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共有2萬多羅馬士兵陣亡,1萬多人被俘虜後當了奴隸,隻有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所率的第一軍團約6000餘人拚死突圍而出,但不知所終。33年後,羅馬帝國與安息終於化千戈為玉帛,簽訂了和約,開始相互遣返戰爭俘虜。但羅馬人驚奇地發現,當年突圍的6000餘人神秘地失蹤了。
在我國甘肅省永昌縣焦家莊鄉樓莊子村有一個驪靬村,本村原名者來寨。這裏有一段長約30米,高不足3米的殘城牆。據當地人講,驪靬村的這個古城牆在20世紀70年代還有1公裏長,它的高度相當於三層樓,城牆上麵很寬,就像長城一樣可以走汽車。80年代以後,人們紛紛將城牆上的土取下來當做農肥或蓋房子用,結果城牆很快就被削去了一大半,成了現在的樣子。在這裏曾經發掘一座漢代墓葬,墓主是歐洲人。
這裏的村民有400多口,其中一半多具有歐洲人的相貌特徵:個子高大,藍眼睛,眼窩深陷,頭髮呈棕色,汗毛較長,皮膚為深紅色。這些被外人稱為“黃毛”的村民很少出外做事,即便出外做事時也要把頭髮染成黑色,以免讓人笑話。
驪靬村在漢代屬於驪靬縣,“驪靬”,是漢朝人對羅馬帝國的稱謂,那麽,這個驪靬縣和克拉蘇的6000殘兵敗將是否有關呢?
唐代的顏師古注《漢書·地理誌》時說,驪靬縣“蓋取此國為名耳”。清代王筠《說文句讀》引張穆的話說:“驪靬本西域國,漢以其降人置縣。”清末王先謙的《漢書補註》也說驪靬“蓋以其降人置縣”。20世紀40年代,英國學者德效騫則第一次明確指出驪靬縣是安置羅馬降人的縣城。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在《河山集》(五集)說:“驪靬為縣名,當是因驪靬降人而設置的。以域外降人設縣,亦見於上郡的龜茲縣,其縣也是因龜茲國的降人而設立的,這在漢時已是通例,無足為奇。”
不久前,澳大利亞學者戴維·哈裏斯提出,者來寨就是古驪靬城遺址,而驪靬城則是西漢安置古羅馬戰俘之城。這再一次提起人們的興趣,很多學者先後前往者來寨,尋找謎底。在《漢書·陳湯傳》中,大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即郅支單於手下有一支很奇特的部隊,他們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在外城設置有三層重木建成的城垣----“重木城”。而這種用圓形盾牌組成魚鱗陣的進攻陣式,和在土城外修重木城的防禦手段,恰恰正是當年羅馬軍隊常用的作戰手段。而在者來寨鄰近的杏樹村,村民們確實挖出過一根丈餘長的粗大圓木,周體嵌有幾根一尺多長的木桿,很像古羅馬軍隊構築“重木城”的器物。看來這裏確實和羅馬人有關。那麽,他們突圍之後為什麽沒有回歸故國,卻來到中亞,和郅支單於建立了聯繫,和匈奴民族發生第一次親密的接觸呢?陳正義先生在其《驪軒絕唱----最後的古羅馬人之謎》一書中作了這樣的解釋。
