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無忌的名氣如此之大,就連他的兩個門客——張耳、陳餘,也都攀龍附驥,成了蜚聲國內的人物。他倆初次來見陳勝的時候,陳勝及其左右將官,生平數次聽說二人的賢名,久為仰慕,不能相見,如今一見立即大喜。
不料,這兩個人卻在群英會上唱出反調,說:“陳將軍瞋目張膽,萬死不顧一生,為天下除去殘害人民的無道之秦,可是現在剛剛打到陳城,就急著自立陳王,好像告訴天下人,您是為了個人稱王的私利而不是為了天下之公益而戰鬥。豈不惹天下人離你而去?”
“那以二位的意見呢?”陳勝說。
“您不如派人搜求六國諸侯之後人,立他們為王。這些人絕而復立,勢必對您感恩戴德,同時他們利用自身的名望,一呼一喊,必然天下百應,六國舊地則不待野外交兵、攻城苦戰,紛紛自動殺掉秦朝守令而反正,則反秦大勢形成矣。於是您兵不血刃,直據鹹陽,號令這六國諸侯,您的帝王之業可成!而今
你隻是急著自立為王,人們皆以為您在謀私,恐怕失去天下人心之助(‘今獨王陳,恐天下解也’)。”
張耳、陳餘是什麽意思呢?我們說,戰國六雄時代的諸侯王族們,並不是因為有“桀紂之行”而亡國。六國貴族的暴虐程度不及紂王,秦國是靠打勝仗才兼併了他們的土地,並非他們的人民要掉轉槍頭歸服秦國,後麵的種種事實標明,六國遺民對他們的諸侯王和諸侯國懷有意猶未盡的留戀。特別是秦王朝輕用民力,把大家弄得又窮又累,人們就更加忍不住懷念起從前(十六七年前)的諸侯王國時代。而且這些諸侯王族都是有著兩三百甚至六七百年歷史的高貴家族。就像現在的人迷信上帝和如來,當時人迷信祖先高貴者,迷信他們身上流傳的“種”。
總之,在亡國之餘,這些原本沒有多少罪過的貴族成為人們精神上簇擁的對象,他們比陳勝這樣的“匹夫”更有號召力,更有稱王的合情合理合邏輯之處。這就像西晉、北宋和明朝滅亡之後,群眾紛紛擁戴散落江湖的皇子們,跑到南方繼續當皇帝,而沒聽說人們要擁戴王敦、嶽飛、吳三桂這樣的匹夫豪傑——即便他們有功。這又好比西班牙人占領了南美州的印加,印加人就跟著印加貴族繼續打遊擊,而未見去跟著哪個匹夫跑。
曹操一直不敢稱帝,就是因為他身上沒有“種”,曹操是個匹夫出身,稱帝人們不服。劉備雖然能力不如曹操,但一直被民間同情,就是因為他多少有點“種”,是所謂“漢室宗親”。這都可以看出民心對“種”的迷信一直到了東漢末年都是如此。一個匹夫要想作大事,確實難啊。非要事先積幾代德,作幾代官,積成一個貴族,才好辦些。
總之,六國貴族之後是有很大號召力的,他的“種”註定他有無數的fans。所以張耳、陳餘提醒陳勝順應形勢,如果陳勝自己不稱王,而甘願奉這些六國之後為王,那就可以把六國反秦運動推動得更洶湧。
而陳勝沒有貴族“種”,先天不足,勢單力孤。
張耳陳餘的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也是更深一層的意思,不僅僅關於dna的:當時人懷念故國,所以追隨六國貴族,為六國復國而賣命,這多少也算是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公益(復國是天下人的大致共識,對天下人有利),所以值得去幹。而陳勝自立為王,不肯立六國之後,標明了他不是為六國復國的“公益”而行動,而是“謀私”(即張耳說的“示天下私”——向天下表白他是為自己私利而戰),天下就會“解”(解散離開陳勝)。是啊,為陳勝賣命,隻是幫助陳勝實現其私利,而無關六國復國的“公益”,誰會跑來為陳勝稱王稱帝(實現所謂“鴻鵠之誌”的“苟富貴”)的事去撇妻離子地賣命、湊份子、當炮灰呢?於是紛紛“解”去了。陳勝終於被陷於孤單,等著被秦王朝收屍。
