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嘆息也沒用,且到小石灣找閻典史去。
小石灣依偎在江陰要塞古炮台下。在這個昇平年頭,又正值落日黃昏,一切都寂寞在夕陽的餘輝裏。衰草寒煙中,墳堆倒有不少,而且大多修葺得很講究,細細找過去,那些“先考”“先妣”皆名諱鑿鑿,卻始終沒有發現一塊屬於“典史閻公”的小石碑。問一位搞文物的老先生,他說,當年閻應元不屈被殺之後,一位鄉民把他從死人堆中背出來,偷偷葬在這裏,兵荒馬亂,又加月黑風高,自然沒有留下標記,到底是哪座墳,現在已經搞不清了。
我無言,說不清心裏是一種什麽滋味。
二
一個小小的典史,按今天的說法,最多不過相當於一個正科級的縣刑警隊長。在那個民族危亡之秋,率義民拒24萬清軍於城下,孤城碧血81天,使清軍鐵騎連折3王18將,死75000餘人。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百姓倖存者僅老幼53口。如此石破天驚的壯舉,在黯淡的晚明夕照圖中,無疑是最富於力度和光彩的一筆。
然而,江陰城沸沸揚揚的鮮血和吶喊,在史家筆下卻消融得了無痕跡,洋洋大觀的《明史》和《清史稿》對此竟不著一字。倒是有一個在江蘇巡撫宋犖門下當幕僚的小文人,於清苦寂寥中,推開遵命為主人編選的《詩鈔》,洋洋灑灑地寫下了一篇《閻典史記》。他叫邵長蘅,江蘇武進人氏,武進是江陰的近鄰,閻應元率眾抗清時,邵長蘅大概10歲,因此,他的記載應該是史筆。
“當是時,守土吏或降或走,或閉門旅拒,攻之輒拔;速者功在漏刻,遲不過旬日,自京口以南,一月間下名城大縣以百計。”這是邵長蘅為江陰守城戰勾勒的一幅相當冷峻亦相當低調的背景圖。大局的糜爛,已經到了無可收拾的地步。那種望風而降的景觀,恐怕隻有借用歷史上一個巴蜀女人的兩句詩才能形容:
十四萬人齊解甲,
更無一個是男兒。
川人嗜辣,詩也辣得嗆人,這個女人也是在亡國之後發出如此詛罵的。是的,腐朽的南明小朝廷已經沒有一點雄性的陽剛之氣了。
但史可法呢?這個鼎鼎大名的“忠烈公”,難道還不算奇男子、偉丈夫?
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史忠烈公。
就在江陰守城戰爆發兩個多月前,史可法以大學士領兵部尚書銜督師揚州,與清軍鐵騎隻周旋了數日便土崩瓦解。史可法固然以慷慨盡忠的民族氣節而名垂千古,但10萬大軍何以一觸即潰?當史閣部走向刑場時,難道不應該帶著幾許迷惘、幾許愧赧嗎?
給史可法立傳的全祖望比邵長蘅的名氣可要大得多,這位在清幹隆年間因文字獄治罪幸而免死的大學者也確實是文章高手。“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即揚州)圍急,督師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梅花嶺記》一開始,作者就把文勢張揚得疾風驟雨一般,讓史可法在危如累卵的情勢中凜然登場。
“勢不可為”是客觀現實。正如後來“史公墓”前抱柱楹聯的上聯所述:“時局類殘棋楊柳城邊懸落日”。當時福王朱由崧昏聵荒*,權奸馬士英、阮大鋮把持朝政,“文官三隻手,武官四隻腳”,上上下下都在肆意作踐著風雨飄搖的南明江山。驍勇強悍的八旗大軍挾帶著大漠雄風,一路勢如破竹,直*揚州城下,而南明的各鎮兵馬偏又不聽史可法調遣。從軍事上講,孤城揚州很難有所作為。
史可法登場了。他的第一個亮相不是在督師行轅裏謀劃軍事,也不是在堞樓城壕邊部署戰守,而是召集諸將,安排自己的後事。他希望有一個人在最後幫助他完成大節,也就是把他殺死,副將史德威“慨然任之”,史可法當即認其為義子。之後他又上書福王表明自己“與城為殉”的心跡,並當眾再三朗讀奏章,涕淚滿麵,部將無不為之動容。最後他遺言母親與妻子:“吾死,當葬於太祖高皇帝之側;或其不能,則梅花嶺可也。”
