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千尋險,江流一矢爭。曾聞飛將上,落日吊開平。
詠明初大將常遇春。《明史?常遇春傳》載:常遇春“沉鷙勇敢”,“摧鋒陷陣,未嚐敗北”。至正十五年,太祖攻打采石磯,元軍陳岸上拒守,明軍無法登岸。此時“常遇春飛舸至,太祖麾之前,應聲奮戈直前。敵接其戈,乘勢躍而上,大呼跳蕩,元軍披靡,諸將乘之,遂拔採石”。吳偉業此詩,寥寥二十字,敘史實,紀戰功,頌英雄,將常遇春比作匈奴聞風而喪膽的“飛將軍”李廣,其景仰之情不言而喻。但如果就詩論詩恐怕是不夠的,還應結合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去考查,才能深得其旨。此詩大約作於崇禎後期,當時清兵勢力日盛,而江南四鎮互相爭鬥,不以國事為念;地方守軍除少數將領英勇抗戰外,大都或遇敵即遁,或不堪一擊。正如吳偉業《過維揚吊衛少司馬紫岫》、《宣宗禦用戧金蟋蟀盆歌》詩中所言:“臨江諸將帥,委甲甬東逃”,“貧士征夫盡流涕,惜哉不遇飛將軍”。麵對這種情況,吳偉業多麽渴望能出現一位象常遇春那樣的“沉鷙勇敢,摧鋒陷陣”的大將,“大呼跳蕩”使清軍披靡!然而,希望終歸希望,現實仍舊是現實,這樣的英雄在當時沒有出現,也不可能出現,詩人隻有對著那氣息奄奄的落日———即將滅亡的大明王朝,深切地悼念這位打擊元軍開創明朝的英雄以寄託自己的哀思。
二、描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明清鼎革之際,戰亂頻仍,統治階級改朝換代的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吳偉業親身經歷了一次次戰亂,耳聞目睹了人民的災難和痛苦,他繼承了杜甫現實主義精神的光榮傳統,用他的詩筆生動如實地對這一現實作了描繪:
金戈鐵馬過江來,朱門大戶誰能顧。惜薪司按前朝冊,勛產蘆州追籽粒。已共田園沒縣官,仍收子弟征租入。……丈量親下稱蘆政,鞭笞需索輕人命。胥吏交關橫征派,差官恐喝難供應。
———《蘆州行》
野戌淒凍經喪亂,殘民零落困誅窮。
———《郯城曉發》
十載鄉園變蕭瑟,父老誅求窮到骨。一朝戎馬生倉卒,婦人抱子草間匿。
———《遣悶》
這些詩句反映了戰亂給社會所造成的殘破景象,寫出了戰爭給人民所帶來的沉重的經濟負擔,與老杜“已訴誅求窮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的詩句異曲同工,更讓人想起董卓亂時王粲的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讓讀者深切地感受到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有多麽深重!
《馬草行》則寫清廷為了軍需,四處征派勒索無厭。軍中是“轅門芻豆高如山”,百姓是“十家早破中人產”;寧讓“黃金絡頸馬肥死”,卻“忍令百姓愁饑寒”。《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寫得更為具體生動:
從頭訴兵火,眼見尤悲愴。大軍從北來,百姓聞恐惶。下令將入城,傳箭需民房。裏正傳府貼,僉在禦賜廊。插旗大道邊,驅遣誰能當。但求骨肉完,其敢攜筐箱。扶持雜幼稚,失散呼爺娘。……下路初定來,官吏逾虎狼。……今日解馬草,明日修官塘。誅求窮到骨,皮肉俱生瘡。……
詩歌把清兵的兇殘、百姓的恐惶、官吏的狠惡、人民勞役的沉重都歷歷在目地展示了出來,充分表現了吳偉業對戰亂的譴責,對清兵及官吏的增恨,對人民的同情。這樣的詩歌在明清之際的其他文人的作品中是不多見的。
三、揭露清初社會黑暗,反映民生疾苦。
這類作品在吳偉業的詩中為數不少。《過吳江有感》詩雲:
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廿年舊交散,把酒嘆浮名。
