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在現代世界對人類的發展越來越具有重要意義,這一論點的基礎建立在海洋是陸地文明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而不是說人類的海洋文明將取代陸地文明,隻要人類還是陸棲動物,這就是不可能的。今天的海洋不再是限製人類往來的天塹,而是人類文明相互溝通的主要渠道,因此,走向海洋--其意義還是走向世界。隻有吸取世界文化的優秀因素,一個民族才可能真正的現代化,這是當代中國人嚮往海洋的基本原因所在。
注釋:〔1〕轉引自:(英)赫?喬?韋爾斯《世界史綱--生物和人類的簡明史》,初版於1920年,修訂於1971年。吳文藻等譯,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責任編輯」郭秀文
「作者簡介」徐曉望,福建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350001
作品相關介紹 徐州閻古古
閻古古小傳文/醉心魚閻古古,沛縣閻集人。名諱爾梅,號古古,別號白耷山人,蹈東和尚。又名翁先生,字藏若。明萬曆三十年(1603年)農曆9月12日出生於山東嶧縣之蘭陵,於清朝康熙18年(1679年)農曆11月26日病故於沛縣閻集家中,享年77歲。古古兄弟三人自居長,二弟名諱爾羹,字和卿;三弟名諱爾鼎,字調卿。古古一生妻妾五人,結髮之妻沛縣王氏,少亡無後。續妻沛縣鹿樓王氏,少亡無後。又續妻張氏,明沛縣給事中張貞觀孫女,少亡無後。再續妻張氏,明沛縣訓導淮安人張鴻璧之女。妾樊氏,納妾先於續淮安張氏先一年。古古有兩男三女,長子為妾樊氏生,名諱炅,字奏雲。三個女兒中有兩個女兒為樊氏生。次子為續妻張氏生,名諱焸,字秩東,號宣亭。張氏生一女,名蕊。
古古山人一生名未掛朝藉,身未享官祿,但以抗清誌士和詩文書畫享譽國內。其詩集被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國家級圖書收藏。字畫手跡十分罕見。
明詩文家朱隗曾評價古古詩文“詩貴獨立,不貴附和。當深求本領而後博以古人之風,軌氣韻融液而神明之,此昔人論詩之指也。今之為詩者多唉,大抵務求華整,則弊病積而聲調,未從習清遠。則苦談弱而神味不深。又往往好言漢魏唐初盛,若夫中晚降,概置不道。然其所以為未盡合也。古古自沛來,出其所為,吾觀細秀奇麗,今無兩復。閻子狂而負其才,骨傲而神清,學愈博而心愈下。自謂與閻子稱知己也。”
中國明末清初的學者,丹楓閣主人,戴楓仲他在《遊崇善寺記》中寫道“閻古古庚午舉於鄉,能詩,有名於崇禎間。”明遺民崔兔床先生評價閻爾梅的詩作時說“偶讀尊先生刻本,極韻、極虐、極奇、極創、極秀、極遠、極奧異、又極槎枒,不可方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意孤行,又如青雷紫電,冷月酸風。著人便鞭,戟手生血,真傑抅也。”
清朝翰林沈繹堂,評閻爾梅詩時說道“更讀九省歷遊尊刻,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忽忽未及贅一辭奉教容俟之異日也,文節之稱於老先生恰當。”
