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田野,出城以後,靠著城牆根就有,叫做“負郭之田”,田主往往是城裏人(譬如洛陽人蘇秦就曾經自嘆沒有“負郭之田”)。這些田主需要僱人傭耕,陳勝去那裏打工一段時期,好比去麥當勞打工一樣順理成章。
但是陳勝一個戴冠族,發現自己卻和一幫戴頭巾族,混在一起,捏著鋤頭把勞動,心情的鬱悶可以想像——簡直到了鬱悶ing的三次方的地步。所以他才在田間休息的時候,悵恨甚久,越想越不是味兒,發出了“苟富貴、毋相忘”的自我寬慰和愁嘆。
別人於是譏笑陳勝說:“你是個給人打工傭耕的,能有啥富貴耶?”陳勝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能說出這樣有文采的話,恐怕也不是一般的黔首能言,怕是非得城市平民不可。
如果一個生下來就一直從事農田勞動的人,不至於幹幹活突然想起來悵然了。在田間勞動,幹一會兒就受不了了,嚷嚷著等未來富貴,這多半是城裏人的胚子。
後來,陳勝起義稱王以後,那些一起打工的人來找陳勝“吃請”,結果全吃了大斧子,掉了腦袋——因為他們“言陳王故情”,說了陳勝從前為人傭耕的糗事。陳勝不喜歡自己出城打工種地的事被人知道,這跟自己城裏人的麵子形象不符,所以殺了他們。倘若來拜訪的是一些城裏人,說一些陳勝從前在城裏的糗事,陳勝也不至於發那麽大的火。而一個城裏人被農村的人說出他去農村幹活的糗事,即便是我也會臉紅不堪,受不了了,何況陳勝。
倘若陳勝一直是個農民,那麽,早在那群被徵發戍邊的“九百人”當中,就會有和他一起種地的農友,早就可以講他種地的事了,何必等著那一小撮掉腦袋的人在陳勝當了陳王以後,才聞訊趕來說他。
但史料上並沒有九百人中有水嘀咕陳勝是農民,從而激怒陳勝的記錄。
所以陳勝去種地,隻是一時的曾經,是“嚐”!不能說明他是長期的專業農民。而且據司馬遷說,這個糗事也發生的比較早,是陳勝“少時”。在“少時”之前,陳勝是不是種地的呢,我認為多半也不是。如果他一直是種地的,不會突然產生出那麽多“悵恨”。
即便陳勝在“少時”以前也是從事種地,也沒關係。我們更關心的是,壯年之後的陳勝人生軌跡如何呢?——譬如劉邦,原本也是自耕農,後來壯年為吏,我們還是以他壯年後的身份來歸類他。
陳勝壯年以後,是繼續種地,還是幹別的發跡了?可惜的是,司馬氏並沒有說“壯年”以後的陳勝幹了什麽。
但我們知道,陳勝少時所曾經從事的這種“僱農”,並不是一個穩定的職業。僱農(即庸客)按漢朝的標準,工資是每年一千錢,也有說兩千錢,這其實滿昂貴的。他們拿固定工資,風險全歸地主。一般的地主不肯僱傭這些“打工皇帝”,而購買一個奴隸(漢朝叫奴婢)的行價是1.5萬錢更為劃算。實際上,支撐起千萬個地主田園裏生產勞動的主力軍,是跟地主五五分成(交田租給他)的佃農以及奴隸們。僱農(庸客)不是一個穩定的職業。當時的農民,也更多是以自耕農、佃農的形態出現。
所以,陳勝少時“嚐為人傭耕”當僱農的生涯,應該是短暫的。關於他隨後又幹了什麽,我們待會再談。
我們這裏需要先談談“閭左”這個詞。學者們說陳勝住在“閭左”,所以說他是窮困農民。其實恰恰相反,“閭左”反倒應該是城裏人。陳勝因此更應該是城裏人。
“閭”一字在先秦書籍中經常可見,而且每次出現,都是在城邑的背景下。比如李斯自稱“上蔡閭巷布衣”,是上蔡城裏的閭巷中的布衣。《戰國策》中另記載,齊泯王的一個跟班,一旦回家晚了,他媽媽就要依閭門而望。這顯然是城裏的建製,齊泯王不可能在農村上班——因此還產生了一個成語“門閭之望”,表示父母想念孩子。
閭有閭門,閭門有閭監(專人值守),並且幾點開門幾點關門有規定,跟市(商品交易區)的門一樣。古書中常有“門閭無閉,關市無索”這樣的字,意思是這個小區特太平,閭門都不用關。閭、市並稱,再次證明了閭和市一樣,都是城邑裏的建製。一個閭裏住多少家呢?古製二十五家為一閭,當然後代早已突破這個編製。總之“閭”偏重是城邑中的小區編製,等於現在的block。而農村,至少現代的農村,是不可能有閭門、閭巷、閭監什麽的。
總之,“閭”是一個非常城邑化的概念。閭左之人,應該是城裏平民,是閭中的貧者。
其實,一個家庭有可能發跡,也有可能破衰,它是動態的,你很難保證貧窮的家庭都齊刷刷住在閭門進去之後的左邊,富人都齊刷刷地住在其右邊。所謂閭左、閭右,不是一種方位概念,而是貧、富的的代稱。閭左,就是一個閭中的窮人的代名詞,是城市平民們住在該閭中的窮者,相當於城市中的“低保人員”,它和城外的窮困農民之間,還有好大差距。
事實上,司馬遷也沒說閭左裏邊的人是農民。司馬遷的原文是:“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司馬遷這裏並沒有說“閭左人”是農民。注者司馬貞說“閭左”住的是貧者,也沒有說是農民。
