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延壽,甘肅人,出身良家子,少年時被選為羽林郎,護衛在皇帝身邊。此前出任遼東太守,曾出使烏孫等國。陳湯,山東人,經富平侯張勃推薦,欽點做了茂才,也曾多次出使西域。麵對肆虐西域的郅支單於,二人決定以武力解決。
公元前36年,甘、陳二人謊稱皇帝降詔討伐郅支,秘密召集西域屯田軍士和西域各國軍隊,共計約4萬人,分六路前往郅支的老巢。其中三路走天山南路,經蔥嶺進入大宛,直撲郅支城;另三路走天山北路,經烏孫,進入康居。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遠征軍特意選在冬季出發。等郅支發現漢軍,漢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不知道是受羅馬軍士鼓舞,還是有什麽其他原因,郅支單於居然認為漢軍從很遠的地方趕來,後勤補給很困難,不會持久進攻,炫耀武力虛張聲勢而已,於是主動放棄了匈奴騎兵善於誘敵深入的運動戰特長,龜縮在城中不出來,準備和漢軍打一場攻堅戰。
郅支的重木城的確厲害,漢軍攻擊了幾次也沒有成功,相反損失不小。但令郅支沒有想到的是,甘延壽、陳湯居然想出火攻的辦法。中亞地區冬季幹燥,風力強勁,漢軍堆積在城外的薪柴一點就著,火勢迅速蔓延。重木城頃刻之間變成一堆灰燼,大批士兵葬身火海。
郅支一看大事不妙,趕緊組織人馬突圍。漢軍早有準備,一陣亂箭把匈奴騎兵射得人仰馬翻。郅支無奈,隻好親自登城防守,一群花枝招展的閼氏們這時也丟下脂粉,拿起弓箭,上城助戰。漢軍的硬弩威力強大,匈奴士兵損失慘重,郅支本人也被射傷鼻子,眾閼氏更是死傷大半。康居王派軍隊虛張聲勢地來援助郅支,剛與漢軍一接觸就倉皇撤出戰鬥。郅支單於眼看大勢已去,隻好指揮自己的殘兵做最後的頑抗。漢軍很快殺入城中,軍侯杜勛身手敏捷,一刀砍下郅支的頭顱。這位草原上的一代梟雄,稱霸西域十餘年之久的大單於就這樣魂歸西天,去見他的列祖列宗去了。郅支單於還因此創造了兩個不光彩的紀錄:他成為第一個被漢朝軍隊在戰鬥中擊斃的單於,也是第一個身首異處,死後不得全屍埋葬的冒頓子孫。
陳湯等奇襲獲勝後馬上飛報漢朝中央,請求把郅支單於的首級懸於街頭示眾,以宣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元帝立即批準,並改元為“竟寧”(寓意邊境從此安寧)以示祝賀。甘延壽、陳湯聯手剿滅了危害西域十幾年的郅支勢力,功勳卓著。但由於是矯詔發兵觸犯漢律,加上宦官石顯、丞相匡衡等人陷害,奪但沒有受封賞,還被關進監獄兩年多。直到三年後才被封侯,甘延壽封義戰侯,陳湯隻封了個關內侯,食邑各自隻有300戶。
陳正義先生認為,羅馬王子嚮往漢朝文化,主動與陳湯等人接洽,表示願意帶領部眾到中國定居,有4000多羅馬人和他一起來到中國。漢朝政府在祁連山麓的張掖郡番和縣、原匈奴折蘭王的駐牧地修建了驪靬城供其居住,並單獨設立了驪靬縣。“折蘭”後音轉為者來,“者來寨”即得名於此。後出於開發文化資源的需要,改名為驪靬村。
郅支單於和羅馬人的第一次接觸就這樣結束了。但羅馬人沒有把匈奴人揚威西域的情報傳回祖國,對匈奴的厲害隻能通過幾百年後親身經歷“死亡之雨”去感受了。
第六章 迴光返照:兩漢之交的短暫復甦
在大漢保護傘下生活的匈奴人已經完全沒有了狼的野性,變成了一隻溫順的小綿羊。