中國歷史學家鄧之誠在《清詩紀事》中說道“閻爾梅有詩才若海,茫無涯矣。說者謂似太白,蓋論其古體。若排律絕不薄七子,而格律謹嚴,聲調沈雄,純以史事隸之,與靡靡者異,當時無不重之。呂留良睥睨一世,聞人譽之半似閻古古而喜。計東數康熙初京耆舊,依年為次,舉孫承澤及爾梅、炎武三人。獨為王士禎所輕。有戴栻者,祁縣富商,喜藏書畫古器,謹事縛山。尚匿炎武藏金,亦醜底爾梅以附於士禎,是所謂蟪蛄不知春秋者也。”
中國歷史學家蕭一山,在《清代通史》一書中的《清初文之學》的詩歌部分這樣介紹閻爾梅及其詩歌“爾梅為詩不尚虛靡,又以‘聖人以史尊王,學者以詩代史’之意。因作〈帝統樂章〉,則亦牧齋,梅村之流亞也。況錢、吳、龔均以貳臣為疵,而爾梅尤有足稱者。”當今山東臨沂教育學院的王汝濤教授經過多年研究閻爾梅詩文,引經據典說“據順康之際的諸多記載,山人的詩名不但為遺民顧亭林、王宏撰、李天生、傅青主所肯定,從而與之訂交,即使錢牧齋雖為東林前輩,而對復社後生的閻爾梅甚為欽佩。《寅賓錄》載其逝世前二年致閻爾梅的二通短劄,可以為證,倘若以閻爾梅配錢吳為清初詩人三大家,應是公允之論。”。
由此可見古古山人的詩在當時雖無大家之名,稱為大家卻也當之無愧。
明未清初書法“絕類蘇長公”的胡天放曾有《奉贈古先生詩》這樣評價古古山人抗清的一生:“古翁十九年前客,蹉跎歷落走山澤。易名變姓天地間,存亡生死闔與闢。四十二歲日月昏,痛苦直使烏頭白。衿悅不施髡刃髦,日月忽忽天無策。變難忽起別妻子,四海茫茫無終始。大梁人稱翁先生,龍門而上水不平。幼穀以西連雲末,白耷山人穿嶻嶭。西川又聞白耷名,汗沔鵬蠡鬼再活。相見未審是何人,十九年來是此身。今秋淮陰忽拜揖,童顏白髯光熠熠。君不見翁先生,又不見白耷之山人。三萬裏路疑鬼神,十九年來歌與泣,屈指今秋年六十。”。
古古山人自幼聰穎好學,能詩文,善書畫,仰慕歷史豪傑。6歲入庠,11歲下科場,16歲入邑庠,21歲遊學江南。以文會友。先後結識了萬壽祺、陳臥子、項仲展、夏仲超等人。崇禎元年古古山人因學業優秀以恩貢入選國子監,崇禎三年北闈第24名,考中舉人。主考官姚文毅對古古山人大加讚賞,稱其文章“曠逸跌宕,有吞納四海之氣!”從此名聲大振。
注釋:〔1〕轉引自:(英)赫?喬?韋爾斯《世界史綱--生物和人類的簡明史》,初版於1920年,修訂於1971年。吳文藻等譯,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責任編輯」郭秀文
「作者簡介」徐曉望,福建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350001
作品相關介紹 徐州閻古古
閻古古小傳文/醉心魚閻古古,沛縣閻集人。名諱爾梅,號古古,別號白耷山人,蹈東和尚。又名翁先生,字藏若。明萬曆三十年(1603年)農曆9月12日出生於山東嶧縣之蘭陵,於清朝康熙18年(1679年)農曆11月26日病故於沛縣閻集家中,享年77歲。古古兄弟三人自居長,二弟名諱爾羹,字和卿;三弟名諱爾鼎,字調卿。古古一生妻妾五人,結髮之妻沛縣王氏,少亡無後。續妻沛縣鹿樓王氏,少亡無後。又續妻張氏,明沛縣給事中張貞觀孫女,少亡無後。再續妻張氏,明沛縣訓導淮安人張鴻璧之女。妾樊氏,納妾先於續淮安張氏先一年。古古有兩男三女,長子為妾樊氏生,名諱炅,字奏雲。三個女兒中有兩個女兒為樊氏生。次子為續妻張氏生,名諱焸,字秩東,號宣亭。張氏生一女,名蕊。
古古山人一生名未掛朝藉,身未享官祿,但以抗清誌士和詩文書畫享譽國內。其詩集被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國家級圖書收藏。字畫手跡十分罕見。