反映吳江一帶在賦稅、戰亂摧殘下的蕭條冷落的景況,也反映了清政府對遺民的迫害。《堇山兒》一詩則是針對順治三年,清兵攻入浙江,四處掠殺,拐賣兒童一事而作。詩中寫堇山小兒隨父逃難,被清兵推墮水濱,僥倖得與父母重逢。這個小兒大難不死,更多的兒童或失散無蹤,或被鞭打拐賣,或葬身魚腹。詩中借一老翁之口道出了這一事實:
傍有一老翁,羨兒獨來歸。不知我兒何處餵遊魚,或經略賣遭鞭笞。
這就讓人完全能想見千萬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情景。《直溪吏》詩中寫道:
短掉終其門,叫聲忽盈耳。一翁被束縛,苦辭橐如洗。吏指所居堂,即貧誰信爾!呼人好作計,緩且受鞭笞。穿漏四五間,中已無窗幾。屋樑記日月,仰視殊自恥。昔也三年成,今也一朝毀。貽我風雨愁,飽汝歌呼喜。官逋依舊在,府貼重追起。旁人共欷,感嘆良有以。東家瓦漸稀,西舍牆半圮。
寫出了清廷官吏橫徵暴斂、兇狠無情的可憎嘴臉,抒發了對貧苦百姓的深深同情。《捉船行》則寫順康之際,清廷為了鎮壓各地抗清運動,四處捉船運送軍力,主辦官吏趁機勒索人民。他們鞭打船夫:“村人露肘捉頭來,背似土牛耐鞭苦”,於是“曉事篙師斂錢送,船戶家家壞十千”,但是“發回仍索常行費,另派門攤雲僱船”。他們為了敲詐百姓,連一隻小船都不放過,可是“官航巍峨無用處,打鼓插旗馬頭住”。兩相對照,譴責有力,很能激起人的憤怒。《臨頓兒》寫貧家小兒被迫賣身豪門作歌舞男伎的悲慘遭遇:“阿爺負官錢,棄置何倉卒”,“三年教歌舞,萬裏離親戚”。這又從另一個方麵反映了清初社會的黑暗和貧苦人民的痛苦和災難。再看《打冰詞》一詩:
詠明初大將常遇春。《明史?常遇春傳》載:常遇春“沉鷙勇敢”,“摧鋒陷陣,未嚐敗北”。至正十五年,太祖攻打采石磯,元軍陳岸上拒守,明軍無法登岸。此時“常遇春飛舸至,太祖麾之前,應聲奮戈直前。敵接其戈,乘勢躍而上,大呼跳蕩,元軍披靡,諸將乘之,遂拔採石”。吳偉業此詩,寥寥二十字,敘史實,紀戰功,頌英雄,將常遇春比作匈奴聞風而喪膽的“飛將軍”李廣,其景仰之情不言而喻。但如果就詩論詩恐怕是不夠的,還應結合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去考查,才能深得其旨。此詩大約作於崇禎後期,當時清兵勢力日盛,而江南四鎮互相爭鬥,不以國事為念;地方守軍除少數將領英勇抗戰外,大都或遇敵即遁,或不堪一擊。正如吳偉業《過維揚吊衛少司馬紫岫》、《宣宗禦用戧金蟋蟀盆歌》詩中所言:“臨江諸將帥,委甲甬東逃”,“貧士征夫盡流涕,惜哉不遇飛將軍”。麵對這種情況,吳偉業多麽渴望能出現一位象常遇春那樣的“沉鷙勇敢,摧鋒陷陣”的大將,“大呼跳蕩”使清軍披靡!然而,希望終歸希望,現實仍舊是現實,這樣的英雄在當時沒有出現,也不可能出現,詩人隻有對著那氣息奄奄的落日———即將滅亡的大明王朝,深切地悼念這位打擊元軍開創明朝的英雄以寄託自己的哀思。
二、描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明清鼎革之際,戰亂頻仍,統治階級改朝換代的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吳偉業親身經歷了一次次戰亂,耳聞目睹了人民的災難和痛苦,他繼承了杜甫現實主義精神的光榮傳統,用他的詩筆生動如實地對這一現實作了描繪:
金戈鐵馬過江來,朱門大戶誰能顧。惜薪司按前朝冊,勛產蘆州追籽粒。已共田園沒縣官,仍收子弟征租入。……丈量親下稱蘆政,鞭笞需索輕人命。胥吏交關橫征派,差官恐喝難供應。
———《蘆州行》
野戌淒凍經喪亂,殘民零落困誅窮。
———《郯城曉發》
十載鄉園變蕭瑟,父老誅求窮到骨。一朝戎馬生倉卒,婦人抱子草間匿。
———《遣悶》
這些詩句反映了戰亂給社會所造成的殘破景象,寫出了戰爭給人民所帶來的沉重的經濟負擔,與老杜“已訴誅求窮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的詩句異曲同工,更讓人想起董卓亂時王粲的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讓讀者深切地感受到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有多麽深重!