陳先生認為,進入中亞的羅馬人並不是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所率的第一軍團殘部,而是那1萬俘虜的一部分。為了妥善安置這些俘虜,安息人把他們遣送到帝國東部邊境,讓他們去保衛邊境商路,確保和漢朝聯繫商路的暢通。 為防止他們逃跑,在臨行前先受“軛門”之辱。
“軛門”羞辱原來是義大利半島的原住民薩姆尼特人的發明。在第二次薩姆尼特戰爭中,5萬多羅馬士兵投降。薩姆尼特領袖鵬題阿斯在羅馬人宣誓再也不侵犯自己的領地後,把包圍圈打開一個缺口,在兩邊插上長矛,把另一支長矛橫放在兩支長矛頂上,這就是所謂的軛門。鵬題阿斯命令羅馬人一個接一個從軛門下走過。消息傳到羅馬,全城悲傷,認為這是對羅馬人最大的羞辱。婦女紛紛穿上喪服,把這些貪生怕死的人看成是已經死去的人。很多士兵因此不敢回城。
陳先生認為這些羅馬戰俘在遭受軛門之辱後沒臉再回祖國,隻好規規矩矩地按照安息人的指示,前往帝國東部邊境。大批戰俘後來和當地人通婚,逐漸融合,少部分不甘心受安息驅使的戰俘則逃到了康居國境內。康居王為防止安息西進,主動給這些羅馬人劃了一塊生活區。這些人逐漸發展壯大,人口超過2萬人,並推舉了一位年輕的司令官,外人稱之為“羅馬王子”。郅支單於到康居後曾拜會羅馬王子,羅馬人出於對東方文化的嚮往,也願意和來自東方的客人交往。郅支單於還把女兒嫁給了王子。此後,很多羅馬人加入郅支單於的軍隊,參與了對烏孫等國的戰爭。
再說郅支,自從在康居站穩腳跟後,又開始目中無人。一次,因為口角,他竟然殺死了嫁給自己的康居公主。康居貴人聞報大怒,登門評理。郅支居然又派兵把他們也殺死,屍體丟進塔拉斯河中。康居國王明知是自己引狼入室,也沒有什麽辦法。因為郅支羽翼已經豐滿,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對手。郅支心虛,決定在塔拉斯河畔修一座堅固的城池,以免仇家突然來報復。據說羅馬人參與了城市建設,並按照羅馬人的習慣在外城修了三道木牆,木牆之間有天橋相連,最裏麵一道則通過地道與內城相連。這座城歷史上被稱作“郅支”城,在目前哈薩克斯坦塔拉斯市附近。
郅支從此有恃無恐,開始東征西討,蹂躪周邊小國,並準備向東進攻呼韓邪單於。漢朝西域都護韓宣請求發大兵討伐,但被駁回。公元前37年,韓宣告老還鄉,甘延壽、陳湯被任命做了正副都護,主管西域事務,郅支單於的奪命天煞星終於來了。
在我國甘肅省永昌縣焦家莊鄉樓莊子村有一個驪靬村,本村原名者來寨。這裏有一段長約30米,高不足3米的殘城牆。據當地人講,驪靬村的這個古城牆在20世紀70年代還有1公裏長,它的高度相當於三層樓,城牆上麵很寬,就像長城一樣可以走汽車。80年代以後,人們紛紛將城牆上的土取下來當做農肥或蓋房子用,結果城牆很快就被削去了一大半,成了現在的樣子。在這裏曾經發掘一座漢代墓葬,墓主是歐洲人。
這裏的村民有400多口,其中一半多具有歐洲人的相貌特徵:個子高大,藍眼睛,眼窩深陷,頭髮呈棕色,汗毛較長,皮膚為深紅色。這些被外人稱為“黃毛”的村民很少出外做事,即便出外做事時也要把頭髮染成黑色,以免讓人笑話。
驪靬村在漢代屬於驪靬縣,“驪靬”,是漢朝人對羅馬帝國的稱謂,那麽,這個驪靬縣和克拉蘇的6000殘兵敗將是否有關呢?