這就是說,仗還沒有打,史可法就先想著怎麽死,如何全節。這如果是作為激勵將士拚死決戰的手段,本也無可非議,中國戰爭史上諸如破釜沉舟或抬著棺材上陣的先例都是很有光彩的,但史可法給人的隻是無可奈何的莊嚴。兵臨城下,將至壕邊,他想的更多的不是怎樣把仗打好,而是如何完成自己最後的造型。當年隋煬帝在揚州攬鏡自嘆:“好頭頸誰當斫之!”那是末日暴君的悲哀。而史可法是統率10萬大軍的督師輔臣,不管怎麽說,10萬人手裏拿的並非燒火棍,即便是“勢不可為”,也要拚個魚死網破。說一句大白話:打不過,也要嚇他一跳。再說一句大白話:臨死也要找個墊背的,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可惜史可法不會說這些粗陋的大白話,他太知書識禮,也太珍惜忠臣烈士的光環,他那種對千秋名節純理性的憧憬,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對眼前刀兵之爭的創造性謀劃。可以想像,統帥的悲觀情緒將會如何軟化這10萬大軍的脊樑。這支本已惶惶如驚弓之鳥的禦林軍,無疑將更加沉重地籠罩在一片失敗的陰影之中。
到了這種地步,戰爭的結局隻是個儀式問題了。
儀式或早或遲總要走過場的,接下來是清兵攻城,幾乎一蹴而就。史稱的所謂“揚州十日”,其實真正的攻守戰隻有一天。史可法既沒有把敵人“嚇一跳”,也沒有能“臨死找個墊背的”,古城揚州的血雨腥風,不是兩軍慘烈的決鬥,而是八旗將士野蠻而瀟灑的殺人表演。弄到後來,連史可法本人苦心安排的全節,也得靠敵人來成全。“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刀”,終於被俘。清豫王多鐸勸降不成,冷笑道:“既為忠臣,當殺之,以全其節。”史可法遂死。
小石灣依偎在江陰要塞古炮台下。在這個昇平年頭,又正值落日黃昏,一切都寂寞在夕陽的餘輝裏。衰草寒煙中,墳堆倒有不少,而且大多修葺得很講究,細細找過去,那些“先考”“先妣”皆名諱鑿鑿,卻始終沒有發現一塊屬於“典史閻公”的小石碑。問一位搞文物的老先生,他說,當年閻應元不屈被殺之後,一位鄉民把他從死人堆中背出來,偷偷葬在這裏,兵荒馬亂,又加月黑風高,自然沒有留下標記,到底是哪座墳,現在已經搞不清了。
我無言,說不清心裏是一種什麽滋味。
二
一個小小的典史,按今天的說法,最多不過相當於一個正科級的縣刑警隊長。在那個民族危亡之秋,率義民拒24萬清軍於城下,孤城碧血81天,使清軍鐵騎連折3王18將,死75000餘人。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百姓倖存者僅老幼53口。如此石破天驚的壯舉,在黯淡的晚明夕照圖中,無疑是最富於力度和光彩的一筆。
然而,江陰城沸沸揚揚的鮮血和吶喊,在史家筆下卻消融得了無痕跡,洋洋大觀的《明史》和《清史稿》對此竟不著一字。倒是有一個在江蘇巡撫宋犖門下當幕僚的小文人,於清苦寂寥中,推開遵命為主人編選的《詩鈔》,洋洋灑灑地寫下了一篇《閻典史記》。他叫邵長蘅,江蘇武進人氏,武進是江陰的近鄰,閻應元率眾抗清時,邵長蘅大概10歲,因此,他的記載應該是史筆。
“當是時,守土吏或降或走,或閉門旅拒,攻之輒拔;速者功在漏刻,遲不過旬日,自京口以南,一月間下名城大縣以百計。”這是邵長蘅為江陰守城戰勾勒的一幅相當冷峻亦相當低調的背景圖。大局的糜爛,已經到了無可收拾的地步。那種望風而降的景觀,恐怕隻有借用歷史上一個巴蜀女人的兩句詩才能形容:
十四萬人齊解甲,
更無一個是男兒。
川人嗜辣,詩也辣得嗆人,這個女人也是在亡國之後發出如此詛罵的。是的,腐朽的南明小朝廷已經沒有一點雄性的陽剛之氣了。
但史可法呢?這個鼎鼎大名的“忠烈公”,難道還不算奇男子、偉丈夫?
