因為它在隆慶年間(1567~1572年)曾修理過一次,所以經歷1604年和1607年兩次地震,還不致全部倒塌,隻是“樓棟飄搖日甚”,房屋傾斜,樓角頹毀,不得不於1608年的夏天開始進行修理。從工程費時一年零三個月來看,其破壞情況還是相當嚴重。
(五)泉州知府衙門的大門和泉州府學的欞星門都在1607年地震中倒塌
(六)泉州城從東北向西南的雉堞幾乎都倒塌了。街上巨大的石牌坊也部分倒塌1.“(萬曆三十五年)壞……石坊……北門城樓自東北抵西南,雉堞傾圮殆盡”(《府誌》卷七十三《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