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民族有著博大的胸懷,從來不拒絕外來的技術和知識,於是,農業和商業有了天然的生存土壤,和叫喊了幾千年“重農抑商”的漢民族相此,不知要強多少倍。
作為遊牧民族,畜牧業自然是其經濟形態中的主業。無邊無際的大草原為匈奴人的牧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隻要有效看管,牛馬羊群就可以大量繁殖。畜群既是他們的財富,也是他們的生產資料。他們“食畜肉,衣皮革,被氈裘”。牛羊的乳汁及其製成的幹奶酪是他們必備的食品。
馬是匈奴人最好的朋友,在匈奴人的詞彙中,關於馬的詞彙最多,像驪、觖輥、胸賒等等。騾子的出現,說明匈奴人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雜交技術。在漢匈戰爭中經常有數以10萬計的牲畜被擄走,說明他們的牧業成果是巨大的。
每年秋天馬肥畜壯的時候,單於都會在蹄林舉行大會,檢驗這一年中各部落畜牧的成果。在帝國的各行業中,畜牧業是唯一需要定期檢查統計的,足見牧業在帝國經濟中的地位。
不過匈奴人逐水草而放牧的遊牧經濟畢竟是粗放而不穩定的,在很大程度上隻是利用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所以,一旦遇到風災雨雪、嚴寒瘟疫,牲畜就會大量死亡,經濟萎縮,人民飢餓困斃,瀕於絕境。這時,狩獵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蒙古高原野獸種類眾多,既有可供食用的黃羊、野鹿,也有危害牧業生產的狼群、狐狸。所以,匈奴人的狩獵既出於補充食物、手工業原料不足的目的,也有保護牧業生產的考慮。匈奴的狩獵一般集體進行,各部首領經常組織上萬人參與的圍獵活動,在狩獵的同時進行練兵。他們打獵的常用方法是合圍,然後亂箭齊發,竭澤而漁,一個不留。這種方法後來被運用到戰場上,讓漢人吃了大虧。
後來匈奴社會裏還出現了諸如“射鵰者”這樣專業的獵戶。
對剛剛跨過文明門檻的匈奴人擁有農業,似乎很少有人能理解。其實不僅有,規模還很大。與定居民族不同的是,匈奴的農業並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是隨著遊牧地的變化,隔幾年就要換一個地方。蒙古高原土壤肥力較差,土層較薄,隔幾年就要休耕,客觀上正好符合生態需要。大青山一帶土壤較為肥沃,是他們首選的農業地帶,常種的作物主要有小米、高梁、糜子等耐旱品種。
在占據了西域後,匈奴右賢王還曾派出人馬到天山北麓的車師國屯田。車師國土地肥沃,漢朝政府在打通西域後也在這裏駐兵屯田。匈奴和漢朝為了爭奪在這裏的屯田權利曾展開反覆的爭奪,這也說明匈奴人對農業非常重視。
生產出糧食就要貯藏。匈奴人發明了兩種貯藏方法。一是“治樓”,即蓋高樓,發揮其涼爽幹燥又沒有鼠害的優勢;一是挖“大窖”,挖窖比蓋樓技術複雜得多,既要保證不受地下水侵襲,確保幹燥,又要防止其塌陷。估計蒙古高原良好的直立土層幫了匈奴人很大的忙。
正如適應遊牧生活要有穹廬一樣,適應農耕生活必然要有村落和城郭出現。頭曼城、趙信城、範夫人城等是匈奴最有名的城池。它們大多點綴在適宜農耕的陰山山脈附近。從考古挖掘來看,匈奴人的城池和漢地的差不多。城中建築物多為土木結構,屋脊也用瓦當覆蓋。地下有下水管道,城周有圍牆。牆外有數道壕溝。居民一般住在城外。