明詩文家朱隗曾評價古古詩文“詩貴獨立,不貴附和。當深求本領而後博以古人之風,軌氣韻融液而神明之,此昔人論詩之指也。今之為詩者多唉,大抵務求華整,則弊病積而聲調,未從習清遠。則苦談弱而神味不深。又往往好言漢魏唐初盛,若夫中晚降,概置不道。然其所以為未盡合也。古古自沛來,出其所為,吾觀細秀奇麗,今無兩復。閻子狂而負其才,骨傲而神清,學愈博而心愈下。自謂與閻子稱知己也。”
中國明末清初的學者,丹楓閣主人,戴楓仲他在《遊崇善寺記》中寫道“閻古古庚午舉於鄉,能詩,有名於崇禎間。”明遺民崔兔床先生評價閻爾梅的詩作時說“偶讀尊先生刻本,極韻、極虐、極奇、極創、極秀、極遠、極奧異、又極槎枒,不可方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意孤行,又如青雷紫電,冷月酸風。著人便鞭,戟手生血,真傑抅也。”
清朝翰林沈繹堂,評閻爾梅詩時說道“更讀九省歷遊尊刻,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忽忽未及贅一辭奉教容俟之異日也,文節之稱於老先生恰當。”
中國歷史學家鄧之誠在《清詩紀事》中說道“閻爾梅有詩才若海,茫無涯矣。說者謂似太白,蓋論其古體。若排律絕不薄七子,而格律謹嚴,聲調沈雄,純以史事隸之,與靡靡者異,當時無不重之。呂留良睥睨一世,聞人譽之半似閻古古而喜。計東數康熙初京耆舊,依年為次,舉孫承澤及爾梅、炎武三人。獨為王士禎所輕。有戴栻者,祁縣富商,喜藏書畫古器,謹事縛山。尚匿炎武藏金,亦醜底爾梅以附於士禎,是所謂蟪蛄不知春秋者也。”
中國歷史學家蕭一山,在《清代通史》一書中的《清初文之學》的詩歌部分這樣介紹閻爾梅及其詩歌“爾梅為詩不尚虛靡,又以‘聖人以史尊王,學者以詩代史’之意。因作〈帝統樂章〉,則亦牧齋,梅村之流亞也。況錢、吳、龔均以貳臣為疵,而爾梅尤有足稱者。”當今山東臨沂教育學院的王汝濤教授經過多年研究閻爾梅詩文,引經據典說“據順康之際的諸多記載,山人的詩名不但為遺民顧亭林、王宏撰、李天生、傅青主所肯定,從而與之訂交,即使錢牧齋雖為東林前輩,而對復社後生的閻爾梅甚為欽佩。《寅賓錄》載其逝世前二年致閻爾梅的二通短劄,可以為證,倘若以閻爾梅配錢吳為清初詩人三大家,應是公允之論。”。
由此可見古古山人的詩在當時雖無大家之名,稱為大家卻也當之無愧。
明未清初書法“絕類蘇長公”的胡天放曾有《奉贈古先生詩》這樣評價古古山人抗清的一生:“古翁十九年前客,蹉跎歷落走山澤。易名變姓天地間,存亡生死闔與闢。四十二歲日月昏,痛苦直使烏頭白。衿悅不施髡刃髦,日月忽忽天無策。變難忽起別妻子,四海茫茫無終始。大梁人稱翁先生,龍門而上水不平。幼穀以西連雲末,白耷山人穿嶻嶭。西川又聞白耷名,汗沔鵬蠡鬼再活。相見未審是何人,十九年來是此身。今秋淮陰忽拜揖,童顏白髯光熠熠。君不見翁先生,又不見白耷之山人。三萬裏路疑鬼神,十九年來歌與泣,屈指今秋年六十。”。
古古山人自幼聰穎好學,能詩文,善書畫,仰慕歷史豪傑。6歲入庠,11歲下科場,16歲入邑庠,21歲遊學江南。以文會友。先後結識了萬壽祺、陳臥子、項仲展、夏仲超等人。崇禎元年古古山人因學業優秀以恩貢入選國子監,崇禎三年北闈第24名,考中舉人。主考官姚文毅對古古山人大加讚賞,稱其文章“曠逸跌宕,有吞納四海之氣!”從此名聲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