曹操不肯當天子,一方麵是自己“種”不夠,二是當了天子,就顯得私了,跟自己身為漢相,一貫說的扶漢室相矛盾了。
張耳陳餘發言完畢,陳勝陷入了一種矛盾。
他在想什麽,我們沒有知道。也許他會作如下權衡:張耳陳餘建議的封六國諸侯之後的事,固然好,有利於反秦大勢的形成,但從自己的私利角度考慮,封六國貴族,相當於把股權都轉給了六國貴族,自己隻成了眾多董事中的一個而已。而董事多了不好,自己最後被六國貴族打出董事會也未可知。而自己單獨註冊公司呢,當“獨一董事”,那固然好,但陳勝沒有貴族身份,號召力小,不容易辦成。他的公司還會跟六國貴族的公司形成競爭關係,把本可仰仗的盟友推向了對立麵。
陳勝思前想後,不知道怎麽辦好。
其實,把公司股權轉讓給六國貴族之後而自己甘當經理人的例子,是有的:不久,當江蘇北部也鬧起來的時候,有一個匹夫叫陳嬰,本來手下已經圈了兩萬多人,但他媽媽告訴他:“咱家祖上的dna裏沒有顯貴的雙螺旋片斷;“種”裏邊,也沒有王的家譜。所以你不要稱王,稱王也不會有fans。”於是陳嬰聽老媽的話,把“公司”(兩萬人)全轉手給了貴族項梁叔侄,自己甘當經理人。陳嬰媽媽的話,和張耳、陳餘的諫言,都屬於識實務。這些話客觀地反應了當時的人民確實隻迷信“種”,隻認“大品牌”的客觀現實,匹夫硬要稱王不符合當時的民情心理所向。非要逆此現實而動,以匹夫自稱王,那就屬於不識實務,一是沒有多大號召力,二是顯得圖私而不為公(恢復六國的公益),最終就會落到張耳陳餘所說:“今獨王陳,恐天下解(離開)也”的失眾寡助的局麵。
不料,這兩個人卻在群英會上唱出反調,說:“陳將軍瞋目張膽,萬死不顧一生,為天下除去殘害人民的無道之秦,可是現在剛剛打到陳城,就急著自立陳王,好像告訴天下人,您是為了個人稱王的私利而不是為了天下之公益而戰鬥。豈不惹天下人離你而去?”
“那以二位的意見呢?”陳勝說。
“您不如派人搜求六國諸侯之後人,立他們為王。這些人絕而復立,勢必對您感恩戴德,同時他們利用自身的名望,一呼一喊,必然天下百應,六國舊地則不待野外交兵、攻城苦戰,紛紛自動殺掉秦朝守令而反正,則反秦大勢形成矣。於是您兵不血刃,直據鹹陽,號令這六國諸侯,您的帝王之業可成!而今
你隻是急著自立為王,人們皆以為您在謀私,恐怕失去天下人心之助(‘今獨王陳,恐天下解也’)。”
張耳、陳餘是什麽意思呢?我們說,戰國六雄時代的諸侯王族們,並不是因為有“桀紂之行”而亡國。六國貴族的暴虐程度不及紂王,秦國是靠打勝仗才兼併了他們的土地,並非他們的人民要掉轉槍頭歸服秦國,後麵的種種事實標明,六國遺民對他們的諸侯王和諸侯國懷有意猶未盡的留戀。特別是秦王朝輕用民力,把大家弄得又窮又累,人們就更加忍不住懷念起從前(十六七年前)的諸侯王國時代。而且這些諸侯王族都是有著兩三百甚至六七百年歷史的高貴家族。就像現在的人迷信上帝和如來,當時人迷信祖先高貴者,迷信他們身上流傳的“種”。
總之,在亡國之餘,這些原本沒有多少罪過的貴族成為人們精神上簇擁的對象,他們比陳勝這樣的“匹夫”更有號召力,更有稱王的合情合理合邏輯之處。這就像西晉、北宋和明朝滅亡之後,群眾紛紛擁戴散落江湖的皇子們,跑到南方繼續當皇帝,而沒聽說人們要擁戴王敦、嶽飛、吳三桂這樣的匹夫豪傑——即便他們有功。這又好比西班牙人占領了南美州的印加,印加人就跟著印加貴族繼續打遊擊,而未見去跟著哪個匹夫跑。