一、昭君出塞:從此匈奴歸漢家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隻有長城外才有的清香,誰說出塞歌的調子太悲涼,如果你不愛聽,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想著草原千裏閃著金光,想著風沙呼嘯過大漠,想著黃河岸啊陰山旁。英雄騎馬壯,騎馬榮歸故鄉。”
----席慕容《出塞曲》
呼韓邪單於獲悉郅支被殺,又驚又喜。喜的是唯一的對手終於消失了,自己可以安心經營破敗的匈奴政局和社會經濟;驚的是漢朝連年征戰後居然還有力量發動遠征,自己不僅繼續爭奪西域不可能,稍不小心還可能招致塌天大禍。唯一的保全辦法是繼續向漢朝稱臣,別招惹這個漢廷。於是,呼韓邪單於於公元前33年第二次前往長安朝覲當時的漢元帝,並表示以後要經常前來拜見。漢元帝很高興,賞給他很多東西。呼韓邪趁機提出恢復和親的建議。於是漢元帝命人挑選了5位宮女,冒充宗室,供呼韓邪選擇。
南郡女子王嬙(字昭君)幾年前選入宮廷,因為得罪禦用畫師毛延壽,始終沒有得到皇帝臨幸,頗多怨艾。一見皇帝要選人出塞和親,暗想嫁給單於,雖然遠赴大漠戈壁,生活艱苦,可總比獨守青燈,一點點老死強得多,於是主動提出參選。王昭君國色天香,一選即中。不久呼韓邪攜昭君前去拜見老丈人,順便辭行,漢元帝一見昭君,驚為天人,心中暗暗叫苦。無奈已經許婚,不能悔改,隻好強作歡顏,賜予大批陪嫁,送他們啟程。
為便於聯繫,漢元帝封王昭君的弟弟王歙做了和親侯,陪姐姐出塞。對於毛延壽,除了一殺泄憤,也沒別的解恨高招。
呼韓邪既得佳偶,喜不自禁,特意給昭君冠上“寧胡閼氏”的名號,表示從此胡地安寧。後來又上書要求作為邊塞首領替漢朝守衛上穀至敦煌一線。漢朝居安思危,不肯把邊境輕易交給胡族,委婉地拒絕了這個建議。
公元前36年,甘、陳二人謊稱皇帝降詔討伐郅支,秘密召集西域屯田軍士和西域各國軍隊,共計約4萬人,分六路前往郅支的老巢。其中三路走天山南路,經蔥嶺進入大宛,直撲郅支城;另三路走天山北路,經烏孫,進入康居。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遠征軍特意選在冬季出發。等郅支發現漢軍,漢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不知道是受羅馬軍士鼓舞,還是有什麽其他原因,郅支單於居然認為漢軍從很遠的地方趕來,後勤補給很困難,不會持久進攻,炫耀武力虛張聲勢而已,於是主動放棄了匈奴騎兵善於誘敵深入的運動戰特長,龜縮在城中不出來,準備和漢軍打一場攻堅戰。
郅支的重木城的確厲害,漢軍攻擊了幾次也沒有成功,相反損失不小。但令郅支沒有想到的是,甘延壽、陳湯居然想出火攻的辦法。中亞地區冬季幹燥,風力強勁,漢軍堆積在城外的薪柴一點就著,火勢迅速蔓延。重木城頃刻之間變成一堆灰燼,大批士兵葬身火海。
郅支一看大事不妙,趕緊組織人馬突圍。漢軍早有準備,一陣亂箭把匈奴騎兵射得人仰馬翻。郅支無奈,隻好親自登城防守,一群花枝招展的閼氏們這時也丟下脂粉,拿起弓箭,上城助戰。漢軍的硬弩威力強大,匈奴士兵損失慘重,郅支本人也被射傷鼻子,眾閼氏更是死傷大半。康居王派軍隊虛張聲勢地來援助郅支,剛與漢軍一接觸就倉皇撤出戰鬥。郅支單於眼看大勢已去,隻好指揮自己的殘兵做最後的頑抗。漢軍很快殺入城中,軍侯杜勛身手敏捷,一刀砍下郅支的頭顱。這位草原上的一代梟雄,稱霸西域十餘年之久的大單於就這樣魂歸西天,去見他的列祖列宗去了。郅支單於還因此創造了兩個不光彩的紀錄:他成為第一個被漢朝軍隊在戰鬥中擊斃的單於,也是第一個身首異處,死後不得全屍埋葬的冒頓子孫。