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史忠烈公。
就在江陰守城戰爆發兩個多月前,史可法以大學士領兵部尚書銜督師揚州,與清軍鐵騎隻周旋了數日便土崩瓦解。史可法固然以慷慨盡忠的民族氣節而名垂千古,但10萬大軍何以一觸即潰?當史閣部走向刑場時,難道不應該帶著幾許迷惘、幾許愧赧嗎?
給史可法立傳的全祖望比邵長蘅的名氣可要大得多,這位在清幹隆年間因文字獄治罪幸而免死的大學者也確實是文章高手。“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即揚州)圍急,督師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梅花嶺記》一開始,作者就把文勢張揚得疾風驟雨一般,讓史可法在危如累卵的情勢中凜然登場。
“勢不可為”是客觀現實。正如後來“史公墓”前抱柱楹聯的上聯所述:“時局類殘棋楊柳城邊懸落日”。當時福王朱由崧昏聵荒*,權奸馬士英、阮大鋮把持朝政,“文官三隻手,武官四隻腳”,上上下下都在肆意作踐著風雨飄搖的南明江山。驍勇強悍的八旗大軍挾帶著大漠雄風,一路勢如破竹,直*揚州城下,而南明的各鎮兵馬偏又不聽史可法調遣。從軍事上講,孤城揚州很難有所作為。
史可法登場了。他的第一個亮相不是在督師行轅裏謀劃軍事,也不是在堞樓城壕邊部署戰守,而是召集諸將,安排自己的後事。他希望有一個人在最後幫助他完成大節,也就是把他殺死,副將史德威“慨然任之”,史可法當即認其為義子。之後他又上書福王表明自己“與城為殉”的心跡,並當眾再三朗讀奏章,涕淚滿麵,部將無不為之動容。最後他遺言母親與妻子:“吾死,當葬於太祖高皇帝之側;或其不能,則梅花嶺可也。”
這就是說,仗還沒有打,史可法就先想著怎麽死,如何全節。這如果是作為激勵將士拚死決戰的手段,本也無可非議,中國戰爭史上諸如破釜沉舟或抬著棺材上陣的先例都是很有光彩的,但史可法給人的隻是無可奈何的莊嚴。兵臨城下,將至壕邊,他想的更多的不是怎樣把仗打好,而是如何完成自己最後的造型。當年隋煬帝在揚州攬鏡自嘆:“好頭頸誰當斫之!”那是末日暴君的悲哀。而史可法是統率10萬大軍的督師輔臣,不管怎麽說,10萬人手裏拿的並非燒火棍,即便是“勢不可為”,也要拚個魚死網破。說一句大白話:打不過,也要嚇他一跳。再說一句大白話:臨死也要找個墊背的,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可惜史可法不會說這些粗陋的大白話,他太知書識禮,也太珍惜忠臣烈士的光環,他那種對千秋名節純理性的憧憬,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對眼前刀兵之爭的創造性謀劃。可以想像,統帥的悲觀情緒將會如何軟化這10萬大軍的脊樑。這支本已惶惶如驚弓之鳥的禦林軍,無疑將更加沉重地籠罩在一片失敗的陰影之中。
到了這種地步,戰爭的結局隻是個儀式問題了。
儀式或早或遲總要走過場的,接下來是清兵攻城,幾乎一蹴而就。史稱的所謂“揚州十日”,其實真正的攻守戰隻有一天。史可法既沒有把敵人“嚇一跳”,也沒有能“臨死找個墊背的”,古城揚州的血雨腥風,不是兩軍慘烈的決鬥,而是八旗將士野蠻而瀟灑的殺人表演。弄到後來,連史可法本人苦心安排的全節,也得靠敵人來成全。“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刀”,終於被俘。清豫王多鐸勸降不成,冷笑道:“既為忠臣,當殺之,以全其節。”史可法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