在匈奴的農業中少不了漢人的影子。戰國、秦漢時代,“夷夏”的區分觀念並不濃烈,經常有漢人因為不滿內地統治逃往草原;匈奴的不時南下,也使邊境上的漢人被大量擄掠而去。這些北去的漢族人肯定會把他們掌握的農耕、築城技術帶給匈奴。他們是草原與中原聯繫的紐帶,也是漢匈文化交流的第一批使者。
弓箭讓羅馬人在第一時間領略了匈奴人的手工業發展水平。所以,他們在這方麵的記載很多。毛皮製衣工、金飾工、木匠、木雕工、象牙雕工、皮革製件工、補鍋匠、陶工、車輛製造匠,等等,不一而足。
匈奴人最擅長的是冶煉、製造鐵器。在內蒙古白雲鄂博等地蘊藏了大量的富鐵礦石,為其冶鐵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天然的條件。至晚從公元前7世紀起,匈奴人已經開始冶鐵並用其製造鐵斧、鐵刀一類生產工具。由於鐵製工具更堅硬、更有韌性,很快被用於生產兵器。著名的“徑路刀”即是鐵製匕首。三棱箭簇更是讓敵人魂飛魄散。
匈奴人興起的河套地區曾經誕生過著名的“鄂爾多斯青銅器文化”,說明他們冶煉青銅器的歷史更為久遠。後來由於兵器多用鐵製,青銅器基本被用於生產日常生活用品,如銅鍋、銅鈴、炊具,等等。
草原民族受地理環境限製,生產並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天生就需要商業的輔助。他們和周邊民族,和中原內地都有商貿往來。用於交換的主要是馬匹牛羊。
由於商業對他們至關重要,漢朝政府經常以禁止邊境貿易作為手段要挾匈奴。匈奴也在同漢朝的“和親”談判中每次都附帶上開“關市”一條。
由於性格粗獷,不善於在商場上勾心鬥角,在匈奴經商的一般是外族人。因此,匈奴民眾對商人向來很尊重,和漢人的“重農抑商”截然相反。西漢大行令王恢派俠客聶壹以商人身份往來漢匈之問刺探情報,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如果不是邊境小吏泄漏了消息,匈奴大單於差點就被這個假冒的商人騙到30萬漢軍的包圍圈中。
作為遊牧民族,畜牧業自然是其經濟形態中的主業。無邊無際的大草原為匈奴人的牧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隻要有效看管,牛馬羊群就可以大量繁殖。畜群既是他們的財富,也是他們的生產資料。他們“食畜肉,衣皮革,被氈裘”。牛羊的乳汁及其製成的幹奶酪是他們必備的食品。
馬是匈奴人最好的朋友,在匈奴人的詞彙中,關於馬的詞彙最多,像驪、觖輥、胸賒等等。騾子的出現,說明匈奴人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雜交技術。在漢匈戰爭中經常有數以10萬計的牲畜被擄走,說明他們的牧業成果是巨大的。
每年秋天馬肥畜壯的時候,單於都會在蹄林舉行大會,檢驗這一年中各部落畜牧的成果。在帝國的各行業中,畜牧業是唯一需要定期檢查統計的,足見牧業在帝國經濟中的地位。
不過匈奴人逐水草而放牧的遊牧經濟畢竟是粗放而不穩定的,在很大程度上隻是利用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所以,一旦遇到風災雨雪、嚴寒瘟疫,牲畜就會大量死亡,經濟萎縮,人民飢餓困斃,瀕於絕境。這時,狩獵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蒙古高原野獸種類眾多,既有可供食用的黃羊、野鹿,也有危害牧業生產的狼群、狐狸。所以,匈奴人的狩獵既出於補充食物、手工業原料不足的目的,也有保護牧業生產的考慮。匈奴的狩獵一般集體進行,各部首領經常組織上萬人參與的圍獵活動,在狩獵的同時進行練兵。他們打獵的常用方法是合圍,然後亂箭齊發,竭澤而漁,一個不留。這種方法後來被運用到戰場上,讓漢人吃了大虧。