曹操一直不敢稱帝,就是因為他身上沒有“種”,曹操是個匹夫出身,稱帝人們不服。劉備雖然能力不如曹操,但一直被民間同情,就是因為他多少有點“種”,是所謂“漢室宗親”。這都可以看出民心對“種”的迷信一直到了東漢末年都是如此。一個匹夫要想作大事,確實難啊。非要事先積幾代德,作幾代官,積成一個貴族,才好辦些。
總之,六國貴族之後是有很大號召力的,他的“種”註定他有無數的fans。所以張耳、陳餘提醒陳勝順應形勢,如果陳勝自己不稱王,而甘願奉這些六國之後為王,那就可以把六國反秦運動推動得更洶湧。
而陳勝沒有貴族“種”,先天不足,勢單力孤。
張耳陳餘的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也是更深一層的意思,不僅僅關於dna的:當時人懷念故國,所以追隨六國貴族,為六國復國而賣命,這多少也算是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公益(復國是天下人的大致共識,對天下人有利),所以值得去幹。而陳勝自立為王,不肯立六國之後,標明了他不是為六國復國的“公益”而行動,而是“謀私”(即張耳說的“示天下私”——向天下表白他是為自己私利而戰),天下就會“解”(解散離開陳勝)。是啊,為陳勝賣命,隻是幫助陳勝實現其私利,而無關六國復國的“公益”,誰會跑來為陳勝稱王稱帝(實現所謂“鴻鵠之誌”的“苟富貴”)的事去撇妻離子地賣命、湊份子、當炮灰呢?於是紛紛“解”去了。陳勝終於被陷於孤單,等著被秦王朝收屍。
曹操不肯當天子,一方麵是自己“種”不夠,二是當了天子,就顯得私了,跟自己身為漢相,一貫說的扶漢室相矛盾了。
張耳陳餘發言完畢,陳勝陷入了一種矛盾。
他在想什麽,我們沒有知道。也許他會作如下權衡:張耳陳餘建議的封六國諸侯之後的事,固然好,有利於反秦大勢的形成,但從自己的私利角度考慮,封六國貴族,相當於把股權都轉給了六國貴族,自己隻成了眾多董事中的一個而已。而董事多了不好,自己最後被六國貴族打出董事會也未可知。而自己單獨註冊公司呢,當“獨一董事”,那固然好,但陳勝沒有貴族身份,號召力小,不容易辦成。他的公司還會跟六國貴族的公司形成競爭關係,把本可仰仗的盟友推向了對立麵。
陳勝思前想後,不知道怎麽辦好。
其實,把公司股權轉讓給六國貴族之後而自己甘當經理人的例子,是有的:不久,當江蘇北部也鬧起來的時候,有一個匹夫叫陳嬰,本來手下已經圈了兩萬多人,但他媽媽告訴他:“咱家祖上的dna裏沒有顯貴的雙螺旋片斷;“種”裏邊,也沒有王的家譜。所以你不要稱王,稱王也不會有fans。”於是陳嬰聽老媽的話,把“公司”(兩萬人)全轉手給了貴族項梁叔侄,自己甘當經理人。陳嬰媽媽的話,和張耳、陳餘的諫言,都屬於識實務。這些話客觀地反應了當時的人民確實隻迷信“種”,隻認“大品牌”的客觀現實,匹夫硬要稱王不符合當時的民情心理所向。非要逆此現實而動,以匹夫自稱王,那就屬於不識實務,一是沒有多大號召力,二是顯得圖私而不為公(恢復六國的公益),最終就會落到張耳陳餘所說:“今獨王陳,恐天下解(離開)也”的失眾寡助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