《馬草行》則寫清廷為了軍需,四處征派勒索無厭。軍中是“轅門芻豆高如山”,百姓是“十家早破中人產”;寧讓“黃金絡頸馬肥死”,卻“忍令百姓愁饑寒”。《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寫得更為具體生動:
從頭訴兵火,眼見尤悲愴。大軍從北來,百姓聞恐惶。下令將入城,傳箭需民房。裏正傳府貼,僉在禦賜廊。插旗大道邊,驅遣誰能當。但求骨肉完,其敢攜筐箱。扶持雜幼稚,失散呼爺娘。……下路初定來,官吏逾虎狼。……今日解馬草,明日修官塘。誅求窮到骨,皮肉俱生瘡。……
詩歌把清兵的兇殘、百姓的恐惶、官吏的狠惡、人民勞役的沉重都歷歷在目地展示了出來,充分表現了吳偉業對戰亂的譴責,對清兵及官吏的增恨,對人民的同情。這樣的詩歌在明清之際的其他文人的作品中是不多見的。
三、揭露清初社會黑暗,反映民生疾苦。
這類作品在吳偉業的詩中為數不少。《過吳江有感》詩雲:
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廿年舊交散,把酒嘆浮名。
反映吳江一帶在賦稅、戰亂摧殘下的蕭條冷落的景況,也反映了清政府對遺民的迫害。《堇山兒》一詩則是針對順治三年,清兵攻入浙江,四處掠殺,拐賣兒童一事而作。詩中寫堇山小兒隨父逃難,被清兵推墮水濱,僥倖得與父母重逢。這個小兒大難不死,更多的兒童或失散無蹤,或被鞭打拐賣,或葬身魚腹。詩中借一老翁之口道出了這一事實:
傍有一老翁,羨兒獨來歸。不知我兒何處餵遊魚,或經略賣遭鞭笞。
這就讓人完全能想見千萬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情景。《直溪吏》詩中寫道:
短掉終其門,叫聲忽盈耳。一翁被束縛,苦辭橐如洗。吏指所居堂,即貧誰信爾!呼人好作計,緩且受鞭笞。穿漏四五間,中已無窗幾。屋樑記日月,仰視殊自恥。昔也三年成,今也一朝毀。貽我風雨愁,飽汝歌呼喜。官逋依舊在,府貼重追起。旁人共欷,感嘆良有以。東家瓦漸稀,西舍牆半圮。
寫出了清廷官吏橫徵暴斂、兇狠無情的可憎嘴臉,抒發了對貧苦百姓的深深同情。《捉船行》則寫順康之際,清廷為了鎮壓各地抗清運動,四處捉船運送軍力,主辦官吏趁機勒索人民。他們鞭打船夫:“村人露肘捉頭來,背似土牛耐鞭苦”,於是“曉事篙師斂錢送,船戶家家壞十千”,但是“發回仍索常行費,另派門攤雲僱船”。他們為了敲詐百姓,連一隻小船都不放過,可是“官航巍峨無用處,打鼓插旗馬頭住”。兩相對照,譴責有力,很能激起人的憤怒。《臨頓兒》寫貧家小兒被迫賣身豪門作歌舞男伎的悲慘遭遇:“阿爺負官錢,棄置何倉卒”,“三年教歌舞,萬裏離親戚”。這又從另一個方麵反映了清初社會的黑暗和貧苦人民的痛苦和災難。再看《打冰詞》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