陳湯等奇襲獲勝後馬上飛報漢朝中央,請求把郅支單於的首級懸於街頭示眾,以宣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元帝立即批準,並改元為“竟寧”(寓意邊境從此安寧)以示祝賀。甘延壽、陳湯聯手剿滅了危害西域十幾年的郅支勢力,功勳卓著。但由於是矯詔發兵觸犯漢律,加上宦官石顯、丞相匡衡等人陷害,奪但沒有受封賞,還被關進監獄兩年多。直到三年後才被封侯,甘延壽封義戰侯,陳湯隻封了個關內侯,食邑各自隻有300戶。
陳正義先生認為,羅馬王子嚮往漢朝文化,主動與陳湯等人接洽,表示願意帶領部眾到中國定居,有4000多羅馬人和他一起來到中國。漢朝政府在祁連山麓的張掖郡番和縣、原匈奴折蘭王的駐牧地修建了驪靬城供其居住,並單獨設立了驪靬縣。“折蘭”後音轉為者來,“者來寨”即得名於此。後出於開發文化資源的需要,改名為驪靬村。
郅支單於和羅馬人的第一次接觸就這樣結束了。但羅馬人沒有把匈奴人揚威西域的情報傳回祖國,對匈奴的厲害隻能通過幾百年後親身經歷“死亡之雨”去感受了。
第六章 迴光返照:兩漢之交的短暫復甦
在大漢保護傘下生活的匈奴人已經完全沒有了狼的野性,變成了一隻溫順的小綿羊。
一、昭君出塞:從此匈奴歸漢家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隻有長城外才有的清香,誰說出塞歌的調子太悲涼,如果你不愛聽,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想著草原千裏閃著金光,想著風沙呼嘯過大漠,想著黃河岸啊陰山旁。英雄騎馬壯,騎馬榮歸故鄉。”
----席慕容《出塞曲》
呼韓邪單於獲悉郅支被殺,又驚又喜。喜的是唯一的對手終於消失了,自己可以安心經營破敗的匈奴政局和社會經濟;驚的是漢朝連年征戰後居然還有力量發動遠征,自己不僅繼續爭奪西域不可能,稍不小心還可能招致塌天大禍。唯一的保全辦法是繼續向漢朝稱臣,別招惹這個漢廷。於是,呼韓邪單於於公元前33年第二次前往長安朝覲當時的漢元帝,並表示以後要經常前來拜見。漢元帝很高興,賞給他很多東西。呼韓邪趁機提出恢復和親的建議。於是漢元帝命人挑選了5位宮女,冒充宗室,供呼韓邪選擇。
南郡女子王嬙(字昭君)幾年前選入宮廷,因為得罪禦用畫師毛延壽,始終沒有得到皇帝臨幸,頗多怨艾。一見皇帝要選人出塞和親,暗想嫁給單於,雖然遠赴大漠戈壁,生活艱苦,可總比獨守青燈,一點點老死強得多,於是主動提出參選。王昭君國色天香,一選即中。不久呼韓邪攜昭君前去拜見老丈人,順便辭行,漢元帝一見昭君,驚為天人,心中暗暗叫苦。無奈已經許婚,不能悔改,隻好強作歡顏,賜予大批陪嫁,送他們啟程。
為便於聯繫,漢元帝封王昭君的弟弟王歙做了和親侯,陪姐姐出塞。對於毛延壽,除了一殺泄憤,也沒別的解恨高招。
呼韓邪既得佳偶,喜不自禁,特意給昭君冠上“寧胡閼氏”的名號,表示從此胡地安寧。後來又上書要求作為邊塞首領替漢朝守衛上穀至敦煌一線。漢朝居安思危,不肯把邊境輕易交給胡族,委婉地拒絕了這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