唐代的顏師古注《漢書·地理誌》時說,驪靬縣“蓋取此國為名耳”。清代王筠《說文句讀》引張穆的話說:“驪靬本西域國,漢以其降人置縣。”清末王先謙的《漢書補註》也說驪靬“蓋以其降人置縣”。20世紀40年代,英國學者德效騫則第一次明確指出驪靬縣是安置羅馬降人的縣城。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在《河山集》(五集)說:“驪靬為縣名,當是因驪靬降人而設置的。以域外降人設縣,亦見於上郡的龜茲縣,其縣也是因龜茲國的降人而設立的,這在漢時已是通例,無足為奇。”
不久前,澳大利亞學者戴維·哈裏斯提出,者來寨就是古驪靬城遺址,而驪靬城則是西漢安置古羅馬戰俘之城。這再一次提起人們的興趣,很多學者先後前往者來寨,尋找謎底。在《漢書·陳湯傳》中,大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即郅支單於手下有一支很奇特的部隊,他們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在外城設置有三層重木建成的城垣----“重木城”。而這種用圓形盾牌組成魚鱗陣的進攻陣式,和在土城外修重木城的防禦手段,恰恰正是當年羅馬軍隊常用的作戰手段。而在者來寨鄰近的杏樹村,村民們確實挖出過一根丈餘長的粗大圓木,周體嵌有幾根一尺多長的木桿,很像古羅馬軍隊構築“重木城”的器物。看來這裏確實和羅馬人有關。那麽,他們突圍之後為什麽沒有回歸故國,卻來到中亞,和郅支單於建立了聯繫,和匈奴民族發生第一次親密的接觸呢?陳正義先生在其《驪軒絕唱----最後的古羅馬人之謎》一書中作了這樣的解釋。
陳先生認為,進入中亞的羅馬人並不是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所率的第一軍團殘部,而是那1萬俘虜的一部分。為了妥善安置這些俘虜,安息人把他們遣送到帝國東部邊境,讓他們去保衛邊境商路,確保和漢朝聯繫商路的暢通。 為防止他們逃跑,在臨行前先受“軛門”之辱。
“軛門”羞辱原來是義大利半島的原住民薩姆尼特人的發明。在第二次薩姆尼特戰爭中,5萬多羅馬士兵投降。薩姆尼特領袖鵬題阿斯在羅馬人宣誓再也不侵犯自己的領地後,把包圍圈打開一個缺口,在兩邊插上長矛,把另一支長矛橫放在兩支長矛頂上,這就是所謂的軛門。鵬題阿斯命令羅馬人一個接一個從軛門下走過。消息傳到羅馬,全城悲傷,認為這是對羅馬人最大的羞辱。婦女紛紛穿上喪服,把這些貪生怕死的人看成是已經死去的人。很多士兵因此不敢回城。
陳先生認為這些羅馬戰俘在遭受軛門之辱後沒臉再回祖國,隻好規規矩矩地按照安息人的指示,前往帝國東部邊境。大批戰俘後來和當地人通婚,逐漸融合,少部分不甘心受安息驅使的戰俘則逃到了康居國境內。康居王為防止安息西進,主動給這些羅馬人劃了一塊生活區。這些人逐漸發展壯大,人口超過2萬人,並推舉了一位年輕的司令官,外人稱之為“羅馬王子”。郅支單於到康居後曾拜會羅馬王子,羅馬人出於對東方文化的嚮往,也願意和來自東方的客人交往。郅支單於還把女兒嫁給了王子。此後,很多羅馬人加入郅支單於的軍隊,參與了對烏孫等國的戰爭。
再說郅支,自從在康居站穩腳跟後,又開始目中無人。一次,因為口角,他竟然殺死了嫁給自己的康居公主。康居貴人聞報大怒,登門評理。郅支居然又派兵把他們也殺死,屍體丟進塔拉斯河中。康居國王明知是自己引狼入室,也沒有什麽辦法。因為郅支羽翼已經豐滿,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對手。郅支心虛,決定在塔拉斯河畔修一座堅固的城池,以免仇家突然來報復。據說羅馬人參與了城市建設,並按照羅馬人的習慣在外城修了三道木牆,木牆之間有天橋相連,最裏麵一道則通過地道與內城相連。這座城歷史上被稱作“郅支”城,在目前哈薩克斯坦塔拉斯市附近。
郅支從此有恃無恐,開始東征西討,蹂躪周邊小國,並準備向東進攻呼韓邪單於。漢朝西域都護韓宣請求發大兵討伐,但被駁回。公元前37年,韓宣告老還鄉,甘延壽、陳湯被任命做了正副都護,主管西域事務,郅支單於的奪命天煞星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