後來匈奴社會裏還出現了諸如“射鵰者”這樣專業的獵戶。
對剛剛跨過文明門檻的匈奴人擁有農業,似乎很少有人能理解。其實不僅有,規模還很大。與定居民族不同的是,匈奴的農業並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是隨著遊牧地的變化,隔幾年就要換一個地方。蒙古高原土壤肥力較差,土層較薄,隔幾年就要休耕,客觀上正好符合生態需要。大青山一帶土壤較為肥沃,是他們首選的農業地帶,常種的作物主要有小米、高梁、糜子等耐旱品種。
在占據了西域後,匈奴右賢王還曾派出人馬到天山北麓的車師國屯田。車師國土地肥沃,漢朝政府在打通西域後也在這裏駐兵屯田。匈奴和漢朝為了爭奪在這裏的屯田權利曾展開反覆的爭奪,這也說明匈奴人對農業非常重視。
生產出糧食就要貯藏。匈奴人發明了兩種貯藏方法。一是“治樓”,即蓋高樓,發揮其涼爽幹燥又沒有鼠害的優勢;一是挖“大窖”,挖窖比蓋樓技術複雜得多,既要保證不受地下水侵襲,確保幹燥,又要防止其塌陷。估計蒙古高原良好的直立土層幫了匈奴人很大的忙。
正如適應遊牧生活要有穹廬一樣,適應農耕生活必然要有村落和城郭出現。頭曼城、趙信城、範夫人城等是匈奴最有名的城池。它們大多點綴在適宜農耕的陰山山脈附近。從考古挖掘來看,匈奴人的城池和漢地的差不多。城中建築物多為土木結構,屋脊也用瓦當覆蓋。地下有下水管道,城周有圍牆。牆外有數道壕溝。居民一般住在城外。
在匈奴的農業中少不了漢人的影子。戰國、秦漢時代,“夷夏”的區分觀念並不濃烈,經常有漢人因為不滿內地統治逃往草原;匈奴的不時南下,也使邊境上的漢人被大量擄掠而去。這些北去的漢族人肯定會把他們掌握的農耕、築城技術帶給匈奴。他們是草原與中原聯繫的紐帶,也是漢匈文化交流的第一批使者。
弓箭讓羅馬人在第一時間領略了匈奴人的手工業發展水平。所以,他們在這方麵的記載很多。毛皮製衣工、金飾工、木匠、木雕工、象牙雕工、皮革製件工、補鍋匠、陶工、車輛製造匠,等等,不一而足。
匈奴人最擅長的是冶煉、製造鐵器。在內蒙古白雲鄂博等地蘊藏了大量的富鐵礦石,為其冶鐵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天然的條件。至晚從公元前7世紀起,匈奴人已經開始冶鐵並用其製造鐵斧、鐵刀一類生產工具。由於鐵製工具更堅硬、更有韌性,很快被用於生產兵器。著名的“徑路刀”即是鐵製匕首。三棱箭簇更是讓敵人魂飛魄散。
匈奴人興起的河套地區曾經誕生過著名的“鄂爾多斯青銅器文化”,說明他們冶煉青銅器的歷史更為久遠。後來由於兵器多用鐵製,青銅器基本被用於生產日常生活用品,如銅鍋、銅鈴、炊具,等等。
草原民族受地理環境限製,生產並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天生就需要商業的輔助。他們和周邊民族,和中原內地都有商貿往來。用於交換的主要是馬匹牛羊。
由於商業對他們至關重要,漢朝政府經常以禁止邊境貿易作為手段要挾匈奴。匈奴也在同漢朝的“和親”談判中每次都附帶上開“關市”一條。
由於性格粗獷,不善於在商場上勾心鬥角,在匈奴經商的一般是外族人。因此,匈奴民眾對商人向來很尊重,和漢人的“重農抑商”截然相反。西漢大行令王恢派俠客聶壹以商人身份往來漢匈之問刺探情報,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如果不是邊境小吏泄漏了消息,匈奴大單於差點就被這個假冒的商人騙到30萬漢軍的包圍圈中。