但是陳勝一個戴冠族,發現自己卻和一幫戴頭巾族,混在一起,捏著鋤頭把勞動,心情的鬱悶可以想像——簡直到了鬱悶ing的三次方的地步。所以他才在田間休息的時候,悵恨甚久,越想越不是味兒,發出了“苟富貴、毋相忘”的自我寬慰和愁嘆。
別人於是譏笑陳勝說:“你是個給人打工傭耕的,能有啥富貴耶?”陳勝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能說出這樣有文采的話,恐怕也不是一般的黔首能言,怕是非得城市平民不可。
如果一個生下來就一直從事農田勞動的人,不至於幹幹活突然想起來悵然了。在田間勞動,幹一會兒就受不了了,嚷嚷著等未來富貴,這多半是城裏人的胚子。
後來,陳勝起義稱王以後,那些一起打工的人來找陳勝“吃請”,結果全吃了大斧子,掉了腦袋——因為他們“言陳王故情”,說了陳勝從前為人傭耕的糗事。陳勝不喜歡自己出城打工種地的事被人知道,這跟自己城裏人的麵子形象不符,所以殺了他們。倘若來拜訪的是一些城裏人,說一些陳勝從前在城裏的糗事,陳勝也不至於發那麽大的火。而一個城裏人被農村的人說出他去農村幹活的糗事,即便是我也會臉紅不堪,受不了了,何況陳勝。
倘若陳勝一直是個農民,那麽,早在那群被徵發戍邊的“九百人”當中,就會有和他一起種地的農友,早就可以講他種地的事了,何必等著那一小撮掉腦袋的人在陳勝當了陳王以後,才聞訊趕來說他。
但史料上並沒有九百人中有水嘀咕陳勝是農民,從而激怒陳勝的記錄。
所以陳勝去種地,隻是一時的曾經,是“嚐”!不能說明他是長期的專業農民。而且據司馬遷說,這個糗事也發生的比較早,是陳勝“少時”。在“少時”之前,陳勝是不是種地的呢,我認為多半也不是。如果他一直是種地的,不會突然產生出那麽多“悵恨”。
即便陳勝在“少時”以前也是從事種地,也沒關係。我們更關心的是,壯年之後的陳勝人生軌跡如何呢?——譬如劉邦,原本也是自耕農,後來壯年為吏,我們還是以他壯年後的身份來歸類他。
陳勝壯年以後,是繼續種地,還是幹別的發跡了?可惜的是,司馬氏並沒有說“壯年”以後的陳勝幹了什麽。
但我們知道,陳勝少時所曾經從事的這種“僱農”,並不是一個穩定的職業。僱農(即庸客)按漢朝的標準,工資是每年一千錢,也有說兩千錢,這其實滿昂貴的。他們拿固定工資,風險全歸地主。一般的地主不肯僱傭這些“打工皇帝”,而購買一個奴隸(漢朝叫奴婢)的行價是1.5萬錢更為劃算。實際上,支撐起千萬個地主田園裏生產勞動的主力軍,是跟地主五五分成(交田租給他)的佃農以及奴隸們。僱農(庸客)不是一個穩定的職業。當時的農民,也更多是以自耕農、佃農的形態出現。
所以,陳勝少時“嚐為人傭耕”當僱農的生涯,應該是短暫的。關於他隨後又幹了什麽,我們待會再談。
我們這裏需要先談談“閭左”這個詞。學者們說陳勝住在“閭左”,所以說他是窮困農民。其實恰恰相反,“閭左”反倒應該是城裏人。陳勝因此更應該是城裏人。
“閭”一字在先秦書籍中經常可見,而且每次出現,都是在城邑的背景下。比如李斯自稱“上蔡閭巷布衣”,是上蔡城裏的閭巷中的布衣。《戰國策》中另記載,齊泯王的一個跟班,一旦回家晚了,他媽媽就要依閭門而望。這顯然是城裏的建製,齊泯王不可能在農村上班——因此還產生了一個成語“門閭之望”,表示父母想念孩子。
閭有閭門,閭門有閭監(專人值守),並且幾點開門幾點關門有規定,跟市(商品交易區)的門一樣。古書中常有“門閭無閉,關市無索”這樣的字,意思是這個小區特太平,閭門都不用關。閭、市並稱,再次證明了閭和市一樣,都是城邑裏的建製。一個閭裏住多少家呢?古製二十五家為一閭,當然後代早已突破這個編製。總之“閭”偏重是城邑中的小區編製,等於現在的block。而農村,至少現代的農村,是不可能有閭門、閭巷、閭監什麽的。
總之,“閭”是一個非常城邑化的概念。閭左之人,應該是城裏平民,是閭中的貧者。
其實,一個家庭有可能發跡,也有可能破衰,它是動態的,你很難保證貧窮的家庭都齊刷刷住在閭門進去之後的左邊,富人都齊刷刷地住在其右邊。所謂閭左、閭右,不是一種方位概念,而是貧、富的的代稱。閭左,就是一個閭中的窮人的代名詞,是城市平民們住在該閭中的窮者,相當於城市中的“低保人員”,它和城外的窮困農民之間,還有好大差距。
事實上,司馬遷也沒說閭左裏邊的人是農民。司馬遷的原文是:“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司馬遷這裏並沒有說“閭左人”是農民。注者司馬貞說“閭左”住的是貧者,也沒有說是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